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火藥

 简化字:火药
  注音: ㄏㄨㄛˇ ㄧㄠˋ
  拼音: huǒ yào
 相似词:炸藥

受衝擊或受熱,即起劇烈化學變化而產生高熱及大量氣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最早用於辟邪、驅鬼和娛樂,宋朝時始用於軍事。是中國三大發明之一。


  火油

  注音: ㄏㄨㄛˇ ㄧㄡˊ
  拼音: huǒ yóu
 相似词:煤油、石油

燃燈用的煤油。


  火虞

  注音: ㄏㄨㄛˇ ㄩˊ
  拼音: huǒ yú

伙計。《蕩寇志》第八四回:「我來做挑擔的虞,你去遞手本參謁。」


  火院

  注音: ㄏㄨㄛˇ ㄩㄢˋ
  拼音: huǒ yuàn

1.比喻痛苦的環境。《清平山堂話本.張子房慕道記》:「清風明月朝朝有,院前程無下稍。」也稱為「宅」。

2.妓院。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二折:「偌來大窮坑院,只央我一身填。」


  火雲

 简化字:火云
  注音: ㄏㄨㄛˇ ㄩㄣˊ
  拼音: huǒ yún

夏天的紅雲。唐.岑參〈送祁樂歸河東〉詩:「五月雲屯,氣燒天地紅。」


  火災

 简化字:火灾
  注音: ㄏㄨㄛˇ ㄗㄞ
  拼音: huǒ zāi
 相似词:火警、失火
 相反词:水災

因失而造成災害。災分為天災和人災:物體自然燃燒造成的災稱為天災,人為疏忽所引發或蓄意縱則屬於人災。


  火葬

  注音: ㄏㄨㄛˇ ㄗㄤˋ
  拼音: huǒ zàng

焚化死者遺體後,將骨灰置於容器中,再予以埋葬或存放。


  火宅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ㄞˊ
  拼音: huǒ zhái

1.佛教用語。比喻熾燃著煩惱焰的輪迴世界。《妙法蓮華經》卷二:「三界無安,猶如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熾然不息。」

2.比喻痛苦的境地。《喻世明言.卷一七.單符郎全州佳偶》:「恩官拔人於宅之中,陰德如山。妾惟有日夕籲天,願恩官子孫富貴而已。」也稱為「院」。


  火長

 简化字:火长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ㄤˇ
  拼音: huǒ zhǎng

1.古代軍隊中的小首領。宋.蘇轍〈論雇河夫不便劄子〉:「七百里至一千里以上,每夫日納錢三百文,省團頭倍之,甲頭、長之類增三分之一。」

2.泛指兵卒。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五.長》:「今人謂兵為戶長,亦曰長。」

3.導航者。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二.江海船艦》:「風雨晦冥時,唯憑針盤而行,乃長掌之,毫釐不敢差誤,蓋一舟人命所繫。」


  火者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ㄜˇ
  拼音: huǒ zhě

寺廟中的工人。《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回:「小僧念他出胎失母,乳哺無人,叫過那者來,抱他到施主家裡去,布施些乳哺。」


  火政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ㄥˋ
  拼音: huǒ zhèng

防治災的政事。《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古之正,謂官也。掌祭星,行政。」


  火症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ㄥˋ
  拼音: huǒ zhèng

心疾。《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近年有個症,生怕用心動,不與人對局了。」


  火紙

 简化字:火纸
  注音: ㄏㄨㄛˇ ㄓˇ
  拼音: huǒ zhǐ

一種上面塗硝,易於燃燒的紙。可製成點用的媒子或祭拜用的紙錢等。


  火種

 简化字:火种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ㄨㄥˇ
  拼音: huǒ zhǒng

的東西。《三國演義》第五九回:「馬超聞之,教軍士各挾草一束,帶著種,與韓遂引軍併力殺到寨前,堆積草把,放起烈。」


  火箸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ㄨˋ
  拼音: huǒ zhù

撥動炭的鐵筷子。如:「你用箸撥動一下炭,讓它燒旺些。」《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又有香爐、寶子、香匙、灰匙、箸、燭臺、燭刀,皆以金為之,是所謂緣寶法物也。」


  火燭

 简化字:火烛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ㄨˊ
  拼音: huǒ zhú

1.、燭光。《太平廣記.卷三四七.李佐文》引唐.薛用弱《集異記》:「約三更,晦稍息,數里之外,遙見燭。」宋.文同〈織婦怨〉詩:「不敢輒下機,連宵停燭。」

2.泛指容易引起災的東西。《平妖傳》第一八回:「胡員外早早打發解庫掌事的及主管各人,回家賞中秋,吩咐院子俱各牢拴門戶,仔細燭。」《紅樓夢》第一四回:「這三十個每日輪流各處上夜,照管門戶,監察燭,打掃地方。」

3.災、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七回:「燭起來,巡捕不許搬東西,這也未免過甚。」。」


  火主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ㄨˇ
  拼音: huǒ zhǔ

引起災的人。如:「主因公共危險罪而被判刑。」《晉書.卷二七.五行志上》:「王弘時為吳郡,晝在聽事,見天上有一赤物下,狀如信幡,遙集路南人家屋上,即大發。弘知天為之災,故不罪主。」


  火柱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ㄨˋ
  拼音: huǒ zhù

柱狀的焰。如:「柱沿著樓梯往上竄,十分驚人。」《封神演義》第五二回:「煉成通中柱,內藏數條神龍,口內噴煙吐焰,爪牙動處通紅。」


  火磚

 简化字:火砖
  注音: ㄏㄨㄛˇ ㄓㄨㄢ
  拼音: huǒ zhuān

能耐高溫的磚頭。以耐黏土或其他耐原料燒製而成,能耐高溫,不易龜裂。多用以砌煙囪、爐。也稱為「耐磚」。


  飢火

 简化字:饥火
  注音: ㄐㄧ ㄏㄨㄛˇ
  拼音: jī huǒ

比喻飢餓如燃燒般難以忍耐。唐.白居易〈旱熱〉詩二首之二:「壯者不耐飢,飢燒其腸。」宋.范成大〈蛇倒退〉詩:「倘為飢驅,平地豈無飯。」


  家火

  注音: ㄐㄧㄚ ㄏㄨㄛˇ
  拼音: jiā huǒ

1.器具。《西遊記》第三六回:「師徒們都喫罷了晚齋,眾僧收拾了家。」

2.家庭中的生活開支、伙食費用。《喻世明言.卷二十九.月明和尚度柳翠》:「這楊孔目因蚤晚不便,又兩邊家,忽一日回家,與妻商議,欲搬回家。」


  降火

  注音: ㄐㄧㄤˋ ㄏㄨㄛˇ
  拼音: jiàng huǒ

退,消退體內的氣。如:「綠豆湯是夏日時袪暑降的聖品。」《醒世恆言.卷二八.吳衙內鄰舟赴約》:「那時,方以滋陰降養血補原的丸藥,慢慢調理,自當痊可。」


  交火

  注音: ㄐㄧㄠ ㄏㄨㄛˇ
  拼音: jiāo huǒ

交戰、開。如:「那兩國為爭奪領土而交。」


  接火

  注音: ㄐㄧㄝ ㄏㄨㄛˇ
  拼音: jiē huǒ

1.以槍炮、藥武器等互相射擊。如:「兩國軍隊在邊境接。」

2.電線接通,開始供電。如:「新房子的電燈還沒接,所以不能搬過去。」


  揭火

  注音: ㄐㄧㄝ ㄏㄨㄛˇ
  拼音: jiē huǒ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九:「那衙裡果然富貴,但見:……大象口中牙,蠢婢將來揭;犀牛頭上角,小兒拿去盛湯。」


  借火

  注音: ㄐㄧㄝˋ ㄏㄨㄛˇ
  拼音: jiè huǒ

吸菸時向別人借用或引物來點菸。


  禁火

  注音: ㄐㄧㄣˋ ㄏㄨㄛˇ
  拼音: jìn huǒ

1.嚴禁升。《後漢書.卷三一.廉范傳》:「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災。……百姓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來何暮?不禁,民安作。』」

2.禁止炊爨。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二月》:「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三日。」唐.郭鄖〈寒食寄李補闕〉詩:「萬井閭閻皆禁,九原松柏自生煙。」也作「禁煙」。

3.皇宮中的煙。唐.曹唐〈三年冬大禮〉詩五首之四:「禁曙然煙焰褭,宮衣寒拂雪花輕。」


  救火

  注音: ㄐㄧㄡˋ ㄏㄨㄛˇ
  拼音: jiù huǒ

撲滅災。《左傳.昭公十八年》:「陳不救,許不弔災,君子是以知陳許之先亡也。」《老殘遊記》第一五回:「老殘與黃人瑞正在東牆看人救,只見外面一片燈籠把。」


  舉火

 简化字:举火
  注音: ㄐㄩˇ ㄏㄨㄛˇ
  拼音: jǔ huǒ

1.。《管子.弟子職》:「昏將舉,執燭隅坐。」《漢書.卷七.昭帝紀》:「夏,旱,大雩,不得舉。」

2.煮飯。《莊子.讓王》:「三日不舉,十年不製衣。」

3.過活,維持生計。《晏子.內篇.雜下》:「國之簡士,待臣而後舉者,數百家。」《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重義輕財,前後賜與,多散之親族,群從弟姪十數人,並待而舉。」


  炬火

  注音: ㄐㄩˋ ㄏㄨㄛˇ
  拼音: jù huǒ

點燃的把。《史記.卷八二.田單傳》:「牛尾炬光明炫耀,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宋.陸游〈小江〉詩:「小市人聲散,長橋炬過。」


  爝火

  注音: ㄐㄩㄝˊ ㄏㄨㄛˇ
  拼音: jué huǒ

炬、把。《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淮南子.道應》:「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任車,爝甚盛,從者甚眾。」


  君火

  注音: ㄐㄩㄣ ㄏㄨㄛˇ
  拼音: jūn huǒ

人的心。中醫上認為凡動皆屬,宿於心臟之,為生命力的根源,地位重如君主,故稱為「君」。


  軍火

 简化字:军火
  注音: ㄐㄩㄣ ㄏㄨㄛˇ
  拼音: jūn huǒ
 相似词:軍器、軍械、武器

軍用槍炮、彈藥等的統稱。《老殘遊記》第四回:「那有良民敢置軍的道理!你家一定是強盜!」


  開火

 简化字:开火
  注音: ㄎㄞ ㄏㄨㄛˇ
  拼音: kāi huǒ
 相似词:開戰
 相反词:停火

槍炮開始射擊。指雙方開始爭鬥。如:「前線已經開了。」也作「開戰」、「開仗」。


  烤火

  注音: ㄎㄠˇ ㄏㄨㄛˇ
  拼音: kǎo huǒ

取暖。《紅樓夢》第三九回:「必定是過路的客人們冷了,見現成的柴,抽些烤去。」


  客火

  注音: ㄎㄜˋ ㄏㄨㄛˇ
  拼音: kè huǒ

客店。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早起杭州散了,趕到陝西,客裡吃酒。」


  雷火

  注音: ㄌㄟˊ ㄏㄨㄛˇ
  拼音: léi huǒ

因雷擊物體所引起的。《三國演義》第一〇回:「三次改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為雷消滅。天之怒卓,可謂甚矣!」


  烈火

  注音: ㄌㄧㄝˋ ㄏㄨㄛˇ
  拼音: liè huǒ
 相似词:猛火

熾熱、猛烈的焰。《三國演義》第六三回:「更兼張飛性如烈,專要鞭撻士卒;如不與戰,必怒。」


  燐火

 简化字:磷火
  注音: ㄌㄧㄣˊ ㄏㄨㄛˇ
  拼音: lín huǒ
 相似词:鬼火

化學元素磷的燃點較低,在空氣中極易自燃,成為暗綠色低溫焰。由於常見於夜間野地墳墓間,民間稱為「鬼」。如:「屍體的骨骸分解出來的磷化氫在空氣中易自燃,所以磷常見於墓地。」。也稱為「磷」。


  磷火

  注音: ㄌㄧㄣˊ ㄏㄨㄛˇ
  拼音: lín huǒ

化學元素磷的燃點較低,在空氣中極易自燃,閃現暗綠色低溫的焰,所以稱為「磷」。由於常見於夜晚野地墳間,所以民間也稱為「鬼」。如:「屍體的骨骸分解出來的磷化氫在空氣中易自燃,所以磷常見於墓地。」。也稱為「燐」。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22 页数: 5/1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