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江南

  注音: ㄐㄧㄤ ㄋㄢˊ
  拼音: jiāng nán

1.長江以南的地區,近代則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土地肥沃,利於農工業及水利發展,為中國大陸精華區之一。

2.唐置江南道,為唐太宗貞觀十道之一,包括今之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與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地,及湖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

3.宋置江南路,為宋太宗至道十五路之一,包括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二省長江以南地。


  繳納

 简化字:缴纳
  注音: ㄐㄧㄠˇ ㄋㄚˋ
  拼音: jiǎo nà

以財物繳交與主管單位。如:「繳納稅款」。


  膠囊

 简化字:胶囊
  注音: ㄐㄧㄠ ㄋㄤˊ
  拼音: jiāo náng

由明膠製成的長橢圓形空殼,一般分為軟膠囊、硬膠囊二種。用於充填內服藥物。可隔離藥物味道,利於服用。如:「魚肝油膠囊」、「靈芝膠囊」。


  角腦

 简化字:角脑
  注音: ㄐㄧㄠˇ ㄋㄠˇ
  拼音: jiǎo nǎo

能摔角的人。《明史.卷九一.兵志三》:「其不隸軍籍者,所在多有。……而嵩及盧氏、靈寶、永寧並多礦兵,曰角腦,曰打手。」


  攪惱

 简化字:搅恼
  注音: ㄐㄧㄠˇ ㄋㄠˇ
  拼音: jiǎo nǎo

麻煩、打擾。《水滸傳》第二四回:「他便央你做得件把衣裳,你便自歸來喫些點心,不值得攪惱他。」


  接納

 简化字:接纳
  注音: ㄐㄧㄝ ㄋㄚˋ
  拼音: jiē nà
 相似词:領受、接受、採納
 相反词:推辭

1.接受收納。如:「我接納你的建議。」《金史.卷一二九.佞幸列傳.張仲軻》:「我聞接納叛亡、盜買鞍馬,皆爾國楊太尉所為,常因俘獲問知其人無能為者也。」

2.結交、羅致。《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岑彭》:「光武深接納之」《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臧洪傳.呂布》:「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


  結納

 简化字:结纳
  注音: ㄐㄧㄝˊ ㄋㄚˋ
  拼音: jié nà

結交。《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劉景升好結納名流,今必得一有文名之士往說之,方可降耳!」


  劫難

 简化字:劫难
  注音: ㄐㄧㄝˊ ㄋㄢˋ
  拼音: jié nàn
 相似词:魔難、苦難、災難

命中注定,無可改變的災難。清.洪昇《長生殿》第二二齣:「只是他兩人劫難將至,免不得生離死別。」


  詰難

 简化字:诘难
  注音: ㄐㄧㄝˊ ㄋㄢˋ
  拼音: jié nàn

責問非難。如:「立委常在院會中詰難行政官員的施政措施。」


  解難

 简化字:解难
  注音: ㄐㄧㄝˇ ㄋㄢˋ
  拼音: jiě nàn

解決困難。如:「排紛解難」。


  解囊

  注音: ㄐㄧㄝˇ ㄋㄤˊ
  拼音: jiě náng

拿出錢財幫助他人。如:「慷慨解囊」、「解囊相助」。


  錦囊

 简化字:锦囊
  注音: ㄐㄧㄣˇ ㄋㄤˊ
  拼音: jǐn náng

1.錦緞製的袋子。古人用來珍藏詩稿或機密貴重的物品。《南史.卷一五.徐羨之傳》:「以錦囊盛武帝納衣,擲地以示上。」《三國演義》第六回:「宮樣裝束,項下帶一錦囊。」

2.比喻佳作的詩稿。唐.李商隱〈燈〉詩:「錦囊名畫掩,玉局敗棋收。」


  靖難

 简化字:靖难
  注音: ㄐㄧㄥˋ ㄋㄢˋ
  拼音: jìng nàn

1.安危定難,使國家的局勢穩定。《晉書.卷一〇〇.杜弢傳》:「進宜為國思靖難之略,退與舊交措枉直之正,不亦綽然有餘裕乎!」

2.明惠帝建文初,用齊泰、黃子澄謀,削諸藩權。帝季父燕王棣,以黃、齊為奸人,舉兵反,號稱為「靖難」。攻戰三年,遂陷京師,自立為帝,史稱明成祖。


  荊南

 简化字:荆南
  注音: ㄐㄧㄥ ㄋㄢˊ
  拼音: jīng nán

朝代名。(西元924~963)五代十國之一,高季興所建。有今湖北江陵、秭歸、西陵等縣之地。也稱為「南平」。


  精囊

  注音: ㄐㄧㄥ ㄋㄤˊ
  拼音: jīng náng

男性及雄性動物由左右輸精管末端所分出的一對小囊。為生殖器之一,可儲藏精子,破壞且吸收未射出的精子。也稱為「儲精囊」。


  救難

 简化字:救难
  注音: ㄐㄧㄡˋ ㄋㄢˋ
  拼音: jiù nàn

解救困厄、危難。《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策敢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這兩個女子,便都有些盜賊意思,不比前邊這幾個報仇雪恥,救難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拘拿

  注音: ㄐㄩ ㄋㄚˊ
  拼音: jū ná

逮捕捉拿。《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藺氏、丫環討保官賣,然後點起兵快,登時往各處拘拿。」也作「拘捕」。


  沮撓

 简化字:沮挠
  注音: ㄐㄩˇ ㄋㄠˊ
  拼音: jǔ náo

破壞阻撓。宋.陸游〈師伯渾文集序〉:「則忌者當益眾,排擊沮撓,當不遺力。」《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執政大臣爭持議論,恐其無成,沮撓百端,不從所請。」


  絕難

 简化字:绝难
  注音: ㄐㄩㄝˊ ㄋㄢˊ
  拼音: jué nán

1.極度困難、機會很小。如:「此事絕難,無法輕允。」

2.絲毫不可。如:「絕難寬恕」。


  蠼猱

  注音: ㄐㄩㄝˊ ㄋㄠˊ
  拼音: jué náo

獼猴。《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蛭蜩蠼猱,獑胡豰蛫。」


  可奈

  注音: ㄎㄜˇ ㄋㄞˋ
  拼音: kě nài

怎奈,有怨恨之意。《水滸傳》第五回:「可奈這個和尚要打我們。」也作「叵奈」。


  克難

 简化字:克难
  注音: ㄎㄜˋ ㄋㄢˊ
  拼音: kè nán

克服困難。如:「在戰爭時期,物資缺乏,他們敲打罐頭、臉盆來奏樂,算是克難樂隊。」


  磕腦

 简化字:磕脑
  注音: ㄎㄜ ㄋㄠˇ
  拼音: kē nǎo

一種宋元時的裹頭巾。《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如何打扮?虎皮磕腦虎皮袍,兩眼光輝志氣豪。」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你戴一頂虎磕腦,馬跨著黃膘。」


  可惱

 简化字:可恼
  注音: ㄎㄜˇ ㄋㄠˇ
  拼音: kě nǎo

使人惱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齣:「把鬍鬚都採落了,如何見人?可惱之極!」


  空難

 简化字:空难
  注音: ㄎㄨㄥ ㄋㄢˋ
  拼音: kōng nàn

因航空器失事而發生的災難。如:「近年世界各國持續強化飛安管制,所以明顯降低了空難發生之機率。」


  苦難

 简化字:苦难
  注音: ㄎㄨˇ ㄋㄢˋ
  拼音: kǔ nàn
 相似词:魔難、劫難、災難

痛苦和艱困。《文選.顏延之.秋胡詩》:「有懷誰能已,聊用申苦難。」


  哭鬧

 简化字:哭闹
  注音: ㄎㄨ ㄋㄠˋ
  拼音: kū nào

哭泣吵鬧。《紅樓夢》第一九回:「因此哭鬧了一陣。他母兄見他這般堅執,自然必不出來的了。」


  苦惱

 简化字:苦恼
  注音: ㄎㄨˇ ㄋㄠˇ
  拼音: kǔ nǎo
 相似词:煩悶、煩惱、苦悶、憂愁、鬱悶
 相反词:快樂、高興、快活、愉快、痛快、安心

憂愁煩惱。《紅樓夢》第七三回:「晴雯因見寶玉讀書苦惱,勞費一夜神思,明日也未必妥當。」


  況乃

 简化字:况乃
  注音: ㄎㄨㄤˋ ㄋㄞˇ
  拼音: kuàng nǎi

何況、況且。《文選.歐陽建.臨終詩》:「苟懷四方志,所在可遊盤。況乃遭屯蹇,顛沛遇災患。」《文選.曹丕.與吳質書》:「三年不見,東山猶嘆其遠,況乃過之!」也作「況迺」。


  況迺

 简化字:况乃
  注音: ㄎㄨㄤˋ ㄋㄞˇ
  拼音: kuàng nǎi

況且、何況。《文選.謝靈運.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詩》:「淹留昔時歡,復增今日歎。茲情已分慮,況迺協悲端。」也作「況乃」。


  愧赧

  注音: ㄎㄨㄟˋ ㄋㄢˇ
  拼音: kuì nǎn

心感羞慚而面紅耳赤。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形影相弔,五情愧赧。」《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南陽野人,疏懶成性,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


  困難

 简化字:困难
  注音: ㄎㄨㄣˋ ˙ㄋㄢ
  拼音: kùn nan
 相反词:容易

1.窮困。如:「生活困難。」

2.事情複雜或阻礙多,不容易完成。如:「克服困難」、「要他答應這件事,恐怕很困難。」


  蘭橈

 简化字:兰桡
  注音: ㄌㄢˊ ㄋㄠˊ
  拼音: lán náo

以木蘭樹製成的船槳。唐.劉禹錫〈採菱行〉:「爭多逐勝紛相向,時轉蘭橈破輕浪。」也借指船。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四:「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宋.歐陽修〈採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詞:「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老衲

  注音: ㄌㄠˇ ㄋㄚˋ
  拼音: lǎo nà
 相似词:老僧

1.年老的僧人。唐.戴叔倫〈題橫山寺〉詩:「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

2.老僧的自稱。


  淚囊

 简化字:泪囊
  注音: ㄌㄟˋ ㄋㄤˊ
  拼音: lèi náng

鼻淚管上端的擴大處。為接受淚管的袋狀構造,下端開於鼻腔。


  罹難

 简化字:罹难
  注音: ㄌㄧˊ ㄋㄢˋ
  拼音: lí nàn
 相反词:脫險

遭逢災難而死。如:「罹難者家屬聚集到車禍現場,為死者祭悼。」


  臉腦

 简化字:脸脑
  注音: ㄌㄧㄢˇ ㄋㄠˇ
  拼音: liǎn nǎo

臉孔、面容。元.秦𥳑夫《趙禮讓肥》第二折:「我見他料綽口凹凸著面貌,眼嵌鼻瞘撓著臉腦。」元.高文秀《黑旋風.楔子》:「呸!臉腦兒恰似個賊。」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都是俺個敗人家油䯼髻太歲,送人命粉臉腦凶神。」


  兩難

 简化字:两难
  注音: ㄌㄧㄤˇ ㄋㄢˊ
  拼音: liǎng nán

左右為難,無論如何做均無法圓滿。《儒林外史》第一回:「這個果然也是兩難。若要去時,王相公又不肯;若要不去,親家又難回話。」《文明小史》第一三回:「想幫百姓,上司面前又難交代,事處兩難,如何是好?」


  了納

 简化字:了纳
  注音: ㄌㄧㄠˇ ㄋㄚˋ
  拼音: liǎo nà

結清賦稅。宋.辛棄疾〈西江月.萬事雲煙忽過〉詞:「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


  臨難

 简化字:临难
  注音: ㄌㄧㄣˊ ㄋㄢˋ
  拼音: lín nàn

遭遇危難的時候。《禮記.曲禮上》:「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342 页数: 6/5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