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譫言

 简化字:谵言
  注音: ㄓㄢ ㄧㄢˊ
  拼音: zhān yán

說話語無倫次。《黃帝內經素問.卷九.熱論》:「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


  真言

  注音: ㄓㄣ ㄧㄢˊ
  拼音: zhēn yán

1.真實誠摯的詞。如:「酒後吐真。」

2.宗教上稱俱有特殊力量的語詞或語句。《西遊記》第七回:「如來即辭了玉帝眾神與二尊者出天門之外,又發一個慈悲心,念動真咒語。」也稱為「咒語」。


  箴言

  注音: ㄓㄣ ㄧㄢˊ
  拼音: zhēn yán
 相似词:規語

規戒勸勉的詞。《書經.盤庚上》:「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


  諍言

 简化字:诤言
  注音: ㄓㄥ ㄧㄢˊ
  拼音: zhēng yán

規勸他人的正直辭。如:「他肯接納諍,所以能夠成功。」


  正言

  注音: ㄓㄥˋ ㄧㄢˊ
  拼音: zhèng yán

1.公正而剛直的話。《漢書.卷七七.劉輔傳》:「莫敢盡節正,非所以昭有虞之聽,廣德美之風也。」《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時人迫脅,莫敢正。」

2.職官名。唐有左右拾遺,宋初改為左右正,主掌規諫,分別隸屬於門下、中書兩省。


  證言

 简化字:证言
  注音: ㄓㄥˋ ㄧㄢˊ
  拼音: zhèng yán

做證的詞。如:「車禍目擊者的一席證,讓酒駕肇事者無法遁逃。」


  卮言

  注音: ㄓ ㄧㄢˊ
  拼音: zhī yán

無頭無尾、支離破碎的辭。《莊子.天下》:「以卮為曼衍,以重為真,以寓為廣。」後亦作為對自己作品的謙詞。


  知言

  注音: ㄓ ㄧㄢˊ
  拼音: zhī yán

1.有遠見的論。《左傳.襄公十四年》:「秦伯問於士鞅曰:『晉大夫其誰先亡?』對曰:『其欒氏乎?』……秦伯以為知,為之請於晉而復之。」

2.談中了解他人的真意。論語.堯曰:「不知,無以知人也。」《孟子.公孫丑上》:「何謂知?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


  直言

  注音: ㄓˊ ㄧㄢˊ
  拼音: zhí yán
 相反词:婉言、諱言

1.直陳其事而不加隱瞞。《左傳.成公十五年》:「子好直,必及於難。」《文選.賈誼.過秦論》:「故直其失,切諫其邪者,將以為君之榮,除主之禍也。」

2.正直不阿的論。《三國演義》第三〇回:「袁紹不納直,後必為曹操所擒。」


  摭言

  注音: ㄓˊ ㄧㄢˊ
  拼音: zhí yán

書名。五代王定保撰,十五卷。敘述唐代的貢舉制度及摭拾社會軼聞。也稱為「唐摭」。


  質言

 简化字:质言
  注音: ㄓˊ ㄧㄢˊ
  拼音: zhí yán

,以實情相告。《史記.卷一〇二.張釋之傳》:「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


  至言

  注音: ㄓˋ ㄧㄢˊ
  拼音: zhì yán

最美善的論、最合宜的道理。《莊子.天地》:「至不出,俗勝也。」《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臣聞國之將興,至數聞,內知己政,外見民情。」


  忠言

  注音: ㄓㄨㄥ ㄧㄢˊ
  拼音: zhōng yán
 相似词:忠告

忠誠正直、用以規諫他人的話。《漢書.卷六七.梅福傳》:「若此,則天下之士發憤懣、吐忠,嘉謀日聞於上。」《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忠不入,吾輩必受殃矣!」


  贅言

 简化字:赘言
  注音: ㄓㄨㄟˋ ㄧㄢˊ
  拼音: zhuì yán

多餘的詞。也稱為「贅詞」、「贅語」。


  縱言

 简化字:纵言
  注音: ㄗㄨㄥˋ ㄧㄢˊ
  拼音: zòng yán

任意談說,泛說諸事。《禮記.仲尼燕居》:「仲尼燕居,子張、子貢、游侍,縱至於禮。」


  閒言

 简化字:闲言
  注音: ㄒㄧㄢˊ ㄧㄢˊ
  拼音: xián yán

1.廢話。《紅樓夢》第八回:「閒少述,且說寶玉來至梨香院中,先入薛姨媽室中來,見薛姨媽打點針黹與丫頭們呢。」《文明小史》第三六回:「閒少敘,此時定甫合彭、施諸人,走到他公館門口,自有家人出來招呼,把帖子遞進去。」

2.評論是非的話。如:「有什麼不滿就應該當面說清楚,不要在背後說閒中傷人。」


  言言

  注音: ㄧㄢˊ ㄧㄢˊ
  拼音: yán yán

1.高大的樣子。《詩經.大雅.皇矣》:「臨衝閑閑,崇墉。」

2.每一句話。《三國演義》第六九回:「輅亹亹而談,精奧。」


  言語

 简化字:言语
  注音: ㄧㄢˊ ㄩˇ
  拼音: yán yǔ
 相似词:說話

1.說話。《易經.頤.象曰》:「君子以慎語,節飲食。」《三國演義》第一回:「性寬和,寡語。」

2.文章著述。《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故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虞丘壽王、東方朔、枚皋、王襃、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


  謠言

 简化字:谣言
  注音: ㄧㄠˊ ㄧㄢˊ
  拼音: yáo yán

民間流傳的歌謠。《後漢書.卷三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謠。」《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重言

  注音: ㄓㄨㄥˋ ㄧㄢˊ
  拼音: zhòng yán
 相反词:輕諾

1.為人所重視的論。《莊子.寓》:「寓十九,重十七。」

2.重視語。《文選.干寶.晉紀總論》:「正位居體,重慎法。」

3.重視承諾,信守諾。如:「你若重,就不要輕易承諾。」


  重言

  注音:(2) ㄔㄨㄥˊ ㄧㄢˊ
  拼音:(2) chóng yán

1.複詞的一種。由兩個相同單字,重疊組成的詞語。參見「疊字」條。如「藍藍」的天、「白白」的雲。

2.重複的說。《後漢書.卷三〇下.郎顗傳》:「故出死忘命,懇懇重。」


  閒言

 简化字:闲言
  注音:(2) ㄐㄧㄢˋ ㄧㄢˊ
  拼音:(2) jiàn yán

非議的話。「閒」文獻異文作「間」。語本《論語.先進》:「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


  言語

 简化字:言语
  注音:(2) ㄧㄢˊ ˙ㄩ
  拼音:(2) yán yu

1.稟告。如:「等我過去語一句,你再進來。」

2.。如:「你怎麼不語呢?」


  謠言

 简化字:谣言
  注音:(2) ㄧㄠˊ ˙ㄧㄢ
  拼音:(2) yáo yan
 相似词:讕言、流言、壞話、謊言
 相反词:實話、真話

虛構不實的傳聞。《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謠了。」《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也不瞧得那裡來的謠,一回說,兩江制臺某天某天殺了十八個維新黨。」


  言言

  注音:(2) ㄧㄣˊ ㄧㄣˊ
  拼音:(2) yín yín

和悅而恭敬的樣子。《禮記.玉藻》:「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斯。」


  八言詩

 简化字:八言诗
  注音: ㄅㄚ ㄧㄢˊ ㄕ
  拼音: bā yán shī

詩體名。每句八字的古體詩。在中國詩歌史上,只有漢東方朔作八詩上下篇。《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其餘有封泰山,……八、七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劉向所錄朔書具是矣。」


  不諱言

 简化字:不讳言
  注音: ㄅㄨˋ ㄏㄨㄟˋ ㄧㄢˊ
  拼音: bù huì yán

坦白的表露,不加隱藏。如:「這種糗事,他竟也毫不諱。」


  不可言

  注音: ㄅㄨˋ ㄎㄜˇ ㄧㄢˊ
  拼音: bù kě yán

無法明。《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僕嘗受相人之術,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貴而不可。」宋.蘇軾〈與楊元素書〉:「奇方承錄示,感戴不可,固當珍祕也。」


  不忍言

  注音: ㄅㄨˋ ㄖㄣˇ ㄧㄢˊ
  拼音: bù rěn yán

不忍心說。《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不食言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ㄧㄢˊ
  拼音: bù shí yán

守信,不違背自己所說的話。《公羊傳.僖公十年》:「何賢乎荀息?荀息可謂不食其矣。」


  不言語

 简化字:不言语
  注音: ㄅㄨˋ ㄧㄢˊ ˙ㄩ
  拼音: bù yán yu

不說話。如:「任憑眾人如何追問,翠兒只是不語,搖搖頭,眼淚就掉下來了。」


  代言人

  注音: ㄉㄞˋ ㄧㄢˊ ㄖㄣˊ
  拼音: dài yán rén

代表某方面發表論的人。如:「他是總統的代人,所以每次談話都很謹慎。」


  發言權

 简化字:发言权
  注音: ㄈㄚ ㄧㄢˊ ㄑㄩㄢˊ
  拼音: fā yán quán

發表意見的權利。如:「在民主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自由的發權。」


  發言人

 简化字:发言人
  注音: ㄈㄚ ㄧㄢˊ ㄖㄣˊ
  拼音: fā yán rén

代表某機關或團體對外發表新聞或論的人。


  方言學

 简化字:方言学
  注音: ㄈㄤ ㄧㄢˊ ㄒㄩㄝˊ
  拼音: fāng yán xué

以研究各地方為對象的學科。調查為其主要研究方法。因研究重點與目標不同,又可分為描寫方學、歷史方學、方地理學等類別。


  方言志

  注音: ㄈㄤ ㄧㄢˊ ㄓˋ
  拼音: fāng yán zhì

記錄某地方的專書。一般包括本地人文情況、方沿革以及語音、詞彙和語法的系統。


  風裡言

 简化字:风里言
  注音: ㄈㄥ ㄌㄧˇ ㄧㄢˊ
  拼音: fēng lǐ yán

街頭傳或謠。《金瓶梅》第一八回:「只聽見過路人風裡風裡語,多交頭接耳,街談巷議。」


  副語言

 简化字:副语言
  注音: ㄈㄨˋ ㄩˇ ㄧㄢˊ
  拼音: fù yǔ yán

說話時伴隨產生的種種動作、行為等。如聲音的強弱、高低、表情、對話者間的距離等。


  恆言錄

 简化字:恒言录
  注音: ㄏㄥˊ ㄧㄢˊ ㄌㄨˋ
  拼音: héng yán lù

書名。清錢大昕撰,六卷。從經史、說文、廣韻、筆記、詩文等採輯俚語方,逐一推究其源流、變遷及訛謬。清張鑑、阮常生曾為此書作注釋。


  換言之

 简化字:换言之
  注音: ㄏㄨㄢˋ ㄧㄢˊ ㄓ
  拼音: huàn yán zhī

用另一種說法來表示。用於改變敘述的邏輯或說話的立場。如:「他在上次的比賽不幸受傷;換之,幾乎可以確定他將缺席接下來的冠軍賽。」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30 页数: 6/2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