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私法

  注音: ㄙ ㄈㄚˇ
  拼音: sī fǎ

1.私人所定的則。《晉書.卷六二.祖逖傳》:「『尚書稱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何得一月便行褒貶!』陶曰:『此官也。月旦,私也。』」

2.規定私人間權利、義務關係的律。相對於公而言。如民、商等。


  司法

  注音: ㄙ ㄈㄚˇ
  拼音: sī fǎ
 相似词:法律、執法

1.職官名。掌理刑。唐代於府置曹參軍,州置司參軍,縣置司,宋沿置。元代始廢。

2.一般泛指檢察機關或院依照律對民事、刑事與行政等案件之審理。


  算法

  注音: ㄙㄨㄢˋ ㄈㄚˇ
  拼音: suàn fǎ

計算的方。《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允尤明算,為算術三卷。」


  體法

 简化字:体法
  注音: ㄊㄧˇ ㄈㄚˇ
  拼音: tǐ fǎ

詩文書畫上一定的格局式。《新唐書.卷一八二.裴休傳》:「能文章,書楷遒媚有體。」


  土法

  注音: ㄊㄨˇ ㄈㄚˇ
  拼音: tǔ fǎ

民間流傳沿用的舊方。《文明小史》第二回:「或者招集股份,置辦外洋機器開採,或者本地紳富有願包辦的,用土開採亦好。」


  腿法

  注音: ㄊㄨㄟˇ ㄈㄚˇ
  拼音: tuǐ fǎ

武術中以腿攻擊對方的技。如:「注意他攻擊時的腿,找出弱點來,才能進一步尋求致勝之道。」


  玩法

  注音: ㄨㄢˋ ㄈㄚˇ
  拼音: wàn fǎ

輕視律。宋.王安石〈虞部郎中晁君墓誌銘〉:「從容調而聏,史莫玩。」


  腕法

  注音: ㄨㄢˋ ㄈㄚˇ
  拼音: wàn fǎ

執筆寫字時用腕的方。有枕腕、提腕、懸腕三種。


  枉法

  注音: ㄨㄤˇ ㄈㄚˇ
  拼音: wǎng fǎ

以私意歪曲、破壞律。《南史.卷七〇.循吏傳.吉翰傳》:「未嘗枉申恩,守宰由斯而震。」《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有葉仁魯者,周太祖舊時親吏也,做著萊州刺史,坐受枉贓事,當賜死。」


  王法

  注音: ㄨㄤˊ ㄈㄚˇ
  拼音: wáng fǎ
 相似词:國法

朝廷所頒布的令。即國。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明有王,我和你告官去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馮君瑞是我內地生員,關系朝廷體統,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贖身的價銀來?目無王已極!」


  違法

 简化字:违法
  注音: ㄨㄟˊ ㄈㄚˇ
  拼音: wéi fǎ
 相似词:不法、非法、犯法、犯科、犯警、犯罪、違警
 相反词:守法、合法

不守,違背律的規定。如:「挪用公款是違的行為。」


  骫法

  注音: ㄨㄟˇ ㄈㄚˇ
  拼音: wěi fǎ

。即專講情面,不依處理。《新唐書.卷一九一.忠義傳上.李憕傳》:「尹蕭炅內倚權,骫殖私,憕裁抑其謬,吏下賴之。」


  文法

  注音: ㄨㄣˊ ㄈㄚˇ
  拼音: wén fǎ

1.文詞、文句的結構規則。《紅樓夢》第五三回:「別看文,只取個吉利罷了。」《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學上三年,英國話居然也能夠說幾句將就的,文也懂得些。」

2.文書令。《史記.卷一二〇.汲黯傳》:「好興事,舞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秦之御史,職主文;漢置中丞,總司按劾。」


  無法

 简化字:无法
  注音: ㄨˊ ㄈㄚˇ
  拼音: wú fǎ

1.目無紀。《荀子.非十二子》:「知而無,勇而無憚。」《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惑眾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

2.沒有辦。《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朝奉無,只得依言,具了呈紙,到彭澤縣去告。」《紅樓夢》第六八回:「旺兒故意著急的說:『糊塗東西!還不快說出來。這是朝廷公堂之上,憑是主子,也要說出來。』張華便說出賈蓉來。察院聽了無,只得去傳賈蓉。」


  西法

  注音: ㄒㄧ ㄈㄚˇ
  拼音: xī fǎ
 相似词:西式

西洋的方。如:「這道菜以西烹調,別具風味。」《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用西以煎鎔,礦產日多。」


  戲法

 简化字:戏法
  注音: ㄒㄧˋ ㄈㄚˇ
  拼音: xì fǎ
 相似词:把戲、魔術、幻術

1.藉各種道具,以祕密且快速的手,表演超出尋常的動作,讓觀眾感到變化莫測。元.范康〈竹葉舟〉:「恰纔這一個風魔道士將一片竹葉,黏在壁上,變做小小的一隻船兒,倒也好個戲。」也稱為「魔術」。

2.小手段。如:「這件事可要盡速辦好,別耍什麼戲。」


  憲法

 简化字:宪法
  注音: ㄒㄧㄢˋ ㄈㄚˇ
  拼音: xiàn fǎ

1.在一國之內,規定國家體制、政府組織、人民權利義務之最高位階規範。

2.度。《國語.晉語九》:「賞善罰姦,國之憲也。」宋.無名氏《梅妃傳》:「設使調和四海,烹飪鼎鼐,萬乘自有憲,賤妾何能較勝負也。」


  想法

  注音: ㄒㄧㄤˇ ㄈㄚˇ
  拼音: xiǎng fǎ
 相似词:設法、主意

1.謀求解決的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後來還虧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找了原經手人,向周中堂討主意。」《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機會,又訛了人家一千銀子,答應替他想,包打贏官司。」

2.對事物的看、意見。如:「有時候,我覺得很難了解年輕人的想。」《施公案》第二六三回:「朱光祖道:『小弟也是這般想,必得出個妙計,將此圓了才好。』」


  相法

  注音: ㄒㄧㄤˋ ㄈㄚˇ
  拼音: xiàng fǎ

根據體貌判斷禍福吉凶的方。《金瓶梅》第二九回:「貧道粗知十三家子平,善曉麻衣相。」《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此是人定勝天,非相之不靈也。」


  效法

  注音: ㄒㄧㄠˋ ㄈㄚˇ
  拼音: xiào fǎ
 相似词:模倣

1.合乎則。《易經.繫辭上》:「成象之謂乾,效之謂坤。」

2.學習、模仿。如:「他見義勇為的精神,值得大家效。」


  邪法

  注音: ㄒㄧㄝˊ ㄈㄚˇ
  拼音: xié fǎ
 相似词:魔法、妖術

妖異不正的術。如:「乩童常以邪惑人。」也作「邪術」。


  寫法

 简化字:写法
  注音: ㄒㄧㄝˇ ㄈㄚˇ
  拼音: xiě fǎ

1.寫作方。如:「大家聚在一起商量這封請柬該怎麼個寫。」

2.書寫方。如:「這個字有好幾種寫,到底那一種才是正確的?」


  心法

  注音: ㄒㄧㄣ ㄈㄚˇ
  拼音: xīn fǎ

1.宋儒指傳心養性的方。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此篇乃孔門傳授心,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2.禪宗稱禪師不經由語言、文字的方式所授予弟子的佛。唐.李華〈潤州天鄉寺故大德雲禪師碑〉:「心傳示,為最上乘。」

3.佛教用語。將屬於精神和心理層面的現象歸為一類,稱為「心」。有時也專指眼、耳、鼻、舌、身、意的認識作用。


  新法

  注音: ㄒㄧㄣ ㄈㄚˇ
  拼音: xīn fǎ

1.新制定的律。《韓非子.定》:「晉之故未息,而韓之新又生。」《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因這位總督大人很講求新,頗思為民興利,從他到任七、八年,紡紗局也有了,槍砲廠也有了。」

2.新制定的曆。《南史.卷七二.文學傳.祖沖之傳》:「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製歷,比古十一家為密,沖之以為尚疏,乃更造新。」


  刑法

  注音: ㄒㄧㄥˊ ㄈㄚˇ
  拼音: xíng fǎ

1.關於犯罪與刑罰的律,即規定何種行為為犯罪及其應處以如何刑罰的律。

2.行刑、體罰。《西遊記》第三一回:「這潑怪,倒也老實;不動刑,就自家供了。」


  懸法

 简化字:悬法
  注音: ㄒㄩㄢˊ ㄈㄚˇ
  拼音: xuán fǎ

古代將令懸在門闕上公布,故稱公布令為「懸」。南朝梁.陸倕〈石闕銘〉:「或以聽窮省冤,或以布化懸。」也作「懸書」。


  鹽法

 简化字:盐法
  注音: ㄧㄢˊ ㄈㄚˇ
  拼音: yán fǎ

指管理鹽的產製運銷等制度之規。我國歷代鹽各異,有分為專賣、租稅與無稅制等,例如清代的《欽定戶部則例》有鹽之規定。我國曾有鹽政條例等規範,現已廢止,目前人民得自由買賣鹽。


  藥法

 简化字:药法
  注音: ㄧㄠˋ ㄈㄚˇ
  拼音: yào fǎ

使用毒藥或火藥的方


  妖法

  注音: ㄧㄠ ㄈㄚˇ
  拼音: yāo fǎ

旁門左道的術。《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就馬上披髮仗劍,作起妖。」也稱為「妖術」。


  依法

  注音: ㄧ ㄈㄚˇ
  拼音: yī fǎ
 相似词:照章、遵章

按照律規定與律原則。


  用法

  注音: ㄩㄥˋ ㄈㄚˇ
  拼音: yòng fǎ

使用的方。如:「用簡單」。


  逾法

  注音: ㄩˊ ㄈㄚˇ
  拼音: yú fǎ

,超越定權限。如:「人當守分,不可逾。」


  語法

 简化字:语法
  注音: ㄩˇ ㄈㄚˇ
  拼音: yǔ fǎ

1.講求語言構造合宜,音調優美的方。也稱為「話」。

2.語詞、語句形成的規律。有時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與「文」一詞相近。


  約法

 简化字:约法
  注音: ㄩㄝ ㄈㄚˇ
  拼音: yuē fǎ

1.規相約束。《韓詩外傳》卷一〇:「制禮約於四方,臣弗如也。」

2.國家憲制訂以前,由議會制定讓政府跟民眾相約共守的律。


  戰法

 简化字:战法
  注音: ㄓㄢˋ ㄈㄚˇ
  拼音: zhàn fǎ

作戰的方和策略。《晉書.卷一〇九.慕容皝載記》:「宜量軍國所須,置其員數,已外歸之於農,教之戰。」《三國演義》第九六回:「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


  章法

  注音: ㄓㄤ ㄈㄚˇ
  拼音: zhāng fǎ

1.文章的組織布局。如:「章謹嚴」、「不成章」。

2.印章上印文安排的方。如:「漢印的章方正勻穩,平實厚重。」

3.做事的步驟及規則。如:「遇事要沉靜,不要亂了章。」


  針法

 简化字:针法
  注音: ㄓㄣ ㄈㄚˇ
  拼音: zhēn fǎ

一種中醫療。以金屬針刺激人體的特定穴位,以達治療目的。


  陣法

 简化字:阵法
  注音: ㄓㄣˋ ㄈㄚˇ
  拼音: zhèn fǎ

布陣的方。《三國演義》第一〇〇回:「孔明曰:『汝欲鬥將?鬥兵?鬥陣?』」


  正法

  注音: ㄓㄥˋ ㄈㄚˇ
  拼音: zhèng fǎ

1.正當、平正的則。《淮南子.兵略》:「立正,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漢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桑大夫據當世,合時變,上權利之略,雖非正,鉅儒宿學不能自解,博物通達之士也。」

2.對犯死罪者依處決。《文明小史》第三回:「背後說這些亂民拿住了,就該一齊正,還分什麼首從?」

3.真實的佛。《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九:「佛正有二,謂:教、證為體。」


  政法

  注音: ㄓㄥˋ ㄈㄚˇ
  拼音: zhèng fǎ

1.制、規。漢.荀悅《前漢紀.卷五.惠帝紀》:「其或犯逾之者,則繩以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那苟觀察前兩年上了一條陳給制臺,是講理財的政。」

2.政治和律的合稱。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34 页数: 7/2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