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yòu
  事有鬥巧,物有故然

 简化字:事有斗巧,物有故然
  注音: ㄕˋ ㄧㄡˇ ㄉㄡˋ ㄑㄧㄠˇ , ㄨˋ ㄧㄡˇ ㄍㄨˋ ㄖㄢˊ
  拼音: shì yǒu dòu qiǎo , wù yǒu gù rán

(諺語)鬥巧,湊巧。全句比喻事情湊巧的像故意安排。《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身上披著破衣服,露著腿,赤著腳,離了客店,迎著風雪走到張員外宅前。事有鬥巧,物有故然,卻來得遲些,都散了。」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简化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注音: ㄕㄨˋ ㄧㄡˊ ㄖㄨˊ ㄘˇ , ㄖㄣˊ ㄏㄜˊ ㄧˇ ㄎㄢ
  拼音: shù yóu rú cǐ , rén hé yǐ kān

樹木尚且有這麼大的變化,更何況是人呢?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多用於感傷人生的變化。北周.庾信〈枯樹賦〉:「桓大司馬聞而歎曰:『昔年移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唐.盧照鄰〈病梨樹賦.序〉:「豈賦命之理,得之自然,將資生之化,有所偏及。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天上少有,地下無雙

 简化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
  注音: ㄊㄧㄢ ㄕㄤˋ ㄕㄠˇ ㄧㄡˇ , ㄉㄧˋ ㄒㄧㄚˋ ㄨˊ ㄕㄨㄤ
  拼音: tiān shàng shǎo yǒu , dì xià wú shuāng

(諺語)形容絕無僅有。《紅樓夢》第六五回:「奶奶不知道,我們家裡的姑娘不算,另外有兩個姑娘,真是天上少有,地下無雙。」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简化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注音: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ㄇㄟˊ ㄧㄡˇ ㄅㄞˊ ㄔ ˙ㄉㄜ ㄨˇ ㄘㄢ
  拼音: tiān xià méi yǒu bái chī de wǔ cān

(諺語)比喻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所得就要付出,這是理所當然的。」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简化字: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注音: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ㄇㄟˊ ㄧㄡˇ ㄅㄨˋ ㄙㄢˋ ˙ㄉㄜ ㄧㄢˊ ㄒㄧˊ
  拼音: tiān xià méi yǒu bù sàn de yán xí

(諺語)比喻世事無常,有聚必有散,分離是不可避免的。如:「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鳳凰花開,驪歌又起,同學們互道珍重,各奔前程。」也作「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简化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注音: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ㄒㄧㄥ ㄨㄤˊ , ㄆㄧˇ ㄈㄨ ㄧㄡˇ ㄗㄜˊ
  拼音: tiān xià xīng wáng , pǐ fū yǒu zé

語本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指國家的盛衰是全國人民的責任。


  小有小難,大有大難

 简化字:小有小难,大有大难
  注音: ㄒㄧㄠˇ ㄧㄡˇ ㄒㄧㄠˇ ㄋㄢˊ , ㄉㄚˋ ㄧㄡˇ ㄉㄚˋ ㄋㄢˊ
  拼音: xiǎo yǒu xiǎo nán , dà yǒu dà nán

不論大小,都各有各的難處。如:「咱們家雖然是大戶人家,然而小有小難,大有大難。許多事情也不是像你們想的那麼單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注音: ㄧ ㄅㄛ ㄨㄟˋ ㄆㄧㄥˊ , ㄧ ㄅㄛ ㄧㄡˋ ㄑㄧˇ
  拼音: yī bō wèi píng , yī bō yòu qǐ

一個波浪未平息,另一個波浪又湧起。比喻詩文結構的跌宕起伏多變。元.楊載《詩法家數.七言古詩》:「七言古詩,忌庸俗軟腐,須是波瀾開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亦比喻事情曲折多變,一個問題還未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蕩寇志》第五六回:「徐槐急問何事,方知截林山火勢大作,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衣不經新,何由得故

 简化字:衣不经新,何由得故
  注音: ㄧ ㄅㄨˋ ㄐㄧㄥ ㄒㄧㄣ , ㄏㄜˊ ㄧㄡˊ ㄉㄜˊ ㄍㄨˋ
  拼音: yī bù jīng xīn , hé yóu dé gù

衣服不經過新的,那裡會有舊的。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桓車騎不好箸新衣。浴後,婦故送新衣與,車騎大怒,催使持去,婦更持還,傳語云:『衣不經新,何由得故。』」


  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简化字: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注音: ㄧ ㄖㄣˊ ㄧㄡˇ ㄑㄧㄥˋ , ㄓㄠˋ ㄇㄧㄣˊ ㄌㄞˋ ㄓ
  拼音: yī rén yǒu qìng , zhào mín lài zhī

帝王的善績福祚,是百姓所仰賴的。《書經.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


  一爭兩醜,一讓兩有

 简化字: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注音: ㄧ ㄓㄥ ㄌㄧㄤˇ ㄔㄡˇ , ㄧ ㄖㄤˋ ㄌㄧㄤˇ ㄧㄡˇ
  拼音: yī zhēng liǎng chǒu , yī ràng liǎng yǒu

(諺語)表示互相爭吵起來,不但事情無法解決而且容易出醜,只要彼此退讓一下,什麼事都好辦。如:「俗話說得好:『一爭兩醜,一讓兩有』。大家互讓一步,事情才能圓滿解決。」


  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简化字: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注音: ㄧㄡˇ ㄉㄠˋ ㄗㄜˊ ㄒㄧㄢˋ , ㄨˊ ㄉㄠˋ ㄗㄜˊ ㄧㄣˇ
  拼音: yǒu dào zé xiàn , wú dào zé yǐn

政治清明的時候,就出仕為官;政治昏亂的時候,就歸隱不仕。《論語.泰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有兒靠兒,無兒靠婿

 简化字:有儿靠儿,无儿靠婿
  注音: ㄧㄡˇ ㄦˊ ㄎㄠˋ ㄦˊ , ㄨˊ ㄦˊ ㄎㄠˋ ㄒㄩˋ
  拼音: yǒu ér kào ér , wú ér kào xù

有兒子就靠兒子,沒有兒子就靠女婿。指女婿如半子,也是可以依靠的。《金瓶梅》第二〇回:「常言道:『有兒靠兒,無兒靠婿。』姐夫是何人?我家姐姐是何人?我若久後沒出,這分兒家當,都是你兩口兒的。」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简化字: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注音: ㄧㄡˇ ㄈㄨˊ ㄊㄨㄥˊ ㄒㄧㄤˇ , ㄧㄡˇ ㄏㄨㄛˋ ㄊㄨㄥˊ ㄉㄤ
  拼音: yǒu fú tóng xiǎng , yǒu huò tóng dāng

福澤共同分享,苦難共同承擔。指同甘共苦。《通俗常言疏證.禍福.有福同享有禍同當》引《杭州俗語雜對》:「喫酒圖醉,喫飯圖飽。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也作「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简化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注音: ㄧㄡˇ ㄈㄨˊ ㄊㄨㄥˊ ㄒㄧㄤˇ , ㄧㄡˇ ㄋㄢˋ ㄊㄨㄥˊ ㄉㄤ
  拼音: yǒu fú tóng xiǎng , yǒu nàn tóng dāng

福澤共同分享,苦難共同承擔。指同甘共苦。《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文明小史》第二〇回:「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要說只有這幾個,就是再多些,我用了也不傷天理。」也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有家難奔,有國難投

 简化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
  注音: ㄧㄡˇ ㄐㄧㄚ ㄋㄢˊ ㄅㄣ , ㄧㄡˇ ㄍㄨㄛˊ ㄋㄢˊ ㄊㄡˊ
  拼音: yǒu jiā nán bēn , yǒu guó nán tóu

走投無路,無處安身。《水滸傳》第一六回:「如今閃得俺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這岡子上,尋個死處。」《警世通言.卷三三.喬彥傑一妾破家》:「今日不想我閃得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如何是好?」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简化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注音: ㄧㄡˇ ㄐㄧㄝˋ ㄧㄡˇ ㄏㄨㄢˊ , ㄗㄞˋ ㄐㄧㄝˋ ㄅㄨˋ ㄋㄢˊ
  拼音: yǒu jiè yǒu huán , zài jiè bù nán

借還東西要有信用,則好辦事。如:「你跟人家借的東西用完儘快歸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有了存孝,不顯彥章

 简化字: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注音: ㄧㄡˇ ˙ㄌㄜ ㄘㄨㄣˊ ㄒㄧㄠˋ , ㄅㄨˋ ㄒㄧㄢˇ ㄧㄢˋ ㄓㄤ
  拼音: yǒu le cún xiào , bù xiǎn yàn zhāng

五代時李克用的養子李存孝,五代時朱溫的部將王彥章,兩人均勇猛有力,李存孝尤在王彥章之上,故以「有了存孝,不顯彥章」比喻光彩壓倒別人或兩雄不共存。《醒世姻緣傳》第一九回:「如今我還多著李成名媳婦,李成名媳婦還多著我,再要掛搭上他,可說有了存孝,不顯彥章。」


  有例不滅,無例不興

 简化字:有例不灭,无例不兴
  注音: ㄧㄡˇ ㄌㄧˋ ㄅㄨˋ ㄇㄧㄝˋ , ㄨˊ ㄌㄧˋ ㄅㄨˋ ㄒㄧㄥ
  拼音: yǒu lì bù miè , wú lì bù xīng

按照以前的成例或規範辦事,不需再立新的規範。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按照往規,有例不滅,無例不興,比較保險。」


  有錢買馬,沒錢置鞍

 简化字: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注音: ㄧㄡˇ ㄑㄧㄢˊ ㄇㄞˇ ㄇㄚˇ , ㄇㄟˊ ㄑㄧㄢˊ ㄓˋ ㄢ
  拼音: yǒu qián mǎi mǎ , méi qián zhì ān

比喻人用錢不當,肯花大錢,卻吝惜小費用。《醒世姻緣傳》第七一回:「你看這『有錢買馬,沒錢置鞍』的事麼!有本兒開鋪子,倒沒有廚櫃了。」


  有山無木,有水無魚

 简化字:有山无木,有水无鱼
  注音: ㄧㄡˇ ㄕㄢ ㄨˊ ㄇㄨˋ , ㄧㄡˇ ㄕㄨㄟˇ ㄨˊ ㄩˊ
  拼音: yǒu shān wú mù , yǒu shuǐ wú yú

本來應該有的,卻都沒有。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上》:「越州在鑒湖之中,繞以秦望等山,而魚薪艱得。故諺云,有山無木,有水無魚,有人無義。里俗頗以為諱,言及無魚,則怒而欲爭矣。」


  有一分心,盡一分力

 简化字:有一分心,尽一分力
  注音: ㄧㄡˇ ㄧ ㄈㄣ ㄒㄧㄣ , ㄐㄧㄣˋ ㄧ ㄈㄣ ㄌㄧˋ
  拼音: yǒu yī fēn xīn , jìn yī fēn lì

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官場現形記》第四八回:「『兄弟的身家性命,一起在老哥哥身上,千萬費心!一切拜託!』刁邁彭道:『卑府有一分心,盡一分力就是了。』說罷退下。」


  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简化字: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注音: ㄧㄡˇ ㄩㄢ ㄅㄠˋ ㄩㄢ , ㄧㄡˇ ㄔㄡˊ ㄅㄠˋ ㄔㄡˊ
  拼音: yǒu yuān bào yuān , yǒu chóu bào chóu

該怎樣就怎樣。強調有冤仇必加報復。《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雖是麤鹵漢子,便死也不怕,還省得『有冤報冤,有仇報仇』。並不傷犯眾位,只煩高鄰作個證見。」《醒世恆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只殺知縣,不傷百姓。」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简化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注音: ㄧㄡˇ ㄗㄜˊ ㄍㄞˇ ㄓ , ㄨˊ ㄗㄜˊ ㄐㄧㄚ ㄇㄧㄢˇ
  拼音: yǒu zé gǎi zhī , wú zé jiā miǎn

有缺失就加以改正,沒有就勉勵自己小心不要犯錯。《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句下宋.朱熹.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简化字: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音: ㄩˊ ㄓㄜˇ ㄑㄧㄢ ㄌㄩˋ ,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ㄉㄜˊ
  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 , bì yǒu yī dé
 相反词: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的各種考慮中,必有一點值得採納的。《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也作「愚者千慮,亦有一得」、「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简化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注音: ㄩㄢ ㄍㄜˋ ㄧㄡˇ ㄊㄡˊ , ㄓㄞˋ ㄍㄜˋ ㄧㄡˇ ㄓㄨˇ
  拼音: yuān gè yǒu tóu , zhài gè yǒu zhǔ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雖是個翦徑的出身,卻也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每日間只是嚇騙人東西,將來過日子。」《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也作「冤有頭,債有主」。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简化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注音: ㄓˋ ㄓㄜˇ ㄑㄧㄢ ㄌㄩˋ ,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ㄕ
  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 , bì yǒu yī shī
 相反词: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聰明的人對問題雖然深思熟慮,偶爾也會失誤出錯。《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明.沈采《千金記》第三〇齣:「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注音: ㄓˇ ㄓ ㄧㄡˇ ㄐㄧˇ , ㄅㄨˋ ㄓ ㄧㄡˇ ㄖㄣˊ
  拼音: zhǐ zhī yǒu jǐ , bù zhī yǒu rén

自私自利,不為別人設想。如:「他從小被寵壞了,長大後凡事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很不得人緣。」《鏡花緣》第五一回:「我不打你別的,我只打你『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種火又長,拄門又短

 简化字:种火又长,拄门又短
  注音: ㄓㄨㄥˋ ㄏㄨㄛˇ ㄧㄡˋ ㄔㄤˊ , ㄓㄨˇ ㄇㄣˊ ㄧㄡˋ ㄉㄨㄢˇ
  拼音: zhòng huǒ yòu cháng , zhǔ mén yòu duǎn

(諺語)棍棒用來撥火嫌長,用來拄門嫌短。比喻不成材料的意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你這樣人,種火又長,拄門又短,郎不郎秀不秀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又兼目下已做了單身光棍,種火又長,拄門又短,誰來要這個廢物?」也作「撥火又長,拄門又短」。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简化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注音: ㄓㄨㄥˋ ㄕㄤˇ ㄓ ㄒㄧㄚˋ , ㄅㄧˋ ㄧㄡˇ ㄩㄥˇ ㄈㄨ
  拼音: zhòng shǎng zhī xià , bì yǒu yǒng fū

(諺語)用重金懸賞,一定會有為了優厚的獎金而自告奮勇的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封神演義》第八七回:「陛下可出榜招賢,大懸賞格,自有高名之士應求而至。古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急得有如熱鍋中的螞蟻

 简化字:急得有如热锅中的蚂蚁
  注音: ㄐㄧˊ ˙ㄉㄜ ㄧㄡˇ ㄖㄨˊ ㄖㄜˋ ㄍㄨㄛ ㄓㄨㄥ ˙ㄉㄜ ㄇㄚˇ ㄧˇ
  拼音: jí de yǒu rú rè guō zhōng de mǎ yǐ

形容非常焦急,如同在熱鍋中四處亂竄的螞蟻一般。如:「因女兒徹夜未歸,她急得有如熱鍋中的螞蟻。」


  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

 简化字: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
  注音: ㄐㄧㄚ ㄧㄡˇ ㄑㄧㄢ ㄍㄨㄢˋ ㄅㄨˋ ㄖㄨˊ ㄖˋ ㄐㄧㄣˋ ㄈㄣ ㄨㄣˊ
  拼音: jiā yǒu qiān guàn bù rú rì jìn fēn wén

(諺語)比喻家裡縱使有錢,不如有穩定收入,若不耕耘做事,終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又道是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常言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我今雖有資蠹,若不尋個活計,生些利息,到底是坐吃山空。」也作「家有千金不如日進分文。」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简化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注音: ㄐㄧㄤˋ ㄗㄞˋ ㄨㄞˋ , ㄐㄩㄣ ㄇㄧㄥ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ㄕㄡˋ
  拼音: jiàng zài wài , 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1.將軍在外作戰,不受君命的束縛。《三國演義》第一〇三回:「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請戰者乎?」

2.比喻不受主管的約束,而可靈活自主行事。如:「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這次得到高層的充分授權,到歐洲和廠商洽談契約,應當有所斬獲才是。」


  滿地撿芝麻,整簍灑油

 简化字:满地捡芝麻,整篓洒油
  注音: ㄇㄢˇ ㄉㄧˋ ㄐㄧㄢˇ ㄓ ˙ㄇㄚ , ㄓㄥˇ ㄌㄡˇ ㄙㄚˇ ㄧㄡˊ
  拼音: mǎn dì jiǎn zhī ma , zhěng lǒu sǎ yóu

(諺語)比喻只計算小處,而忽略了大處。《三俠五義》第二回:「李氏笑道:『你真是「整簍灑油,滿地撿芝麻」,大處不算小處算咧!一個簍能值幾何?一分家私省了,豈不樂嗎!』」


  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

 简化字: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
  注音: ㄇㄟˊ ㄧㄡˇ ㄓㄤˇ ㄩˇ ㄇㄠˊ ㄐㄧㄡˋ ㄨㄤˋ ˙ㄌㄜ ㄍㄣ ㄅㄣˇ
  拼音: méi yǒu zhǎng yǔ máo jiù wàng le gēn běn

受人恩助、不思圖報。比喻人忘恩背義。《紅樓夢》第五五回:「明兒等出了閣,我還想你額外照看趙家呢!如今沒有長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飛去了。」


  整簍灑油,滿地撿芝麻

 简化字:整篓洒油,满地捡芝麻
  注音: ㄓㄥˇ ㄌㄡˇ ㄙㄚˇ ㄧㄡˊ , ㄇㄢˇ ㄉㄧˋ ㄐㄧㄢˇ ㄓ ˙ㄇㄚ
  拼音: zhěng lǒu sǎ yóu , mǎn dì jiǎn zhī ma

(諺語)諷刺人疏忽大處,卻在小處精打細算。《三俠五義》第二回:「你真是整簍灑油,滿地撿芝麻,大處不算小處算咧!一個簍能值幾何?一分家私省了,豈不樂嗎?」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简化字: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注音: ㄅㄨˋ ㄌㄨㄣˋ ㄊㄧㄢ ㄧㄡˇ ㄧㄢˇ , ㄉㄢˋ ㄍㄨㄢˇ ㄉㄧˋ ㄨˊ ㄆㄧˊ
  拼音: bù lùn tiān yǒu yǎn , dàn guǎn dì wú pí

形容官吏貪汙,無法無天,不顧百姓疾苦。宋.洪咨夔〈在其狐鼠〉詩寫成:「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简化字: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注音: ㄘˇ ㄔㄨˋ ㄅㄨˋ ㄌㄧㄡˊ ㄖㄣˊ , ㄗˋ ㄧㄡˇ ㄌㄧㄡˊ ㄖㄣˊ ㄔㄨˋ
  拼音: cǐ chù bù liú rén , zì yǒu liú rén chù

(諺語)此處不受歡迎,自然別有可容身、收留的地方。南朝陳.後主〈戲贈沈后〉詩:「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先生道:『若要奉承人,卦就不准了;若說實話,又惹人怪,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嘆口氣,收了卦鋪,搬在別處去了。」


  大缸裡翻油,沿路拾芝麻

 简化字:大缸里翻油,沿路拾芝麻
  注音: ㄉㄚˋ ㄍㄤ ㄌㄧˇ ㄈㄢ ㄧㄡˊ , ㄧㄢˊ ㄌㄨˋ ㄕˊ ㄓ ˙ㄇㄚ
  拼音: dà gāng lǐ fān yóu , yán lù shí zhī ma

(諺語)大處毫不在乎,小處則斤斤計較。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三折:「卜兒云:『這的是大缸裡打翻了油,沿路兒拾芝麻也。』」


  福無重受日,禍有並來時

 简化字:福无重受日,祸有并来时
  注音: ㄈㄨˊ ㄨˊ ㄔㄨㄥˊ ㄕㄡˋ ㄖˋ , ㄏㄨㄛˋ ㄧㄡˇ ㄅㄧㄥˋ ㄌㄞˊ ㄕˊ
  拼音: fú wú chóng shòu rì , huò yǒu bìng lái shí

(諺語)比喻福祐不會接連而來,禍害卻會接踵而至。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可知道福無重受日,禍有並來時。」也作「福不重至,禍必重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58 页数: 73/7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