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yǎo
  綱要

 简化字:纲要
  注音: ㄍㄤ ㄧㄠˋ
  拼音: gāng yào
 相似词:大綱、綱目
 相反词:細目

1.綱領及要旨。如:「教材綱要」。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然洽聞之士,宜撮綱要。」《隋書.卷一八.律曆志下》:「疏而不漏,綱要克舉。」

2.書籍或法令的總綱大要。如:「地方自治綱要」。


  咎陶

  注音: ㄍㄠ ㄧㄠˊ
  拼音: gāo yáo

人名。傳說為舜的臣子。參見「咎繇」條。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鳴者也。」


  咎繇

  注音: ㄍㄠ ㄧㄠˊ
  拼音: gāo yáo

人名。傳說為舜的臣子,為人正直,掌管刑獄,是中國法典的創始人。《楚辭.屈原.九章.惜誦》:「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也作「咎陶」、「皋陶」。


  膏藥

 简化字:膏药
  注音: ㄍㄠ ㄧㄠˋ
  拼音: gāo yào

中醫學上把藥物浸於麻油內,適當時間後再於鍋中煎熬、去渣至濃稠狀。加入黃丹拌勻,離火後等藥物凝固,而放置涼水中去火毒,即成膏藥。使用時先加熱使其軟化,而鋪於布或薄油紙上,再貼上患部。一般膏藥依藥方不同而有行氣、活血或消腫定痛、護肉等作用。亦有將鮮藥搗爛後,攤在紙上而成。《紅樓夢》第八〇回:「我不信,一張膏藥就治這些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可也貼的好麼?」舊稱為「薄貼」。


  皋陶

  注音: ㄍㄠ ㄧㄠˊ
  拼音: gāo yáo

人名。傳說為舜的臣子,參見「咎繇」條。宋.蘇軾〈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故天下畏臯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告么

  注音: ㄍㄠˋ ㄧㄠ
  拼音: gào yāo

鬥牌時,洗完牌後,每人先翻一張牌或投骰子,比較點數大小,依序起牌,點數大者為頭家,點數最小者出局。因么點次序在先,所以稱這種按點起牌的方式為「告么」。《紅樓夢》第四七回:「鋪下紅毡,洗牌告么,五人起牌。」


  哥窯

 简化字:哥窑
  注音: ㄍㄜ ㄧㄠˊ
  拼音: gē yáo

宋代章氏兄弟所造的瓷器,哥哥的稱為「哥窯」,弟弟的則稱為「章窯」。哥窯瓷胎細質白,有冰裂紋,以米色、青色居多,頗為珍貴。


  歌謠

 简化字:歌谣
  注音: ㄍㄜ ㄧㄠˊ
  拼音: gē yáo

1.可以唱的韻語。有樂曲伴奏的稱「歌」,沒有樂曲伴奏的稱「謠」。《漢書.卷三〇.藝文志》:「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然履突鬼門,怪而不辭,駕龍乘雲,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彿乎漢武也。」

2.民間歌曲或通俗的歌曲。如:「鄉土歌謠」。


  弓腰

  注音: ㄍㄨㄥ ㄧㄠ
  拼音: gōng yāo

彎腰如弓。《酉陽雜俎.卷一四.諾臯記上》:「舞袖弓腰渾忘卻,蛾眉空帶九秋霜。」


  宮腰

 简化字:宫腰
  注音: ㄍㄨㄥ ㄧㄠ
  拼音: gōng yāo

細腰。春秋時,楚靈王愛好細腰的女子,於是宮中嬪妃都流行細腰裝束,故稱細腰為「宮腰」。宋.秦醇《譚意哥傳》:「荑手纖纖,宮腰搦搦,獨步於一時。」


  官窯

 简化字:官窑
  注音: ㄍㄨㄢ ㄧㄠˊ
  拼音: guān yáo

1.宋朝大觀、政和年間,徽宗於現在的開封設窯燒造瓷器,稱為「官窯」。是宋朝著名瓷窯之一。

2.明、清時代,江西景德鎮御器廠所燒製的瓷器,稱為「官窯」。


  光耀

  注音: ㄍㄨㄤ ㄧㄠˋ
  拼音: guāng yào
 相似词:燦爛、粲煥

1.亮光。《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會有龍出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為符瑞。」

2.光采、榮耀。《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愛敬盡於一人,光耀究於四海。」

3.顯揚光大。唐.柳宗元〈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每為一書,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

4.對人儀容的敬稱。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

5.光輝照耀。《文選.左思.蜀都賦》:「若雲漢含星,而光耀洪流。」

6.比喻恩澤。《呂氏春秋.孝行覽.孝行》:「愛敬盡於事親,光耀加於百姓。」


  廣窯

 简化字:广窑
  注音: ㄍㄨㄤˇ ㄧㄠˊ
  拼音: guǎng yáo

位於廣東省陽江縣,為中國最先仿燒洋瓷的地方。


  貴要

 简化字:贵要
  注音: ㄍㄨㄟˋ ㄧㄠˋ
  拼音: guì yào
 相似词:貴顯、顯要

有權勢而顯貴的官吏。《宋書.卷八五.王景文傳》:「人居貴要,但問心若為耳。」


  國藥

 简化字:国药
  注音: ㄍㄨㄛˊ ㄧㄠˋ
  拼音: guó yào

中藥。如:「國藥鋪」。


  哈腰

  注音: ㄏㄚ ㄧㄠ
  拼音: hā yāo
 相似词:彎腰
 相反词:伸腰

1.彎腰。如:「哈腰大笑」。也作「𨉣腰」。

2.舊時一種輕簡之禮,略如鞠躬,稍微彎腰以表示禮貌。也作「𨉣腰」。


  𨉣腰

  注音: ㄏㄚ ㄧㄠ
  拼音: hā yāo

1.彎腰。也作「哈腰」。

2.舊時一種輕簡之禮,稍微彎腰,略如鞠躬,以表示禮貌。也作「哈腰」。


  嗨喲

 简化字:嗨哟
  注音: ㄏㄞ ㄧㄠ
  拼音: hāi yāo

眾人一起出力使勁時的呼喊聲。如:「拔河比賽時,哨音一響,『嗨喲!嗨喲!』的聲音不絕於耳。」


  悍藥

 简化字:悍药
  注音: ㄏㄢˋ ㄧㄠˋ
  拼音: hàn yào

猛烈的藥物。《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陽疾處內,陰形應外者,不加悍藥及鑱石。」


  灝溔

 简化字:灏溔
  注音: ㄏㄠˋ ㄧㄠˇ
  拼音: hào yǎo

水流廣大無邊。《廣韻.上聲.皓韻》:「灝,灝溔,水勢遠也。」《文選.卷八.賦.司馬相如.上林賦》:「然後灝溔潢漾,安翔徐回。」晉.郭璞.注:「皆水無涯際貌也。」也作「浩溔」。


  喝吆

  注音: ㄏㄜˋ ㄧㄠ
  拼音: hè yāo

大聲叫喊。如:「他一聲喝吆,吵雜的會場頓時靜了下來。」


  橫夭

 简化字:横夭
  注音: ㄏㄥˋ ㄧㄠ
  拼音: hèng yāo

遭遇意外而短命早死。《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周瑜孺子,料必橫夭,再不敢正覷我兵!」


  紅藥

 简化字:红药
  注音: ㄏㄨㄥˊ ㄧㄠˋ
  拼音: hóng yào

芍藥的別名。參見「芍藥」條。


  後腰

 简化字:后腰
  注音: ㄏㄡˋ ㄧㄠ
  拼音: hòu yāo

背後的腰部。如:「小心,別閃了後腰!」清.徐珂《清類稗鈔.風俗類.蒙人俗尚》:「無論男婦,左脅下必插銅旱烟筒,後腰懸火刀鐮,鐮下墜紅綠色紬或布一寸。」


  花葯

 简化字:花药
  注音: ㄏㄨㄚ ㄧㄠˋ
  拼音: huā yào

雄蕊上端的囊狀部分,內含花粉。


  換藥

 简化字:换药
  注音: ㄏㄨㄢˋ ㄧㄠˋ
  拼音: huàn yào

在傷口消毒、塗抹新藥,以維護傷口清潔,持續藥效,促進傷口復原。


  晃耀

  注音: ㄏㄨㄤˇ ㄧㄠˋ
  拼音: huǎng yào

光彩煥發。三國魏.曹植〈靈芝篇〉:「靈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濱。榮華相晃耀,光采曄若神。」也作「晃曜」。


  晃搖

 简化字:晃摇
  注音: ㄏㄨㄤˋ ˙ㄧㄠ
  拼音: huàng yao

搖曳擺動。如「晃搖不定」。


  輝耀

 简化字:辉耀
  注音: ㄏㄨㄟ ㄧㄠˋ
  拼音: huī yào

光彩、光輝。宋.晏殊〈進兩制三館牡丹歌詩狀〉:「惟聖運之會昌,可繼重華之輝耀。」


  會要

 简化字:会要
  注音: ㄏㄨㄟˋ ㄧㄠˋ
  拼音: huì yào

1.綱領、綱要。三國.魏.王弼《周易略例.明彖》:「據會要以觀方來,則六合輻湊未足多也。」

2.分立門類,記載一代典章制度、文物故實的書。如《唐會要》、《五代會要》。


  溷肴

  注音: ㄏㄨㄣˋ ㄧㄠˊ
  拼音: hùn yáo

雜亂不清。《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禮不入寡婦之門,而湛酒溷肴,亂男女之別。」也作「混淆」。


  混淆

  注音: ㄏㄨㄣˋ ㄧㄠˊ
  拼音: hùn yáo
 相似词:混雜、殽雜
 相反词:澄清

1.雜亂無別。《抱朴子.外篇.尚博》:「真偽顛倒,玉石混淆。」《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是非混淆,公法度嚴明。」也作「溷肴」、「溷淆」、「渾殽」。

2.擾亂觀念、事物,使人無法分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布散謠言,混淆是非。」


  渾殽

 简化字:浑肴
  注音: ㄏㄨㄣˋ ㄧㄠˊ
  拼音: hùn yáo

錯雜無別。《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是以廉恥貿亂,賢不肖渾殽,未得其真。」也作「混淆」。


  火曜

  注音: ㄏㄨㄛˇ ㄧㄠˋ
  拼音: huǒ yào

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的第三天,即星期二。如:「日本人稱星期二為火曜日。」


  火藥

 简化字:火药
  注音: ㄏㄨㄛˇ ㄧㄠˋ
  拼音: huǒ yào
 相似词:炸藥

受衝擊或受熱,即起劇烈化學變化而產生高熱及大量氣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最早用於辟邪、驅鬼和娛樂,宋朝時始用於軍事。是中國三大發明之一。


  機要

 简化字:机要
  注音: ㄐㄧ ㄧㄠˋ
  拼音: jī yào

1.機密重要的事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有才幹者,擢為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新五代史.卷二四.唐臣傳.郭崇韜》:「中門之職,參管機要。」

2.機密重要的職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時殷仲堪在門下,雖居機要,資名輕小,人情未以方嶽相許。」。」《梁書.卷二五.列傳.周捨》:「其學思堅明,志行開敏,劬勞機要,多歷歲年,才用未窮,彌可嗟慟。」

3.機密重要的。如:「機要工作」。

4.精義要旨。唐.孔穎達〈書經正義序〉:「芟煩亂而翦浮辭,舉宏綱而撮機要。」唐.劉商〈賦得射雉歌送楊協律表弟赴婚期〉:「六藝從師得機要,百發穿楊含絕妙。」


  急要

  注音: ㄐㄧˊ ㄧㄠˋ
  拼音: jí yào

緊急重要。《書經.酒誥》唐.孔穎達.正義:「固慎大臣,雖非急要,尚能使君道得定,況汝又能剛斷於酒乎?」《魏書.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傳中.任城王雲傳》:「凡所營造,自非供御切須,戎仗急要,亦宜微減。」


  輯要

 简化字:辑要
  注音: ㄐㄧˊ ㄧㄠˋ
  拼音: jí yào

彙錄要項。如:「稅法輯要」。《元史.卷二五.仁宗本紀二》:「詔江浙行省印農桑輯要萬部,頒降有司遵守勸課。」


  紀要

 简化字:纪要
  注音: ㄐㄧˋ ㄧㄠˋ
  拼音: jì yào

記錄要點的文字。如:「旅日紀要」。也作「記要」。


  記要

 简化字:记要
  注音: ㄐㄧˋ ㄧㄠˋ
  拼音: jì yào

記錄要點的文字。如:「旅歐記要」。也作「紀要」。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527 页数: 5/3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