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布里亞族

 简化字:布里亚族
  注音: ㄅㄨˋ ㄌㄧˇ ㄧㄚˋ ㄗㄨˊ
  拼音: bù lǐ yà zú

蒙古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布里亞自治共和國、赤塔、伊爾庫次等地。歷來屬游牧民,直到俄國革命後,才改游牧為畜牧。其語言是布里亞語,人口約三十五萬。


  大和民族

  注音: ㄉㄚˋ ㄏㄜˊ ㄇㄧㄣˊ ㄗㄨˊ
  拼音: dà hé mín zú

東亞民之一。即日本人,主要分布在日本。由通古斯人、馬來人、漢人和朝鮮人等長期融合而成。西元前二世紀始受中國文化影響,後建立大和國,遂有大和民之稱。歷經大化革新、明治維新,融合東西方文化,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操日語,屬阿爾泰語系,文字以漢字和假名混合使用,後又大量引進西方外來語。信仰佛教和神道教,民服裝為和服。


  達斡爾族

 简化字:达斡尔族
  注音: ㄉㄚˊ ㄨㄛˋ ㄦˇ ㄗㄨˊ
  拼音: dá wò ěr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以農、牧、林、漁業為生。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無文字,使用漢文。信仰薩滿教。中早期仍保留五個「畢日基」(部聯盟),其下共有二十個「哈拉」(部)。家庭行一夫一妻制,嚴禁同姓和近親通婚。


  單身貴族

 简化字:单身贵族
  注音: ㄉㄢ ㄕㄣ ㄍㄨㄟˋ ㄗㄨˊ
  拼音: dān shēn guì zú

特指現代社會中,對於沒有結婚之人的雅稱。因其通常社會地位較高,可支配所得與休閒時間較充裕,重視生活風格表達,得以過著如貴品味般的生活。


  厄魯特族

 简化字:厄鲁特族
  注音: ㄜˋ ㄌㄨˇ ㄊㄜˋ ㄗㄨˊ
  拼音: è lǔ tè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原屬蒙古的一支,役屬於元,後漸盛大,奄有新疆,至清高宗時,始被平定。


  鄂倫春族

 简化字:鄂伦春族
  注音: ㄜˋ ㄌㄨㄣˊ ㄔㄨㄣ ㄗㄨˊ
  拼音: è lún chūn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語言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的通古斯語支。無文字,使用漢文。本以狩獵為生,現在科技、文教均已迅速發展。信仰薩滿教。人死用棺木架置樹上風葬。簡稱為「鄂倫」,也稱為「俄倫春」。


  俄羅斯族

 简化字:俄罗斯族
  注音: ㄜˊ ㄌㄨㄛˊ ㄙ ㄗㄨˊ
  拼音: é luó sī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散居於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及內蒙古東北部。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東部語支,使用俄文。十八世紀後,陸續由俄國遷入。信仰東正教。從事修理、運輸、商業、手工業,以及農牧、養蜂等。


  鄂溫克族

 简化字:鄂温克族
  注音: ㄜˋ ㄨㄣ ㄎㄜˋ ㄗㄨˊ
  拼音: è wēn kè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鄂溫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的人」。其原住地在貝加爾湖一帶,曾被稱作「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今分布在輝河、伊敏、巴彥托海鎮、巴彥嵯崗、錫尼河東及嫩江支流、興安嶺等處。人口約二萬六千餘。經濟以農、林、漁、牧業為主。社會組織分氏(哈拉)及家(莫昆)。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的通古斯語支。信仰以薩滿教為主,亦有信喇嘛教、東正教者。薩滿教為泛靈信仰,每一氏都以一種鳥為其圖騰。


  貴族文學

 简化字:贵族文学
  注音: ㄍㄨㄟˋ ㄗㄨˊ ㄨㄣˊ ㄒㄩㄝˊ
  拼音: guì zú wén xué

僅供少數上流社會人士欣賞的文學作品。大都講究辭藻,崇尚雕琢,與廟堂文學頗為接近。


  貴族學校

 简化字:贵族学校
  注音: ㄍㄨㄟˋ ㄗㄨˊ ㄒㄩㄝˊ ㄒㄧㄠˋ
  拼音: guì zú xué xiào

收費昂貴,僅供少數富貴人家子弟就讀的學校。


  貴族政治

 简化字:贵族政治
  注音: ㄍㄨㄟˋ ㄗㄨˊ ㄓㄥˋ ㄓˋ
  拼音: guì zú zhèng zhì

由少數因出生、財產、土地等而具有特殊地位的一群人統治的統治方式。


  貴族子弟

 简化字:贵族子弟
  注音: ㄍㄨㄟˋ ㄗㄨˊ ㄗˇ ㄉㄧˋ
  拼音: guì zú zǐ dì
 相似词:王孫公子

富貴顯赫的世後代。


  哈薩克族

 简化字:哈萨克族
  注音: ㄏㄚ ㄙㄚˋ ㄎㄜˋ ㄗㄨˊ
  拼音: hā sà kè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多聚居於新疆北部,部分分布在青海、甘肅西境。操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恰普恰克語支,以阿拉伯文字書寫。以游牧為生,信仰回教。


  毀宗夷族

 简化字:毁宗夷族
  注音: ㄏㄨㄟˇ ㄗㄨㄥ ㄧˊ ㄗㄨˊ
  拼音: huǐ zōng yí zú

把同宗的人都殺死。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方臣所荷未足為泰,豈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竊非臣毀宗夷所能上報。」


  家族同盟

  注音: ㄐㄧㄚ ㄗㄨˊ ㄊㄨㄥˊ ㄇㄥˊ
  拼音: jiā zú tóng méng

十八世紀法國與西班牙在西元一七三三年及一七六一年二度締結的同盟。因兩國國王均出身波旁王朝,故稱此為「家同盟」。


  拉丁民族

  注音: ㄌㄚ ㄉㄧㄥ ㄇㄧㄣˊ ㄗㄨˊ
  拼音: lā dīng mín zú

1.古代定居義大利半島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其先民為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歐洲大陸遷來的印歐人。使用印歐語系的拉丁語。

2.泛指受拉丁語和羅馬文化影響較深的操印歐語系語言的民,如義大利、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等。


  苗瑤語族

 简化字:苗瑶语族
  注音: ㄇㄧㄠˊ ㄧㄠˊ ㄩˇ ㄗㄨˊ
  拼音: miáo yáo yǔ zú

中國西南、中南地區和越南、老撾境內的共通語言,為漢藏語系的語之一。分苗、瑤兩個語支,苗瑤語語言以詞序和虛詞為主要語法手段。數詞、量詞與名詞組合時的次序,和漢語相同;形容詞作修飾語時在被修飾詞之後。


  滅族之禍

 简化字:灭族之祸
  注音: ㄇㄧㄝˋ ㄗㄨˊ ㄓ ㄏㄨㄛˋ
  拼音: miè zú zhī huò

本人及其父母妻子等親屬俱遭殺戮的禍害。《三國演義》第二回:「倘機不密,必有滅之禍,請細詳之。」


  民族國家

 简化字:民族国家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ㄍㄨㄛˊ ㄐㄧㄚ
  拼音: mín zú guó jiā

由共同語言、主觀意識與集體連帶感組成,且具有武力壟斷的政治合法性國家,稱為「民國家」(nation state)。也稱為「國國家」。


  民族精神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ㄐㄧㄥ ㄕㄣˊ
  拼音: mín zú jīng shén

由民的歷史、社會文化、宗教信仰、價值體系與生活連帶感等所形構而成的集體意識與凝聚力之體現。


  民族同化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ㄊㄨㄥˊ ㄏㄨㄚˋ
  拼音: mín zú tóng huà

一個民在語文、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逐漸融入於另一個民的社會文化過程。


  民族文化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ㄨㄣˊ ㄏㄨㄚˋ
  拼音: mín zú wén huà

一個民基於長期共同生活實踐,產生和創造以體現該民特性的一切文化之總合。


  民族習性

 简化字:民族习性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ㄒㄧˊ ㄒㄧㄥˋ
  拼音: mín zú xí xìng

同一民文化的人因自然環境、歷史形塑、社會條件、生活經驗等的累積,對分類架構、評價、鑑賞、世界觀所形成的知覺、理解與行動的秉性趨向。


  民族性格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ㄒㄧㄥˋ ㄍㄜˊ
  拼音: mín zú xìng gé

也稱為「民性」、「國民性」。參見「民性」條。


  民族意識

 简化字:民族意识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ㄧˋ ㄕˋ
  拼音: mín zú yì shì

一個民建構於所謂的同系同源、共有文化特徵如語言、宗教、習俗、傳統、價值、符號、共同歷史和民俗以及地理根源等之上,產生共通的情感。


  民族藝師

 简化字:民族艺师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ㄧˋ ㄕ
  拼音: mín zú yì shī

指教育部「重要民藝術藝師」。民國七十八年,教育仿照日本、韓國的「人間國寶」、「國家文化財」的精神,設置此制度,象徵國家最高榮譽。


  民族音樂

 简化字:民族音乐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ㄧㄣ ㄩㄝˋ
  拼音: mín zú yīn yuè

具有特定民風格的音樂。


  民族英雄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ㄧㄥ ㄒㄩㄥˊ
  拼音: mín zú yīng xióng

保衛自己民的利益和自由,而英勇抵抗外侵略的人。如岳飛、鄭成功等人。


  民族樂隊

 简化字:民族乐队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ㄩㄝˋ ㄉㄨㄟˋ
  拼音: mín zú yuè duì

由各民的傳統樂器組成的樂隊。如中國的絲竹樂隊,即以弦樂器及管樂器組合而成。


  民族樂器

 简化字:民族乐器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ㄩㄝˋ ㄑㄧˋ
  拼音: mín zú yuè qì

各民傳統而獨特的樂器。如中國的簫、管、笛、笙等。


  民族主義

 简化字:民族主义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ㄓㄨˇ ㄧˋ
  拼音: mín zú zhǔ yì

一種政治思維與主張,認為特定群體在民文化認同的前提之下,應建立一個政治實體,通常以國家為基本單位。也稱為「國主義」。參見「民」條。


  民族自決

 简化字:民族自决
  注音: ㄇㄧㄣˊ ㄗㄨˊ ㄗˋ ㄐㄩㄝˊ
  拼音: mín zú zì jué

具有一定程度民意識的群體,自行決定如何組織自己的政府,不為外人或其他民干涉。


  配偶家族

  注音: ㄆㄟˋ ㄡˇ ㄐㄧㄚ ㄗㄨˊ
  拼音: pèi ǒu jiā zú

包括血親和姻親的家成員。與無姻親的血親家有所區別。


  少數民族

 简化字:少数民族
  注音: ㄕㄠˇ ㄕㄨˋ ㄇㄧㄣˊ ㄗㄨˊ
  拼音: shǎo shù mín zú

在多種組成的國家中,若該種人口僅占全國人口極少數,稱為「少數民」。


  世嗣宦族

  注音: ㄕˋ ㄙˋ ㄏㄨㄢˋ ㄗㄨˊ
  拼音: shì sì huàn zú

歷代的世系和為官的家。唐.皇甫枚《王知古》:「食畢,保母復問知古世嗣宦及內外姻黨,知古具言之。」


  斯拉夫族

  注音: ㄙ ㄌㄚ ㄈㄨ ㄗㄨˊ
  拼音: sī lā fū zú

歐洲民之一。主要分布於歐洲東部和東南部。屬體型較高的白色人種,金髮,顴骨突出,使用斯拉夫語。分為東、西、南三支,東斯拉夫人主要包括俄羅斯人、烏克蘭人;西斯拉夫人主要為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南斯拉夫人主要為塞爾維亞人、馬其頓人。


  塔吉克族

  注音: ㄊㄚˇ ㄐㄧˊ ㄎㄜˋ ㄗㄨˊ
  拼音: tǎ jí kè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帕米爾語支,多兼維吾爾語、柯爾克孜語,使用維吾爾文。以畜牧為生,兼營農業。家庭一般為三代同堂,以男性為家長。行一夫一妻制,流行早婚,也流行堂、表聯姻。信仰回教。


  塔塔爾族

 简化字:塔塔尔族
  注音: ㄊㄚˇ ㄊㄚˇ ㄦˇ ㄗㄨˊ
  拼音: tǎ tǎ ěr zú

中國少數民之一。古代常稱為「韃靼」,後為元代蒙古的屬,曾在十五世紀時建喀山汗國,自十九世紀後,部分人陸續遷居於中國,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阿爾泰、昌吉等地。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恰普恰克語支,兼用維吾爾、哈薩克語。兼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以經商、手工業、牧業為生。家庭實行小家庭制。子女婚後與父母分居,但仍贍養父母,倫理觀念甚重。信仰伊斯蘭教。


  泰系各族

  注音: ㄊㄞˋ ㄒㄧˋ ㄍㄜˋ ㄗㄨˊ
  拼音: tài xì gè zú

分布於中南半島、中國西南部、東南亞地區,擁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的種。如中國的擺夷、泰國的塞姆


  通古斯族

  注音: ㄊㄨㄥ ㄍㄨˇ ㄙ ㄗㄨˊ
  拼音: tōng gǔ sī zú

中國少數民的一個語系,包括滿、錫伯、索倫、畢喇爾、達呼爾、鄂倫春、鄂溫克及赫哲八個重要部。聚居於大陸地區東北及西伯利亞東部。原操通古斯語,屬阿爾泰語系,文字用字母拼音,並由左而右,直行書寫。樣貌特色為圓顱闊面,皮膚黃色,毛髮黑直,身材中高。信仰薩滿教,營游牧漁獵及農耕生活。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33 页数: 5/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