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ㄣˋ
  拼音: shèn




一種大的蛤蜊。《國語.晉語九》:「雀入于海為蛤,雉入于淮為蜃。」三國吳.韋昭.注:「小曰蛤,大曰蜃。皆介物,蚌類。」


  

 简化字:肾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ㄣˋ
  拼音: shèn




人體的內臟之一。位於腰部,在腰椎的兩側,呈蠶豆狀,左右共二枚,左高右低;有過濾血液中的廢料為尿液的功能,是人體中主要的排泄器官之一。也稱為「腎臟」。


  

 简化字:渗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ㄣˋ
  拼音: shèn




液體慢慢的浸透或漏出。如:「滲透」、「水滲到土裡去了。」


  

  部首:心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ㄣˋ
  拼音: shèn




1.小心。如:「謹慎」。《論語.學而》:「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2.重視。《荀子.彊國》:「必將慎禮義、務忠信然後可。」




與「勿」、「無」、「毋」等連用,表示吩咐告誡的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謹守成皋,則漢欲挑戰,慎勿與戰。」



姓。如晉代有慎修。


  

  部首:十
部外笔画:2
 总笔画:4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1.由下而上。如:「升旗」、「升官」、「升級」。唐.白居易〈祭盧虔文〉:「名因文著,位以才升。」

2.登。《論語.先進》:「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1.量詞。表示容量的單位,也稱為「公升」。一升等於一千毫升。

2.《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坤(☷)上。表示亨通之義。

3.姓。如南朝宋有升元。


  

 简化字:升
  部首: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1.上升。南朝梁.江淹〈石劫賦〉:「日照水而東昇,山出波而隱沒。」

2.晉級、登進。《舊唐書.卷七十四.馬周傳》:「自古郡守、縣令,皆妙選賢德,欲有擢昇宰相必先試以臨人。」




姓。如宋代有昇元中。


  

 简化字:升
  部首:阜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同「升」。


  

  部首:生
 总笔画:5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1.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生命。如:「輕生」、「餘生」。

4.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戲劇裡的角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部首:刀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ㄥˋ
  拼音: shèng




多餘的。如:「剩飯」、「剩菜」。



多餘、餘留。如:「人都走光了,只剩下他一個人。」


  

  部首:山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ㄥˋ
  拼音: shèng

參見「嵊縣」條。


  

 简化字:剩
  部首:貝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注音: ㄕㄥˋ
  拼音: shèng




餘留下來的。通「剩」。《新唐書.卷二〇一.文藝傳上.杜甫傳》:「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



1.只管。宋.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詞:「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2.多。宋.辛棄疾〈賀新郎.踏入門前柳〉詞:「鳥倦飛還平林去,雲肯無心出岫。賸準備、新詩幾首。」元.曾端〈端正好.一枕夢魂驚套.二煞〉:「飽養雞豚,廣栽桃李,多植桑麻,賸種粳禾。」


  

 简化字:圣
  部首: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ㄥˋ
  拼音: shèng




1.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晉.夏侯湛〈閔子騫贊〉:「聖既擬天,賢亦希聖。」

2.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很深造詣的人。如:「詩聖」、「樂聖」。




1.品德崇高、通達事理。如:「聖人」、「神聖」。

2.君主的。如:「聖恩」、「聖旨」。


  

  部首:牛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1.祭祀時所用的家畜。如:「三牲」。

2.泛指牛、羊、豬、馬等一般的家畜。如:「牲口」、「畜牲」。


  

  部首:肉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參見「胜鍵」、「雙胜類」等條。


  

  部首: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1.樂器名,吹管樂器。源自中國的簧管樂器。用十三至十七根裝有簧片的竹管和一根吹氣管,裝在一個鍋形的底座上製成。演奏時以口接於吹管,分別以指按簧管,吹之發聲。能奏和聲,吹氣及吸氣皆能發聲,其音色清晰透亮。今常用的高音笙多為三十六簧,常用於獨奏與合奏。目前還有中音笙、次中音笙、低音笙,多用於合奏。

2.古代東方之樂。《周禮.春官.眡瞭》:「凡樂事,播鞀,擊頌磬、笙磬。」漢.鄭玄.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清.孫詒讓.正義:「東方之樂,與樂器之笙物異,而取義於生則同也。」

3.竹簟。漢.揚雄《方言》卷五:「簟,宋、魏之間謂之笙。」晉.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盛於筒中。」李善注引劉逵曰:「桃笙,桃枝簟也,吳人謂簟為笙。」


  

  部首:生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1.稱謂:(1)用以稱姊妹的孩子。《爾雅.釋親》:「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如:「外甥」。(2)男子對阿姨、舅舅的自稱。(3)用以稱外孫。《詩經.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漢.毛亨.傳:「外孫曰甥。」

2.女婿。《孟子.萬章下》:「舜尚見帝,帝館甥于貳室,亦饗舜,迭為賓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漢.趙岐.注:「堯以女妻舜,故謂舜甥。」


  

 简化字:声
  部首:耳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ㄕㄥ
  拼音: shēng




1.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雷聲」。

2.音樂。如:「聲色之美」。《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漢.鄭玄.注:「宮商角徵羽,雜比曰音,單出曰聲,亦猶見也。」

3.言語。《史記.卷八〇.樂毅傳》:「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4.名譽。如:「政聲」、「名聲大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諸子之徒,心非鬱陶,苟馳夸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

5.音信、音訊。《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界上亭長寄聲謝我,何以不為致問?」

6.量詞。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7.參見「聲母」條。

8.聲調,漢字字音的高低長短。如中古音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個聲調。




宣布、張揚。《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國語.晉語五》:「是故伐備鍾鼓,聲其罪也。」


  

 简化字:绳
  部首: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ㄕㄥˊ
  拼音: shéng




1.用兩股以上的麻、絲、草或尼龍絲、金屬絲絞揉成的長條物。如:「麻繩」、「草繩」、「尼龍繩」。

2.繩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3.規矩、準則。如:「準繩」。《淮南子.天文》:「其佐后土,執繩而制四方。」

4.姓。如明代有繩服。




1.約束、制裁。如:「繩之以法」。《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2.糾正。三國魏.嵇康〈釋私論〉:「今執必公之理,以繩不公之情。」

3.衡量。《禮記.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漢.鄭玄.注:「繩,猶度也。」唐.孔穎達.正義:「繩是量度之物,經云以繩德厚謂度量之以道德仁厚。」

4.繼承。《詩經.大雅.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部首:目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ㄥˇ
  拼音: shěng




1.眼睛長了遮蔽視線的病。《說文解字.目部》:「眚,目病生翳也。」

2.疾病、疾苦。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如市,果見一人牽馬求售者,眚在左股。」

3.過失。《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4.災禍、災難。《易經.訟卦.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減省。通「省」。《說文解字.目部》「眚」字.清.段玉裁.注:「眚,又假為減省之省。」《周禮.地官.大司徒》:「七曰眚禮。」唐.賈公彥.疏:「眚禮者,謂吉禮之中眚其禮數。」


  

  部首:赤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ㄜˇ
  拼音: zhě




紅褐色的土。《說文解字.赤部》:「赭,赤土也。」《管子.地數》:「上有赭者,下有鐵。」



紫紅色的。如:「赭衣」。《新五代史.卷五二.雜傳.杜重威傳》:「契丹賜重威赭袍,使衣以示諸軍。」



燒光、燒盡。《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唐.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黔其廬,赭其垣,以示其無有。」


  

 简化字:锗
  部首: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6
  注音: ㄓㄜˇ
  拼音: zhě




(germanium,Ge)化學元素。原子序32。類金屬元素之一。粉末狀的鍺呈暗藍色,結晶狀的鍺為銀白色脆金屬。化學性質穩定,在常溫下不被氧化,有單向導電功能。存於煤礦、鐵礦及若干銀礦、銅礦中。可用於電晶體和整流器等儀器的製造。


  

  部首:木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ㄓㄜˋ
  拼音: zhè




1.植物名。桑科柘樹屬,直立或略攀緣狀灌木或喬木。樹皮灰褐色,具乳汁及長直刺。葉具柄,卵形或橢圓形,先端短突尖,鈍形至凹頭,托葉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球形頭狀花序。聚合果肉質、球形,熟時橙黃色。嫩葉可養蠶,根皮藥用。也稱為「葨芝」、「柘樹」、「黃金桂」。

2.姓。如漢代有柘溫舒。


  

  部首: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ㄜˋ
  拼音: zhè




1.參見「浙江」條。

2.大陸地區浙江省的簡稱。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ㄜˋ
  拼音: zhè




甘蔗的簡稱。參見「甘蔗」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ㄓㄜˋ
  拼音: zhè




一種蝗蟲類的昆蟲,以稻穀為食。《說文解字.虫部》「蟅」字.清.段玉裁.注:「按:即今北人所謂蛨蚱,江南人謂之蝗蟲。」


  

 简化字:鹧
  部首:鳥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22
  注音: ㄓㄜˋ
  拼音: zhè

參見「鷓鴣」條。


  

  部首:父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ㄓㄜ
  拼音: zhē




父親。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六下.釋親》:「㸙,父也。」《新唐書.卷二〇七.宦者傳上.高力士傳》:「肅宗在東宮,兄事力士,它王、公主呼為翂,戚里諸家尊曰㸙。」


  

  部首:口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明智。《書經.皋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粵若稽古帝漢,祖宗濬哲欽明。」



賢能明智的人。《左傳.成公八年》:「夫豈無辟王?賴前哲以免也。」唐.徐賢妃〈諫太宗息兵罷役疏〉:「然黷武翫兵,先哲所戒。」


  

  部首:日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明亮。如:「晢晢」。《說文解字.日部》:「晢,昭晢,明也。」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參見「海蜇」條。



毒蟲叮咬。唐.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而又設以奇異小蟲水草楂梨橘柚,苦鹹酸辛,雖蜇吻裂鼻,縮舌澀齒,而咸有篤好之者。」


  

 简化字:慑
  部首:心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1.畏懼、恐懼。《莊子.達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

2.懾服。《文選.枚乘.七發》:「恐虎豹,慴鷙鳥。」《晉書.卷二三.樂志下》:「威風震勁蜀,武烈慴強吳。」


  

 简化字:辄
  部首:車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1.古代車箱向前翻出的左右兩板。《說文解字.車部》:「輒,車兩輢也。」清.段玉裁.注:「車必有兩輢,如人必有兩耳。」

2.姓。如漢代有輒終古。




1.每、總是。如:「動輒得咎」、「所言輒從」。《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

2.即、就。《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鮿

  部首:魚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8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魚乾。《漢書.卷九一.貨殖傳》:「鮐鮆千斤,鮿鮑千鈞。」


  

  部首: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1.分裂肢體。《荀子.宥坐》:「汝以為諫者為必用耶?伍子胥不磔姑蘇東門外乎!」

2.宰割牲畜以祭鬼神。《禮記.月令》:「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一種書法筆法。用筆時向右下斜,今稱為「捺」。


  

 简化字:谪
  部首:言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1.譴責。如:「指謫」。《左傳.成公十七年》:「國子謫我。」

2.古代官吏降職調任。如:「謫仕」、「貶謫」。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罪過。《老子》第二十三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简化字:詟
  部首:言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23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恐懼、喪膽。《漢書.卷六.武帝紀》:「匈奴讋焉。」唐.顏師古.注:「讋,失氣。」


  

 简化字:褶
  部首:衣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4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衣物上的皺褶。通「褶」。南朝梁.劉遵〈應令詠舞詩〉:「履度開裙襵。」《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裹頭者,左右各三襵,以象三才。」



折疊。唐.元稹〈江陵三夢〉詩:「分張碎針線,襵疊故幈幃。」


  

  部首:言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5
  注音: ㄓㄜˊ
  拼音: zhé

參見「讘䛟」條。


  

  部首:老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ㄓㄜˇ
  拼音: zhě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記者」、「作者」。《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指示形容詞。同「這」。多用於古詩詞中。宋.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詞:「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1.用於句中,表示停頓。《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2.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表比擬。相當於「的樣子」。《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部首:玉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ㄓㄣ
  拼音: zhēn




寶貴、奇特稀有的。如:「珍味」、「珍品」、「珍禽異獸」。



1.稀有貴重的寶物。如:「奇珍異寶」。《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遇春啟匣觀看,內皆明珠異寶,無價之珍。」

2.美味的食物。如:「山珍海味」。唐.杜甫〈麗人行〉:「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愛惜、重視。如:「敝帚自珍」。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妥慎、審慎。如:「珍藏」、「珍惜」。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6876 页数: 6/42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