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時症

 简化字:时症
  注音: ㄕˊ ㄓㄥˋ
  拼音: shí zhèng

感受四時不正之氣而產生的病症。


  時值

 简化字:时值
  注音: ㄕˊ ㄓˊ
  拼音: shí zhí
 相似词:時價、市價

1.當時市場的價錢。《儒林外史》第五回:「你要討豬,照時值估價,拿幾兩銀子來,領了豬去。」

2.適逢。如:「時值水庫缺水,大家應節約用水。」

3.指樂譜中各音符的相對長度,如二分音符為四分音符的兩倍長。duration、time value中譯名。


  時中

 简化字:时中
  注音: ㄕˊ ㄓㄨㄥ
  拼音: shí zhōng

合乎時宜而無過與不及。《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時鐘

 简化字:时钟
  注音: ㄕˊ ㄓㄨㄥ
  拼音: shí zhōng

1.一種可以顯示時間的計時器。有些時鐘時間一到即會發出聲響以報時。

2.在資料通訊中,用來控制接收或傳送資料位元速率的計時裝置。


  時裝

 简化字:时装
  注音: ㄕˊ ㄓㄨㄤ
  拼音: shí zhuāng

正在流行的服裝。相對於古裝而言。如:「時裝戲」、「流行時裝」。


  守時

 简化字:守时
  注音: ㄕㄡˇ ㄕˊ
  拼音: shǒu shí
 相似词:準時、按時、依時

按時、準時。如:「與人約會要守時,不可老是遲到。」


  首時

 简化字:首时
  注音: ㄕㄡˇ ㄕˊ
  拼音: shǒu shí

春夏秋冬四時之始。《公羊傳.隱公六年》:「雖無事,首時過則書。」漢.何休.解詁:「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為始,夏以四月為始,秋以七月為始,冬以十月為始,歷一時無事,則書其始月也。」


  授時

 简化字:授时
  注音: ㄕㄡˋ ㄕˊ
  拼音: shòu shí

敬記天時以授人,使不失農時。語本《書經.堯典》:「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猶如後世的頒行曆書。《文選.張衡.東京賦》:「規天矩地,授時順鄉。」宋.蘇軾〈謝賜曆日詔書表〉:「授時賦政,亦郡守之常。」


  順時

 简化字:顺时
  注音: ㄕㄨㄣˋ ㄕˊ
  拼音: shùn shí

1.按時。如:「記得順時,不可錯亂。」

2.順乎時宜、不悖時勢。《左傳.成公十六年》:「禮以順時,信以守物。」《晉書.卷六.元帝紀》:「應天順時,受茲明命。」


  斯時

 简化字:斯时
  注音: ㄙ ㄕˊ
  拼音: sī shí

此時、這時。如:「說時遲那時快,正當斯時,他也到達了目的地。」


  巳時

 简化字:巳时
  注音: ㄙˋ ㄕˊ
  拼音: sì shí

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的時間。


  四時

 简化字:四时
  注音: ㄙˋ ㄕˊ
  拼音: sì shí
 相似词:四序

1.春、夏、秋、冬四季。《論語.陽貨》:「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唐.韋莊〈晚春〉詩:「萬物不如酒,四時唯愛春。」

2.一天中的朝、夕、晝、夜。《左傳.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俟時

 简化字:俟时
  注音: ㄙˋ ㄕˊ
  拼音: sì shí

等待時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儒林外史》第七回:「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


  隨時

 简化字:随时
  注音: ㄙㄨㄟˊ ㄕˊ
  拼音: suí shí
 相反词:定時

1.不論何時。《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仍令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明曉得鄉裡人是不懂得什麼的,也只好隨時勸導。」

2.順應時代的情勢。《國語.越語下》:「夫聖人隨時以行,是謂守時。」


  歲時

 简化字:岁时
  注音: ㄙㄨㄟˋ ㄕˊ
  拼音: suì shí

1.一年四季。《周禮.春官.占夢》:「掌其歲時,觀天地之會,辨陰陽之氣。」

2.時光、歲月。唐.韓愈〈贈徐州族姪〉詩:「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

3.某特定的季節。《史記.卷二八.封禪書》:「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歲時奉祠之。」


  他時

 简化字:他时
  注音: ㄊㄚ ㄕˊ
  拼音: tā shí

1.昔日、往時。唐.杜甫〈社日〉詩二首之二:「今日江南老,他時渭北童。」

2.將來、以後。宋.徐鉉〈送郝郎中為浙西判官〉詩:「若許他時作閑伴,殷勤為買釣魚船。」


  天時

 简化字:天时
  注音: ㄊㄧㄢ ㄕˊ
  拼音: tiān shí

1.天地四時運轉的法則。《書經.盤庚中》:「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慼,鮮以不浮于天時。」《禮記.中庸》:「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2.自然有利的時機。《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3.氣候。宋.楊萬里〈夏日雜興〉詩:「金陵六月曉猶寒,近北天時較少暄。」《儒林外史》第一回:「此時正是初夏,天時乍熱。」

4.時候、時間。《老殘遊記》第六回:「因天時尚早,復到街上訪問本府政績,竟是一口同聲說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九回:「我見天時尚早,便到外面去閒步。」


  同時

 简化字:同时
  注音: ㄊㄨㄥˊ ㄕˊ
  拼音: tóng shí

1.同一時間。如:「這兩種藥不能同時服用,否則會引起強烈的副作用。」

2.並且。如:「他不僅是我們的班長,同時也是學校社團的負責人。」「他不僅是位畫家,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作家。」


  往時

 简化字:往时
  注音: ㄨㄤˇ ㄕˊ
  拼音: wǎng shí
 相似词:昔日、從前、往日

昔時、從前。《漢書.卷八二.史丹傳》:「左將軍丹往時導朕以忠正,秉義醇壹,舊德茂焉。」《文選.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


  微時

 简化字:微时
  注音: ㄨㄟˊ ㄕˊ
  拼音: wéi shí

微賤的時候,指未顯貴。《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呂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南陽太守張彪與帝微時有舊恩,以車駕當至,因傍發調,多以入私。」


  未時

 简化字:未时
  注音: ㄨㄟˋ ㄕˊ
  拼音: wèi shí

舊時指下午一點至三點這段時間。


  無時

 简化字:无时
  注音: ㄨˊ ㄕˊ
  拼音: wú shí

指任何時刻或隨時。宋.歐陽修〈採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詞:「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午時

 简化字:午时
  注音: ㄨˇ ㄕˊ
  拼音: wǔ shí
 相似词:正午

舊稱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時段為午時。後指中午十二時左右。唐.白居易〈晝寢〉詩:「不作午時眠,長日安可度?」《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三姑娘餓了八日,在今日午時去世了。」


  誤時

 简化字:误时
  注音: ㄨˋ ㄕˊ
  拼音: wù shí

錯失規定的時限。如:「糊塗的人常誤時誤事。」


  昔時

 简化字:昔时
  注音: ㄒㄧˊ ㄕˊ
  拼音: xí shí
 相似词:從前

往日。《東觀漢記.卷七.宗室傳.東平憲王蒼傳》:「然數見顏色,情重昔時,中心戀戀,惻然不能言。」唐.駱賓王〈於易水送人〉詩:「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先時

 简化字:先时
  注音: ㄒㄧㄢ ㄕˊ
  拼音: xiān shí

以前,稍早的時候。《紅樓夢》第二回:「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索了,不比先時的光景。」


  閒時

 简化字:闲时
  注音: ㄒㄧㄢˊ ㄕˊ
  拼音: xián shí

空閒之時。唐.杜荀鶴〈別四明鍾尚書〉詩:「風前柳態閒時少,雨後花容淡處多。」《紅樓夢》第五二回:「那一年有個良兒偷玉,剛冷了這一二年,閒時還有人提起來趁願。」也作「閒暇」。


  現時

 简化字:现时
  注音: ㄒㄧㄢˋ ㄕˊ
  拼音: xiàn shí
 相似词:刻下

現今、目前。《三俠五義》第一回:「現時天狗星犯闕,主儲君不利。」也作「現在」。


  限時

 简化字:限时
  注音: ㄒㄧㄢˋ ㄕˊ
  拼音: xiàn shí

限制時間。如:「限時搶購」。


  向時

 简化字:向时
  注音: ㄒㄧㄤˋ ㄕˊ
  拼音: xiàng shí

以前。《文選.陸機.辯亡論下》:「夫太康之役,眾未盛乎曩日之師;廣州之亂,禍有愈乎向時之難。」


  相時

 简化字:相时
  注音: ㄒㄧㄤˋ ㄕˊ
  拼音: xiàng shí

審察時機。《紅樓夢》第四回:「豈不聞古人云:『大丈夫相時而動。』」


  小時

 简化字:小时
  注音: ㄒㄧㄠˇ ㄕˊ
  拼音: xiǎo shí

1.幼年的時候。《紅樓夢》第五七回:「打緊的那起混帳行子們背地裡說你,你總不留心,還只管和小時一般行為,如何使得。」

2.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小時有六十分鐘。如:「他花了三小時時間才把作業寫完。」


  行時

 简化字:行时
  注音: ㄒㄧㄥˊ ㄕˊ
  拼音: xíng shí

名望、權勢重於一時。《野叟曝言》第一八回:「那兩位是房裡老師,那兩位是班中頭役,都是極行時的,不可輕慢了他。」


  戌時

 简化字:戌时
  注音: ㄒㄩ ㄕˊ
  拼音: xū shí

古代計時法中指晚上七時至九時。


  楊時

 简化字:杨时
  注音: ㄧㄤˊ ㄕˊ
  拼音: yáng shí

人名。(西元1053~1135)字中立。宋朝將樂人。程顥、程頤的弟子,著書講學,時推程氏為正宗,晚隱龜山,世稱龜山先生。著有二程粹言、龜山集。


  要時

 简化字:要时
  注音: ㄧㄠ ㄕˊ
  拼音: yāo shí

趨時,隨時勢而轉移。《荀子.富國》:「傮然要時務民,進事長功。」


  一時

 简化字:一时
  注音: ㄧ ㄕˊ
  拼音: yī shí
 相似词:暫時
 相反词:常常、持久、時常、鎮日

1.一個時辰。《朱子語類.卷一.太極天地上》:「一年又有一年之陰陽,一月又有一月之陰陽,一日一時皆然。」

2.一個季節。《國語.周語上》:「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故征則有威,守則有財。」《漢書.卷九.元帝紀》:「興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時之作,亡終歲之功。」

3.一段時間。《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

4.當代、一個時代。《文選.曹丕.與吳質書》:「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數年之間,聚賄千萬,累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兼授右僕射,一時薰灼無比。」

5.同時。《文選.曹丕.與吳質書》:「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耶。」《文選.張悛.為吳令謝詣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凡諸絕祚,一時並祀。」

6.短時間內,即刻、突然。《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死是一時死不來,我明日就做和尚去。」《紅樓夢》第五七回:「一時,面紅髮亂,目腫筋浮,喘的抬不起頭來。」也作「一時間」、「一時之間」。

7.一旦。《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吳與膠西,知名諸侯也,一時見察,不得安肆矣。」《紅樓夢》第四回:「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


  依時

 简化字:依时
  注音: ㄧ ㄕˊ
  拼音: yī shí

按照預定的時間。如:「他每天依時作息,生活極有規律。」


  移時

 简化字:移时
  注音: ㄧˊ ㄕˊ
  拼音: yí shí
 相似词:片刻、頃刻

一會兒。唐.杜甫〈上牛頭寺〉詩:「何處鶯啼切?移時獨未休。」


  以時

 简化字:以时
  注音: ㄧˇ ㄕˊ
  拼音: yǐ shí

合於時令、時機,不失其時。《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取之以道,用之以時。」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73 页数: 5/1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