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āng
  浪聲顙氣

 简化字:浪声颡气
  注音: ㄌㄤˋ ㄕㄥ ㄙㄤˇ ㄑㄧˋ
  拼音: làng shēng sǎng qì

刁鑽譏諷的語氣。《崇禎本金瓶梅》第七八回:「我又聽不上人家那等浪聲顙氣!前日為你去了,和人家大嚷大鬧的。」


  浪子喪門

 简化字:浪子丧门
  注音: ㄌㄤˋ ㄗˇ ㄙㄤ ㄇㄣˊ
  拼音: làng zǐ sāng mén

浪子,風流的子弟。喪門,星名,傳說喪門星現即有死喪等事發生。「浪子喪門」即為風流的凶神。如:「為人應正直,謹守分際,別成為浪子喪門之輩。」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世無對。」


  歷盡滄桑

 简化字:历尽沧桑
  注音: ㄌㄧˋ ㄐㄧㄣˋ ㄘㄤ ㄙㄤ
  拼音: lì jìn cāng sāng
 相似词:飽經風霜

比喻經歷無數事故與變化。如:「言談間,歷盡滄桑的老友流露出對過往歲月的許多傷感。」


  洛桑公約

 简化字:洛桑公约
  注音: ㄌㄨㄛˋ ㄙㄤ ㄍㄨㄥ ㄩㄝ
  拼音: luò sāng gōng yuē

西元一九三二年七月九日,德國債權國在瑞士洛桑會議後,所締結的公約。由於一九二九年起世界經濟大恐慌,德國無力償債,故各債權國於洛桑會議後簽定公約終止其賠款。


  洛桑會議

 简化字:洛桑会议
  注音: ㄌㄨㄛˋ ㄙㄤ ㄏㄨㄟˋ ㄧˋ
  拼音: luò sāng huì yì

1.希土戰爭(西元1919~1922)後,為重新討論對土耳其和約,英法義日與巴爾幹半島諸國,於西元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在瑞士洛桑集會。會議簽屬了新的對土和約。

2.西元一九三二年於瑞士洛桑召開,商討有關解決德國賠款問題的債權國會議。會議決定削減賠款總額,並對還款時間等做出新的規定。


  暮景桑榆

  注音: ㄇㄨˋ ㄐㄧㄥˇ ㄙㄤ ㄩˊ
  拼音: mù jǐng sāng yú

比喻晚年、年老。明.徐霖《繡襦記》第三七齣:「七十為官,七十為官,暮景桑榆汗顏。」也作「桑榆暮景」。


  鬧喪鼓兒

 简化字:闹丧鼓儿
  注音: ㄋㄠˋ ㄙㄤ ㄍㄨˇㄦ
  拼音: nào sāng gǔr

一種喪事出殯時所用的鼓樂。也作「鬧喪鼓子」。


  拋聲調嗓

 简化字:抛声调嗓
  注音: ㄆㄠ ㄕㄥ ㄉㄧㄠˋ ㄙㄤˇ
  拼音: pāo shēng diào sǎng

高聲談笑。《二刻拍案驚奇》卷七:「但是到船中來,裡頭添茶暖酒,十分親熱,又拋聲調嗓,要他曉得。」


  破膽喪魂

 简化字:破胆丧魂
  注音: ㄆㄛˋ ㄉㄢˇ ㄙㄤˋ ㄏㄨㄣˊ
  拼音: pò dǎn sàng hún

形容非常害怕。如:「聽聞我方來襲,敵人莫不破膽喪魂。」《太平廣記.卷一二六.張和思》:「無問善惡貴賤,必被枷鎖杻械,困苦備極,囚徒見者,破膽喪魂,號生羅剎。」


  破鑼嗓子

 简化字:破锣嗓子
  注音: ㄆㄛˋ ㄌㄨㄛˊ ㄙㄤˇ ˙ㄗ
  拼音: pò luó sǎng zi

形容五音不全的嗓聲。如:「別再唱了!你的破鑼嗓子只會叫人起雞皮疙瘩。」


  潑聲浪嗓

 简化字:泼声浪嗓
  注音: ㄆㄛ ㄕㄥ ㄌㄤˋ ㄙㄤˇ
  拼音: pō shēng làng sǎng

形容聲音粗大。《紅樓夢》第六一回:「他離的遠,看不真,只當我摘李子呢,就潑聲浪嗓喊起來。」也作「潑聲浪氣」。


  匍匐奔喪

 简化字:匍匐奔丧
  注音: ㄆㄨˊ ㄈㄨˊ ㄅㄣ ㄙㄤ
  拼音: pú fú bēn sāng

急急忙忙從遠方奔赴親喪。


  濮上桑間

 简化字:濮上桑间
  注音: ㄆㄨˊ ㄕㄤˋ ㄙㄤ ㄐㄧㄢ
  拼音: pú shàng sāng jiān

淫風流行的地方。參見「桑間濮上」條。


  稽顙泣血

 简化字:稽颡泣血
  注音: ㄑㄧˇ ㄙㄤˇ ㄑㄧˋ ㄒㄩㄝˋ
  拼音: qǐ sǎng qì xuè

形容悲痛到極點。《紅樓夢》第六三回:「賈珍下了馬,和賈蓉放聲大哭,從大門外便跪爬進來,至棺前稽顙泣血,直哭到天亮。」


  稽顙肉袒

 简化字:稽颡肉袒
  注音: ㄑㄧˇ ㄙㄤˇ ㄖㄡˋ ㄊㄢˇ
  拼音: qǐ sǎng ròu tǎn

稽顙,古代一種跪拜禮,屈膝跪拜,以額觸地;肉袒,脫去上衣,裸露上身。「稽顙肉袒」指古代祭祀或謝罪時,表示虔敬。漢.趙曄《吳越春秋.卷六.勾踐伐吳外傳》:「越軍壞敗,松陵卻退,兵士僵斃,人眾分解,莫能救止。范蠡、文種乃稽顙肉袒,拜謝子胥,願乞假道。」


  泣血稽顙

 简化字:泣血稽颡
  注音: ㄑㄧˋ ㄒㄩㄝˋ ㄑㄧˇ ㄙㄤˇ
  拼音: qì xuè qǐ sǎng

稽顙,一種屈膝下拜,以額觸地的古禮。泣血稽顙比喻喪家以沉痛的心情向弔唁者哭拜致謝。如:「公祭時,喪家泣血稽顙,不禁令人對死者痛、生者哀」。


  囚首喪面

 简化字:囚首丧面
  注音: ㄑㄧㄡˊ ㄕㄡˇ ㄙㄤ ㄇㄧㄢˋ
  拼音: qiú shǒu sāng miàn

喪面,如居喪一樣不洗臉。囚首喪面形容人儀容不整、骯髒的樣子。宋.蘇洵〈辨奸論〉:「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也作「囚首垢面」。


  辱國喪師

 简化字:辱国丧师
  注音: ㄖㄨˋ ㄍㄨㄛˊ ㄙㄤˋ ㄕ
  拼音: rù guó sàng shī

使國家蒙羞,軍士喪命。《明史.卷一九八.彭澤傳》:「瓊遂劾澤妄增金幣,遺書議和,失信啟釁,辱國喪師,昆、九疇俱宜罪。」


  如喪考妣

 简化字:如丧考妣
  注音: ㄖㄨˊ ㄙㄤˋ ㄎㄠˇ ㄅㄧˇ
  拼音: rú sàng kǎo bǐ
 相似词:如失父母

好像死了父母一般。比喻悲痛至極。《書經.舜典》:「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六:「陛下不幸北城,北城百姓如喪考妣。」有時亦形容做事專心。《五燈會元.卷一九.何山守珣禪師》:「曰:『此生若不徹去,誓不展此。』於是晝坐宵立,如喪考妣。」也作「若喪考妣」。


  若喪考妣

 简化字:若丧考妣
  注音: ㄖㄨㄛˋ ㄙㄤˋ ㄎㄠˇ ㄅㄧˇ
  拼音: ruò sàng kǎo bǐ

好像死了父母一般。比喻悲痛至極。漢.揚雄〈元后誄〉:「享國六十,殂落而崩。四海傷懷,擗踴拊心,若喪考妣,遏密八音。」《晉書.卷六二.祖逖傳》:「俄卒於雍丘,時年五十六。豫州士女若喪考妣,譙梁百姓為之立祠。」也作「如喪考妣」。


  若有所喪

 简化字:若有所丧
  注音: ㄖㄨㄛ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ㄙㄤˋ
  拼音: ruò yǒu suǒ sàng

神情悵惘,有所失落的樣子。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〇九.若士》:「乃舉臂竦身遂入雲中,盧敖仰而視之,不見乃止,恍惚若有所喪也。」也作「若有所失」、「若有所亡」。


  三年之喪

 简化字:三年之丧
  注音: ㄙㄢ ㄋㄧㄢˊ ㄓ ㄙㄤ
  拼音: sān nián zhī sāng

舊時孝服中最重的一種。如子女為父母親、妻子為丈夫等要服喪三年。《左傳.昭公十五年》:「王一歲而有三年之喪二焉。」《論語.陽貨》:「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喪膽亡魂

 简化字:丧胆亡魂
  注音: ㄙㄤˋ ㄉㄢˇ ㄨㄤˊ ㄏㄨㄣˊ
  拼音: sàng dǎn wáng hún

比喻極為恐懼害怕。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也作「喪膽銷魂」。


  喪膽銷魂

 简化字:丧胆销魂
  注音: ㄙㄤˋ ㄉㄢˇ ㄒㄧㄠ ㄏㄨㄣˊ
  拼音: sàng dǎn xiāo hún

比喻極為恐懼害怕。元.無名氏《馮玉蘭》第四折:「暗自凝睛,不由我不喪膽銷魂忽地驚。」《東周列國志》第四一回:「今日路當險處,遇此勁敵,那殘兵又都是個傷弓之鳥,誰人不喪膽銷魂。」也作「喪膽亡魂」。


  喪蕩游魂

 简化字:丧荡游魂
  注音: ㄙㄤˋ ㄉㄤˋ ㄧㄡˊ ㄏㄨㄣˊ
  拼音: sàng dàng yóu hún

惶惶無主的樣子。如:「一個人隻身在荒郊野嶺喪蕩游魂的,也不知奔往那一方好。」


  桑乾盆地

 简化字:桑干盆地
  注音: ㄙㄤ ㄍㄢ ㄆㄣˊ ㄉㄧˋ
  拼音: sāng gān pén dì

地名。位於山西省北部及河北省西北部內外長城間,為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間的陷落地帶,其形勢為階狀斷層,級級下降,包括大同盆地、宣化盆地,平綏鐵路斜貫境內,盆地間因桑乾河及支流流貫,故稱為「桑乾盆地」。


  桑弧蓬矢

  注音: ㄙㄤ ㄏㄨˊ ㄆㄥˊ ㄕˇ
  拼音: sāng hú péng shǐ

古於男兒出生時,以桑木製弓,蓬草作矢,射向天地四方,義取男兒長成亦必如蓬矢般雄飛四方。語出《禮記.內則》:「國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後指男子經營天下四方的遠大志向。晉.陸雲〈答車茂安書〉:「桑弧蓬矢,丈夫之志,經營四方,古人所歎。」《金瓶梅》第四七回:「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桑弧逢矢,不能遨遊天下,觀國之光,徒老死牖下無益矣。」也作「桑蓬之志」。


  喪魂落魄

 简化字:丧魂落魄
  注音: ㄙㄤˋ ㄏㄨㄣˊ ㄌㄨㄛˋ ㄆㄛˋ
  拼音: sàng hún luò pò

形容極為驚懼害怕。如:「他喪魂落魄的樣子,好像是遇到鬼一樣。」


  喪家之狗

 简化字:丧家之狗
  注音: ㄙㄤˋ ㄐㄧㄚ ㄓ ㄍㄡˇ
  拼音: sàng jiā zhī gǒu

原指喪事人家的狗,因主人悲傷哀慟,故乏餵養照顧而不得意。語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喪家之狗。」喪音ㄙㄤ。後多轉指無家可歸的狗,用來比喻不得志、無所歸宿或驚慌失措的人。喪音ㄙㄤˋ。《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當此之時,若失水之魚,喪家之狗,行不勝衣,言不出口,安能干當世之務。」《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喪家之狗。」也作「喪家狗」、「喪家之犬」。


  喪家之犬

 简化字:丧家之犬
  注音: ㄙㄤˋ ㄐㄧㄚ ㄓ ㄑㄩㄢˇ
  拼音: sàng jiā zhī quǎn

比喻不得志、無所歸宿或驚慌失措的人。參見「喪家之狗」條。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〇齣:「飛鳥依人,今做了喪家之犬。」《精忠岳傳》第一七回:「關已失了,急得如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只得落荒而走。」


  桑間濮上

 简化字:桑间濮上
  注音: ㄙㄤ ㄐㄧㄢ ㄆㄨˊ ㄕㄤˋ
  拼音: sāng jiān pú shàng

桑間、濮上,古代衛地名,為當時青年男女幽會、唱情歌的地方。語出《禮記.樂記》:「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後指淫風流行的地方。明.葉子奇《草木子.卷四.談藪》:「二詩美則美矣,未免桑間濮上之音爾。」也作「濮上桑間」。


  桑間之音

 简化字:桑间之音
  注音: ㄙㄤ ㄐㄧㄢ ㄓ ㄧㄣ
  拼音: sāng jiān zhī yīn

桑間,古代衛地名,為淫風流行的地方。桑間之音比喻靡靡亡國之音。參見「濮上之音」條。「間」文獻異文作「閒」。《呂氏春秋.季夏紀.音初》:「世濁則禮煩而樂淫,鄭衛之聲,桑間之音,此亂國之所好,衰德之所說。」


  喪盡天良

 简化字:丧尽天良
  注音: ㄙㄤˋ ㄐㄧㄣˋ ㄊㄧㄢ ㄌㄧㄤˊ
  拼音: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相似词:喪心病狂

形容泯滅人性,極為惡毒。《兒女英雄傳》第二回:「既見到了,要不拿出血心來提補老爺,那小的就喪盡天良了。」


  喪明之痛

 简化字:丧明之痛
  注音: ㄙㄤˋ ㄇㄧㄥˊ ㄓ ㄊㄨㄥˋ
  拼音: sàng míng zhī tòng

語本《禮記.檀弓上》:「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後比喻喪子。唐.楊烱〈常州刺史伯父東平陽公墓誌銘〉:「一子令珍,早亡,朝夕溫清者四女,公慨然有喪明之痛。」《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七回:「誰知同寅當中,一人傳十,十人傳百,已經有許多人知道他遭了『喪明之痛』。」


  桑蓬之志

  注音: ㄙㄤ ㄆㄥˊ ㄓ ㄓˋ
  拼音: sāng péng zhī zhì

比喻男子具有經營天下四方的遠大志向。參見「桑弧蓬矢」條。如:「他自小即有桑蓬之志,長大後果然成功立業。」


  喪權辱國

 简化字:丧权辱国
  注音: ㄙㄤˋ ㄑㄩㄢˊ ㄖㄨˋ ㄍㄨㄛˊ
  拼音: sàng quán rù guó

喪失主權,使國家蒙受恥辱。如:「有為青年感於清廷腐敗無能、喪權辱國,遂矢志革命。」


  喪聲嚎氣

 简化字:丧声嚎气
  注音: ㄙㄤ ㄕㄥ ㄏㄠˊ ㄑㄧˋ
  拼音: sāng shēng háo qì

哀聲嘆氣如遇喪事一般。如:「不要整天喪聲嚎氣的,惹人嫌厭。」


  喪聲歪氣

 简化字:丧声歪气
  注音: ㄙㄤ ㄕㄥ ㄨㄞ ㄑㄧˋ
  拼音: sāng shēng wāi qì

言語、態度不遜。《紅樓夢》第二八回:「想必是你的丫頭們懶待動,喪聲歪氣的,也是有的。」


  桑樞甕牖

 简化字:桑枢瓮牖
  注音: ㄙㄤ ㄕㄨ ㄨㄥˋ ㄧㄡˇ
  拼音: sāng shū wèng yǒu

以桑樹的枝條做門軸,以破甕為窗戶。語本《莊子.讓王》:「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形容清寒貧苦的居住環境。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一折:「久淹在桑樞甕牖,幾時能勾畫閣樓臺。」元.盧摯〈沉醉東風.辭辛苦桑樞甕牖〉曲:「辭辛苦桑樞甕牖曲,誇榮華鳳閣龍樓。」


  喪天害理

 简化字:丧天害理
  注音: ㄙㄤ ㄊㄧㄢ ㄏㄞˋ ㄌㄧˇ
  拼音: sāng tiān hài lǐ

形容做事凶狠殘暴,違背天理良心。如:「他雖做了不少喪天害理的事,但在臨死前終於能澈底悔悟,因此還可算是良心未泯。」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69 页数: 6/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