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qián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注音: ㄑㄧㄢ ㄐㄧㄣ ㄓ ㄗˇ , ㄗㄨㄛˋ ㄅㄨˋ ㄔㄨㄟˊ ㄊㄤˊ
  拼音: qiān jīn zhī zǐ , zuò bù chuí táng

家財萬貫的人,往往珍愛自己,不敢坐在屋檐下,以免為掉落的屋瓦打破頭。《史記.卷一〇一.袁盎鼂錯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也作「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简化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注音: ㄑㄧㄢ ㄐㄩㄣ ㄧˋ ㄉㄜˊ , ㄧ ㄐㄧㄤˋ ㄋㄢˊ ㄑㄧㄡˊ
  拼音: qiān jūn yì dé , yī jiàng nán qiú

(諺語)領導人才難得。《東周列國志》第四六回:「史臣論秦事,以為『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穆公信孟明之賢,能始終任用,所以卒成伯業。」


  千里饋糧,士有飢色

 简化字: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注音: ㄑㄧㄢ ㄌㄧˇ ㄎㄨㄟˋ ㄌㄧㄤˊ , ㄕˋ ㄧㄡˇ ㄐㄧ ㄙㄜˋ
  拼音: qiān lǐ kuì liáng , shì yǒu jī sè

(諺語)比喻遠處的糧食無法解除近飢。《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此謂平塗之行軍者也。」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简化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注音: ㄑㄧㄢ ㄌㄧˇ ㄓ ㄊㄧˊ , ㄎㄨㄟˋ ㄩˊ ㄧˇ ㄒㄩㄝˋ
  拼音: qiān lǐ zhī tí , kuì yú yǐ xuè

千里長的堤岸,因一個小小的螞蟻洞而崩潰。比喻對小處的疏失不慎而導致大災禍。語本《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尋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简化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注音: ㄑㄧㄢ ㄌㄧˇ ㄓ ㄒㄧㄥˊ , ㄕˇ ㄩˊ ㄗㄨˊ ㄒㄧㄚˋ
  拼音: qiān lǐ zhī xíng , shǐ yú zú xià

千里遠的路程是從邁開腳下的第一步開始。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累積而成的。《老子》第六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〇.初真十戒》:「所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昇天。」也作「千里始足下」。


  千里做官,為的吃穿

 简化字:千里做官,为的吃穿
  注音: ㄑㄧㄢ ㄌㄧˇ ㄗㄨㄛˋ ㄍㄨㄢ , ㄨㄟˋ ˙ㄉㄜ ㄔ ㄔㄨㄢ
  拼音: qiān lǐ zuò guān , wèi de chī chuān

(諺語)比喻出來做事都是為了賺錢。如:「所謂『千里做官,為的吃穿』,我們這樣辛苦,還不是為了圖個溫飽而已。」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简化字: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注音: ㄑㄧㄢˊ ㄇㄣˊ ㄐㄩˋ ㄏㄨˇ , ㄏㄡˋ ㄇㄣˊ ㄐㄧㄣˋ ㄌㄤˊ
  拼音: qián mén jù hǔ , hòu mén jìn láng

前門打走了虎,後門又進來了狼。比喻禍患接踵而至,處境極為險惡。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前人失腳,後人把滑

 简化字: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注音: ㄑㄧㄢˊ ㄖㄣˊ ㄕ ㄐㄧㄠˇ , ㄏㄡˋ ㄖㄣˊ ㄅㄚˇ ㄏㄨㄚˊ
  拼音: qián rén shī jiǎo , hòu rén bǎ huá

(諺語)比喻前人失敗的教訓,後人可從中汲取經驗。如:「凡事前人失腳,後人把滑,只要記取教訓,善加改進,必能減少錯誤。」明.葉盛《水東日記.卷七.後人把滑》:「仁廟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猶或時失足。漢顧趙曰:『前人失腳,後人把滑。』宣廟即應聲曰:『更有後人把滑哩。』」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简化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注音: ㄑㄧㄢˊ ㄖㄣˊ ㄗㄞ ㄕㄨˋ , ㄏㄡˋ ㄖㄣˊ ㄔㄥˊ ㄌㄧㄤˊ
  拼音: qián rén zāi shù , hòu rén chéng liáng

(諺語)比喻前人為後人造福。《群音類選.清腔類.卷一.桂枝香.坐壇遣將曲》:「那曉得三綱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黃,圓鴨蛋裡棹槳,竹竿空長,肚裡無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黃繡球》第一回:「俗語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守著祖宗的遺產,過了一生,後來兒孫,自有兒孫之福。」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简化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注音: ㄑㄧㄢˊ ㄕˋ ㄅㄨˋ ㄨㄤˋ , ㄏㄡˋ ㄕˋ ㄓ ㄕ
  拼音: qián shì bù wàng , hòu shì zhī shī

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依據。《戰國策.趙策一》:「臣觀成事,聞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唐.陳子昂〈諫用刑書〉:「臣讀漢書至此,未嘗不為戾太子流涕也。古人云,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伏願陛下念之。」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

 简化字: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
  注音: ㄑㄧㄤˇ ㄓˋ ㄑㄧˋ ㄔㄜ ㄗㄜˊ ㄖㄣˋ ㄅㄠˇ ㄒㄧㄢˇ ㄈㄚˇ
  拼音: qiǎng zhì qì chē zé rèn bǎo xiǎn fǎ

為保障車禍受害人確定獲得賠償所制定的法律。主要精神在對所有的汽車均須依法投保,因汽車交通事故致被害人受傷或死,加害人不論有無過失,受害人均得請求定額賠償。


  人急懸梁,狗急跳牆

 简化字:人急悬梁,狗急跳墙
  注音: ㄖㄣˊ ㄐㄧˊ ㄒㄩㄢˊ ㄌㄧㄤˊ , ㄍㄡˇ ㄐㄧˊ ㄊㄧㄠˋ ㄑㄧㄤˊ
  拼音: rén jí xuán liáng , gǒu jí tiào qiáng

(諺語)比喻人被逼急了,走投無路,只好不顧一切蠻幹。《宦海》第二〇回:「你要把他逼得急了,人急懸梁,狗急跳牆,他就爽性翻轉臉來,給你一個大不體面。」


  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注音: ㄖㄣˊ ㄧㄡˇ ㄑㄧㄢ ㄙㄨㄢˋ , ㄊㄧㄢ ㄧㄡˇ ㄧ ㄙㄨㄢˋ
  拼音: rén yǒu qiān suàn , tiān yǒu yī suàn

(諺語)比喻人的計謀策略再縝密也敵不過天意。《平妖傳》第一八回:「常言道:『人雖有千算,天只有一算。天若容人算,世上無窮漢。』胡員外不想被這場天火燒得寸草皆無。」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简化字: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注音: ㄕㄚ ㄖㄣˊ ㄔㄤˊ ㄇㄧㄥˋ , ㄑㄧㄢˋ ㄓㄞˋ ㄏㄨㄢˊ ㄑㄧㄢˊ
  拼音: shā rén cháng mìng , qiàn zhài huán qián

(諺語)殺人要抵命,欠錢要償還。比喻虧欠人家什麼,就得歸還什麼。元.馬致遠《任風子》第二折:「可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這般說才是。」《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既是不關親,你豈不聞得:『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他是別處人,你不認他罷了,拿甚麼器杖打破他頭?」


  食在口頭,錢在手頭

 简化字:食在口头,钱在手头
  注音: ㄕˊ ㄗㄞˋ ㄎㄡˇ ㄊㄡˊ , ㄑㄧㄢˊ ㄗㄞˋ ㄕㄡˇ ㄊㄡˊ
  拼音: shí zài kǒu tóu , qián zài shǒu tóu

(諺語)比喻錢財很容易花光。《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常言『食在口頭,錢在手頭。』費一分,沒一分,坐喫山空。」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简化字: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注音: ㄕ ㄓ ㄏㄠˊ ㄌㄧˊ , ㄔㄚ ㄧˇ ㄑㄧㄢ ㄌㄧˇ
  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 , chā yǐ qiān lǐ

差距雖然極細微,但導致的錯誤卻極大。《陳書.卷一九.虞荔傳》:「夫安危之兆、禍福之機,匪獨天時,亦由人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據重位而不傾,執大節而不失,豈惑於浮辭哉?」也作「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简化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注音: ㄕ ㄓ ㄏㄠˊ ㄌㄧˊ , ㄔㄚ ㄓ ㄑㄧㄢ ㄌㄧˇ
  拼音: shī zhī háo lí , chā zhī qiān lǐ

毫、釐,皆為極小的長度單位。全句指差距雖然極細微,但導致的差誤、錯誤卻極大。《大戴禮記.保傅》:「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唐.馮用之〈機論〉:「語不相時,則殆辱,薛冶諫其君也;默不相時,則受謗,子家從其賊也。所以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也作「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简化字: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注音: ㄕㄨˋ ㄍㄠ ㄑㄧㄢ ㄓㄤˋ , ㄌㄨㄛˋ ㄧㄝˋ ㄍㄨㄟ ㄍㄣ
  拼音: shù gāo qiān zhàng , luò yè guī gēn

(諺語)樹雖然長得高,落葉仍然回到樹根。比喻離鄉多年最後仍會返回家園。《精忠岳傳》第四六回:「古人有言:『樹高千丈,落葉歸根』,卿家若然思念家鄉,某家差人送你回國。」《官場現形記》第二二回:「但是樹高千丈,落葉歸根,將來總得有個著落。」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简化字: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注音: ㄙㄨㄥˋ ㄐㄩㄣ ㄑㄧㄢ ㄌㄧˇ , ㄓㄨㄥ ㄒㄩ ㄧ ㄅㄧㄝˊ
  拼音: sòng jūn qiān lǐ , zhōng xū yī bié

(諺語)送客雖遠,終究要分離,意謂不必遠送。《水滸傳》第九〇回:「燕青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不必遠勞,後圖再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简化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注音: ㄨㄢˋ ㄕˋ ㄐㄩˋ ㄅㄟˋ , ㄓˇ ㄑㄧㄢˋ ㄉㄨㄥ ㄈㄥ
  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 , zhǐ qiàn dōng fēng

(諺語)原指三國時周瑜用計火攻曹操,一切均已準備妥當,只缺能把火吹向曹營的東風。《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後比喻辦一件事,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缺最後的關鍵條件。《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六六回:「昔日赤壁鏖兵之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今日二位元帥又欠了西風。」


  孝重千斤,日減一斤

 简化字:孝重千斤,日减一斤
  注音: ㄒㄧㄠˋ ㄓㄨㄥˋ ㄑㄧㄢ ㄐㄧㄣ , ㄖˋ ㄐㄧㄢˇ ㄧ ㄐㄧㄣ
  拼音: xiào zhòng qiān jīn , rì jiǎn yī jīn

為父母守孝雖有如斤千之重,但每日都會減少一斤。比喻凡事經時過久,便容易疏忽。《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俗語云:『孝重千斤,日減一斤。』滿生日遠一日,竟自忘懷了。」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简化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注音: ㄧㄤˇ ㄅㄧㄥ ㄑㄧㄢ ㄖˋ , ㄩㄥˋ ㄅㄧㄥ ㄧ ㄕˊ
  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 , yòng bīng yī shí

長期培訓軍隊,以備一時用兵之需。也作「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简化字: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注音: ㄧㄤˇ ㄅㄧㄥ ㄑㄧㄢ ㄖˋ , ㄩㄥˋ ㄗㄞˋ ㄧ ㄕˊ
  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shí

長期培訓軍隊,以備一時用兵之需。《通俗常言疏證.武備.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引《水滸傳》第六〇回:「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也作「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简化字: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注音: ㄧㄤˇ ㄅㄧㄥ ㄑㄧㄢ ㄖˋ , ㄩㄥˋ ㄗㄞˋ ㄧ ㄓㄠ
  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zhāo

長期培訓軍隊,以備一時用兵之需。《隋唐演義》第八八回:「說話的,自古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朝。』那兵是平時備著用的,如何到變起倉卒,才去募兵?」也作「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養軍千日,用軍一時

 简化字: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注音: ㄧㄤˇ ㄐㄩㄣ ㄑㄧㄢ ㄖˋ , ㄩㄥˋ ㄐㄩㄣ ㄧ ㄕˊ
  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 , yòng jūn yī shí

長期培訓軍隊,以備外敵入侵時應急之需。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時,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也作「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養軍千日,用在一時

 简化字: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注音: ㄧㄤˇ ㄐㄩㄣ ㄑㄧㄢ ㄖˋ , ㄩㄥˋ ㄗㄞˋ ㄧ ㄕˊ
  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shí

長期培訓軍隊,以備外敵入侵時應急之需。《三國演義》第一〇〇回:「朝廷養軍千日,用在一時。汝安敢出怨言,以慢軍心!」《隋唐演義》第一五回:「老爺養軍千日,用在一時,既蒙老爺差遣,秦瓊不敢辭勞。」也作「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简化字: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注音: ㄧㄤˇ ㄐㄩㄣ ㄑㄧㄢ ㄖˋ , ㄩㄥˋ ㄗㄞˋ ㄧ ㄓㄠ
  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zhāo

長期培訓軍隊,以備外敵入侵時應急之需。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主公,可不道,養軍千日,用在一朝。為臣子要盡忠報國也呵!」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六齣:「自古養軍千日,用在一朝。臣等呵,無能滅虎狼,無能滅虎狼,空愧熊羆將。」也作「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養軍千日,用軍一時」、「養軍千日,用在一時」。


  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

 简化字: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注音: ㄧ ˙ㄍㄜ ㄍㄣ ㄉㄡˇ ㄕˊ ㄨㄢˋ ㄅㄚ ㄑㄧㄢ ㄌㄧˇ
  拼音: yī ge gēn dǒu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形容行動迅速。如:「他的動作迅速,就好像孫悟空一樣,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


  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

 简化字: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
  注音: ㄧ ˙ㄍㄜ ㄑㄧㄢˊ ㄉㄚˇ ㄦˋ ㄕˊ ㄙˋ ˙ㄍㄜ ㄐㄧㄝˊ
  拼音: yī ge qián dǎ èr shí sì ge jié
 相似词:精打細算

(諺語)一個銅錢用繩子結二十四個結。比喻人精打細算,吝於錢財。如:「像他這種人,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想吃他一頓?門兒都沒有!」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简化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注音: ㄧ ㄕㄡˇ ㄐㄧㄠ ㄑㄧㄢˊ , ㄧ ㄕㄡˇ ㄐㄧㄠ ㄏㄨㄛˋ
  拼音: yī shǒu jiāo qián , yī shǒu jiāo huò

同時交換錢貨。比喻辦事乾脆,兩不相欠。《水滸傳》第二一回:「我便先還了你招文袋這封書,歇三日卻問你討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討挽歌郎錢。我這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你快把來,兩相交割。」


  一言已定,千金不移

  注音: ㄧ ㄧㄢˊ ㄧˇ ㄉㄧㄥˋ , ㄑㄧㄢ ㄐㄧㄣ ㄅㄨˋ ㄧˊ
  拼音: yī yán yǐ dìng , qiān jīn bù yí

比喻說話算話,不隨意更改。《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一言已定,千金不移。吾已許故人之子,豈可因他無信,便欲食言?」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简化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注音: ㄧ ㄧㄣˇ ㄧ ㄓㄨㄛˊ , ㄇㄛˋ ㄈㄟ ㄑㄧㄢˊ ㄉㄧㄥˋ
  拼音: yī yǐn yī zhuó , mò fēi qián dìng

比喻人的生活際遇,都是命中注定的。參見「一飲一啄」條。《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像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誰知兩下機緣未到,臨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時戲語,終身話柄。」


  意與言會,言隨意遣

 简化字:意与言会,言随意遣
  注音: ㄧˋ ㄩˇ ㄧㄢˊ ㄏㄨㄟˋ , ㄧㄢˊ ㄙㄨㄟˊ ㄧˋ ㄑㄧㄢˇ
  拼音: yì yǔ yán huì , yán suí yì qiǎn

心意與言語融合相應,言語隨心意的變化而變換。通常形容行文自然而不造作,渾然天成。


  有錢買馬,沒錢置鞍

 简化字: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注音: ㄧㄡˇ ㄑㄧㄢˊ ㄇㄞˇ ㄇㄚˇ , ㄇㄟˊ ㄑㄧㄢˊ ㄓˋ ㄢ
  拼音: yǒu qián mǎi mǎ , méi qián zhì ān

比喻人用錢不當,肯花大錢,卻吝惜小費用。《醒世姻緣傳》第七一回:「你看這『有錢買馬,沒錢置鞍』的事麼!有本兒開鋪子,倒沒有廚櫃了。」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简化字: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注音: ㄩˊ ㄓㄜˇ ㄑㄧㄢ ㄌㄩˋ ,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ㄉㄜˊ
  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 , bì yǒu yī dé
 相反词: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的各種考慮中,必有一點值得採納的。《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也作「愚者千慮,亦有一得」、「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简化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注音: ㄩㄢˇ ㄗㄞˋ ㄊㄧㄢ ㄅㄧㄢ , ㄐㄧㄣˋ ㄗㄞˋ ㄧㄢˇ ㄑㄧㄢˊ
  拼音: yuǎn zài tiān biān , jìn zài yǎn qián

比喻事物就在眼前。《鏡花緣》第四六回:「小山道:『請問仙姑,此去小蓬萊,還有若干路程?』道姑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简化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注音: ㄓˋ ㄓㄜˇ ㄑㄧㄢ ㄌㄩˋ , ㄅㄧˋ ㄧㄡˇ ㄧ ㄕ
  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 , bì yǒu yī shī
 相反词: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聰明的人對問題雖然深思熟慮,偶爾也會失誤出錯。《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明.沈采《千金記》第三〇齣:「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狂夫之言,聖人擇焉。」


  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简化字: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注音: ㄉㄚˋ ㄇㄨˋ ㄑㄧㄢˊ ㄌㄧㄢˊ ㄇㄧㄥˊ ㄐㄧㄢ ㄐㄧㄡˋ ㄇㄨˇ ㄅㄧㄢˋ ㄨㄣˊ
  拼音: dà mù qián lián míng jiān jiù mǔ biàn wén

唐代變文。敦煌寫卷。故事據佛說盂蘭盆經敷演而成。敘述青提因私自隱藏供養諸佛的財寶,遂墮入地獄。其子目連修成正果後,至冥間尋母,見母在阿鼻地獄受苦,於是請如來佛搭救。如來佛命八部龍將地獄打開,救出青提。後代據此故事所敷演的戲曲有:宋《目連救母》,元《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明、清《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勸善金科》等。


  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

 简化字: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
  注音: ㄐㄧㄚ ㄧㄡˇ ㄑㄧㄢ ㄍㄨㄢˋ ㄅㄨˋ ㄖㄨˊ ㄖˋ ㄐㄧㄣˋ ㄈㄣ ㄨㄣˊ
  拼音: jiā yǒu qiān guàn bù rú rì jìn fēn wén

(諺語)比喻家裡縱使有錢,不如有穩定收入,若不耕耘做事,終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一折:「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又道是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常言家有千貫,不如日進分文。我今雖有資蠹,若不尋個活計,生些利息,到底是坐吃山空。」也作「家有千金不如日進分文。」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注音: ㄑㄧㄢ ㄐㄧㄣ ㄓ ㄑㄧㄡˊ , ㄈㄟ ㄧ ㄏㄨˊ ㄓ ㄧˋ
  拼音: qiān jīn zhī qiú , fēi yī hú zhī yì

比喻大事業、高成就,非一時一地一人所可完成。參見「集腋成裘」條。《史記.卷九九.劉敬等傳.太史公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代之智也。」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22 页数: 72/74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