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hào
  燒焦

 简化字:烧焦
  注音: ㄕㄠ ㄐㄧㄠ
  拼音: shāo jiāo

因加熱過度而碳化或枯乾。如:「爐子裡的蕃薯因為烤得太久而燒焦了。」


  燒結

 简化字:烧结
  注音: ㄕㄠ ㄐㄧㄝˊ
  拼音: shāo jié

將由粉末加壓成形的型胚,加熱到熔點以下的適當溫度,使相鄰粉末相互擴散而生固態結合的程序。


  紹介

 简化字:绍介
  注音: ㄕㄠˋ ㄐㄧㄝˋ
  拼音: shào jiè

為人居間引進。《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勝請為紹介,而見之於將軍。」也作「介紹」。


  燒酒

 简化字:烧酒
  注音: ㄕㄠ ㄐㄧㄡˇ
  拼音: shāo jiǔ

泛指酒精含量高的蒸餾酒。性烈味香,以高粱、米、麥等釀製而成。通常指高粱酒而言。也稱為「白酒」。


  紹劇

 简化字:绍剧
  注音: ㄕㄠˋ ㄐㄩˋ
  拼音: shào jù

流行於大陸地區浙江、上海一帶的劇種。原稱為「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樂器以板胡、笛、斗子為主,主要腔調為二凡、三五七,偶用陽路。音樂風格激越、粗獷高亢。


  少康

  注音: ㄕㄠˋ ㄎㄤ
  拼音: shào kāng

人名。夏代的中興君主。帝相的兒子,寒浞弒相篡位,相的皇后緡已娠,逃歸有仍,生少康。及長,滅寒浞,光復夏統,號稱中興,在位二十二年崩。


  燒烤

 简化字:烧烤
  注音: ㄕㄠ ㄎㄠˇ
  拼音: shāo kǎo

1.用火烘烤。如:「媽媽用小火燒烤肉片,夾在吐司裡味道格外鮮美。」

2.經火烘烤的食物,通常將肉類或海鮮放在火上,一面烤,一面塗上醬料。如:「他最喜歡和朋友邊喝啤酒,邊吃燒烤。」


  少刻

  注音: ㄕㄠˇ ㄎㄜˋ
  拼音: shǎo kè

不久、過一會兒。《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還剩有十來個在鈔袋裡,留著少刻買燒酒喫。」《紅樓夢》第五回:「少刻有小鬟來調桌安椅,擺設酒肴。」


  燒臘

 简化字:烧腊
  注音: ㄕㄠ ㄌㄚˋ
  拼音: shāo là

一種食品。先將肉類醃漬,再用火烘烤成紅棕色的肉製食品。


  捎來

 简化字:捎来
  注音: ㄕㄠ ㄌㄞˊ
  拼音: shāo lái

順便帶來。如:「同學回母校,捎來了老師關懷的口信。」


  杓倈

 简化字:杓俫
  注音: ㄕㄠˊ ㄌㄞˊ
  拼音: sháo lái

貪色的傻瓜。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沒見識的杓倈,知甚死活,無廉恥的喬才,惹場折挫。」


  少來

 简化字:少来
  注音: ㄕㄠˇ ㄌㄞˊ
  拼音: shǎo lái

1.向來。《宋書.卷八五.謝莊傳》:「實因羸疾,常恐奄忽,故少來無意於人間,豈當有心於崇達邪!」《南史.卷三四.沈懷文傳》:「吾少來如此,豈可一朝而變,非欲異物,性之所不能耳。」

2.對使用的數量或分量加以限制。如:「菜裡可以放些辣椒,可是要少來。」

3.勿來。如:「他們家裡不懂情理,咱們以後少來吧!」

4.不要胡來。如:「你少來了!這話能信嗎?」


  燒藍

 简化字:烧蓝
  注音: ㄕㄠ ㄌㄢˊ
  拼音: shāo lán

1.藍色質地的琺瑯製品。

2.在鋼鐵製的器物表面,塗上藥物加熱,使形成一層極薄的藍色、棕色或黑色的氧化膜。可防鏽、增加美觀。多用於機械零件或槍械上。也稱為「發藍」、「烤藍」。


  少牢

  注音: ㄕㄠˋ ㄌㄠˊ
  拼音: shào láo

祭祀時只用羊、豕二牲,此二牲即稱為「少牢」。《禮記.王制》:「天子社稷皆大牢,諸侯社稷皆少牢。」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夙興夜處』,言於祔廟之祝;『多福無疆』,布於少牢之饋。」也稱為「中牢」。


  少禮

 简化字:少礼
  注音: ㄕㄠˇ ㄌㄧˇ
  拼音: shǎo lǐ

1.無禮,欠缺禮節。《三國演義》第五三回:「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沉於此。」

2.失禮,禮貌不周的客套話。如:「上次令堂七十大壽,我也少禮,沒去拜壽。」

3.請人不必拘於禮節的客套話。清.洪昇《長生殿》第五〇齣:「玉妃少禮,請坐了。」


  燒煉

 简化字:烧炼
  注音: ㄕㄠ ㄌㄧㄢˋ
  拼音: shāo liàn

燒丹煉藥。「煉」文獻異文作「鍊」。唐.李翶〈疏屏姦佞〉:「凡自古奸佞之人可辨也,……,主好神仙,則通燒鍊變化之術。」清.趙翼〈白香山〉詩:「元和中,方士燒鍊之術盛行,士大夫多有信之者。」


  少量

  注音: ㄕㄠˇ ㄌㄧㄤˋ
  拼音: shǎo liàng

分量、數量較少。如:「少量多餐」、「這湯再加少量鹽,就會變得更美味可口。」


  紹繚

 简化字:绍缭
  注音: ㄕㄠˋ ㄌㄧㄠˊ
  拼音: shào liáo

纏繞。漢.無名氏〈有所思〉詩:「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劭令

  注音: ㄕㄠˋ ㄌㄧㄥˋ
  拼音: shào lìng

德行的高善。《晉書.卷九.簡文帝紀》:「丞相、錄尚書、會稽王體自中宗,明德劭令,英秀玄虛,神棲事外。」


  燒錄

 简化字:烧录
  注音: ㄕㄠ ㄌㄨˋ
  拼音: shāo lù

透過燒錄器將所想要儲存的資料,以雷射記錄的方式,燒製於光碟片上。


  哨馬

 简化字:哨马
  注音: ㄕㄠˋ ㄇㄚˇ
  拼音: shào mǎ

刺探敵情的騎兵。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當日天色又昏暗,刮著大風,下著大雨,早是趕不上大隊,又被哨馬趕上,轟散俺子母兩人。」《三國演義》第四一回:「忽哨馬報說:『曹操大軍已屯樊城。』」


  燒埋

 简化字:烧埋
  注音: ㄕㄠ ㄇㄞˊ
  拼音: shāo mái

安排料理喪葬等事。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我叫化了些紙錢,將著柴火燒埋孩兒去呵。」《紅樓夢》第四回:「薛家有的是錢,老爺斷一千也得,五百也得,與馮淵作燒埋之費。」


  燒賣

 简化字:烧卖
  注音: ㄕㄠ ˙ㄇㄞ
  拼音: shāo mai

一種麵點。用極薄的麵皮包裹餡料,蒸熟後食用。也稱為「燒麥」。


  邵美

  注音: ㄕㄠˋ ㄇㄟˇ
  拼音: shào měi

美善。《孔叢子.居衛》:「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也,不病毛鬢之不茂也。」


  召南

  注音: ㄕㄠˋ ㄋㄢˊ
  拼音: shào nán

《詩經》十五國風之一,都是周朝的民間歌謠。


  少年

  注音: ㄕㄠˋ ㄋㄧㄢˊ
  拼音: shào nián

1.年輕。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時,輕薄好絃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少年夫妻卻也過的恩愛,只是看了許多光景,心下好生不然,時常偷掩淚流。」

2.年輕的男子。三國魏.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橫頭坐著一個少年,白淨面皮,微微幾根鬍子,眼張失落,在船上兩邊看女人。」


  少女

  注音: ㄕㄠˋ ㄋㄩˇ
  拼音: shào nǚ
 相似词:女郎
 相反词:老媼、老婦

年輕未婚的女子。《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南蠻》:「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


  少陪

  注音: ㄕㄠˇ ㄆㄟˊ
  拼音: shǎo péi

應酬賓客,因事不能相陪的客套話。《老殘遊記二編》第七回:「今天屈你冷落半夜,明早就有多少人來哭你,我此刻就要少陪你了。」


  燒瓶

 简化字:烧瓶
  注音: ㄕㄠ ㄆㄧㄥˊ
  拼音: shāo píng

一種化學實驗器材。頸長口窄而腹圓,用玻璃或銅製成,可用來加熱或蒸餾化學藥品,稱為圓底燒瓶。其他尚有平底燒瓶、三角燒瓶、三口燒瓶等。


  少憩

  注音: ㄕㄠˇ ㄑㄧˋ
  拼音: shǎo qì
 相似词:暫休

暫時休息。《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布少憩門樓,不覺睡著在椅上。」


  少頃

 简化字:少顷
  注音: ㄕㄠˇ ㄑㄧㄥˇ
  拼音: shǎo qǐng
 相似词:頃刻

不久、片刻。《三國演義》第二回:「少頃,何進入白后,欲誅中涓。」《紅樓夢》第三五回:「少頃,只見寶釵、薛姨媽等也進去了。」


  梢人

  注音: ㄕㄠ ㄖㄣˊ
  拼音: shāo rén

船夫。《喻世明言.卷二三.張舜美燈宵得麗女》:「數日之間,雖水火之事,亦自謹慎,稍人亦不知其為女人也。」也作「梢公」、「艄公」。


  少日

  注音: ㄕㄠˇ ㄖˋ
  拼音: shǎo rì

1.昔日,年少時候。宋.辛棄疾〈定風波.少日春懷似酒濃〉詞:「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鐘。」

2.不久,沒幾天。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甄沖》:「至家少日而婦病,遂之。」宋.向子諲〈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詞.序〉:「辭勞避謗,出守姑蘇。到郡少日,請又力焉。詔可。」


  燒肉

 简化字:烧肉
  注音: ㄕㄠ ㄖㄡˋ
  拼音: shāo ròu

一種烤肉食品。


  捎色

  注音: ㄕㄠˋ ㄕㄞˇ
  拼音: shào shǎi

褪色,多指布帛而言。如:「這件衣服捎色不少,該換件新的了!」


  燒傷

 简化字:烧伤
  注音: ㄕㄠ ㄕㄤ
  拼音: shāo shāng

身體因接觸高溫、強酸、強鹼或放射線等而引起的傷害。主要病狀是皮膚發紅、起水泡、皮膚壞死和組織變黑。


  少商

  注音: ㄕㄠˋ ㄕㄤ
  拼音: shào shāng

在手拇指內側端部的穴道。


  梢梢

  注音: ㄕㄠ ㄕㄠ
  拼音: shāo shāo

1.擬聲詞。形容風聲。南朝宋.鮑照〈野鵝賦〉:「風梢梢而過樹,月蒼蒼而照臺。」唐.常建〈空靈山應田叟〉詩:「曳策背落日,江風鳴梢梢。」

2.勁健的樣子。《文選.謝朓.詶王晉安詩》:「梢梢枝早勁,塗塗露晚晞。」唐.杜甫〈雕賦〉:「梢梢勁翮,肅肅逸響。」

3.尾垂的樣子。唐.李賀〈唐兒歌〉:「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青臂。」


  稍稍

  注音: ㄕㄠ ㄕㄠ
  拼音: shāo shāo

1.約略、稍微。如:「他最近稍稍胖了一點。」

2.漸漸。《戰國策.齊策四》:「由此觀之,非得失之策與?稍稍誅滅,滅亡無族之時,欲為監門閭里,安可得而有乎哉?」《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


  少少

  注音: ㄕㄠˇ ㄕㄠˇ
  拼音: shǎo shǎo
 相似词:極少

稍稍、些微。《聊齋志異.卷一.賈兒》:「兒微啟下裳,少少露其假尾。」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78 页数: 5/1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