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自省

  注音: ㄗˋ ㄒㄧㄥˇ
  拼音: zì xǐng
 相似词:內省、自察

我省察。《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晉.潘岳〈秋興賦〉:「悟時歲之遒盡兮,慨俛首而省。」


  自性

  注音: ㄗˋ ㄒㄧㄥˋ
  拼音: zì xìng

佛教用語:(1)謂事物的本體、本質。《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諸法如幻相,無性、無他性,本不然,今則無滅。」(2)謂事物的存在狀態。《成唯識論》卷八:「初能遍計性云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性妄執種為所緣故。」


  自修

  注音: ㄗˋ ㄒㄧㄡ
  拼音: zì xiū

1.己溫習功課。如:「這一堂是修課。」

2.沒有老師指導,己努力研究學習。如:「他的學識全由修而來。」

3.修身,我修養。「修」文獻異文作「脩」。《禮記.大學》:「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脩也。」


  自許

 简化字:自许
  注音: ㄗˋ ㄒㄩˇ
  拼音: zì xǔ

我期許,含有負、信之意。《晉書.卷七七.殷浩傳》:「溫既以雄豪許,每輕浩,浩之不憚也。」《文選.謝靈運.初去郡詩》:「顧己雖許,心跡猶未并。」


  自詡

 简化字:自诩
  注音: ㄗˋ ㄒㄩˇ
  拼音: zì xǔ
 相似词:自誇

誇、耀。如:「他詡為全班最聰明的人,高傲的神態,實在令人討厭。」《明史.卷二五七.列傳.陳新甲》:「新甲不引罪,反詡其功,帝益怒。」


  自序

  注音: ㄗˋ ㄒㄩˋ
  拼音: zì xù

作文述其生平,或道著作旨趣。如:「太史公序」。也作「敘」。


  自衒

  注音: ㄗˋ ㄒㄩㄢˋ
  拼音: zì xuàn

我誇耀、炫耀。《戰國策.燕策一》:「處女無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衒,弊而不售。」《文選.曹植.求試表》:「夫媒者,士女之醜行也。」


  自學

 简化字:自学
  注音: ㄗˋ ㄒㄩㄝˊ
  拼音: zì xué

未經老師指點,我學習。如:「我的電腦知識是學所得。」


  自縊

 简化字:自缢
  注音: ㄗˋ ㄧˋ
  拼音: zì yì
 相似词:弔頸、懸梁、上吊

上吊結束己的生命。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你為甚麼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縊?」《大宋宣和遺事.利集》:「內外有兵守衛,雖衣帶皆為取去,蓋防其縊也。」也作「經」。


  自營

 简化字:自营
  注音: ㄗˋ ㄧㄥˊ
  拼音: zì yíng

己經營而非委外經營。如:「學校打算將委外經營的福利社收回營。」


  自用

  注音: ㄗˋ ㄩㄥˋ
  拼音: zì yòng
 相反词:公用

1.固執己的意見。如:「剛愎用」。

2.個人所使用的器物。如:「用品」、「用轎車」。


  自由

  注音: ㄗˋ ㄧㄡˊ
  拼音: zì yóu
 相反词:束縛、奴役、拘束、限制、專制

1.依照己的意志行事,不受外力拘束或限制。《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適間聽諫議表章,數朕失德,此章一出,中外咸知,一舉一動,天子不得由矣!」《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因是父母在,不敢由。」

2.指在《憲法》上或法律保障不受國家或他人干涉的權利。如:「言論由」、「宗教由」。


  自幼

  注音: ㄗˋ ㄧㄡˋ
  拼音: zì yòu

小。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幼頗習儒業,學成滿腹文章,只是一生不能忘情花酒。」《紅樓夢》第四九回:「那寶琴年輕心熱,且本性聰敏,幼讀書識字。」


  自娛

 简化字:自娱
  注音: ㄗˋ ㄩˊ
  拼音: zì yú

求娛樂。如:「彈唱娛」。漢.班固〈答賓戲〉:「走亦不任廁技於彼列,故密爾娛於斯文。」晉.陶淵明〈飲酒詩.序〉:「既醉之後,輒題數句娛。」


  自虞

  注音: ㄗˋ ㄩˊ
  拼音: zì yú

己忖度,仔細思量。漢.司馬相如〈長門賦〉:「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虞。」


  自喻

  注音: ㄗˋ ㄩˋ
  拼音: zì yù

己比喻為某個對象。《文選.賈誼.弔屈原文.序》:「遂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因喻。」


  自願

 简化字:自愿
  注音: ㄗˋ ㄩㄢˋ
  拼音: zì yuàn
 相似词:志願
 相反词:被迫、強制、強迫

己願意。《薛仁貴征遼事略》:「若抑勒著教往,難建功,可要願而去者。」也作「愿」。


  自贊

 简化字:自赞
  注音: ㄗˋ ㄗㄢˋ
  拼音: zì zàn

1.行褒美。如:「為文贊」。

2.薦。《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朔贊曰:『臣嘗受易,請射之。』」


  自責

 简化字:自责
  注音: ㄗˋ ㄗㄜˊ
  拼音: zì zé

我譴責或責備。如:「他有這種下場,都是咎由取,你不必責。」


  自找

  注音: ㄗˋ ㄓㄠˇ
  拼音: zì zhǎo

尋,己招得。如:「他凡事總愛朝負面思考,以致整天憂心忡忡,真是找苦惱。」清.小和山樵《紅樓復夢》第七四回:「後日清明,咱們宅裡的年例,分賞你們銀錢錁紙、香燭酒飯,你候著去領,各人找頭路,休要在這裡纏老蔡的媳婦。」


  自珍

  注音: ㄗˋ ㄓㄣ
  拼音: zì zhēn

我珍惜。如:「做人不僅要重,也要珍重他人。」。《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淵潛以珍。」


  自知

  注音: ㄗˋ ㄓ
  拼音: zì zhī

身知曉、明白。《三國演義》第九回:「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知罪大。」《老殘遊記》第二回:「話說老殘在漁船上被眾人砸得沉下海去,知萬無生理,只好閉著眼睛,聽他怎樣。」


  自治

  注音: ㄗˋ ㄓˋ
  拼音: zì zhì

1.己處理己的事務,含有能約束己行為之意。《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毛玠》:「用人如此,使天下人治,吾復何為哉!」

2.實行民主政治,在各地方由選舉產生權力機構,管理地方事務。如:「民族治」、「治團體」。


  自制

  注音: ㄗˋ ㄓˋ
  拼音: zì zhì
 相似词:克己

1.行裁決,不受約束。《漢書.卷七二.王吉傳》:「今上下僭差,人人制,是以貪財〔誅〕利,不畏死亡。」

2.己的欲望、情感、行為加以約束,不使越出常軌。如:「他很能制。」


  自製

 简化字:自制
  注音: ㄗˋ ㄓˋ
  拼音: zì zhì

成品由己製造,非購買而得。如:「這些醬菜完全是製的,不含任何防腐劑。」


  自重

  注音: ㄗˋ ㄓㄨㄥˋ
  拼音: zì zhòng

愛,珍惜己。《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夫主將乃三軍之所繫命,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重。」《紅樓夢》第三三回:「寶玉雖然該打,老爺也要重。」


  自主

  注音: ㄗˋ ㄓㄨˇ
  拼音: zì zhǔ

能依身的意志、權力行事,不受他人干涉。如:「婚姻主」、「獨立主」。《老殘遊記》第八回:「眾人攙著,勉強移步,走了約數十步,方纔活動,可以主。」


  自助

  注音: ㄗˋ ㄓㄨˋ
  拼音: zì zhù

己幫助己。如:「助而後人助」。《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欲使諸儒共正經義,頗令學者得以助。」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助。」


  自注

  注音: ㄗˋ ㄓㄨˋ
  拼音: zì zhù

作者對於己作品的注釋。《南史.卷一九.謝靈運傳》:「作山居賦,并注以言其事。」


  自專

 简化字:自专
  注音: ㄗˋ ㄓㄨㄢ
  拼音: zì zhuān

1.行專擅。《禮記.中庸》:「子曰:『愚而好用,賤而好專。』」《紅樓夢》第六七回:「我也不敢專就收起來,特拿來給太太瞧瞧。」

2.誇、耀。元.曾瑞〈哨遍.起製軒轅始建套.尾〉:「據堅平明正清。非為俺專,若回光返照仁人面,廉潔分明然顯。」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三折:「他可也忒專,說大言,誇輕健。」


  自傳

 简化字:自传
  注音: ㄗˋ ㄓㄨㄢˋ
  拼音: zì zhuàn

某人述其一生故事,內容詳盡有條理,且意在公諸於世的作品。


  自轉

 简化字:自转
  注音: ㄗˋ ㄓㄨㄢˋ
  拼音: zì zhuàn

天體繞其軸而旋轉。


  自撰

  注音: ㄗˋ ㄓㄨㄢˋ
  拼音: zì zhuàn

己寫作。如:「這本書的確是由某歌手撰的,並非請人代筆之作。」《明史.卷三〇一.列女列傳一.汪烈婦》:「踰月,家人為亡者齋祭,婦撰祭文,辭甚悲。」


  自茲

 简化字:自兹
  注音: ㄗˋ ㄗ
  拼音: zì zī

從此。《文選.范曄.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茲以降,訖于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唐.杜甫〈過津口〉詩:「南岳茲近,湘流東逝深。」也作「此」。


  自恣

  注音: ㄗˋ ㄗˋ
  拼音: zì zì

佛教用語:(1)隨意。《彌沙塞五分戒本》:「是比丘不受,後恣請,為好故,往至居士、居士婦所,作是言:『為我辦如是衣直。』」(2)指佛教僧團每年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因那一天會舉行懺悔集會,請人隨意揭發己的過失。《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凡夏罷歲終之時,此日應名『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愆之義,舊云『恣』者,是義翻也。」


  自足

  注音: ㄗˋ ㄗㄨˊ
  拼音: zì zú

1.覺滿足、滿意。《文選.陸機.文賦》:「恆遺恨以終篇,豈懷盈而足。」《文選.郭璞.江賦》:「傲足於一嘔,尋風波以窮年。」

2.滿足己的需求。如:「足」。


  自尊

  注音: ㄗˋ ㄗㄨㄣ
  拼音: zì zūn

1.加尊號。《史記.卷四〇.楚世家》:「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而王不加位,我尊耳。』乃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

2.尊重己,不委屈求全,也不容許別人歧視和侮辱。如:「尊不足,容易卑。」《韓非子.詭使》:「重厚尊,謂之長者。」《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陛下既不以萬乘之尊尊,則在下小臣,得以無忌憚也。」

3.尊大。《紅樓夢》第五六回:「你們二姑娘更好,更不大,所以我們纔走的親密。」


  自然

  注音: ㄗˋ ㄖㄢˊ
  拼音: zì rán
 相似词:天然
 相反词:人工、人造

1.天然生成的東西,如空氣、日光、山河等皆是。如:「大然」、「然界」。

2.非由人工製造而是渾然天成的。如:「然免疫」。

3.當然。《文明小史》第三回:「眾人聽見了,然心上點不願意。」

4.固然。如:「他唱得然不好,你也不見得好到那裡。」

5.表示揣度而敢於斷定之詞。如:「你不要再問了,到時然就明白。」

6.現今國民小學課程中,然科學的簡稱。內容包括然界的物質與現象的介紹。


  自在

  注音: ㄗˋ ㄗㄞˋ
  拼音: zì zài
 相似词:瀟灑、灑脫
 相反词:拘束

1.任己意而毫無阻礙。《漢書.卷八六.王嘉傳》:「大臣舉錯,恣心在,迷國罔上,近由君始,將謂遠者何!」唐.韓愈〈扶風郡夫人墓誌銘〉:「左右媵侍,常蒙假與顏色,人人莫不在。」

2.佛教用語:(1)謂由舒適。《法集要頌經》卷二:「除冥超神仙,善獲得在。」(2)我決定主宰。《中論》卷四:「人在眾中愧於涎出,而涎強出,不得在,當知無我。」《金七十論.卷上》:「譬如父存時,兒不得在。」(3)印度稱創造宇宙的天神,在佛教為天神之一。《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九九:「若謂在更待餘因方能生者,便非在如餘因故。」


  自然

  注音:(2) ㄗˋ ˙ㄖㄢ
  拼音:(2) zì ran
 相反词:局促、牽強、勉強、做作、拘束、彆扭、造作

不勉強、不拘束。如:「態度然」、「語氣然」。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819 页数: 5/2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