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biāo
  表述

  注音: ㄅㄧㄠˇ ㄕㄨˋ
  拼音: biǎo shù

表達陳述。如:「為釐清事實真相,他要求雙方詳盡的表述。」《宋史.卷四八七.外國列傳三.高麗》:「彥恭表述治意,求印佛經,詔以《藏經》并御製《祕藏詮》、《逍遙詠》、《蓮華心輪》賜之。」


  表率

  注音: ㄅㄧㄠˇ ㄕㄨㄞˋ
  拼音: biǎo shuài

以身作則,其行為處事為大眾效法的對象。《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何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職在進善退惡。』」《紅樓夢》第二〇回:「所以弟兄之間不過盡其大概的情理就罷了,並不想自己是丈夫,須要為子弟之表率。」


  表態

 简化字:表态
  注音: ㄅㄧㄠˇ ㄊㄞˋ
  拼音: biǎo tài
 相似词:亮相

表明態度,以說明自己的意見或想法。如:「他雖頻頻表態,卻無法取得眾人的諒解。」


  熛炭

  注音: ㄅㄧㄠ ㄊㄢˋ
  拼音: biāo tàn

火炭。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


  標題

 简化字:标题
  注音: ㄅㄧㄠ ㄊㄧˊ
  拼音: biāo tí
 相似词:題目

標明文章或作品內容的簡短語句。《南齊書.卷二.高帝本紀下》:「若標題猶存,姓字可識,可即運載,致還本鄉。」元.周密《齊東野語.卷六.紹興御府書畫式》:「裝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識標題,具有成式。」


  表題

 简化字:表题
  注音: ㄅㄧㄠˇ ㄊㄧˊ
  拼音: biǎo tí

古代科舉中表、誥體試文的題目。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六.太子監國》:「余今欲學作表,卿可一如詩題立例,具詩題與表題閒日封進,以廣琢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二爺道:『今年該是個甚麼表題?』大爺道:『我猜沒有別的,去年老人家在貴州征服了一洞苗子,一定是這個表題。』」


  彪蔚

  注音: ㄅㄧㄠ ㄨㄟˋ
  拼音: biāo wèi

形容文采煥發。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原牋記之為式,既上窺乎表,亦下睨乎書,使敬而不懾,簡而無傲,清美以惠其才,彪蔚以文其響,蓋牋記之分也。」唐.韓愈等〈會合聯句〉:「君才誠倜儻,時論方洶溶。格言多彪蔚,懸解無梏拲。」


  表文

  注音: ㄅㄧㄠˇ ㄨㄣˊ
  拼音: biǎo wén

上表奏文。《三國演義》第一一回:「謙曰:『今天下擾亂,王綱不振,公乃漢室宗親,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邁無能,情願將徐州相讓。公勿推辭。謙當自寫表文,申奏朝廷。』」


  飆武

 简化字:飙武
  注音: ㄅㄧㄠ ㄨˇ
  拼音: biāo wǔ

俗稱武術比賽熱烈進行。


  飆舞

 简化字:飙舞
  注音: ㄅㄧㄠ ㄨˇ
  拼音: biāo wǔ

瘋狂無拘束地跳舞。


  標下

 简化字:标下
  注音: ㄅㄧㄠ ㄒㄧㄚˋ
  拼音: biāo xià

前清指軍中的部下、屬下。清.孔尚任《桃花扇.爭位》:「你既駐札本境,就在本帥標下做個先鋒。」《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標下來的時候,大人坐在廳上,候標下的回信。」


  標顯

 简化字:标显
  注音: ㄅㄧㄠ ㄒㄧㄢˇ
  拼音: biāo xiǎn

表明、顯示。《書經.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唐.孔穎達.正義:「次明衣服上下,標顯尊卑,故云:『汝明』。」《宋書.卷八六.殷孝祖傳》:「今與賊交鋒,而以羽儀目標顯,若善射者十手攢射,欲不斃,得乎?」


  標線

 简化字:标线
  注音: ㄅㄧㄠ ㄒㄧㄢˋ
  拼音: biāo xiàn

管制道路交通,表示指引、禁止及警示的線條或文字。通常用油漆混凝土、金屬或橡膠等材料勘劃而成。


  表顯

 简化字:表显
  注音: ㄅㄧㄠˇ ㄒㄧㄢˇ
  拼音: biǎo xiǎn

表揚、獎勵。《書經.君牙》:「厥有成績,紀于太常。」漢.孔安國.傳:「其有成功,見紀錄書于王之太常,以表顯之。」《後漢書.卷七〇.孔融傳》:「更置城吧,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也作「表章」、「表彰」。


  表現

 简化字:表现
  注音: ㄅㄧㄠˇ ㄒㄧㄢˋ
  拼音: biǎo xiàn
 相似词:表達、表露、表示、發揮、體現、吐露、顯示、再現
 相反词:隱藏

把思想、感情、生活經歷等內情顯露出來。如:「董事長面對這次財務危機,表現得十分淡定。」《文明小史》第一回:「一府之內,以我為表率,總要有些作為,方得趁此表現。」


  表相

  注音: ㄅㄧㄠˇ ㄒㄧㄤˋ
  拼音: biǎo xiàng

1.表彰而佐助之。漢.班固〈典引〉:「故先命玄聖,使綴學立制,宏亮洪業,表相祖宗,贊揚迪哲。」

2.外貌。《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翟酺》:「圖書有漢賊孫登,將以才智為中官所害。觀君表相,似當應之。」


  表象

  注音: ㄅㄧㄠˇ ㄒㄧㄤˋ
  拼音: biǎo xiàng

1.表露出來的徵象。《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列傳》:「會上欲擊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預見表象,先圖其利。」《續漢書志.第一〇.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表象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2.過去感知或經驗的事物,再浮現於意識中的形象或意象。


  飆信

 简化字:飙信
  注音: ㄅㄧㄠ ㄒㄧㄣˋ
  拼音: biāo xìn

俗指網路上拼命發信至討論區,參加討論的行為。


  表兄

  注音: ㄅㄧㄠˇ ㄒㄩㄥ
  拼音: biǎo xiōng

稱謂。用以稱姑母、舅父、姨母的兒子,年齡長於己者。《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我四十年前,與尊大人終日相聚。敘祖親,尊翁還是我的表兄。」《紅樓夢》第三回:「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啣玉而誕,頑劣異常。」也稱為「表哥」。


  表演

  注音: ㄅㄧㄠˇ ㄧㄢˇ
  拼音: biǎo yǎn
 相似词:扮演、獻技、獻藝、演出

1.戲劇、舞蹈、雜技等的演出。如:「他們表演天鵝湖舞劇。」

2.把情節或技藝以公開方式表現。如:「飛行表演」、「口技表演」。

3.用動作、方法,把事情的內容或特點一一示範演出。如:「家事表演」、「農事表演」。

4.指做事不切實際,像演戲一般。如:「你這招只是表演給我看的。」


  表揚

 简化字:表扬
  注音: ㄅㄧㄠˇ ㄧㄤˊ
  拼音: biǎo yáng
 相似词:表彰、讚揚
 相反词:批評、指摘

表彰顯揚。《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府尹道:『你兒子是個成器的,不消說,我正待表揚其孝。』」《文明小史》第二〇回:「魏榜賢看了,又只是一個人儘著拍手,以表揚他佩服的意思。」


  表儀

 简化字:表仪
  注音: ㄅㄧㄠˇ ㄧˊ
  拼音: biǎo yí

表率儀範。漢.賈誼《新書.卷八.官人》:「知足以為源泉,行足以為表儀。」


  標語

 简化字:标语
  注音: ㄅㄧㄠ ㄩˇ
  拼音: biāo yǔ
 相似词:口號

為宣傳而張貼的詞句。通常語句簡短、精鍊、意義明顯。如「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可用以宣導交通安全的重要。


  標占

 简化字:标占
  注音: ㄅㄧㄠ ㄓㄢˋ
  拼音: biāo zhàn

作上記號,據為己有。宋.司馬光《涑水紀聞》卷一一:「背後有空閒地土,強人為之標占。」


  飆漲

 简化字:飙涨
  注音: ㄅㄧㄠ ㄓㄤˇ
  拼音: biāo zhǎng

飛漲。如:「物價飆漲」。


  表章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ㄤ
  拼音: biǎo zhāng

1.顯揚、表揚。《漢書.卷六.武帝紀.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也作「表顯」、「表彰」。

2.古代臣子上君主的奏章。《三國演義》第二回:「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那真宗也是個仁君,見裴習已死,便自不欲苛求,即批准了表章。」


  表彰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ㄤ
  拼音: biǎo zhāng
 相似词:表揚、讚揚
 相反词:懲罰、貶責

表揚、獎勵。《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孝宣帝每有嘉瑞,輒以改元,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列為年紀,蓋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導德重勛高,孤所深倚,誠宜表彰殊禮。」也作「表顯」、「表章」。


  表照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ㄠˋ
  拼音: biǎo zhào

作為證據。《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公公教我歸來,問婆婆取一領新布衫、汗衫、褲子、新鞋襪,有金絲罐在這裡表照。」


  錶針

 简化字:表针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ㄣ
  拼音: biǎo zhēn

鐘錶或各種測試用表上,用以指示刻度的指針。


  表徵

 简化字:表征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ㄥ
  拼音: biǎo zhēng

事實表現足資徵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原夫載籍之作也,必貫乎百氏,被之千載,表徵盛衰,殷鑒興廢。」


  表證

 简化字:表证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ㄥˋ
  拼音: biǎo zhèng

1.疾病初期時所表現出的病症。多見於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急性傳染病,其症狀惡寒、身痛、發熱、鼻塞、頭痛、脈浮等。

2.表徵。漢.王充《論衡.骨相》:「惟知命有明相,莫知性有骨法:此見命之表證,不見性之符驗也。」

3.證明。《水滸傳》第一九回:「別的眾人都殺了,難道只恁地好好放了你去,……且請下你兩個耳朵來做表證。」清.洪昇《長生殿》第三〇齣:「說到此悔不來,惟天表證。縱冷骨不重生,拚向九泉待等。」


  摽幟

 简化字:摽帜
  注音: ㄅㄧㄠ ㄓˋ
  拼音: biāo zhì

用以識別的旗幟或記號。《後漢書.卷七一.皇甫嵩傳》:「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皆著黃巾為摽幟,時人謂之『黃巾』。」也作「標幟」。


  標致

 简化字:标致
  注音: ㄅㄧㄠ ㄓˋ
  拼音: biāo zhì
 相似词:漂亮、美麗
 相反词:醜陋

1.表明意旨。《魏書.卷八二.文苑傳.序》:「自昔聖達之作,賢哲之書,莫不統理成章,蘊氣標致。」

2.風采、氣韻。宋.王之道〈和王覺民梅花〉詩:「先生標致良可人,此詩不減花娉婷。」宋.劉蒙《菊譜.玉毬第五》:「玉毬出陳州,……頗與諸菊異,然顏色標致,固自不凡。」

3.形容女子丰姿美麗,出眾動人。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一折:「小姐,芙蓉面,楊柳腰,這般標致,誰人近得?」《紅樓夢》第一九回:「說畢,搖身說變,竟變了一個最標致美貌的一位小姐。」也作「標緻」。


  標置

 简化字:标置
  注音: ㄅㄧㄠ ㄓˋ
  拼音: biāo zhì

標舉品第,自明地位。《晉書.卷七五.劉惔傳》:「桓溫嘗問惔:『會稽王談更進邪?』惔曰:『極進,然故第二流耳。』溫曰:『第一復誰?』惔曰:『故在我輩。』其高自標置如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殷中軍道韓太常曰:『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


  標誌

 简化字:标志
  注音: ㄅㄧㄠ ㄓˋ
  拼音: biāo zhì
 相似词:標幟、標識、符號、記號、象徵

1.表明特徵、識別的記號。如:「交通標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汶水注》:「前有石銘一所,漢末奉高令所立,無所敘述,標誌而已。」

2.顯示。如:「此次的成果展,標誌著本廠提升產品研發能力的初步成功。」


  標幟

 简化字:标帜
  注音: ㄅㄧㄠ ㄓˋ
  拼音: biāo zhì
 相似词:標記、標誌、標識、記號

用以識別的旗幟或記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個標幟,候今冬農隙之時,興工板築。」也作「摽幟」。


  標緻

 简化字:标致
  注音: ㄅㄧㄠ ㄓˋ
  拼音: biāo zhì

形容女子丰姿美麗,出眾動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有這樣好標緻娘子,做了媳婦,折殺了你!」。《文明小史》第一九回:「臉蛋兒生得標緻還在其次,單是他那一雙腳,只有一點點,怎麼叫人瞧了不勾魂攝魄?」也作「標致」。


  標識

 简化字:标识
  注音: ㄅㄧㄠ ㄓˋ
  拼音: biāo zhì
 相似词:標記、標誌、標幟、記號

1.表明特徵的記號。三國魏.嵇康〈聲無哀樂論〉:「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舉一名以為標識耳。」《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把盛油的桶兒,一面大大寫個『秦』字,一面寫『汴梁』二字,將油桶做個標識,使人一覽而知。」

2.標明、顯明。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幸臨水殿觀爭標錫宴》:「預以紅旗插於水中,標識地分遠近。」


  表姪

 简化字:表侄
  注音: ㄅㄧㄠˇ ㄓˊ
  拼音: biǎo zhí

稱謂。用以稱表兄弟的兒女。表兄弟的兒子稱為「表姪」,女兒稱為「表姪女」。《舊唐書.卷一〇五.楊慎矜傳》:「慎矜與鉷父瑨中外兄弟,鉷即表姪。」《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好教朝奉得知,我家有個表姪女新寡,且是生得嬌媚,尚未有個配頭。」


  表識

 简化字:表识
  注音: ㄅㄧㄠˇ ㄓˋ
  拼音: biǎo zhì

1.標記。《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初,京師聞青、徐賊眾數十萬人,訖無文號旌旗表識,咸怪異之。」《三國志.吳書.周魴傳》:「井乞請幢麾數十,以為表幟,使山兵吏民,目瞻見之。」也作「表誌」。

2.標上記號。《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若無親屬,可於官壖地葬之,表識姓名,為設祠祭。」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608 页数: 5/1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