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贞
  部首:貝
部外笔画:2
 总笔画:9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1.卜問之事。《周禮.春官.大卜》:「凡國大貞,卜立君,卜大封。」

2.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懿行。唐.劉叉〈古怨〉詩:「君莫嫌醜婦,醜婦死守貞。」




1.守正道的、效忠的。如:「貞士」、「貞臣」。《荀子.子道》:「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

2.堅定的、穩固的。如:「貞石」、「貞木」。




卜問。《周禮.春官.天府》:「季冬,陳玉,以貞來歲之媺惡」。


  

  部首:瓦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1.製造陶器。參見「甄陶」條。

2.察別、薦舉、選拔。如:「甄選」。《抱朴子.外篇.正郭》:「雖頗甄無名之士於草萊,指未剖之璞於丘園。」唐.高宗〈令舉猛士敕〉:「有膂力雄果弓馬灼然者,咸宜甄採。」




姓。如明代有甄誼。


  

  部首:疒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1.皮膚上起的紅色小顆粒。如:「溼疹」、「藥疹」。明.方孝孺〈指喻〉:「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

2.疾病。《國語.越語上》:「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宦其子。」


  

  部首:目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自安自重、自抑。《左傳.隱公三年》:「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


  

  部首:田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1.田間分界的道路。《廣韻.上聲.軫韻》:「畛,田間道。」《楚辭.屈原.大招》:「田邑千畛。」

2.界限。《莊子.齊物論》:「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




祝告。《禮記.曲禮下》:「畛於鬼神。」漢.鄭玄.注:「畛,致也。祝告致於鬼神辭也。」


  

  部首: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襌衣,單層無內裡的衣服。《說文解字.衣部》:「袗,襌衣。」



穿著單服。《論語.鄉黨》:「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暑則單服。絺綌,葛也。」



華麗的。如:「袗衣」。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1.扭轉。《說文解字.糸部》:「紾,轉也。」《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奪之食。」

2.糾纏、糾結。《淮南子.本經》:「菱杼紾抱。」


  

 简化字:轸
  部首:車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1.古代車箱底部的橫木。《說文解字.車部》:「軫,車後橫木。」《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折軫。」

2.車子。《魏書.卷五四.高閭傳》:「自大軍停軫,庶事咸豐。」

3.樂器上調整弦線的軸。《魏書.卷一〇九.樂志》:「以軫調聲。」




扭轉、轉動。《文選.枚乘.七發》:「初發乎或圍之津涯,荄軫谷分。」



傷痛、憐憫。《楚辭.屈原.九章.哀郢》:「出國門而軫懷兮。」漢.王逸.注:「軫,痛也。」


  

  部首: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禪衣,單層無內裡的衣服。同「袗」。《說文解字.衣部》:「袗,禪衣也。袗或從辰。」



重疊堆積的樣子。《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磐石裖崖,嶔巖倚傾。」


  

  部首:辰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9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笑的樣子。《莊子.達生》:「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見者也。』」


  

  部首:禾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叢聚。《爾雅.釋言》:「苞,稹也。」晉.郭璞.注:「今人呼物叢緻者為稹。」宋.邢昺.疏:「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稹。」



緻密。通「縝」。《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陽也者,稹理而堅;陰也者,疏理而柔。」


  

 简化字:缜
  部首: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仔細、細密。如:「縝密」。元.虞集〈趙平章加官封制〉:「方嚴而精明,果毅而詳縝。」


  

  部首:髟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0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頭髮稠密而黑。參見「鬒髮」、「鬒黑」等條。


  

  部首:黑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2
  注音: ㄓㄣˇ
  拼音: zhěn




美麗的頭髮。《玉篇.黑部》:「黰,美髮也。」《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鑑。」



黑。《廣韻.上聲.軫韻》:「黰,黑貌。」


  

 简化字:鸩
  部首: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1.動物名。一種毒鳥。雄的稱為「運日」,雌的稱為「陰諧」,喜食蛇蝮。其羽毛紫綠色,有劇毒,泡酒後可以毒死人。

2.毒酒。通「酖」。如:「飲鴆止渴」。




用毒酒害人。《國語.魯語上》:「溫之會,晉人執衛成公歸之于周,使醫鴆之,不死,醫亦不誅。」《三國演義》第二回:「何后嫉妒,鴆殺王美人!」


  

  部首:手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擦拭、拂拭。《禮記.喪大記》:「浴用絺巾,挋用浴衣。」


  

  部首:人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1.養馬的人。《後漢書.卷八〇.文苑傳上.杜篤傳》:「虜𠐍侲,驅騾驢。」章懷太子注引《方言》:「侲,養馬人也。」

2.參見「侲子」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振動。《集韻.去聲.震韻》:「蜄,動也。」《史記.卷二五.律書》:「辰者,言萬物之蜄也。」


  

 简化字:赈
  部首:貝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救濟、供給。如:「賑災」。漢.桓寬《鹽鐵論.力耕》:「戰士以奉,飢民以賑。」《隋書.卷七〇.李密傳》:「明公親率大眾,直掩興洛倉,發粟以賑窮乏,遠近孰不歸附!」



富饒、富裕。《文選.張衡.西京賦》:「郊甸之內,鄉吧殷賑。」


  

  部首: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1.雷擊。《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震伯夷之廟。」《史記.卷三.殷本紀》:「武乙獵於河渭之閒,暴雷,武乙震死。」

2.動盪。如:「名震天下」。《國語.周語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3.恐懼、害怕。《易經.震卦.彖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文選.潘岳.藉田賦》:「森奉璋以階列,望皇軒而肅震。」

4.發怒。漢.揚雄《太玄經.卷二.釋卦》:「震于廷,和正俱亡也。」




1.疾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熚熚震電,不寧不令。」

2.《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雷電。(2)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表示君子體察到雷電交相而來的現象,即以恐懼之心,修養其身。


  

  部首:月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1.用於自稱,即「我」。《楚辭.屈原.離騷》:「朕皇考曰伯庸。」

2.從秦始皇以後,專屬皇帝的自稱。《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




徵兆、預兆。《莊子.應帝王》:「體盡無窮,而遊無朕。」


  

  部首:目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1.瞳仁、黑眼珠。《廣韻.上聲.軫韻》:「眹,目童子也。」

2.預兆、跡象。通「朕」。《莊子.齊物論》:「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简化字:纼
  部首:糸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穿繫牛鼻的繩子。《禮記.少儀》:「牛則執紖,馬則執靮。」漢.鄭玄.注:「紖,所以繫制之者。」


  

 简化字:阵
  部首:阜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1.軍隊作戰時所布置的隊伍行列。《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

2.戰場。唐.杜甫〈高都護驄馬行〉:「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

3.量詞。計算事情或動作的單位。多與「一」連用。如:「刮了一陣風」、「引起一陣騷動」。唐.韓偓〈懶起〉詩:「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

4.表示一段時間。如:「他這陣子很忙。」




作戰。《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


  

  部首: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擊、刺。《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简化字:镇
  部首:金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注音: ㄓㄣˋ
  拼音: zhèn




1.用來鎮壓東西的器具。如:「書鎮」、「文鎮」。《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2.安定國家的力量、根本。《國語.晉語五》:「夫不忘恭敬,社稷之鎮也。」

3.今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在縣之下,與鄉平行。如:「斗南鎮」、「卓蘭鎮」。

4.較大的市集稱為「鎮」。如:「城鎮」、「村鎮」。




1.壓制、壓服。如:「鎮邪」。漢.王符《潛夫論.愛日》:「治訟若此為務,助豪猾而鎮貧弱也。」

2.安定。《國語.晉語七》:「柔惠小物,而鎮定大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鎮國家,撫百姓。」

3.用冰使飲料或水果冰涼。如:「冰鎮西瓜」、「冰鎮酸梅湯」。




整、全。《紅樓夢》第三四回:「拋球滾玉只偷潛,鎮日無心鎮日閒。」


  

 简化字:侦
  部首: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暗中察看、伺探。如:「偵查」、「偵測」。《後漢書.卷五五.章帝八王傳.清河孝王慶傳》:「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使御者偵伺得失。」《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子命穴浚塹,寘壺鐳瓶甒以偵之。」


  

 简化字:浈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參見「湞水」條。


  

 简化字:桢
  部首:木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1.古代築牆時立在兩端的木柱。《爾雅.釋詁下》:「楨,榦也。」清.郝懿行.義疏:「舍人曰:『楨,正也。築牆所立兩木也。』」

2.支柱、主幹。《詩經.大雅.文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唐.皮日休〈文中子碑〉:「先生門人,為唐之楨。」

3.植物名。木犀科女貞屬,常綠灌木或喬木。高丈餘,葉卵形,質厚而有光澤。圓錐花序頂生,夏日開花,花冠白色,裂片四枚,花冠筒與裂片近等長,雄蕊二枚。核果橢圓而黑,可入藥。也稱為「女貞」、「貞木」。


  

 简化字:祯
  部首: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吉祥、吉兆。《詩經.周頌.維清》:「迄用有成,維周之禎。」《文選.張衡.思玄賦》:「懼筮氏之長短兮,鑽東龜以觀禎。」


  

  部首:目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純正的、不虛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誠意」。《莊子.田子方》:「其為人也真。」



的確、實在。如:「真好」、「真棒」。《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唯北狄為不然,真中國之堅敵也。」



1.道家稱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紅樓夢.第二五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2.自然、本性。如:「天真」。《莊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3.肖像、畫像。如:「寫真」、「留真」。

4.實授的官職。《漢書.卷一二.平帝紀》:「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滿秩如真。」

5.姓。如漢代有真玄菟。


  

  部首:示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以真誠感動神明而受到福祐。《說文解字.示部》:「禛,以真受福也。」


  

  部首: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1.洗衣時用來輕搥衣服的石塊。如:「砧杵」。唐.白居易〈太湖石〉詩:「磨刀不如礪,擣帛不如砧。」

2.切菜時所墊的板子。如:「砧板」、「肉砧」。

3.參見「砧鑕」條。


  

 简化字:针
  部首:金
部外笔画:2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1.用來引線縫紉、刺繡或編結的工具。如:「繡花針」、「毛線針」。

2.尖銳似針形的東西。如:「大頭針」、「別針」、「松針」。

3.量詞:(1)計算注射藥劑的單位。如:「今天打了一針止痛劑。」(2)計算針灸或縫合次數的單位。如:「扎了三針」、「傷口縫了兩針。」




1.縫。《淮南子.說山》:「針成幕,蔂成城,事之成敗,必由小生,言有漸也。」

2.刺。如:「他拿針針我。」

3.用針刺人的經絡來治病。如:「針灸」。《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


  

  部首:水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參見「溱水」、「溱溱」等條。


  

  部首:犬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榛狉亦作獉狉。參見「榛狉」條。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1.植物名。榛木科榛木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卵形或倒卵形,葉緣鋸齒狀。雄柔荑花序二至五個簇生,雌花序頭狀,春日開花。堅果卵圓形,與果苞近等長。果仁可食,亦可榨油。果實也稱為「榛」。

2.叢生的草木。《晉書.卷五一.列傳.皇甫謐》:「披榛採蘭,并收蒿艾。」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五齣:「只見半亭瓦礫,滿地荊榛。」


  

  部首: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至、及、達到。如:「臻於完美」。《周禮.冬官考工記.𣓨氏》:「時文思索,允臻其極。」


  

  部首: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像美玉一般的。《山海經.中山經》:「其上多赤金,其下多瑊石。」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植物名:(1)即馬藍。爵床科板藍屬,多年生草本。莖自根叢生,方形,節粗大,葉橢圓形,深綠色。穗狀花序直立,花冠藍綠色,短圓柱狀,先端五淺裂。蒴果棍棒形。莖葉可製成藍色染料。《爾雅.釋草》:「葴,馬藍。」(2)茄科酸漿屬,「酸漿」之古稱,參見「酸漿」條。(3)十字花科菘藍屬,「菘藍」、「藍」之古稱,參見「藍」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6876 页数: 7/42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