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ya
  

  部首:行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ㄧㄚˊ
  拼音: yá




1.古代官吏辦理公務的地方。如:「官衙」、「縣衙」、「衙門」。《聊齋志異.卷一〇.胭脂》:「鼓動衙開,巍然高坐。」

2.唐代天子處理政務的前殿。《舊唐書.卷一六.穆宗本紀》:「群臣始朝於宣政衙。」唐.元稹〈連昌宮詞〉:「蛇出燕巢盤鬥栱,菌生香案正當衙。」

3.依次排列成行的事物。宋.程垓〈烏夜啼.牆外雨肥梅子〉詞:「春盡難憑燕語,日長惟有蜂衙。」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四齣:「蜂衙蝶陣,鬧嚷嚷也都只為著傷春。」

4.姓。如漢代有衙謹卿。


  

  部首:隹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ㄚˇ
  拼音: yǎ




1.《詩經》體裁之一。於天子諸侯朝會宴饗時歌誦。有〈大雅〉、〈小雅〉之分。

2.交情、情誼。《漢書.卷八五.谷永傳》:「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我與君交雖不深,然幼年曾有同窗之雅。」

3.姓。如明代有雅琥。




1.正。《論語。述而》:「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2.高尚的、不俗的。漢.王充《論衡.四諱》:「夫田嬰俗父;而田文雅子也。」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3.美好。《文選.陸雲.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一》:「雅步擢纖腰,巧笑發皓齒。」《北史.卷三三.李順傳》:「希遠弟希宗,字景玄。性寬和,儀貌雅麗,有才學。」




1.向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及魏招之。」

2.很、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鎔裁》:「士龍思劣,而雅好清省。」《聊齋志異.卷一.青鳳》:「孝兒亦倜儻,傾吐間,雅相愛悅。」

3.對他人的敬稱。如:「雅教」、「雅鑒」、「雅穆」。


  

 简化字:哑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ㄚˇ
  拼音: yǎ




人或動物因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喪失語言的功能。如:「聾啞」。《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



發音枯竭。如:「嗓子喊啞了。」



1.形容聲音枯澀、低沉不圓潤。如:「沙啞」、「說了一整天,聲音有點嘶啞。」

2.不說話、沒聲音的。如:「啞鈴」、「啞劇」。


  

  部首:襾
 总笔画:6
  注音: ㄧㄚˋ
  拼音: yà




覆蓋。《說文解字.襾部》:「襾,覆也。」



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亚
  部首:二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ㄧㄚˋ
  拼音: yà




1.次於。《國語.吳語》:「乃退就幕而會,吳公先歃,晉侯亞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諸葛道明初過江左,自名道明,名亞王、庾之下。」

2.輸、低、較差。如:「他的歌唱技巧不亞於你。」

3.相同、相等。《後漢書.卷四〇.班彪傳上》:「節慕原、嘗,名亞春、陵。」《南史.卷七二.顏協傳》:「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與協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為二協。」

4.掩。宋.蔡伸〈如夢令.人靜重門深亞〉詞:「人靜重門深亞,朱閣畫簾高掛。」《董西廂》卷一:「幾間寮舍,半亞朱扉。」




次一等的、第二的。如:「亞軍」、「亞熱帶」、「亞聖」。



1.亞洲的簡稱。如:「歐亞大陸」、「亞太影展」。

2.姊妹丈夫的互稱。通「婭」。《詩經.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漢.毛亨.傳:「兩婿相謂曰亞。」


  

 简化字:挜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ㄚˋ
  拼音: yà




1.搖動。《水滸傳》第一三回:「左陣急先鋒索超兜住馬,掗著金蘸斧,立馬在陣前。」

2.別人不要而硬要把東西給別人。《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將銀子掗在秦重袖內,推他轉身。」

3.把持。參見「掗把」條。


  

 简化字:轧
  部首:車
部外笔画:1
 总笔画:8
  注音: ㄧㄚˋ
  拼音: yà




1.碾壓。《說文解字.車部》:「軋,輾也。」唐.李賀〈夢天〉詩:「玉輪軋露濕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

2.排擠。如:「傾軋」。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ㄧㄢ
  拼音: yān

參見「咽頭」、「咽喉」等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ㄧㄢ
  拼音: yān




枯萎、不新鮮的。唐.韓偓〈春盡日〉詩:「樹頭初日照西簷,樹底蔫花夜雨霑。」


  

 简化字:烟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ㄧㄢ
  拼音: yān




1.植物名。茄科菸草屬,「菸草」之簡稱,參見「菸草」條。

2.菸草的製成品。如:「香菸」、「抽菸」、「雪茄菸」。


  

  部首:言
 总笔画:7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談論。《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宋.蘇軾〈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

3.陳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4.詢問。《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叔孫氏之司馬鬷戾言於其眾曰:『若之何?』莫對。」

5.告訴、告知。《史記.卷九七.陸賈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




1.話語、所說的話。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字。如:「七言詩」、「共三十萬言」。《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3.一句話稱為「一言」。如:「一言興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4.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韓非子.孤憤》:「又將以法術之言,矯人主阿辟之心,是與人主相反也。」

5.姓。如春秋時有言偃。

6.二一四部首之一。




語助詞,無義:(1)置於句首。《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2)置於句中。《易經.繫辭上》:「德言盛,禮言恭。」《詩經.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部首:石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磨細、碾碎。如:「研墨」、「研成粉末」。《紅樓夢》第三四回:「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替他敷上。」

2.深入探究。如:「研究」、「研讀功課」。《晉書.卷六九.戴若思傳》:「思理足以研幽,才鑒足以辯物。」


  沿

  部首:水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順流而下。《說文解字.水部》:「沿,緣水而下也。」《書經.禹貢》:「沿于江海,達於淮泗。」

2.順著。如:「沿途」、「沿街叫賣」。《紅樓夢》第一一回:「仰緝捕人員,將帶做公的,沿鄉歷邑,道店村坊,畫影圖形。」

3.因循、遵照舊樣。如:「相沿成習」。《三國志.卷六五.吳書.韋曜傳》:「三王不相因禮,五帝不相沿樂。」

4.縫合衣服或被褥的邊緣。參見「沿邊兒」條。

5.靠近水邊。如:「沿海」、「沿岸」。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ㄢ
  拼音: yān




1.浸漬。《玉篇.水部》:「淹,漬也。」《楚辭.劉向.九歎.怨思》:「淹芳芷於腐井兮,棄雞駭於筐簏。」唐.韓偓〈春盡日〉詩:「柳腰入戶風斜倚,榆莢堆牆水半淹。」

2.滯留、停留。《楚辭.屈原.離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唐.孟浩然〈贈王九〉詩:「日暮田家遠,山中勿久淹。」

3.水分長時間附著在皮膚上,而令人感覺不舒服。如:「胳肢窩被汗淹得難受。」




深入、精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平子淹通,故慮周而藻密。」《新唐書.卷一一二.王義方傳》:「淹究經術,性謇特,高自標樹。」


  

  部首: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1.荒遠的地方。《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上暢九垓,下泝八埏。」李善注引孟康曰:「埏,地之八際也。」

2.墓道。《文選.潘岳.哀永逝文》:「撫靈櫬兮訣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李善注引《聲類》曰:「埏,墓隧也。」


  

  部首:疒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動物體內因細胞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腫瘤。其對周圍組織具有高度浸潤傷害性,使病灶發生轉移,並引起惡病質,而導致死亡。如:「肝癌」、「肺癌」、「皮膚癌」。


  

 简化字:厌
  部首:厂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4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1.飽、滿足。如:「貪得無厭」。《左傳.隱公元年》:「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憎惡、嫌棄。如:「厭惡」。《左傳.隱公十一年》:「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


  

  部首:火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鳥綱燕科各種鳥類的通稱。種類繁多,約有七十餘種。體小翼大,飛行力強,尾長,分叉呈剪刀狀。背黑腹白、腳短,不利於步行。每年產卵二、三次,每次約三至六個卵。常見的有毛腳燕、赤腰燕、洋燕、家燕等。俗稱為「燕子」。也稱為「烏衣」。



宴飲。通「讌」、「宴」。《詩經.小雅.鹿鳴》:「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简化字:盐
  部首:鹵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4
  注音: ㄧㄢˋ
  拼音: yàn




1.用鹽醃食物。《禮記.內則》:「布牛肉焉,屑桂與薑,以灑諸上而鹽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四.天隕魚》:「流光中隕一魚,……橋下一細家取欲烹食,其妻鹽而藏之。」

2.羨慕。通「豔」。《禮記.郊特牲》:「而流示之禽,而鹽諸利,以觀其不犯命也。」


  

  部首:戈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長槍。《說文解字.戈部》:「戭,長槍也。」《集韻.去聲.稕韻》:「戭,矛屬。」


  

  部首:大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覆蓋、涵蓋。《詩經.周頌.執競》:「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淮南子.脩務》:「萬物至眾,而知不足以奄之。」



急遽、匆促、忽然。如:「奄忽」。《三國志.卷四四.蜀書.蔣琬傳》:「先主嘗因游觀,奄至廣都,琬眾事不理,時又沉醉,先主大怒,將加罪戮。」北周.庾信〈楊柳歌〉:「百年霜露奄離披,一旦功名不可為。」


  

  部首: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0
  注音: ㄧㄢˇ
  拼音: yǎn




1.削尖。《易經.繫辭下》:「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2.舉、抬。《荀子.彊國》:「安欲剡其脛而以蹈秦之腹。」《漢書.卷四八.賈誼傳》:「發忿快志,剡手以衝仇人之匈。」




尖銳、銳利。如:「剡鋒」、「剡利」、「剡耜」。


  

  部首:革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4
  注音: ㄧㄤ
  拼音: yāng




1.套在馬頸上,用以駕車的皮帶。《左傳.襄公十八年》:「大子抽劍斷鞅乃止。」

2.泛指車馬。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二:「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不滿意的樣子。參見「鞅鞅」條。


  

  部首:羊
 总笔画:6
  注音: ㄧㄤˊ
  拼音: yáng




1.哺乳綱牛科部分動物的泛稱。皮、毛、角、骨可供使用,肉、乳可食用。有綿羊、山羊、羚羊等。

2.姓。如漢代有羊續。

3.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养
  部首:食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5
  注音: ㄧㄤˇ
  拼音: yǎng




1.撫育、照顧。如:「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

2.生育。如:「養子不教誰之過。」

3.指哺乳。如:「哺養」。

4.經收養、扶養或相認構成的非親生親子關係。如:「養子」、「養女」、「養父」、「養母」。

5.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孟子.離婁下》:「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漢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

6.陶冶、薰陶。如:「修養品德」、「修身養性」。《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

7.治療、醫治。如:「調養」、「養病」、「療養」。《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

8.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唐.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

9.保養、保持。如:「養顏」、「頤養天年」、「養精蓄銳」。

10.培植、飼養。如:「養蘭」、「養雞」、「養殖」。《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




1.修養、涵養。如:「學養」、「素養」。

2.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简化字:样
  部首:木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ㄧㄤˋ
  拼音: yàng




1.形式、形狀。如:「圖樣」、「依樣畫葫蘆」。唐.杜甫〈楊監又出畫鷹十二扇〉詩:「近時馮紹正,能畫鷙鳥樣。」

2.種類。如:「各式各樣」。宋.蘇軾〈西湖絕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作為標準的物品。如:「樣品」、「貨樣」。

4.量詞。計算事物種類的單位。如:「六樣小菜」。




人事物的性質、程度、方式等。如:「他就是這樣一個循規蹈距的人。」


  

 简化字:漾
  部首:水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8
  注音: ㄧㄤˋ
  拼音: yàng

參見「瀁瀁」條。


  

 简化字:炀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ㄧㄤˋ
  拼音: yàng




1.烘烤。《說文解字.火部》:「煬,炙燥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八.技藝》:「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2.就火取暖。《淮南子.齊俗》:「冬則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煬灶口。」




炎熱的。《新唐書.卷一四五.楊炎傳》:「時方煬,旱人情騷攜,群臣皆請赦文喜,帝不聽。」


  

  部首: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ㄧㄤˊ
  拼音: yáng




身體器官或皮膚黏膜發生潰爛或生瘡的症狀。同「瘍」。《說文解字.疒不》:「痒,瘍也。」《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疾,秋時有瘧寒疾。」



憂慮成疾。《詩經.小雅.正月》:「哀我小心,癙憂以痒。」漢.毛亨.傳:「痒,病也。」


  

  部首:爻
 总笔画:4
  注音: ㄧㄠˊ
  拼音: yáo




1.八卦上的橫線,長的全線「⚊」稱為「陽爻」,斷開的兩段線「⚋」稱為「陰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共八卦,而二卦相重可得六十四卦。《易經.繫辭上》:「爻者,言乎變者也。」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肉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ㄧㄠˊ
  拼音: yáo




煮熟的魚肉等食物。如:「菜肴」、「美酒佳肴」。《國語.晉語一》:「飲而無肴。」《梁書.卷三八.賀琛傳》:「積果如山岳,列肴同綺繡。」


  

 简化字:肴
  部首:食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ㄧㄠˊ
  拼音: yáo




煮熟的肉類食物。同「肴」。《國語.周語中》:「親戚宴饗,則有餚烝。」


  

 简化字:铫
  部首: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 ㄧㄠˊ
  拼音: yáo




1.大鋤頭。《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於是乎始脩。」《管子.海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若其事立。」

2.姓。如漢代有銚期。


  

  部首:大
部外笔画:1
 总笔画:4
  注音: ㄧㄠ
  拼音: yāo




1.稚嫩的動植物。《詩經.檜風.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國語.魯語上》:「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夭。」

2.災禍。《詩經.小雅.正月》:「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速速方轂,夭夭是加。」




茂盛的樣子。《書經.禹貢》:「厥草惟夭,厥木惟喬。」《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简化字:耀
  部首:火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ㄧㄠˋ
  拼音: yào




1.照耀。漢.王充《論衡.宣漢》:「燭燿齋宮,十有餘日。」

2.炫耀。《淮南子.脩務》:「察於辭者,不可燿以名。」


  

  部首:日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 ㄧㄠˋ
  拼音: yào




1.日光、光芒。《文選.張衡.西京賦》:「飾華榱與璧璫,流景曜之韡曄。」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2.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七星稱為「七曜」,並以此代表一星期的星期日至星期六。如日曜日代表星期日,月曜日代表星期一,……土曜日則代表星期六。




1.照耀。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四:「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2.誇耀、炫耀。《國語.吳語》:「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文選.張衡.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


  耀

  部首:羽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20
  注音: ㄧㄠˋ
  拼音: yào




1.光輝、光彩。《後漢書.卷三〇下.郎顗傳》:「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之耀者也。」漢.王充《論衡.雷虛》:「當雷之時,電光時見,大若火之耀。」

2.比喻榮譽。如:「榮耀」。




1.照射。如:「照耀」、「耀眼」。《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阻深闇味,得耀乎光明。」

2.自誇。如:「炫耀」、「誇耀」、「耀武揚威」。

3.顯揚。如:「光宗耀祖」。《國語.周語上》:「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


  

 简化字:钥
  部首:金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5
  注音: ㄧㄠˋ
  拼音: yào




1.開鎖的器具。如:「鑰匙」。《資治通鑑.卷九三.晉紀十五.明帝太寧三年》:「帝待之愈厚,宮門管鑰,皆以委之。」

2.鎖。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之一:「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3.比喻事物的重要關鍵或指邊防要地。唐.李嶠〈攀龍臺碑〉:「若乃提六合之樞紐,扣二儀之鐍鑰。」《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傳》:「詔以臨淮為南北筦鑰,止勿行。」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ㄧㄠˇ
  拼音: yǎo




1.用牙齒切斷、壓破或夾住東西。如:「把繩子咬斷」、「咬了一口饅頭」、「別咬著牙籤說話!」

2.用工具鉗住或卡住東西。如:「齒輪已經磨蝕,互相咬不住。」

3.誣諂、牽連。如:「反咬一口」、「說話憑良心,可別隨便亂咬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邊王老員外與女兒併一干鄰右人等,口口聲聲咬他二人。」

4.吐字、發音。如:「說的人咬字不清,聽的人便很容易會錯意。」

5.皮膚與植物或化學製品碰觸而過敏或受侵蝕。如:「這洗衣粉會咬手,要記得戴手套。」




認定不變。如:「一口咬定」。


  

  部首:襾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ㄧㄠˋ
  拼音: yào




關鍵、重點。如:「提要」、「綱要」、「摘要」。



1.索取、討取。如:「要帳」、「要飯」。

2.收為己有。如:「這件衣服我要了。」

3.請求、拜託。如:「他要我替他辦一件事。」

4.需要。如:「我要一枝筆。」




1.重大的、重要的。如:「要港」、「要人」、「要職」。

2.切當的。參見「要道」條。




1.概括、總括。用於文言文。如:「要言之,為人應以誠字居心。」《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

2.應該。如:「你要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

3.即將。如:「我要出門了。」、「天要下雨了。」

4.表示提醒或命令人做某事。如:「不論環境如何困厄,我們都要腳踏實地,好好做人。」、「別忘了要告訴他,要仔細檢查,別再出錯。」

5.表示想、希望做某事。唐.韓愈〈竹逕〉詩:「若要添風月,應除數百竿。」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一二齣:「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




1.如果。表示假設的關係。如:「明天要是下雨,我就不去了。」

2.要麼的簡稱。表示選擇的關係。如:「這件事要就是不做,要就是一口氣將它完成。」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612 页数: 6/21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