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āi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ㄅㄞˇ
  拼音: bǎi




1.兩手橫開向外旁擊。《說文解字.手部》:「捭,兩手擊也。」

2.開。參見「捭闔」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ㄘㄞˋ
  拼音: cài




1.野草。《說文解字.艸部》「蔡」字.清.段玉裁.注:「草生之散亂也。」《文選.左思.魏都賦》:「蔡莽螫剌,昆蟲毒噬。」

2.大龜。《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武仲自邾使告臧賈,且致大蔡焉。」唐.元稹〈芳樹〉詩:「清池養神蔡,已復長蝦蟆。」

3.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位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帶。

4.姓。如春秋時晉國有蔡墨。


  

  部首:釆
部外笔画:1
 总笔画:8
  注音: ㄘㄞˇ
  拼音: cǎi




1.摘取。《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宋.陸游〈春晚即事〉詩四首之四:「老農愛犢行泥緩,幼婦憂蠶采葉忙。」

2.擇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3.蒐集。《漢書.卷三〇.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唐.柳宗元〈永州鐵爐步志〉:「予以為古有太史,觀民風,采民言。若是者,則有得矣。」

4.掘取。漢.桓寬《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鹽。」




1.有顏色的帛。《漢書.卷九一.貨殖傳》:「文采千匹。」唐.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

2.色彩。《禮記.月令》:「命婦官染采。」

3.神色。如:「神采」、「興高采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4.文彩。《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眾不知余之異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繁采寡情,味之必厭。」


  

  部首:疒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ㄔㄞˋ
  拼音: chài




病痊癒。《說文解字.疒部》:「瘥,癒也。」如:「病瘥」。


  

  部首: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ㄔㄞ
  拼音: chāi




1.分開、打開。如:「拆信」、「拆卸機器」。唐.韓愈〈寄皇甫湜〉詩:「拆書放床頭,涕與淚垂四。」

2.裂開。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折:「紫金鎚依然還在,也將來敲他腦袋。登時間肉拆血灑。」


  

  部首:木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ㄔㄞˊ
  拼音: chái




1.供燃燒用的小木枯枝。如:「柴火」、「木柴」。《禮記.月令》:「乃命四監,收秩薪柴,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

2.姓。如漢代有柴武。




1.燒柴祭天。《禮記.大傳》:「柴于上帝。」唐.孔穎達.正義:「謂燔柴以告天。」

2.保護、以柴塞護。《淮南子.道應》:「柴箕子之門。」




1.用柴做成的。如:「柴門」。唐.王維〈送別〉詩:「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2.乾瘦。如:「這隻雞太柴了。」

3.參見「柴心兒」條。


  

  部首:口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ㄔㄨㄞˋ
  拼音: chuài




1.叮、咬。明.張自烈《正字通.口部》:「嘬,齧也。」《孟子.滕文公上》:「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

2.參見「嘬炙」條。


  

  部首: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ㄉㄞˋ
  拼音: dài




1.等候。《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2.防備、抵禦。《易經.繫辭下》:「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傳》:「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3.依恃、憑靠。《商君書.農戰》:「國待農戰而安,主待農戰而尊。」

4.對待、照顧。如:「優待」、「款待」、「招待」、「待客之道」、「待人接物」。

5.將要、打算。如:「正待出外,卻下起大雨來了。」宋.辛棄疾〈最高樓.相思苦〉詞:「待不飲,奈何君有恨;待痛飲,奈何吾有病。」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你道我為甚麼私離繡榻,待和伊同走天涯。」




置於句末或句中的語氣詞。相當於「啊」。宋.何夢桂〈沁園春.孔蓋蜺旌〉詞:「問韶光九十,何如今待!」


  

  部首:口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ㄉㄞ
  拼音: dāi




1.痴愚、笨傻。如:「呆子」、「呆頭呆腦」。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待學踰垣的段干木,非為𢠳。垂釣的嚴子陵,不是呆。」

2.反應不靈敏。如:「呆滯」、「呆板」。




發愣。《水滸傳》第五回:「魯智深……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太公對席看見,呆了半晌。」程乙本《紅樓夢》第三二回:「寶玉正出了神,見襲人和他說話,並未看出是誰,只管呆著臉。」



表情死板、神志恍惚。如:「呆笑」、「呆望」、「他目睹那場車禍,簡直嚇呆了!」


  

 简化字:呆
  部首:犬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ㄞ
  拼音: dāi




痴愚。《儒林外史》第一三回:「獃兄弟,這又沒主意了。」今作「呆」。


  

  部首:歹
 总笔画:4
  注音: ㄉㄞˇ
  拼音: dǎi




1.壞事、惡事。如:「為非作歹」。

2.二一四部首之一。




惡、不好。如:「他並無歹意,請大家放心。」《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你不用同我好一陣歹一陣的,要惱,就撂開手。」


  

 简化字:贷
  部首:貝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ㄞˋ
  拼音: dài




1.借。如:「借貸」、「貸款」、「昨天我向他告貸一百萬元。」

2.施與。《左傳.文公十六年》:「宋饑,竭其粟而貸之。」《後漢書.卷四.和帝紀》:「甲子,詔賑貸并州四郡貧民。」

3.推卸。如:「責無旁貸」。

4.寬恕。如:「寬貸」、「你們明知故犯,定要嚴懲不貸。」


  

  部首:辵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ㄞˋ
  拼音: dài




1.及、趕上、達到。如:「力有未逮」。《論語.里仁》:「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2.追捕、捉拿。《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禹坐要斬,請逮捕廣漢。」《明史.卷一六五.丁瑄傳》:「田主訴於縣,縣逮(鄧)茂七。不赴。」




及、到。表時間。《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


  

 简化字:盖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ㄞˋ
  拼音: gài




1.茅草。《說文解字.艸部》:「蓋,苫也。」《左傳.襄公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

2.有覆蓋功能的東西。如:「鍋蓋」、「鋪蓋」、「冠蓋相望」。《孔子家語.卷二.致思》:「孔子將行,雨而無蓋。」




1.覆蓋、遮蔽。如:「蓋被子」。《淮南子.說林》:「日月欲明,而浮雲蓋之。」

2.加上去、加在上面。如:「蓋章」、「蓋手印」、「蓋郵戳」。

3.超越。如:「英雄蓋世」。《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功蓋五帝,澤及牛馬。」

4.搭建、構築。如:「蓋房子」、「蓋停車場」。

5.吹牛、胡扯。如:「少蓋了!」《朱子語類.卷三九.論語.先進篇上》:「這是大賢以上,聖人之事,他便把來蓋人,其疏曠多如此。」




大概。《論語.里仁》:「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1.發語詞,提起下文,無義。《史記.卷一〇.孝文本紀》:「蓋天下萬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2.乃是、實在是。《孝經.天子章》:「蓋天子之孝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母死,乃殯五父之衢,蓋其慎也。」


  

  部首:巛
 总笔画:2
  注音: ㄍㄨㄞˋ
  拼音: guài




田間的水道。《說文解字.巛部》:「巜,水流澮澮也。方百里為巜,廣二尋深二仞。」


  

 简化字:颏
  部首:頁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5
  注音: ㄏㄞˊ
  拼音: hái




臉部的下端,俗稱為「下巴」。唐.韓愈〈記夢〉詩:「石壇坡陀可坐臥,我手承頦肘拄座。」


  

  部首: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ㄏㄞˋ
  拼音: hài




1.災禍、禍患。如:「災害」、「蟲害」。《詩經.魯頌.閟宮》:「上帝是依,無災無害。」漢.王充《論衡.感虛》:「洪水時,氾濫中國,為民大害。」

2.壞處、缺點。如:「百害而無一利」。

3.關鍵、要地。如:「要害」。《文選.張衡.東京賦》:「守位以仁,不恃隘害。」




1.損壞、破壞。如:「損害」。

2.妨礙、不利。如:「妨害」、「害群之馬」、「害人之心不可有」。《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賢材雖未久,不害為輔佐。」

3.殺、傷。如:「殺害」、「謀財害命」。《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董卓之亂,避難瑯邪,為陶謙所害。」《三國志平話.卷上》:「韓信、彭越、英布,立起漢朝天下,執謀三人道反,害其性命,是何道理?」

4.染病、得病。《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害了六七日,一命嗚呼,已歸泉下。」《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侯興一個兒子,十來歲,叫做伴哥,發脾寒,害在床上。」

5.覺得、感到。如:「害羞」。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怕娘娘覺饑時吃一塊淡淡鹽燒肉,害渴時喝一杓兒酪和粥。」《紅樓夢》第四六回:「他雖害臊,我細細的告訴了他,他自然不言語,就妥了。」

6.使人受害。如:「你的無心之過,卻害他傷心了好久。」

7.妒忌、忌憚。《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無益的、不利於人的。如:「害蟲」、「害處」。《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害馬已去,世事都捐。」


  

  部首: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ㄏㄨㄞˊ
  拼音: huái




1.小腿和腳底連接處,左右兩旁凸起的圓骨稱為「踝」。《說文解字.足部》:「踝,足踝也。」清.段玉裁.注:「踝者,人足左右骨隆然圜者也。在外者謂之外踝,在內者謂之內踝。」如:「腳踝」。

2.腳後跟。《禮記.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漢.鄭玄.注:「踝,跟也。」


  

 简化字:坏
  部首:土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19
  注音: ㄏㄨㄞˋ
  拼音: huài




1.損毀。如:「破壞」、「我一不小心把門撞壞了。」

2.腐爛。如:「腐壞」、「這些菜擱到明天就會壞掉。」




1.陰險、狡詐。如:「你別與我使壞心眼兒。」

2.不好的。如:「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




極。如:「氣極敗壞」、「忙了一整天,真把我累壞了。」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ㄏㄨㄞˊ
  拼音: huái

參見「俳佪」條。


  

  部首: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ㄏㄨㄞˊ
  拼音: huái

參見「徘徊」條。


  

  部首:心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ㄎㄞˇ
  拼音: kǎi




參見「慷慨」條。



悲嘆、感傷。漢.班彪〈北征賦〉:「撫長劍以慨息。」宋.王安石〈少狂喜文章〉:「撥書置左右,仰屋慨平生。」


  󺟑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ㄎㄞˇ
  拼音: kǎi




嘆息。《說文解字.口部》:「󺟑,嘆也。」《詩經.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其嘆矣。」


  

  部首:欠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ㄎㄞˋ
  拼音: kài




咳嗽。《說文解字.欠部》:「欬,逆氣也。」清.段玉裁.注:「含吸之欲其下,而气乃逆上是曰欬。」宋.蘇軾〈石鐘山記〉:「又有若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


  

 简化字:忾
  部首:心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ㄎㄞˋ
  拼音: kài




恨、怒。如:「同仇敵愾」。《左傳.文公四年》:「諸侯敵王所愾。」元.王惲〈東征詩〉:「臣牢最愾敵,奮擊不留行。」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ㄎㄨㄞˇ
  拼音: kuǎi




1.植物名。莎草科藨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莖細長,莖三稜形,高四十至九十公分,基部具二至三枚葉鞘,最上方葉鞘著有葉片。長側枝聚繖花序近側生,輻射枝二至八根,小穗一至八枚簇生,褐色。叢生水邊或溼地,莖可製索、編蓆、造紙。也稱為「藨草」。

2.地名。春秋時周畿內地。故址在大陸地區河南洛陽縣西南。

3.姓。如漢代有蒯徹。




抓、搔。《西遊記》第六六回:「抓腸蒯腹,翻跟頭,豎蜻蜓,任他在裡面擺佈。」


  

 简化字:刽
  部首:刀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5
  注音: ㄎㄨㄞˋ
  拼音: kuài




斬斷、砍斷。《說文解字.刀部》:「劊,斷也。」


  

 简化字:桧
  部首:木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ㄎㄨㄞˋ
  拼音: kuài




柏木科圓柏屬。「檜柏」或「真柏」之簡稱,參見「檜柏」條。


  

 简化字:来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ㄌㄞˊ
  拼音: lái




1.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與「去」、「往」相對而言。如:「回來」、「車來了」。《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如:「自古以來,紅顏多薄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唐.孟浩然〈春曉〉詩:「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事情臨頭、發生。如:「這下問題來了!」、「事情一來,忙昏頭了!」

4.做某種動作,可廣泛取代被省略的動詞。如:「亂來」、「來根菸!」、「這簡單,讓我來。」




1.未來的、下一次的。如:「來年」、「來日」、「來生」。《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今科不中來科中。」

2.用於數詞或量詞之間,表約略的意思。如:「三十來歲」、「二十來斤」。




1.接於動詞、形容詞之後,表「……時」、「……後」。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小來習性懶,晚節慵轉劇。」唐.白居易〈琵琶行〉:「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2.接於動詞之前,表示動作意願。如:「我來唱首歌。」、「你來看店。」

3.接於動詞之後,表示做了某些動作。如:「我探望你來了。」、「我上課來了。」

4.與「得」、「不」連用,表能力可或不可。如:「這事我做得來。」、「英語我說不來。」

5.用於數詞之後,表列舉。如:「一來念他初犯,二來念他年輕,此次暫且饒了他。」

6.當口語中的襯字,無義。如:「正月裡來,桃花開。」、「不愁吃來,不愁穿。」




姓。如周代有來章,唐代有來俊臣。


  

 简化字:徕
  部首:彳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ㄞˊ
  拼音: lái




從某處到此處。同「來」(一)。如:「招徠」。


  

 简化字:来
  部首:力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ㄌㄞˋ
  拼音: lài

同「徠」(二)。


  

  部首:土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ㄇㄞˊ
  拼音: mái




1.葬。如:「活埋」、「埋葬」。《文選.鮑照.蕪城賦》:「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清.袁枚〈祭妹文〉:「汝死我葬,我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

2.藏起來使不明顯。如:「埋藏」、「埋伏」、「埋沒」、「埋名」。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


  

  部首: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ㄇㄞˊ
  拼音: mái




埋藏。同「埋」。《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又多殺宮人,生薶工匠,計以萬數。」北周.庾信〈小園賦〉:「鎮宅神以薶石,厭山精而照鏡。」


  

 简化字:脉
  部首:肉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ㄇㄞˋ
  拼音: mài




1.分布人與動物周身,使血液流通而循環不窮的血管。如:「動脈」、「靜脈」。

2.像血脈一樣,有條理分支的事物。如:「葉脈」、「山脈」、「礦脈」。唐.韋莊〈漁塘十六韻〉:「洛水分餘脈,穿巖出石稜。」

3.血統支系。如:「一脈單傳」。

4.脈搏。如:「脈診」、「把脈」。漢.王符《潛夫論.述赦》:「凡治病者必先知脈之虛實。」


  

 简化字:麦
  部首:麥
 总笔画:11
  注音: ㄇㄞˋ
  拼音: mài




1.禾本科植物的通稱。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夏月開花結實,種子可用來磨麵粉,製糖或釀酒。種類甚多,有黑麥、燕麥、小麥、大麥等。

2.姓。如隋代有麥鐵杖。

3.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竹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ㄆㄞˊ
  拼音: pái




大筏,以竹木編成,可浮於水上。《後漢書.卷一七.岑彭傳》:「九年,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汎,將數萬人乘枋箄下江關,擊破馮駿及田鴻、李玄等。」


  

  部首:手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ㄆㄞ
  拼音: pāi




1.用手掌輕打。如:「拍手」、「拍掉灰塵」。《韓非子.功名》:「一手獨拍,雖疾無聲。」《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

2.照相。如:「他們商量如何拍一張好的相片,來參加攝影比賽。」

3.發、發送。如:「拍電報」。

4.巴結、奉承。如:「拍馬屁」。




1.擊打東西的器具。如:「球拍」、「蒼蠅拍」。

2.樂曲的節奏。如:「節拍」。

3.量詞。計算音樂節奏的單位。如:「半拍」、「這首兒歌每小節有四拍。」《舊唐書.卷一九〇.文苑傳下.王維傳》:「人有得奏樂圖,不知其名,維視之曰:『霓裳第三疊第一拍也。』」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ㄆㄞˊ
  拼音: pái




1.推、擠開。《說文解字.手部》:「排,擠也。」如:「排山倒海」、「獨排眾議」。《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將欲排巢父,拉許由。」《水滸傳》第六二回:「(盧俊義)被浪裡白跳張順排翻小船,倒撞下水去。」

2.消除、除去。如:「排憂解難」。南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詞〉:「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3.擯斥、排斥。如:「排擠」、「排擯」。宋.陸游〈夜讀范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作絕句〉:「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4.疏導、疏通。《孟子.滕文公上》:「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5.一個接著一個,依照順序擺列。如:「排隊」、「排字」、「把桌椅排整齊。」唐.白居易〈春題湖上〉詩:「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6.安置、設置。如:「安排」。《水滸傳》第四一回:「當日穆弘叫莊客宰了一頭黃牛,殺了十數個豬羊雞鵝魚鴨,珍肴異饌,排下筵席,管待眾頭領。」

7.練習演戲。如:「排演」、「排練」、「排戲」、「彩排」。

8.汽、機車換檔。如:「手排」、「自排」。




1.排成的橫列。如:「前排」、「他個子高,總是坐在後排。」

2.量詞。計算成列人或物的單位。如:「兩排行道樹」、「九排座位」、「站成一排」。

3.陸軍的編制單位。四班為一排,四排為一連。

4.用竹子或木頭編排而成的水上交通工具。如:「竹排」、「木排」。

5.排骨肉的簡稱。或指切成扁平狀的肉片。如:「牛排」、「豬排」、「雞排」。

6.排球隊的簡稱。如:「女排」、「男排」。




橫列在一起的。如:「排簫」、「排鼓」。


  

 简化字:鳃
  部首:魚
部外笔画:9
 总笔画:20
  注音: ㄙㄞ
  拼音: sāi




魚類的呼吸器官。位在頭部的兩頰,用來吸取溶解在水裡的氧氣。


  

  部首:口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0
  注音: ㄙㄞ
  拼音: sāi




吃、飽嘗。如:「好酒好肉㘔一頓。」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4018 页数: 7/35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