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yōu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简化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注音: ㄔㄥˊ ㄕˋ ㄅㄨˋ ㄗㄨˊ , ㄅㄞˋ ㄕˋ ㄧㄡˇ ㄩˊ
  拼音: chéng shì bù zú , bài shì yǒu yú

無能力把事情辦好,卻往往把事情弄壞。《續孽海花》第四二回:「超如道:『這種人不過揣摩風氣,他的幫忙靠得住嗎?』小燕道:『不過也不可不敷衍一下,這種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简化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注音: ㄔˇ ㄧㄡˇ ㄙㄨㄛˇ ㄉㄨㄢˇ , ㄘㄨㄣ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ㄔㄤˊ
  拼音: chǐ yǒu suǒ duǎn , cùn yǒu suǒ cháng

尺比寸長,但和比尺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了;寸比尺短,但和比寸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了。語出《楚辭.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比喻人各有其長處和短處,各有所適,各有所取。《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傳.太史公曰》:「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也作「尺短寸長」、「寸長尺短」。


  處心有道,行己有方

 简化字:处心有道,行己有方
  注音: ㄔㄨˇ ㄒㄧㄣ ㄧㄡˇ ㄉㄠˋ , ㄒㄧㄥˊ ㄐㄧˇ ㄧㄡˇ ㄈㄤ
  拼音: chǔ xīn yǒu dào , xíng jǐ yǒu fāng

以道修心,行事必守原則。唐.韓愈〈答李翊書〉:「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简化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注音: ㄉㄚˋ ㄋㄢˋ ㄅㄨˋ ㄙˇ , ㄅㄧˋ ㄧㄡˇ ㄏㄡˋ ㄈㄨˊ
  拼音: dà nàn bù sǐ , bì yǒu hòu fú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祿」。


  大難不死,必有厚祿

 简化字:大难不死,必有厚禄
  注音: ㄉㄚˋ ㄋㄢˋ ㄅㄨˋ ㄙˇ , ㄅㄧˋ ㄧㄡˇ ㄏㄡˋ ㄌㄨˋ
  拼音: dà nàn bù sǐ , bì yǒu hòu lù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精忠岳傳》第二回:「他懷中抱著個孩子,漂流不死。古人云:『大難不死,必有厚祿。』況兼這些鷹鳥護佑著。」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简化字: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注音: ㄉㄚˋ ㄋㄢˋ ㄅㄨˋ ㄙˇ , ㄅㄧˋ ㄧㄡˇ ㄏㄡˋ ㄌㄨˋ
  拼音: dà nàn bù sǐ , bì yǒu hòu lù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所以說:『貴人無死法。』又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祿。』今日說錢公滿意要溺死孩兒,又被王婆留住,豈非天命?」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福」。


  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

 简化字:躲过了风暴又遇了雨
  注音: ㄉㄨㄛˇ ㄍㄨㄛˋ ˙ㄌㄜ ㄈㄥ ㄅㄠˋ ㄧㄡˋ ㄩˋ ˙ㄌㄜ ㄩˇ
  拼音: duǒ guò le fēng bào yòu yù le yǔ

(諺語)比喻躲過一難,又遇到另一個災難。《紅樓夢》第一〇七回:「倘或再有點事出來,可不是他們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了麼?」


  二虎相鬥,必有一傷

 简化字: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注音: ㄦˋ ㄏㄨˇ ㄒㄧㄤ ㄉㄡˋ ,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ㄕㄤ
  拼音: èr hǔ xiāng dòu , bì yǒu yī shāng

謂兩強相鬥,必有一方傷亡。如:「俗話說:『二虎相鬥,必有一傷。』這兩家餐廳惡性競爭的結果,有一家已經倒閉了。」


  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简化字: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注音: ㄈㄚˇ ㄌㄧㄥˋ ㄗ ㄓㄤ , ㄉㄠˋ ㄗㄟˊ ㄉㄨㄛ ㄧㄡˇ
  拼音: fǎ lìng zī zhāng , dào zéi duō yǒu

法令愈繁苛,人民為盜賊的愈多。指為政者應政清刑省,無為而民自化。《老子》第五七章:「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豐若有肌,柔若無骨

 简化字:丰若有肌,柔若无骨
  注音: ㄈㄥ ㄖㄨㄛˋ ㄧㄡˇ ㄐㄧ , ㄖㄡˊ ㄖㄨㄛˋ ㄨˊ ㄍㄨˇ
  拼音: fēng ruò yǒu jī , róu ruò wú gǔ

形容身材姣好,肌膚豐滿而柔嫩。《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陳木南見他豐若有肌,柔若無骨,十分歡洽。」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简化字: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注音: ㄈㄨˊ ㄕㄥ ㄧㄡˇ ㄐㄧ , ㄏㄨㄛˋ ㄕㄥ ㄧㄡˇ ㄊㄞ
  拼音: fú shēng yǒu jī , huò shēng yǒu tāi

(諺語)福禍的產生都有它的原因。《漢書.卷五一.枚乘傳》:「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简化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注音: ㄍㄨㄛˊ ㄐㄧㄚ ㄒㄧㄥ ㄨㄤˊ , ㄆㄧˇ ㄈㄨ ㄧㄡˇ ㄗㄜˊ
  拼音: guó jiā xīng wáng , pǐ fū yǒu zé

國家的興盛衰亡,每一個平民百姓都必須擔負責任。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简化字: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注音: ㄍㄨㄛˊ ㄧㄡˇ ㄍㄨㄛˊ ㄈㄚˇ , ㄐㄧㄚ ㄧㄡˇ ㄐㄧㄚ ㄍㄨㄟ
  拼音: guó yǒu guó fǎ , jiā yǒu jiā guī

每一個國家與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法律與家規。意指必須按照制定或存在的法律規矩做事。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知道這事須依規定辦理,任誰來都一樣。」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简化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注音: ㄐㄧ ㄕㄢˋ ㄓ ㄐㄧㄚ , ㄅㄧˋ ㄧㄡˇ ㄩˊ ㄑㄧㄥˋ
  拼音: jī shàn zhī jiā , bì yǒu yú qìng

(諺語)語出《易經.坤卦.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慶,餘留的德澤。全句指多行善事,必有後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作惡之家,必有餘殃。」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简化字: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注音: ㄐㄧˋ ㄧㄡˇ ㄐㄧㄣ ㄖˋ , ㄏㄜˊ ㄅㄧˋ ㄉㄤ ㄔㄨ
  拼音: jì yǒu jīn rì , hé bì dāng chū

既已落到今日如此地步,當初又何必那麼做?多用以表示悔意或指責他人。《紅樓夢》第二八回:「寶玉在身後面歎道:『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既作生人,便有生理

  注音: ㄐㄧˋ ㄗㄨㄛˋ ㄕㄥ ㄖㄣˊ , ㄅㄧㄢˋ ㄧㄡˇ ㄕㄥ ㄌㄧˇ
  拼音: jì zuò shēng rén , biàn yǒu shēng lǐ

(諺語)既然要生活,就得從事可以維生的工作。清.張伯行《養正類編.卷一三.呂得勝小兒語.四言》:「既作生人,便有生理,個個安閒,誰養活你?」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注音: ㄐㄧㄚ ㄧㄡˇ ㄅㄧˋ ㄓㄡˇ , ㄒㄧㄤˇ ㄓ ㄑㄧㄢ ㄐㄧㄣ
  拼音: jiā yǒu bì zhǒu , xiǎng zhī qiān jīn

自家的破掃帚,卻視如千金之寶。比喻極為珍惜自己的事物。《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也作「敝帚千金」、「敝帚自珍」、「弊帚千金」、「弊帚自珍」、「千金敝帚」。


  家有患難,鄰保相助

 简化字:家有患难,邻保相助
  注音: ㄐㄧㄚ ㄧㄡˇ ㄏㄨㄢˋ ㄋㄢˋ , ㄌㄧㄣˊ ㄅㄠˇ ㄒㄧㄤ ㄓㄨˋ
  拼音: jiā yǒu huàn nàn , lín bǎo xiāng zhù

(諺語)一家有了困難,四方鄰里都來幫助。《金瓶梅》第一四回:「大官人,沒奈何,不看僧面看佛面。常言道:『家有患難,鄰保相助。』」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注音: ㄐㄧㄚ ㄧㄡˇ ㄑㄧㄢ ㄎㄡˇ , ㄓㄨˇ ㄕˋ ㄧ ㄖㄣˊ
  拼音: jiā yǒu qiān kǒu , zhǔ shì yī rén

(諺語)比喻事情總要有一個人出來作主。《二十載繁華夢》第九回:「茶是不喝了,卻那敢生受?須知俗語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就是瞧我不起,本該賞個臉兒,到府裡和我們相見,今兒不敢勞你貴步,倒是我們先來拜見你了。」


  兩虎相鬥,必有一傷

 简化字: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注音: ㄌㄧㄤˇ ㄏㄨˇ ㄒㄧㄤ ㄉㄡˋ ,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ㄕㄤ
  拼音: liǎng hǔ xiāng dòu , bì yǒu yī shāng

(諺語)比喻兩強互相爭鬥,必然會有一方傷敗。《三國演義》第六二回:「今兩虎相鬥,必有一傷。須誤了我大事。吾與你二人解勸,休得爭論。」也作「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简化字: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注音: ㄌㄨㄛˋ ㄏㄨㄚ ㄧㄡˇ ㄧˋ , ㄌㄧㄡˊ ㄕㄨㄟˇ ㄨˊ ㄑㄧㄥˊ
  拼音: luò huā yǒu yì , liú shuǐ wú qíng

(諺語)比喻一方有意,另一方卻無情。《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誰知朱重是個老實人,又且蘭花齷齪醜陋,朱重也看不上眼。以此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简化字: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注音: ㄇㄟˊ ㄧㄡˇ ㄍㄨㄟ ㄐㄩˇ ㄅㄨˋ ㄋㄥˊ ㄔㄥˊ ㄈㄤ ㄩㄢˊ
  拼音: méi yǒu guī jǔ 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

沒有規、矩為輔助工具,就不能夠畫出方、圓的形狀。語本《淮南子.說林》:「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比喻行事需要有個標準、原則。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简化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注音: ㄇㄧˇ ㄅㄨˋ ㄧㄡˇ ㄔㄨ , ㄒㄧㄢˇ ㄎㄜˋ ㄧㄡˇ ㄓㄨㄥ
  拼音: mǐ bù yǒu chū , xiǎn kè yǒu zhōng

凡事都有個開始,但經常不了了之,沒個結果。語出《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後借此語以諷諭持志不終的人。《晉書.卷五三.愍懷太子傳》:「信惑姦邪,疏斥正士,好屠酤之賤役,耽苑囿之佚游,可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者也。」


  顰有為顰,笑有為笑

 简化字:颦有为颦,笑有为笑
  注音: ㄆㄧㄣˊ ㄧㄡˇ ㄨㄟˊ ㄆㄧㄣˊ , ㄒㄧㄠˋ ㄧㄡˇ ㄨㄟˊ ㄒㄧㄠˋ
  拼音: pín yǒu wéi pín , xiào yǒu wéi xiào

顰,皺眉頭,表人憂愁;笑,表人歡喜。「顰有為顰,笑有為笑」意指為人憂愁或歡喜,都要審慎。《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顰有為顰,笑有為笑。顰笑之間最宜謹慎。」


  千里饋糧,士有飢色

 简化字: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注音: ㄑㄧㄢ ㄌㄧˇ ㄎㄨㄟˋ ㄌㄧㄤˊ , ㄕˋ ㄧㄡˇ ㄐㄧ ㄙㄜˋ
  拼音: qiān lǐ kuì liáng , shì yǒu jī sè

(諺語)比喻遠處的糧食無法解除近飢。《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塗之行軍者也。」


  禽有禽言,獸有獸語

 简化字: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注音: ㄑㄧㄣˊ ㄧㄡˇ ㄑㄧㄣˊ ㄧㄢˊ , ㄕㄡˋ ㄧㄡˇ ㄕㄡˋ ㄩˇ
  拼音: qín yǒu qín yán , shòu yǒu shòu yǔ

(諺語)比喻各有彼此溝通了解的方法。《西遊記》第七二回:「原來那妖精幔天結網,擄住這七般蟲蛭,卻要吃他。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當時這些蟲哀告饒命,願拜為母,遂此春採百花供怪物,夏尋諸卉孝妖精。」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注音: ㄖㄣˊ ㄨㄞˋ ㄧㄡˇ ㄖㄣˊ , ㄊㄧㄢ ㄨㄞˋ ㄧㄡˇ ㄊㄧㄢ
  拼音: rén wài yǒu rén , tiān wài yǒu tiān

(諺語)比喻強中更有強中手。勸戒人不能自滿自大。《濟公傳》第一八八回:「豈不知泰山高矣,泰山之上還有天;滄海深矣,滄海之下還有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事膽要大而心要小,智要圓而行欲方,見狸貓而當虎看,方保無虞。」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简化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音: ㄖㄣˊ ㄨˊ ㄩㄢˇ ㄌㄩˋ , ㄅㄧˋ ㄧㄡˇ ㄐㄧㄣˋ ㄧㄡ
  拼音: rén wú yuǎn lǜ , bì yǒu jìn yōu

(諺語)人如果不作長遠打算,預防可能發生的事態變化,很快的眼前就會有憂患的事情發生。《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三國演義》第六一回:「權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子明之見甚遠。』」


  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注音: ㄖㄣˊ ㄧㄡˇ ㄑㄧㄢ ㄙㄨㄢˋ , ㄊㄧㄢ ㄧㄡˇ ㄧ ㄙㄨㄢˋ
  拼音: rén yǒu qiān suàn , tiān yǒu yī suàn

(諺語)比喻人的計謀策略再縝密也敵不過天意。《平妖傳》第一八回:「常言道:『人雖有千算,天只有一算。天若容人算,世上無窮漢。』胡員外不想被這場天火燒得寸草皆無。」


  人有失手,馬有亂蹄

 简化字:人有失手,马有乱蹄
  注音: ㄖㄣˊ ㄧㄡˇ ㄕ ㄕㄡˇ , ㄇㄚˇ ㄧㄡˇ ㄌㄨㄢˋ ㄊㄧˊ
  拼音: rén yǒu shī shǒu , mǎ yǒu luàn tí

(諺語)比喻辦事免不了偶生差錯。如:「人有失手,馬有亂蹄,這件事難保不會出紕漏。」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注音: ㄖㄣˊ ㄗㄞˋ ㄐㄧㄤ ㄏㄨˊ , ㄕㄣ ㄅㄨˋ ㄧㄡˊ ㄐㄧˇ
  拼音: rén zài jiāng hú , shēn bù yóu jǐ

江湖,原指江河湖海,後指鄉野草莽,今日則指人生社會。全句意謂處身於人世社會中,有許多事情是無可奈何而個人不能作主的。如:「你以為我喜歡做這事兒?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日出萬言,必有一傷

 简化字:日出万言,必有一伤
  注音: ㄖˋ ㄔㄨ ㄨㄢˋ ㄧㄢˊ ,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ㄕㄤ
  拼音: rì chū wàn yán , bì yǒu yī shāng

(諺語)指話說多了,必定出錯。如:「日出萬言,必有一傷,你還是歇歇吧,少開口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简化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注音: ㄖ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ㄙ , ㄧㄝ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ㄇㄥˋ
  拼音: rì yǒu suǒ sī , yè yǒu suǒ mèng

(諺語)白天思慮不忘的事情,到晚上就有可能夢到相關的事物。《十二樓.拂雲樓.第六回》:「做女兒的人,有多少膽量?少不得要怕神怕鬼起來。又有俗語二句道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简化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注音: ㄕㄢˋ ㄧㄡˇ ㄕㄢˋ ㄅㄠˋ , ㄜˋ ㄧㄡˇ ㄜˋ ㄅㄠˋ
  拼音: shàn yǒu shàn bào , è yǒu è bào

(諺語)做好事會有好結果,做壞事會有壞結果。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折:「便好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若不降嚴霜,松柏不如蒿草。』」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简化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注音: ㄕㄤˋ ㄧㄡˇ ㄊㄧㄢ ㄊㄤˊ , ㄒㄧㄚˋ ㄧㄡˇ ㄙㄨ ㄏㄤˊ
  拼音: shàng yǒu tiān táng , xià yǒu sū háng

(諺語)比喻蘇州、杭州是人世間最富庶美好的地方。《老殘遊記》第五回:「江南真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像我們這地獄世界!」《苦社會》第一回:「卻說中國地方,頂有名的是蘇杭兩省,有句老話,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简化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音: ㄕㄥ ㄩˊ ㄧㄡ ㄏㄨㄢˋ , ㄙˇ ㄩˊ ㄢ ㄌㄜˋ
  拼音: shēng yú yōu huàn , sǐ yú ān lè

人在憂患中能發憤圖強而得以生存,處於順境易沉湎於安樂而招致滅亡。《孟子.告子下》:「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宋.陸九淵〈與蘇宰書〉:「屯難困頓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事不三思,終有後悔

 简化字:事不三思,终有后悔
  注音: ㄕˋ ㄅㄨˋ ㄙㄢ ㄙ , ㄓㄨㄥ ㄧㄡˇ ㄏㄡˋ ㄏㄨㄟˇ
  拼音: shì bù sān sī , zhōng yǒu hòu huǐ

(諺語)比喻做事前要仔細考慮,否則終會後悔。《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常言:『事不三思,終有後悔。』孟夫人要私贈公子,玉成親事,……千不合,萬不合,教女兒出來相見。」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简化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注音: ㄕˊ ㄅㄨˋ ㄓ ㄋㄟˋ , ㄅㄧˋ ㄧㄡˇ ㄈㄤ ㄘㄠˇ
  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 , bì yǒu fāng cǎo

語本漢.劉向《說苑.卷一六.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比喻到處都有人才。《隋書.卷三.煬帝紀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是罐子也有兩個耳朵

 简化字:是罐子也有两个耳朵
  注音: ㄕˋ ㄍㄨㄢˋ ˙ㄗ ㄧㄝˇ ㄧㄡˇ ㄌㄧㄤˇ ˙ㄍㄜ ㄦˇ ˙ㄉㄨㄛ
  拼音: shì guàn zi yě yǒu liǎng ge ěr duo

(諺語)比喻應該有所聽聞或知曉某事。「罐」文獻異文作「鑵」。《隋唐演義》第四回:「這廝吃了大蟲心、獅子膽來哩,是鑵子也有兩個耳朵,不知道洒家是隴西李府里,來阻截道路麼?」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注音: ㄕˊ ㄕˋ ㄓ ㄧˋ , ㄅㄧˋ ㄧㄡˇ ㄓㄨㄥ ㄒㄧㄣˋ
  拼音: shí shì zhī yì , bì yǒu zhōng xìn

儘管只有十來家的小地方,裡面也必有講忠信的人。語出《論語.公冶長》:「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比喻到處有賢人。《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若限年然後取士,是呂尚、周晉不顯於前世也。」《三國演義》第三五回:「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58 页数: 72/7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