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ǒu
  滾奏法

 简化字:滚奏法
  注音: ㄍㄨㄣˇ ㄗㄡˋ ㄈㄚˇ
  拼音: gǔn zòu fǎ

一種音樂演奏的方法。當演奏進行時,一人左、右手各持一槌,交互敲打鐘琴或木琴,以同音、連續、快速的方式來伴奏,稱為「滾奏法」。


  間奏曲

 简化字:间奏曲
  注音: ㄐㄧㄢ ㄗㄡˋ ㄑㄩˇ
  拼音: jiān zòu qǔ

1.戲劇、歌劇中簡短的過場音樂或幕間曲。

2.形式自由獨立,篇幅較短的樂曲。如德人布拉姆斯的鋼琴獨奏間奏曲。


  江加走

  注音: ㄐㄧㄤ ㄐㄧㄚ ㄗㄡˇ
  拼音: jiāng jiā zǒu

人名。(西元1871~1954)福建省泉州市北郊花園頭村人。為大陸民間木偶頭像雕藝大師。依照人面部的骨架肌理,充分掌握住臉部的神情和性格特徵,作品栩栩如生。一生創作豐富,雕刻或粉彩的戲偶頭像約萬餘件,馳名中外,譽稱為「加走頭」、「花園頭」,或「木偶之父」。


  金石奏

  注音: ㄐㄧㄣ ㄕˊ ㄗㄡˋ
  拼音: jīn shí zòu

形容如金石所奏的樂音。宋.蘇軾〈棲賢三峽橋〉詩:「空濛煙靄間,澒洞金石奏。」


  看走眼

  注音: ㄎㄢˋ ㄗㄡˇ ㄧㄢˇ
  拼音: kàn zǒu yǎn

判斷錯誤。如:「日久見人心,我當初真是走眼了。」


  老走硝

  注音: ㄌㄠˇ ㄗㄡˇ ㄒㄧㄠ
  拼音: lǎo zǒu xiāo

醃豬肉加朴硝才能保持皮軟肉嫩。走硝即硝性散失,皮肉又復粗硬。用以比喻老而皮膚粗糙的人。《西遊記》第二二回:「你怎麼敢說我粗糙,要剝鮓醬!看起來,你把我認做個老走硝哩!」


  牛馬走

 简化字:牛马走
  注音: ㄋㄧㄡˊ ㄇㄚˇ ㄗㄡˇ
  拼音: niú mǎ zǒu

走,僕役。牛馬走指為人掌牛馬的僕役。為自謙之辭。《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齣:「生事從牛馬走。功名未嘖時人口。腰間留得劍光寒。沖星斗。」


  前奏曲

  注音: ㄑㄧㄢˊ ㄗㄡˋ ㄑㄩˇ
  拼音: qián zòu qǔ

1.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器樂曲。源於獨奏曲或鍵盤曲的引子。

2.置於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名樂。

3.借指一件事情正式開始前的作為。如:「約會往往是墜入情網的前奏曲。」


  四重奏

  注音: ㄙˋ ㄔㄨㄥˊ ㄗㄡˋ
  拼音: sì chóng zòu

由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樂曲。通常使用奏鳴曲套曲形式,有四個樂章。最常見的有以兩個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奏的弦樂四重奏及以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演奏的鋼琴四重奏,也有由管樂器與弦樂器演奏的。如:「莫札特所作的F大調四重奏是由雙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所共同演奏的。」


  文謅謅

 简化字:文诌诌
  注音: ㄨㄣˊ ㄗㄡ ㄗㄡ
  拼音: wén zōu zōu

形容人舉止、談吐溫文儒雅。《兒女英雄傳》第四回:「把那個文謅謅的雛兒,誑上了道兒。」也作「文㑳㑳」、「文縐縐」、「文文謅謅」。


  協奏曲

 简化字:协奏曲
  注音: ㄒㄧㄝˊ ㄗㄡˋ ㄑㄩˇ
  拼音: xié zòu qǔ

泛指一件或數件獨奏樂器和樂團協同演奏,通常為三個樂章。為英語concerto的意譯。由獨奏樂器與管弦樂團以平等地位聯合演奏,既有競爭,亦有協奏的意思。如:「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


  走板眼

  注音: ㄗㄡˇ ㄅㄢˇ ㄧㄢˇ
  拼音: zǒu bǎn yǎn

唱戲不合節拍。後比喻說話偏離主題。也作「走板」。


  走報的

 简化字:走报的
  注音: ㄗㄡˇ ㄅㄠˋ ˙ㄉㄜ
  拼音: zǒu bào de

舊時科舉考試放榜或升官時,專門有一個報喜信的人,稱為「走報的」。《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連忙教翠翹出去看時,恰正是京中走報的來報喜。」


  走背運

 简化字:走背运
  注音: ㄗㄡˇ ㄅㄟˋ ㄩㄣˋ
  拼音: zǒu bèi yùn

遭逢厄運。如:「他真是走背運,要不然怎麼會發生這種事呢?」也作「走背字兒」。


  走百病

  注音: ㄗㄡˇ ㄅㄛˊ ㄅㄧㄥˋ
  拼音: zǒu bó bìng

古代京師舊俗,婦女多以元宵夜出遊,避災求福的活動,稱為「走百病」。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燕城正月十六夜,婦女群遊,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凡有橋處,相率以過,名『走百病』。」清.徐釚《南州草堂詞話.卷上》:「京師舊俗,婦女多以元宵一夜出遊,名『走橋』,摸正陽門釘,以祓除不祥,亦名『走百病』。」


  走不開

 简化字:走不开
  注音: ㄗㄡˇ ˙ㄅㄨ ㄎㄞ
  拼音: zǒu bu kāi

1.不能走開,無法脫身。如:「我一時事忙走不開,你不要等我了。」《紅樓夢》第一一二回:「林之孝是走不開,家下人要伺候查驗的,再有的是說不清楚的,已經芸二爺去了。」

2.面積太窄,容不下行走。如:「巷子裡太窄,走不開車。」


  走單幫

 简化字:走单帮
  注音: ㄗㄡˇ ㄉㄢ ㄅㄤ
  拼音: zǒu dān bāng

一個人單槍匹馬的來往兩地之間,攜帶貨品轉賣圖利。如:「他常利用出國的機會,帶點東西走單幫貼補旅費。」也作「跑單幫」。


  走道兒

 简化字:走道儿
  注音: ㄗㄡˇ ㄉㄠˋㄦ
  拼音: zǒu dàor

1.行賄、走後門。《孽海花》第二二回:「如今余道臺纔鬧了亂子,走道兒總有點不得勁。」

2.解聘、開除。《金瓶梅》第七六回:「不消說了,明日教他走道兒就是了。」

3.逃跑。《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一面收拾起來,得便再商量走道兒罷了。」


  走得開

 简化字:走得开
  注音: ㄗㄡˇ ˙ㄉㄜ ㄎㄞ
  拼音: zǒu de kāi

1.有辦法、吃得開。如:「他處世圓融老練,到處走得開。」

2.有空可以暫時離開手邊工作。如:「你那麼忙,到時候走得開嗎?」、「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實在很難走得開。」


  走讀生

 简化字:走读生
  注音: ㄗㄡˇ ㄉㄨˊ ㄕㄥ
  拼音: zǒu dú shēng

通學生的舊稱。參見「通學生」條。


  走鋼絲

 简化字:走钢丝
  注音: ㄗㄡˇ ㄍㄤ ㄙ
  拼音: zǒu gāng sī

一種雜技。演員在懸空的鋼絲上來回走動,並表演各種動作,為馬戲團中常見的表演。


  走狗烹

  注音: ㄗㄡˇ ㄍㄡˇ ㄆㄥ
  拼音: zǒu gǒu pēng

春秋時越王句踐復國後,范蠡功成身退,留書給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後稱病不上朝,然遭人讒言,言其意欲作亂,越王便賜劍予種,種自殺而亡。典出《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比喻天下既定,功臣已無利用價值,因此遭到殺戮。


  走過場

 简化字:走过场
  注音: ㄗㄡˇ ㄍㄨㄛˋ ㄔㄤˊ
  拼音: zǒu guò cháng

1.戲曲表演中,角色上場後,不多停留,就穿越舞臺從另一側下場。也稱為「過場」。

2.比喻敷衍了事,做給別人看。如:「我一向反對走過場,只講究形式的人。」


  走黑運

 简化字:走黑运
  注音: ㄗㄡˇ ㄏㄟ ㄩㄣˋ
  拼音: zǒu hēi yùn

時運不濟,處事不順。如:「他可走黑運了!現在沒人肯幫忙他。」、「今天真倒霉,連連走黑運。」


  走紅運

 简化字:走红运
  注音: ㄗㄡˇ ㄏㄨㄥˊ ㄩㄣˋ
  拼音: zǒu hóng yùn

逢遇好運,諸事如意。如:「他最近連連中獎,真的是走紅運了!」也作「走好運」、「走時氣」。


  走後門

 简化字:走后门
  注音: ㄗㄡˇ ㄏㄡˋ ㄇㄣˊ
  拼音: zǒu hòu mén

指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如:「他是走後門進來的,公司沒人瞧得起他。」、「有些人喜歡走後門,以謀取較大的方便與好處。」


  走臘法

 简化字:走腊法
  注音: ㄗㄡˇ ㄌㄚˋ ㄈㄚˇ
  拼音: zǒu là fǎ

一種鑄造金屬器物的方法。先以臘塑出模型,於模型外覆上砂或其他材料製成鑄模,再以熱融出鑄模中的臘,灌入金屬液填充蠟模遺留的空隙,冷卻成型後,敲開鑄模即可得到金屬成品。


  走老路

  注音: ㄗㄡˇ ㄌㄠˇ ㄌㄨˋ
  拼音: zǒu lǎo lù

墨守成規,按老套的方法行事。如:「不敢嘗試而只會走老路,很容易遭到淘汰。」


  走路子

  注音: ㄗㄡˇ ㄌㄨˋ ˙ㄗ
  拼音: zǒu lù zi

巴結有權勢的人,以達到某種目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五回:「萬一有甚麼人到京裡來走路子,和他拉個皮條,也是好的。」也作「走門路」、「走門子」。


  走馬燈

 简化字:走马灯
  注音: ㄗㄡˇ ㄇㄚˇ ㄉㄥ
  拼音: zǒu mǎ dēng

1.一種花燈。從元宵節的習俗發展而來,用木或竹條紮成一風車狀的輻射圓軸,軸外圍成一個圓筒狀的紙輪,上面貼著用各種彩紙剪成的人馬圖案,紙輪外再作一層方形或圓形的燈殼。在紙輪中安放蠟燭,火焰熱力造成空氣對流,輪即轉動,人馬也跟著轉動,影子映在燈殼上,往來迴轉,就像在奔跑一樣,故稱為「走馬燈」。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走馬燈》:「走馬燈者,剪紙為輪,以燭噓之,則車馳馬驟,團團不休。」也稱為「馬騎燈」。

2.形容人匆忙地來往不停。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往來的人,一上一下,似走馬燈兒一般,是好耍子也。」《喻世明言.卷五.窮馬周遭際賣䭔媼》:「小二哥搬運不迭,忙得似走馬燈一般。」


  走門路

 简化字:走门路
  注音: ㄗㄡˇ ㄇㄣˊ ㄌㄨˋ
  拼音: zǒu mén lù

巴結有權勢的人,以達到某種目的。《七俠五義》第四回:「只因春闈在邇,奉旨欽點太師龐吉為總裁,因此會試舉子,就有走門路的,打關節的,紛紛不一。」也作「走門子」、「走路子」。


  走門子

 简化字:走门子
  注音: ㄗㄡˇ ㄇㄣˊ ˙ㄗ
  拼音: zǒu mén zi

巴結有權勢的人,以達到某種目的。如:「為了達到目的,他走門子的方法可多著呢!」也作「走門路」、「走路子」。


  奏鳴曲

 简化字:奏鸣曲
  注音: ㄗㄡˋ ㄇㄧㄥˊ ㄑㄩˇ
  拼音: zòu míng qǔ

器樂曲的一種類型。早期有單樂章,十八世紀發展成複合曲式,通常為三到四樂章。為英語sonata的意譯。古典時期以後的奏鳴曲,第一個樂章多為奏鳴曲式,中間樂章為歌謠體的慢板、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終樂章通常為輪旋曲。由鋼琴獨奏或搭配一件管、弦樂器合奏,例如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長笛奏鳴曲。


  走內線

 简化字:走内线
  注音: ㄗㄡˇ ㄋㄟˋ ㄒㄧㄢˋ
  拼音: zǒu nèi xiàn

巴結或親近有權勢者的眷屬或親信,進行某種行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八回:「但恐卑職一個人辦不過來,不免還要走內線。」


  走岐路

  注音: ㄗㄡˇ ㄑㄧˊ ㄌㄨˋ
  拼音: zǒu qí lù

比喻做不正當的事。《初案拍案驚奇》卷二:「一樣良家走岐路,又向岐路轉良家。」


  走繩索

 简化字:走绳索
  注音: ㄗㄡˇ ㄕㄥˊ ㄙㄨㄛˇ
  拼音: zǒu shéng suǒ

一種古代的雜戲。演員在懸空的繩索上行走,並表演各種動作。也稱為「走索」。


  走神兒

 简化字:走神儿
  注音: ㄗㄡˇ ㄕㄣˊㄦ 
  拼音: zǒu shénr

神智精神變得與原先不同,令人有失神的感覺。如:「他近來老得很快,做事常走神兒。」、「上司還在訓話,她卻走神兒想到一件好笑的事而笑了出來。」


  走勢圖

 简化字:走势图
  注音: ㄗㄡˇ ㄕˋ ㄊㄨˊ
  拼音: zǒu shì tú

描述事物發展趨勢的圖表。如:「股票走勢圖」、「國際黃金價格走勢圖」。


  走水槽

  注音: ㄗㄡˇ ㄕㄨㄟˇ ㄘㄠˊ
  拼音: zǒu shuǐ cáo

洩漏機密的人。


  走順風

 简化字:走顺风
  注音: ㄗㄡˇ ㄕㄨㄣˋ ㄈㄥ
  拼音: zǒu shùn fēng

比喻諸事如意。《儒林外史》第二回:「你親家自當了門戶,時運也算走順風。再過兩年,只怕也要弄到黃老爹的意思哩!」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16 页数: 6/1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