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垛子

  注音: ㄉㄨㄛˇ ˙ㄗ
  拼音: duǒ zi

城牆上突出的部分。如:「城垛子」。元.張國賓《薛仁貴衣錦還鄉》第一折:「薛仁貴那箭,把金錢眼裡吉丁的牢關住,張士貴拽滿了弦鳴箭出,那箭離垛子有三十步。」


  垛字

  注音: ㄉㄨㄛˋ ㄗˋ
  拼音: duò zì

民間音樂常用的一種擴充變化手法。即在民歌、曲藝、戲曲唱段的基本句式中,插入若干個並列短語或詞組。具有字多腔少、節奏緊湊的特點。如河南梆子中的《大登殿劇》「原來是:平郎丈夫,頭戴王帽,身穿蟒袍,腰橫玉帶,足登朝靴,端端正正,正正端端,駕坐在金鸞」。


  綞子

 简化字:缍子
  注音: ㄉㄨㄛˇ ˙ㄗ
  拼音: duǒ zi

有文采的絲織品。《廣韻.上聲.果韻》:「綞,綞子,綾。出《字林》。」


  額子

 简化字:额子
  注音: ㄜˊ ˙ㄗ
  拼音: é zi

1.定額。如:「額子有限」。

2.無頂的頭巾。《事物異名錄.卷一六.服飾部.巾.額子》:「畫史無頂頭巾謂之額子。」

3.舊戲劇中,帽子上的一種附屬裝飾品,為直面半圓形,頂合腦門,包及兩腮,沿邊飾以絨球。


  惡子

 简化字:恶子
  注音: ㄜˋ ㄗˇ
  拼音: è zǐ

品性惡劣、為非作歹的年輕人。《漢書.卷九〇.酷吏傳.尹賞傳》:「雜舉長安中輕薄少年惡子,無市籍商販作務,而鮮衣凶服被鎧扞持刀兵者,悉籍記之。」也稱為「惡少」、「惡少年」。


  兒子

 简化字:儿子
  注音: ㄦˊ ㄗˇ
  拼音: ér zǐ

1.赤子、嬰兒。《莊子.庚桑楚》:「能兒子乎。兒子終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2.孩童。《史記.卷一〇二.張釋之傳》:「文帝免冠謝曰:『教兒子不謹。』」

3.稱謂。指父母所生的男孩。《儒林外史》第一回:「因秦老的兒子秦大漢拜在他名下,叫他乾爺。」《紅樓夢》第六回:「目今其祖已故,只有一個兒子,名喚王成。」


  耳子

  注音: ㄦˇ ˙ㄗ
  拼音: ěr zi

附於器物兩側供人提舉的部分。


  二子

  注音: ㄦˋ ㄗˇ
  拼音: èr zǐ

《詩經.邶風》的篇名。共二章。根據〈詩序〉:「二子乘舟,思伋壽也。」首章二句為:「二子乘舟,汎汎其景。」


  垡子

  注音: ㄈㄚˊ ˙ㄗ
  拼音: fá zi

1.東北方言。指翻耕出來或掘出的土塊。

2.北平方言。指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筏子

  注音: ㄈㄚˊ ˙ㄗ
  拼音: fá zi

水上行駛的竹排或木排。也有用牛羊皮、橡膠等製造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蕭雲仙見無船隻可渡,忙叫五百人旋即砍伐林竹,編成筏子。」也稱為「小舟」。


  法子

  注音: ㄈㄚˊ ˙ㄗ
  拼音: fá zi
 相似词:方法

方法。《紅樓夢》第七三回:「問我,我也沒什麼法子。」《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們國家自有處置他的法子,這不干兄弟的事。」


  番子

  注音: ㄈㄢ ˙ㄗ
  拼音: fān zi

1.舊日用來稱呼外國人。《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2.明清時稽查緝捕罪犯的差役。《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執訊之,無有左證符牒,賄如數,徑去。」也稱為「番子手」、「番役」。


  蕃滋

  注音: ㄈㄢˊ ㄗ
  拼音: fán zī

孳生眾多。《左傳.桓公六年》:「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頭大蕃滋也。」也作「蕃息」。


  販子

 简化字:贩子
  注音: ㄈㄢˋ ˙ㄗ
  拼音: fàn zi
 相似词:估客、商人

販賣貨物的人。如:「馬販子」、「報販子」。


  泛子

  注音: ㄈㄢˋ ˙ㄗ
  拼音: fàn zi

暗設機關的樞紐。元.石君寶《紫雲庭》第二折:「他見一日三萬場魋焦不到不得里,咱正查著他泛子消息。」也稱為「消息」、「消息兒」。


  方字

  注音: ㄈㄤ ㄗˋ
  拼音: fāng zì

寫在方紙塊上,供幼兒識字的卡片。也稱為「方號兒」。


  方子

  注音: ㄈㄤ ˙ㄗ
  拼音: fāng zi
 相似词:藥方

醫生所開的處方。《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改用一個丸劑的方子,加入幾味祛風的藥,漸漸見效。」《紅樓夢》第七回:「也該趁早兒請個大夫來,好生開個方子,認真吃幾劑藥,一勢兒除了根纔是。」


  坊子

  注音: ㄈㄤ ˙ㄗ
  拼音: fāng zi

指私娼館。《金瓶梅》第五〇回:「原來這條巷喚做蝴蝶巷,裡邊有十數家,都是開坊子吃衣飯的。」


  枋子

  注音: ㄈㄤ ˙ㄗ
  拼音: fāng zi

1.方柱形的木材。

2.棺材。


  房子

  注音: ㄈㄤˊ ˙ㄗ
  拼音: fáng zi
 相似词:屋子

房屋。《紅樓夢》第六七回:「正是高高興興,要打算替他買房子,治傢伙,擇吉迎娶,以報他救命之恩。」《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倘然撫臺定要我們寺裡的房子,他只好進京去見各位王爺想法的了。」


  放恣

  注音: ㄈㄤˋ ㄗˋ
  拼音: fàng zì
 相似词:放浪
 相反词:拘謹

放縱,任意胡為。《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後漢書.卷七〇.鄭孔荀列傳.孔融》:「竊聞領荊州牧劉表桀逆放恣,所為不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以為他總不敢放恣的了。卻不料他還是如此。」


  妃子

  注音: ㄈㄟ ㄗˇ
  拼音: fēi zǐ

皇帝的妾,地位次於皇后。


  非子

  注音: ㄈㄟ ㄗˇ
  拼音: fēi zǐ

周時人,善御馬。周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封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是為秦始封之祖。《史記.卷五.秦本紀》:「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五八:「非子為我御,逍遙游荒裔。」


  榧子

  注音: ㄈㄟˇ ˙ㄗ
  拼音: fěi zi

1.裸子植物紅豆杉科「榧樹」、「香榧」的種實,形如橄欖,肉在殼內,可以製油;炒熟亦芳香可食。

2.用拇指和中指相捻,發出清脆的聲音,稱為「打榧子」,有向人戲謔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鄒大爺,榧子兒你嗒嗒!他府裡『不點蠟燭,倒點油燈。』」《紅樓夢》第二六回:「給你個榧子吃,我都聽見了。」


  痱子

  注音: ㄈㄟˋ ˙ㄗ
  拼音: fèi zi

常在夏天高溫悶熱環境下,出汗過多而蒸發不暢,導致汗孔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滲入周圍組織,引起淺表性炎症反應而發出很癢的小紅疹,也稱為「痱」。


  分資

 简化字:分资
  注音: ㄈㄣˋ ㄗ
  拼音: fèn zī

合資或合贈禮金,各人所應分攤的金額。也作「分子」。


  丰姿

  注音: ㄈㄥ ㄗ
  拼音: fēng zī

容貌姿態。《西遊記》第一回:「裡面走出一個仙童,真個丰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清.洪昇《長生殿》第二齣:「昨見宮女楊玉環,德性溫和,丰姿秀麗。」


  風姿

 简化字:风姿
  注音: ㄈㄥ ㄗ
  拼音: fēng zī

豐美的姿容。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上.牽紅絲娶婦》:「郭元振少時,美風姿,有才藝。」


  風子

 简化字:风子
  注音: ㄈㄥ ˙ㄗ
  拼音: fēng zi

瘋子。《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幾日前,有個風子立在門前唱喏。」


  瘋子

 简化字:疯子
  注音: ㄈㄥ ˙ㄗ
  拼音: fēng zi

患有精神病的人,俗稱為「瘋子」。如:「隔鄰的李大嬸,因受了喪子之痛,變成瘋子。」也稱為「瘋人」。


  烽子

  注音: ㄈㄥ ㄗˇ
  拼音: fēng zǐ

戍守烽火臺的兵士。唐.戎昱〈塞上曲〉:「山頭烽子聲聲叫,知是將軍夜獵還。」


  鳳子

 简化字:凤子
  注音: ㄈㄥˋ ˙ㄗ
  拼音: fèng zi

轎子。《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也不愁,也不怕,搭搭鳳子回去罷。」


  縫子

 简化字:缝子
  注音: ㄈㄥˋ ˙ㄗ
  拼音: fèng zi

裂縫、縫隙。如:「那套袍子還算不錯,可惜袖口處裂了道縫子。」


  佛子

  注音: ㄈㄛˊ ㄗˇ
  拼音: fó zǐ

1.菩薩的通稱。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許遊人容易得攀摩。」

2.受戒的佛門弟子。《西遊記》第一二回:「長老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君臣個個欣然,誠為如來佛子。」

3.引申指具佛性的慈惠之人。《宋史.卷三七三.列傳.洪皓》:「人感之切骨,號『洪佛子』。」


  伕子

 简化字:夫子
  注音: ㄈㄨ ˙ㄗ
  拼音: fū zi
 相似词:夫役、役夫

臨時受雇供人役使的人。如:「你的行李太重了,我去替你找個伕子來好了。」


  麩子

 简化字:麸子
  注音: ㄈㄨ ˙ㄗ
  拼音: fū zi

小麥磨成麵粉後剩下的表皮和碎屑。也稱為「麩皮」。


  浮子

  注音: ㄈㄨˊ ˙ㄗ
  拼音: fú zi

釣魚時,栓在釣魚線上的浮物。主要是讓魚鉤沉在一固定水深的位置,當魚浮子下沉,就表示有魚兒上鉤。《警世通言.卷二〇.計押番金鏝產禍》:「卻待收了釣竿歸去,覺道浮子沉下去,釣起一件物事來。」也稱為「漂兒」、「魚漂」。


  斧子

  注音: ㄈㄨˇ ˙ㄗ
  拼音: fǔ zi

砍竹、木等用的工具。也稱為「斧頭」。


  脯資

 简化字:脯资
  注音: ㄈㄨˇ ㄗ
  拼音: fǔ zī

乾肉與穀類。泛指糧食或旅費。《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


  撫字

 简化字:抚字
  注音: ㄈㄨˇ ㄗˋ
  拼音: fǔ zì

撫育愛養子女,亦指良吏愛護人民。《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程文矩妻》:「穆姜慈愛溫仁,撫字益隆。」《北齊書.卷二一.封隆之傳》:「隆之素得鄉里人情,頻為本州,留心撫字,吏民追思,立碑頌德。」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184 页数: 8/13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