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简化字:滠
  部首:水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 ㄕㄜˋ
  拼音: shè




河川名。有東西二源,東源出大陸地區湖北省黃安縣,西源出河南省羅山縣,二源至黃陂縣合而南流,注入長江。


  

  部首:木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2
  注音: ㄕㄜˋ
  拼音: shè




植物名。即虎豆。豆科血藤屬,一年生蔓性草本。頂葉卵狀菱形,側葉闊卵形。夏秋間開紫色蝶形花。莢果密生白毛。


  

  部首:大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ㄜ
  拼音: shē




1.用錢浪費,沒有節制。參見「奢侈」條。

2.誇張。《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




過分的、過多的。如:「奢望」、「奢求」。



姓。如明代有奢寅。


  

 简化字:赊
  部首:貝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ㄜ
  拼音: shē




1.買賣貨物時先記帳,而後延期付款或收款。如:「賒帳」、「賒欠」。

2.寬恕、寬宥。南朝梁.江淹〈尚書符〉:「此而可賒,孰不可宥!」




1.遙遠。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明.王謙〈戲題扇上蹇驢作一小畫〉詩:「負重那堪道路賒,行行未得到村家。」

2.長久。唐.李中〈旅夜聞笛〉詩:「長笛起誰家,秋涼夜漏賒。」

3.稀疏、稀少。唐.錢起〈送費秀才歸衡州〉詩:「不畏心期阻,惟愁面會賒。」唐.張說〈岳州作〉詩:「物土南州異,關河北信賒。」




奢侈的行為。通「奢」。《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等傳.論曰》:「楚楚衣服,戒在窮賒。」


  

  部首:舌
 总笔画:6
  注音: ㄕㄜˊ
  拼音: shé




1.動物口腔中專司辨別味道,幫助咀嚼與發音的味覺器官。也稱為「舌頭」。

2.物體像舌頭的部分。如:「火舌」、「帽舌」、「筆舌」。

3.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ㄕㄜˊ
  拼音: shé




姓。如唐代有佘欽。


  

  部首: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ㄜˊ
  拼音: shé




1.以手抽點物品的數目。古時多用於數蓍草占卜,以測吉凶。《玉篇.手部》:「揲,數蓍也。」《易經.繫辭上》:「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自己揲了一個蓍,筮得『天山遁』。」

2.拿取。《史記.卷一〇五.扁鵲倉公傳》:「揲荒爪幕,湔浣腸胃。」

3.折疊。唐.劉駕〈長門怨〉詩:「閒揲舞衣歸未得,夜來砧杵六宮秋。」


  

 简化字:舍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ㄜˇ
  拼音: shě




1.放下、放棄。如:「割捨」、「捨棄」、「捨近求遠」、「依依不捨」。

2.布施、給予。如:「施捨」、「捨財」、「捨藥」。《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又有捨了一吊香錢,抱個紙元寶去,說是借財氣的。」

3.離開。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故捨汝而旅食京師。」


  

  部首:示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注音: ㄕㄜˋ
  拼音: shè




1.傳說中的土地神。《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2.祭土地神的地方。《左傳.昭公十七年》:「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於社。」

3.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如:「春社」、「秋社」。

4.祭土地神的典禮。《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公如齊觀社,非禮也。」

5.為工作、生活或共同目標結合成的組織、團體。如:「報社」、「通訊社」、「合作社」、「學社」。

6.姓。如元代有社佑。




祭祀土地神。《書經.召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


  

  部首:犬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ㄜˋ
  拼音: shè

參見「猞猁孫」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ㄜˋ
  拼音: shè




1.徒步渡水。如:「跋山涉水」。宋.陸游〈秋郊有懷〉詩四首之四:「秋山瘦益奇,秋水淺可涉。」

2.乘船渡水。《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唐.韓愈〈閔已賦〉:「行舟楫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3.經歷。如:「涉險」、「涉世未深」。《管子.兵法》:「厲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

4.牽連、相關。如:「牽涉」、「涉嫌」。《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目覽詞訟,手答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

5.進入、陷入。如:「涉足」。《左傳.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6.泛讀、博覽。如:「涉獵群書」。宋.王安石〈祭韓欽聖學士文〉:「紛百家兮並涉,超獨懷兮道德。」




姓。如宋代有涉緯。


  

  部首:鹿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21
  注音: ㄕㄜˋ
  拼音: shè




1.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鹿科。形似鹿而小,無角,尾短,善跳躍。毛黑褐色或灰褐色。雄麝犬齒細長,露出口外,腹部有香囊,能分泌香氣。

2.麝香的香氣。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一:「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简化字:设
  部首:言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ㄜˋ
  拼音: shè




1.安置、陳列。如:「擺設」。《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狐主設二旆而退之。」《紅樓夢》第三回:「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

2.建立、制訂。《韓非子.八經》:「設法度以齊民,信賞罰以盡能。」《禮記.禮運》:「以設制度,以立田里。」

3.籌劃。參見「設計」、「設法」等條。




表示揣測的語詞。即假若。《史記.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傳》:「此特帝在,即錄錄,設百歲後,是屬寧有可信者乎?」


  

  部首:田
 总笔画:5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1.陳述、說明。如:「申訴」。《楚辭.屈原.九章.抽思》:「道卓遠而日忘兮,願自申而不得。」

2.舒展。通「伸」。漢.桓寬《鹽鐵論.利議》:「乃安得鼓口舌,申顏眉,預前論議是非國家之事也。」《文選.曹植.洛神賦》:「申禮防以自持。」




1.地支的第九位。

2.時辰名。約當下午三時至五時。

3.國名。故址約於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南陽縣北方。

4.姓。如戰國時韓有申不害。




再、重複。《文選.陸機.辯亡論》:「而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節儉。」《資治通鑑.卷一一五.晉紀三十七.安帝義熙六年》:「卿且申一戰,死復何晚!」


  

  部首: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1.使肢體或彈性物體由彎、短的狀態變直或變長。如:「伸懶腰」、「伸直」、「伸長」。

2.表白、陳述。通「申」。如:「伸冤」、「伸白」。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不有佳作,何伸雅懷?」


  

  部首: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1.吟誦、吟詠。《禮記.學記》:「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

2.因身心痛苦而由口中發出聲音。如:「呻吟」、「呻呼」。


  

  部首:气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化學元素。氙的舊譯。


  

  部首:肉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夾脊肉。《說文解字.肉部》:「胂,夾脊肉也。」段玉裁注引王弼云:「當中脊之肉也。」《黃帝內經素問.卷一一.刺腰痛論》:「刺腰尻交者,兩髁胂上。」


  

  部首: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arsenic,As)化學元素。原子序33。即砒。類金屬元素之一。有黃、灰、黑褐三種同素異形體,質脆而有毒。其化合物可用於殺蟲、殺菌和醫療等方面。砷亦可與鉛、銅等製成合金。


  

 简化字:绅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1.古代官員束在腰間的大帶子。《說文解字.糸部》:「紳,大帶也。」《論語.鄉黨》:「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三國魏.何晏.集解:「紳,大帶也。」

2.退職的官僚或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如:「官紳」、「鄉紳」、「土豪劣紳」。




約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書曰:『紳之束之』;宋人有治者,因重帶自紳束也。」


  

  部首:魚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8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參見「鯤鯓」條。


  

  部首:人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1.行走的樣子。《說文解字.人部》:「侁,行貌。」

2.眾多。晉.傅咸〈皇太子釋奠頌〉:「濟濟儒生,侁侁胄子。」


  

 简化字:诜
  部首: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發言、詢問。《說文解字.言部》:「詵,致言也。」



參見「詵詵」條。


  

  部首:馬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6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馬群眾多的樣子。《說文解字.馬部》:「駪,馬眾多貌。」


  

  部首:米
部外笔画:3
 总笔画:9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1.糧食加工後所餘的渣滓。《玉篇.米部》:「籸,粉滓也。」元.司農司《農桑輯要.卷七.孳畜.豬》:「閹豬子待瘡口乾乎復後,取巴豆兩粒,去殼爛擣,和麻籸糟糠之類飼之。」

2.凝固的粥。《玉篇.米部》:「籸,粥凝也。」


  

  部首:生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眾多。《說文解字.生部》:「甡,眾生並立之貌。」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1.從高到下,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與「淺」相反。如:「深海」、「深淵」。

2.高奧、精微。如:「他這句話的用意很深。」

3.濃厚。如:「一往情深」、「深藍色」。

4.形容時間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茂盛。唐.杜甫〈春望〉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很、非常。如:「深得人緣」、「深加讚美」。


  

  部首:木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參見「棽棽」條。


  

  部首:火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ㄕㄣ
  拼音: shēn




熾盛、興盛。《說文解字.焱部》:「燊,盛貌。」


  

  部首:示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ㄣˊ
  拼音: shén




1.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稱為「神」。如:「山神」、「天神」、「海神」。

2.聖賢或所崇拜的人死後的精靈也稱為「神」。《後漢書.卷四十四.張禹傳》:「中土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難於濟涉。」

3.人的精氣或注意力。如:「留神」、「傷神」、「聚精會神」。

4.姓。如漢代有神曜。




稀奇、玄妙、不平凡的。如:「神童」、「神機妙算」。


  

  部首:邑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地名。春秋時周朝的屬地。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1.微笑。《論語.先進》:「夫子哂之。」宋.陳師道〈示三子〉詩:「喜極不得語,淚盡方一哂。」

2.譏諷、嘲笑。《晉書.卷七七.蔡謨傳》:「我若為司徒,將為後代所哂,義不敢拜也。」


  

  部首:矢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況且。晉.陶淵明〈勸農〉詩六首之四:「相彼賢達,猶勤壟畝;矧伊眾庶,曳裾拱手!」《南史.卷三五.顧覬之傳》:「死且不憚,矧伊刑罰;身且不愛,何況妻子。」



亦。《書經.康誥》:「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



齒根。通「齗」。《禮記.曲禮上》:「笑不至矧,怒不自詈。」漢.鄭玄.注:「齒本曰矧,大笑則見。」


  

 简化字:谂
  部首: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1.勸諫、規諫。《左傳.閔公二年》:「昔辛伯諗周桓公。」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見余過,故父子相諗而挽留余飯焉。」

2.想念、思念。《詩經.小雅.四牡》:「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三國魏.邯鄲淳〈漢鴻臚陳紀碑〉:「思齊古公,邠土是因,不忘諗國,惠我無垠。」

3.告知。《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世忠以書來諗,飛復曰:『均為國家,何分彼此?』」

4.知悉。同「讅」。元.戴良〈跋錢舜舉所臨閻立本西域圖〉:「因茅元禮攜至求題,姑志所聞如是,博雅君子,必有能諗之者。」

5.潛藏、四處游散。通「淰」。《孔子家語.卷七.禮運》:「故龍以為畜,而魚鮪不諗。」


  

 简化字:审
  部首:宀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1.知道、明白、清楚。同「諗」、「讅」。《史記.卷二三.禮書》:「君子審禮,則不可欺以詐偽。」《三國演義》第一一五回:「臣困鄧艾於祁山,陛下連降三詔,召臣回朝,未審聖意為何?」

2.推究、分析。《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

3.偵訊訴訟案件。如:「審判」、「審訊」。

4.謹慎。宋.蘇軾〈張文定公墓誌銘〉:「契丹遣使為言,卿宜審處其事。」




周密、詳細。《聊齋志異.卷一.賈兒》:「審顧之,四肢皆如人,但尾垂後部。」



姓。如漢代有審食其。


  

 简化字:沈
  部首:水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8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1.汁。《說文解字.水部》:「瀋,汁也。」如:「墨瀋未乾」。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九.墨》:「所以晉人多用凹心硯者,欲磨墨貯瀋耳。」

2.大陸地區瀋陽市的簡稱。如:「安瀋鐵路」。


  

 简化字:婶
  部首:女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8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稱謂:(1)用以稱叔父的妻子。即叔母。《集韻.上聲.寑韻》:「嬸,俗謂叔母曰嬸。」(2)用以稱丈夫的弟婦。如:「小嬸」。(3)用以尊稱結過婚的女性長輩。如:「大嬸」。


  

 简化字:审
  部首:言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2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知悉、詳知。同「審」。清.徐珂《清稗類鈔.棍騙類.飾為某王以行騙》:「僧急白鹽政,鹽政固讅某邸狀貌,又知其請假也,因偕僧赴寺。」


  

  部首:目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7
  注音: ㄕㄣˇ
  拼音: shěn




深視。《說文解字.目部》:「瞫,深視也。」


  

  部首:肉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ㄣˋ
  拼音: shèn




古代帝王祭祀用的生肉。《玉篇.肉部》:「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皆社稷宗廟之肉也。」《左傳.閔公二年》:「帥師者,受命於廟,受脤於社。」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6876 页数: 5/42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