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端坐

  注音: ㄉㄨㄢ ㄗㄨㄛˋ
  拼音: duān zuò
 相似词:危坐

端正身體而坐。《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紅樓夢》第五七回:「賈母便端坐在寶玉身旁。王太醫進來見許多的人,忙上去請了賈母的安,拿了寶玉的手診了一回。」


  對嘴

 简化字:对嘴
  注音: ㄉㄨㄟˋ ㄗㄨㄟˇ
  拼音: duì zuǐ

1.當面對證。元.李行道《灰闌記》第四折:「你只想馬大渾家做永遠妻。送的我有去無歸,既不唦你兩個趕到中途有何意,喒與你對嘴,對嘴。」也作「對口詞」。

2.演唱歌曲或戲劇時直接由錄音代為播放,表演者本身只以口形來配合,稱為「對嘴」。


  對坐

 简化字:对坐
  注音: ㄉㄨㄟˋ ㄗㄨㄛˋ
  拼音: duì zuò

相對而坐。《三國演義》第二一回:「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頓足

 简化字:顿足
  注音: ㄉㄨㄣˋ ㄗㄨˊ
  拼音: dùn zú

以足跺地。《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王溫舒傳》:「其頗不得,失之旁郡國,黎來,會春,溫舒頓足嘆。」《三國演義》第一四回:「玄德默然無語。關公頓足埋怨。」


  頓捽

 简化字:顿捽
  注音: ㄉㄨㄣˋ ㄗㄨˊ
  拼音: dùn zú

頂撞。《金瓶梅》第五八回:「賊作死的短壽命!我怎的外合裡差?我來你家討冷飯吃?教你恁頓捽我!」也作「頓碌」。


  墩嘴

  注音: ㄉㄨㄣ ㄗㄨㄟˇ
  拼音: dūn zuǐ

說大話。《醒世姻緣傳》第八三回:「哥兒,你慢墩嘴呀!鳳冠霞帔,通袖袍帶,你還沒試試哩。你別要也倒穿了可。」


  敦坐

  注音: ㄉㄨㄣ ㄗㄨㄛˋ
  拼音: dūn zuò

趺坐在地上。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這廝推我一個敦坐,告與俺那元始天尊。」


  蹲坐

  注音: ㄉㄨㄣ ㄗㄨㄛˋ
  拼音: dūn zuò

曲膝而坐。如:「小朋友蹲坐在草地上聽老師講故事。」


  跺足

  注音: ㄉㄨㄛˋ ㄗㄨˊ
  拼音: duò zú

頓足。提起腳用力踏地。《紅樓夢》第七六回:「林黛玉聽了,又叫好,又跺足說:『了不得!』」也作「跺腳」。


  多嘴

  注音: ㄉㄨㄛ ㄗㄨㄟˇ
  拼音: duō zuǐ
 相反词:寡言

形容話太多或說了不該說的話。《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是老身多嘴了。今夜牛女佳期,只該飲酒作樂,不該說傷情話兒。」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難走一日,快與我行動些。」


  掇坐

  注音: ㄉㄨㄛˊ ㄗㄨㄛˋ
  拼音: duó zuò

端坐、坐著。《劉知遠諸宮調.第一》:「掇坐善能飲醉酒,……,在村第一欺良善,沒尊卑不近道理。」


  惡阻

 简化字:恶阻
  注音: ㄜˋ ㄗㄨˇ
  拼音: è zǔ

1.消化不良,不想吃東西。

2.中醫上指婦人受孕後,出現噁心、嘔吐的妊娠反應。


  遏阻

  注音: ㄜˋ ㄗㄨˇ
  拼音: è zǔ

制止。如:「遏阻暴力」。也作「遏制」。


  二足

  注音: ㄦˋ ㄗㄨˊ
  拼音: èr zú

佛教用語。佛教特指人類。《增一阿含經》卷三二:「二足獲安隱,四足亦復然。」


  二祖

  注音: ㄦˋ ㄗㄨˇ
  拼音: èr zǔ

1.漢高祖、世祖。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卷八.前趙錄八.劉宣傳》:「每讀漢書至蕭何、鄧禹傳,未嘗不反覆詠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終不令兩公獨擅美於前矣。』」

2.晉太祖、世祖。《文選.陸機.答賈長淵詩》:「惟公太宰,光翼二祖,誕育洪胄,纂戎于魯。」

3.稱曾祖父與祖父。《文選.曹植.王仲宣誄》:「自君二祖,為光為龍。」

4.稱宗派的第二代領袖。《景德傳燈錄.卷三.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師》:「北齊天保初,聞二祖盛化,乃致書通好。」


  二座

  注音: ㄦˋ ㄗㄨㄛˋ
  拼音: èr zuò

第二的位置。即妾位。《石點頭.卷一.郭挺之榜前認子》:「家有荊妻,若蒙垂愛,只合屬於二座。」


  發足

 简化字:发足
  注音: ㄈㄚ ㄗㄨˊ
  拼音: fā zú

起程。明.朱權《荊釵記》第四八齣:「我在東甌發足,渡口登舟。」


  伐罪

  注音: ㄈㄚ ㄗㄨㄟˋ
  拼音: fā zuì
 相似词:征討

討伐有罪。晉.潘岳〈西征賦〉:「當光武之蒙塵,致王誅于赤眉,異奉辭以伐罪,初垂翅於回谿。」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


  發作

 简化字:发作
  注音: ㄈㄚ ㄗㄨㄛˋ
  拼音: fā zuò
 相似词:發生
 相反词:容忍

1.起作用或開始動作。《禮記.樂記》:「四暢交於中而發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六:「一見了熱水,藥力、酒力俱發作起來。」

2.動怒、發脾氣。《水滸傳》第九回:「正在途中,被魯智深要行便行,要歇便歇,那裡敢扭他。好便罵,不好便打,兩個公人不敢高聲,更怕和尚發作。」《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店主又發作道:『青天白日,難道有得你喫了飯不還錢不成!』」


  罰作

 简化字:罚作
  注音: ㄈㄚˊ ㄗㄨㄛˋ
  拼音: fá zuò

漢代的律令,罪輕的人充作苦工,稱為「罰作」。


  法坐

  注音: ㄈㄚˇ ㄗㄨㄛˋ
  拼音: fǎ zuò

說法時的座位。《漢書.卷六十七.梅福傳》:「當戶牖之法坐,盡平生之愚慮。」也作「法座」。


  法座

  注音: ㄈㄚˇ ㄗㄨㄛˋ
  拼音: fǎ zuò

佛道天尊說法時的座位。《五燈會元.卷一.一祖摩訶迦葉尊者》:「說是偈己,禮眾僧足,升法座而宣是言:『如是我聞。』」也作「法坐」。


  犯罪

  注音: ㄈㄢˋ ㄗㄨㄟˋ
  拼音: fàn zuì
 相似词:犯法、犯科、犯警、坐法、違法、違警
 相反词:立功

違反法令的行為。《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又不曾犯罪,難道官府來拿你的母親去不成。」《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這人雖說是陸制軍送來的,究竟他是犯罪的人,陸制軍作不得主。」也作「犯案」。


  翻作

  注音: ㄈㄢ ㄗㄨㄛˋ
  拼音: fān zuò

按照舊曲譜製作新詞。唐.白居易〈琵琶行〉:「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凡作

  注音: ㄈㄢˊ ㄗㄨㄛˋ
  拼音: fán zuò
 相反词:傑作

普通的作品。如:「這些都是他的凡作。」


  反坐

  注音: ㄈㄢˇ ㄗㄨㄛˋ
  拼音: fǎn zuò

誣告他人應得的罪罰,反讓誣告者自己承受。《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從實招來,是誰教你誣告的。你不知道律例上有反坐的一條嗎?」


  防阻

  注音: ㄈㄤˊ ㄗㄨˇ
  拼音: fáng zǔ

防備阻止。如:「警方加強臨檢,防阻不法分子聚眾滋事。」


  房租

  注音: ㄈㄤˊ ㄗㄨ
  拼音: fáng zū

租賃房屋的租金。如:「這一帶是本地精華區,房租非常貴。」《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就合房東講定,減了房租一半,各種開銷也酌減了好些,預備長住。」


  房族

  注音: ㄈㄤˊ ㄗㄨˊ
  拼音: fáng zú

家族。如:「這一家的房族人數相當多,每年祭祖都有幾百人參加。」《金瓶梅》第一六回:「常言:『機兒不快,梭兒快。』我聞得人說,他家房族中花大,是個刁徒潑皮的人。倘或一時有些聲口,倒沒的惹蝨子頭上撓。」


  坊佐

  注音: ㄈㄤ ㄗㄨㄛˇ
  拼音: fāng zuǒ

街坊、鄰居。《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只是坊佐人家,沒這狗子,尋常被我們偷去煮喫盡了,近來都不養狗了。」


  倣做

 简化字:仿做
  注音: ㄈㄤˇ ㄗㄨㄛˋ
  拼音: fǎng zuò

模仿練做。《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此術既不易輕得,唐之藩鎮羨慕倣做,極力延到奇蹤異跡之人。」


  飛鏃

 简化字:飞镞
  注音: ㄈㄟ ㄗㄨˊ
  拼音: fēi zú

飛快射出的箭頭。漢.王襃〈四子講德論〉:「兒能騎羊,走箭飛鏃。」《清史稿.卷四九三.忠義列傳七.馬善》:「賊退,團勇歸局午食,賊遽掩至,善率親兵迎戰,手刃騎馬賊三人,傷於胸,猶疾呼殺賊,飛鏃中頭角而踣。」


  費嘴

 简化字:费嘴
  注音: ㄈㄟˋ ㄗㄨㄟˇ
  拼音: fèi zuǐ

吵嘴、爭論。《水滸後傳》第一五回:「兄弟,你幾時到這裡和這干人費嘴。」


  分租

  注音: ㄈㄣ ㄗㄨ
  拼音: fēn zū

1.房東將一幢房子的幾個房間或一個房間中的幾個床位分別租給不同的住戶。

2.為地主與佃農依一定的比率分配生產物的制度,其分配率各地不同,有對分、業六佃四、業七佃三等。


  分組

 简化字:分组
  注音: ㄈㄣ ㄗㄨˇ
  拼音: fēn zǔ

將團體分成若干小單位,每一單位稱為「一組」。如:「分組討論」。


  粉嘴

  注音: ㄈㄣˇ ㄗㄨㄟˇ
  拼音: fěn zuǐ

罵人花言巧語的話。《金瓶梅》第七回:「張四,你這老花根!老奴才!老粉嘴!你恁騙口張舌的好淡扯!到明日死了時,不使了繩子扛子!」


  風阻

 简化字:风阻
  注音: ㄈㄥ ㄗㄨˇ
  拼音: fēng zǔ

因吹風而受阻。如:「這艘客貨輪因受風阻而不能啟航。」


  豐足

 简化字:丰足
  注音: ㄈㄥ ㄗㄨˊ
  拼音: fēng zú
 相似词:豐富、豐裕、富足、富有

富足、充足。《三國演義》第九七回:「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紅樓夢》第六五回:「當下十來個人倒也過起日子來,十分豐足。」也作「豐實」。


  佛祖

  注音: ㄈㄛˊ ㄗㄨˇ
  拼音: fó zǔ

1.佛陀與宗派祖師的合稱。《五燈會元.卷五.夾山善會禪師》:「若向佛祖邊學,此人未具眼在。」

2.民俗對釋迦牟尼的敬稱。因其為佛教的始祖,故稱。《西遊記》第一二回:「太宗文武俱各拈香,拜了佛祖金身,參了羅漢。」


  付足

  注音: ㄈㄨˋ ㄗㄨˊ
  拼音: fù zú

全數付清。《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以為學堂的束脩,已經付足,可以不消再付的了。」《清史稿.卷一五九.邦交志七》:「自十月初三日為始,所有中國頭等官報由大北電線寄發者,須照章付足電資,方為發報。」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463 页数: 7/8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