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識時通變

 简化字:识时通变
  注音: ㄕˋ ㄕˊ ㄊㄨㄥ ㄅㄧㄢˋ
  拼音: shì shí tōng biàn

能認清局勢,隨機應變。《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爾祖子文,為楚名臣,時通變,倘子非其嫡裔耶?何言之悖也。」也作「時達變」。


  識途老馬

 简化字:识途老马
  注音: ㄕˋ ㄊㄨˊ ㄌㄠˇ ㄇㄚˇ
  拼音: shì tú lǎo mǎ
 相反词:迷路羔羊

稱經驗豐富的人。參見「老馬途」條。《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既承你以我為途老馬,我卻有無多的幾句話,恐你不信。」


  識文斷字

 简化字:识文断字
  注音: ㄕˋ ㄨㄣˊ ㄉㄨㄢˋ ㄗˋ
  拼音: shì wén duàn zì

會讀書認字。如:「古時鄉間女子能文斷字的,屈指可數。」


  識文談字

 简化字:识文谈字
  注音: ㄕˋ ㄨㄣˊ ㄊㄢˊ ㄗˋ
  拼音: shì wén tán zì

會讀書字。《孤本元明雜劇.薛苞認母.第二折》:「孩兒也,你是個文談字的人。」


  似曾相識

 简化字:似曾相识
  注音: ㄙˋ ㄘㄥˊ ㄒㄧㄤ ㄕˋ
  拼音: sì céng xiāng shì

好像曾經看過,對所見的人、事、物感覺熟悉。如:「雖是第一次見面,卻有種似曾相之感。」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盃〉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燕歸來。」


  素不相識

 简化字:素不相识
  注音: ㄙㄨˋ ㄅㄨˋ ㄒㄧㄤ ㄕˋ
  拼音: sù bù xiāng shì
 相似词:素昧生平

向來不認、不熟悉。《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陸瑁傳》:「及同郡徐原,爰居會稽,素不相,臨死遺書,託以孤弱。」《西遊記》第四回:「眾天丁又與你素不相,他怎肯放你擅入?」


  通才練識

 简化字:通才练识
  注音: ㄊㄨㄥ ㄘㄞˊ ㄌㄧㄢˋ ㄕˋ
  拼音: tōng cái liàn shì

博學多才、見練達的人。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觀頌序〉:「夫其通才練,贍學多聞,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同類意識

 简化字:同类意识
  注音: ㄊㄨㄥˊ ㄌㄟˋ ㄧˋ ㄕˋ
  拼音: tóng lèi yì shì

心理學上指個人覺察到他人的行為特徵與自己相似,而興起歸屬於同類的心理作用。


  通識教育

 简化字:通识教育
  注音: ㄊㄨㄥ ㄕˋ ㄐㄧㄠˋ ㄩˋ
  拼音: tōng shì jiào yù

一種求博求通並強調個人全面發展的全人教育。使學生學習不同領域之基礎概念,而能以不同的知觀點解釋人類的生活處境,包括自我發展、人文社會、自然世界等面向,並透過這些不同的知取徑,掌握人類所面臨的重要議題。


  通識科目

 简化字:通识科目
  注音: ㄊㄨㄥ ㄕˋ ㄎㄜ ㄇㄨˋ
  拼音: tōng shì kē mù

為培養學生全面觀照社會的能力所開設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課程。我國於民國七十三年起由教育部規定各大學開設通教育科目。如哲學概論、藝術概論等。


  團體意識

 简化字:团体意识
  注音: ㄊㄨㄢˊ ㄊㄧˇ ㄧˋ ㄕˋ
  拼音: tuán tǐ yì shì

心理學上指由多數個人集合組成團體時,各成員都意到自己是團體中的一分子。


  萬法唯識

 简化字:万法唯识
  注音: ㄨㄢˋ ㄈㄚˇ ㄨㄟˊ ㄕˋ
  拼音: wàn fǎ wéi shì

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謂一切現象都是心的轉化變現。所以現象是虛幻,只有心是真實有。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三界唯心,萬法唯,所以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危機意識

 简化字:危机意识
  注音: ㄨㄟˊ ㄐㄧ ㄧˋ ㄕˋ
  拼音: wéi jī yì shì

指人對危險的事物具有預防的心理。如:「民眾休閒娛樂時,要有危機意,避免涉足不良場所。」


  未識一丁

 简化字:未识一丁
  注音: ㄨㄟˋ ㄕˋ ㄧ ㄉㄧㄥ
  拼音: wèi shì yī dīng

形容人不字或毫無學問。參見「不一丁」條。《明史.卷一八〇.王瑞傳》:「文職有未一丁,武階亦未挾一矢。」


  先識遠量

 简化字:先识远量
  注音: ㄒㄧㄢ ㄕˋ ㄩㄢˇ ㄌㄧㄤˋ
  拼音: xiān shì yuǎn liàng

事先預料的判斷力,以及遠大的見。《晉書.卷六〇.索靖傳》:「靖有先遠量,知天下將亂。」


  幸獲識荊

 简化字:幸获识荆
  注音: ㄒㄧㄥˋ ㄏㄨㄛˋ ㄕˋ ㄐㄧㄥ
  拼音: xìng huò shì jīng

荊,初次見面或見到平素所仰慕的人。參見「荊」條。後以幸獲荊為初見平時所仰慕的人的敬辭。如:「您的大名如雷貫耳,今日有緣幸獲荊,實在榮幸之至!」


  一般見識

 简化字:一般见识
  注音: ㄧ ㄅㄢ ㄐㄧㄢˋ ㄕˋ
  拼音: yī bān jiàn shì

同樣的見氣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小婦人道是孩子家,不與他一般見。」《紅樓夢》第六〇回:「姨奶奶別和他小孩子一般見,等我們說他。」


  一丁不識

 简化字:一丁不识
  注音: ㄧ ㄉㄧㄥ ㄅㄨˋ ㄕˋ
  拼音: yī dīng bù shì

比喻不字或毫無學問。參見「不一丁」條。《金瓶梅》第四八回:「菽麥不知,一丁不。」《醒世姻緣傳》第一回:「那邢生後來做到尚書的人品,你道他眼裡那裡有你這個一丁不的佳公子?」


  一面之識

 简化字:一面之识
  注音: ㄧ ㄇㄧㄢˋ ㄓ ㄕˋ
  拼音: yī miàn zhī shì

只見過一次面。比喻交情不深。《水滸傳》第八一回:「宿太尉舊日在華州降香,曾與宋江有一面之。」《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親的友,尚且反面無情,何況一飯之恩,一面之。」也作「一面之交」。


  意識歷程

 简化字:意识历程
  注音: ㄧˋ ㄕˋ ㄌㄧˋ ㄔㄥˊ
  拼音: yì shì lì chéng

個體與環境互動時,對己身與外在自覺的歷程。


  意識型態

 简化字:意识型态
  注音: ㄧˋ ㄕˋ ㄒㄧㄥˊ ㄊㄞˋ
  拼音: yì shì xíng tài

參見「意形態」條。


  意識形態

 简化字:意识形态
  注音: ㄧˋ ㄕˋ ㄒㄧㄥˊ ㄊㄞˋ
  拼音: yì shì xíng tài

泛指個人或群體所持有關於社會運作方式的思維模式。該詞為法國大革命後恐怖統治時期遭受囚禁的思想家特拉西(Antoine Destutt de Tracy,西元1754~1836)所創,原意為有關形構觀念(idea)的知體系(-logy)。然而,在馬克思(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看來,意形態本身即代表了統治階級對世界的看法,而這種看法必定是扭曲的,因為它只合乎統治階級的利益。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意形態也常被視為是優勢群體世界觀的心智反映。也譯作「意型態」。


  意識障礙

 简化字:意识障碍
  注音: ㄧˋ ㄕˋ ㄓㄤˋ ㄞˋ
  拼音: yì shì zhàng ài

對外界事物與自身的辨能力、反應能力減退或喪失。輕微的症狀是意模糊,嚴重時則全身失去反應。


  一字不識

 简化字:一字不识
  注音: ㄧ ㄗˋ ㄅㄨˋ ㄕˋ
  拼音: yī zì bù shì

一個字也認不得。《隋唐演義》第八二回:「及取副封一看,咄咄稱奇,原來那字跡與他來書無異,一字不,傳與眾官看了,無不駭然。」《孽海花》第一四回:「後來看看那書,裝潢得極為盛麗,翻出來卻一字不。」


  有膽有識

 简化字:有胆有识
  注音: ㄧㄡˇ ㄉㄢˇ ㄧㄡˇ ㄕˋ
  拼音: yǒu dǎn yǒu shì

有膽量、有見。《野叟曝言》第四〇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憂患意識

 简化字:忧患意识
  注音: ㄧㄡ ㄏㄨㄢˋ ㄧˋ ㄕˋ
  拼音: yōu huàn yì shì

處於安定中仍不忘思慮急難處境的危機感。如:「唯有對自己的國家前途懷有憂患意,才能避免民族走向衰敗的命運。」


  有魂沒識

 简化字:有魂没识
  注音: ㄧㄡˇ ㄏㄨㄣˊ ㄇㄟˊ ㄕˋ
  拼音: yǒu hún méi shì

粗心大意,迷迷糊糊。《金瓶梅》第三三回:「又不知家裡外頭,什麼人扯落的?你恁有魂沒,心不在肝上。」


  有識之士

 简化字:有识之士
  注音: ㄧㄡˇ ㄕˋ ㄓ ㄕˋ
  拼音: yǒu shì zhī shì

有見的人。《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紀》:「時有之士心獨怪之,後遂因何氏傾沒漢祚焉。」宋.蘇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有之士皆謂陛下厭聞人言,意輕邊事,其兆見於此矣。」


  遠見卓識

 简化字:远见卓识
  注音: ㄩㄢˇ ㄐㄧㄢˋ ㄓㄨㄛˊ ㄕˋ
  拼音: yuǎn jiàn zhuó shì

高遠卓越的見。明.焦竑《玉堂叢語.卷四.調護》:「解縉之才,有類東方朔,然遠見卓,朔不及也。」


  增長見識

 简化字:增长见识
  注音: ㄗㄥ ㄓㄤˇ ㄐㄧㄢˋ ㄕˋ
  拼音: zēng zhǎng jiàn shì

增廣見聞知。《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橫豎我們這趟出門,乃是為著增長見,於學問有益的事。」也作「增長見聞」。


  知高識低

 简化字:知高识低
  注音: ㄓ ㄍㄠ ㄕˋ ㄉㄧ
  拼音: zhī gāo shì dī

應對進退,懂得人情世故。《二刻拍案驚奇》卷六:「金生是個聰明的人。在他門下,知高低,溫和待人。」《隋唐演義》第三〇回:「你小小年紀,倒知高低,曉得事務。」


  知機識變

 简化字:知机识变
  注音: ㄓ ㄐㄧ ㄕˋ ㄅㄧㄢˋ
  拼音: zhī jī shì biàn

能預見事物演變的徵兆,掌握機會。《舊唐書.卷六八.尉遲敬德等傳》史臣曰:「皆所謂猛將謀臣,知機變。有唐之盛,斯實賴焉。」


  知情識趣

 简化字:知情识趣
  注音: ㄓ ㄑㄧㄥˊ ㄕˋ ㄑㄩˋ
  拼音: zhī qíng shì qù

情意相合,志趣相投。《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美娘哀哭之際,聽得聲音廝熟,止啼而看,原來正是知情趣的秦小官。」也作「知音趣」。


  知輕識重

 简化字:知轻识重
  注音: ㄓ ㄑㄧㄥ ㄕˋ ㄓㄨㄥˋ
  拼音: zhī qīng shì zhòng

明白通曉事物的輕重緩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他是個在行的,知輕重,如何不曉得?」


  知識產權

 简化字:知识产权
  注音: ㄓ ㄕˋ ㄔㄢˇ ㄑㄩㄢˊ
  拼音: zhī shì chǎn quán

大陸地區指智慧財產權。


  知識分子

 简化字:知识分子
  注音: ㄓ ㄕˋ ㄈㄣˋ ㄗˇ
  拼音: zhī shì fèn zǐ

具有相當知學問,並對政治、社會等具有影響力的人物。


  知識工程

 简化字:知识工程
  注音: ㄓ ㄕˋ ㄍㄨㄥ ㄔㄥˊ
  拼音: zhī shì gōng chéng

係設計和開發專家系統及其他知識庫程式的方法和過程。集合科學、方法、技術三者於一體,來研究人類專家專業知識的獲取、語言表示形式,和如何以電腦實作。


  知識階級

 简化字:知识阶级
  注音: ㄓ ㄕˋ ㄐㄧㄝ ㄐㄧˊ
  拼音: zhī shì jiē jí

以知從事精神勞動的人。如教育家、藝術家、作家、學人、醫師、律師、工程師等。


  知識經濟

 简化字:知识经济
  注音: ㄓ ㄕˋ ㄐㄧㄥ ㄐㄧˋ
  拼音: zhī shì jīng jì

指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於應用知和創造知的能力,有別於其他生產要素(如土地、廠房、人力等)所產生的經濟活動。「知經濟」一觀念,於西元一九九六年「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被提出後,自此即受到各國學者與政府的重視。


  知時識務

 简化字:知时识务
  注音: ㄓ ㄕˊ ㄕˋ ㄨˋ
  拼音: zhī shí shì wù

能夠認清當前的情勢、世事和時代潮流,不去違背。《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況我每知時務,正該如此。」《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幸喜他知時務,常合些開通的朋友來往,創議開辦了幾處學堂。」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28 页数: 5/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