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連頭帶尾

 简化字:连头带尾
  注音: ㄌㄧㄢˊ ㄊㄡˊ ㄉㄞˋ ㄨㄟˇ
  拼音: lián tóu dài wěi

從起始到末。多表示時間總數。《紅樓夢》第四七回:「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孫媳婦了,連頭帶五十四年,憑著大驚大險,千奇百怪的事,也經了些,從沒經過這些事。」


  龍頭蛇尾

 简化字:龙头蛇尾
  注音: ㄌㄨㄥˊ ㄊㄡˊ ㄕㄜˊ ㄨㄟˇ
  拼音: lóng tóu shé wěi

龍頭大,蛇小。比喻作事有始無終。《朱子語類.卷一三〇.熙寧至靖康用人》:「如作歐公文集序,先說得許多天來底大,恁地好了,到結末處,卻只如此,蓋不止龍頭蛇矣!」也作「虎頭蛇」、「虎頭鼠」。


  露尾藏頭

 简化字:露尾藏头
  注音: ㄌㄨˋ ㄨㄟˇ ㄘㄤˊ ㄊㄡˊ
  拼音: lù wěi cáng tóu

形容言多隱諱,舉止畏縮的樣子。《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雖然句句的露藏頭,被你二人層層的尋根覓究,話也大概說明白了。」也作「藏頭露」。


  眉尖眼尾

  注音: ㄇㄟˊ ㄐㄧㄢ ㄧㄢˇ ㄨㄟˇ
  拼音: méi jiān yǎn wěi

指眉毛前端至眼睛端,用以比喻眉目間所表達的神色。宋.石孝友〈鷓鴣天.收拾眉尖眼情〉詞:「收拾眉尖眼情,當筵相見便相親。」


  沒甚首尾

 简化字:没甚首尾
  注音: ㄇㄟˊ ㄕㄣˊ ㄕㄡˇ ㄨㄟˇ
  拼音: méi shén shǒu wěi

非親非故、沒有關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既與那婦人沒甚首,卻如何與他同行同宿?」


  眉尾相結

 简化字:眉尾相结
  注音: ㄇㄟˊ ㄨㄟˇ ㄒㄧㄤ ㄐㄧㄝˊ
  拼音: méi wěi xiāng jié

形容緊跟不放。《水滸傳》第六二回:「我捨著一條性命,直往北京請得你來,卻不吃我弟兄每筵席,我和你眉相結,性命相撲。」


  末尾三梢

  注音: ㄇㄛˋ ㄨㄟˇ ㄙㄢ ㄕㄠ
  拼音: mò wěi sān shāo

三梢,指頭梢、手梢、腳梢。末三稍指結果、歸宿。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我也會四海結英豪,投至得末三稍,不覺的頭上老來到。」也作「末三梢」、「三梢末」。


  末尾三稍

  注音: ㄇㄛˋ ㄨㄟˇ ㄙㄢ ㄕㄠ
  拼音: mò wěi sān shāo

結果、歸宿。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我也會四海結英豪,投至得末三稍,不覺的頭上老來到。」也作「末三梢」、「三梢末」。


  跑蹄剪尾

  注音: ㄆㄠˊ ㄊㄧˊ ㄐㄧㄢˇ ㄨㄟˇ
  拼音: páo tí jiǎn wěi

形容動物揮動巴迅速奔跑。《三國演義》第三〇回:「那虎帶著箭傷,跑蹄剪而去。」


  乞憐搖尾

 简化字:乞怜摇尾
  注音: ㄑㄧˇ ㄌㄧㄢˊ ㄧㄠˊ ㄨㄟˇ
  拼音: qǐ lián yáo wěi

本指狗搖著巴,以討主人歡心。後形容人有所請求,卑躬屈膝向人討好之態。明.汪錂《春蕪記》第一一齣:「你無知小輩,胡言亂語,休在人前乞憐搖!」也作「搖乞憐」。


  掐頭去尾

 简化字:掐头去尾
  注音: ㄑㄧㄚ ㄊㄡˊ ㄑㄩˋ ㄨㄟˇ
  拼音: qiā tóu qù wěi

去掉頭兩個部分。引申為除去較不重要的部分。如:「這部電影沒什麼內容,掐頭去後只剩下些武打特技鏡頭了。」


  三梢末尾

  注音: ㄙㄢ ㄕㄠ ㄇㄛˋ ㄨㄟˇ
  拼音: sān shāo mò wěi

本指頭髮、手指、腳趾。引申為結果、歸宿。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侍妝個老實,學三從四德,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那裡是三梢末?」也作「末三梢」、「末三稍」。


  少頭無尾

 简化字:少头无尾
  注音: ㄕㄠˇ ㄊㄡˊ ㄨˊ ㄨㄟˇ
  拼音: shǎo tóu wú wěi

比喻事物的殘缺不全。如:「這幅拼圖少頭無的,怎麼能拼呢?」


  首尾共濟

 简化字:首尾共济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ㄍㄨㄥˋ ㄐㄧˋ
  拼音: shǒu wěi gòng jì

彼此相互支援、救助。《明史.卷二二二.方逢時傳》:「兩人首共濟,邊境遂安。」


  首尾乖互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ㄍㄨㄞ ㄏㄨˋ
  拼音: shǒu wěi guāi hù

前後相互違背。《宋書.卷七一.徐湛之傳》:「齎傳之信,無有主名,所徵之人,又已死沒,首乖互,自為矛楯。」


  首尾貫通

 简化字:首尾贯通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ㄍㄨㄢˋ ㄊㄨㄥ
  拼音: shǒu wěi guàn tōng

前後接連相通。宋.王觀國《學林.卷七.古賦題》:「左思作三都賦序曰:『余既思摹二京而賦三都。』蓋亦擬張衡二京而為三都賦……此賦首貫通,亦一賦也。」


  首尾夾攻

 简化字:首尾夹攻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ㄐㄧㄚˊ ㄍㄨㄥ
  拼音: shǒu wěi jiá gōng

前後兩方同時夾擊。《隋唐演義》第九〇回:「乾佑遣將,率精騎數萬,從山南轉出官軍之後,首夾攻,官軍駭亂,大敗而奔。」


  首尾狼狽

 简化字:首尾狼狈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ㄌㄤˊ ㄅㄟˋ
  拼音: shǒu wěi láng bèi

形容處境窘困,進退兩難的樣子。《晉書.卷六二.劉琨傳》:「自守則稽聰之誅,進討則勒襲其後,進退唯谷,首狼狽。」


  首尾兩端

 简化字:首尾两端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ㄌㄧㄤˇ ㄉㄨㄢ
  拼音: shǒu wěi liǎng duān

形容躊躇不決,瞻前顧後的樣子。也作「首施兩端」、「首鼠兩端」。


  首尾受敵

 简化字:首尾受敌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ㄕㄡˋ ㄉㄧˊ
  拼音: shǒu wěi shòu dí

前後都受到敵人攻擊。《周書.卷一.文帝紀上》:「今逼以上命,悉令赴關,悅躡其後,歡邀其前,首受敵,其勢危矣。」《東周列國志》第七五回:「彼水陸路絕,首受敵,吳君臣之命,皆喪於吾手矣。」


  首尾相赴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ㄒㄧㄤ ㄈㄨˋ
  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fù

相互呼應。如:「全篇小說首相赴,結構謹嚴,實屬難能可貴。」也作「首相應」。


  首尾相繼

 简化字:首尾相继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ㄒㄧㄤ ㄐㄧˋ
  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jì

前後接續不斷。《魏書.卷八〇.侯淵傳》:「貴平使其長子率眾攻高陽,南青州刺史茹懷朗遣兵助之。時青州城人餽糧者首相繼。」《北齊書.卷一九.任延敬傳》:「且黑獺降人,首相繼,卿之虛實,于後何患不知。」也作「首相連」。


  首尾相救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ㄒㄧㄤ ㄐㄧㄡˋ
  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jiù

前後互相援救。如:「對方陣式極為嚴謹,擊其正中,一定首相救,根本無法得逞。」也作「首相衛」、「首相援」。


  首尾相連

 简化字:首尾相连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ㄒㄧㄤ ㄌㄧㄢˊ
  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lián

前後連貫相通。《資治通鑑.卷六二.漢紀五十四.獻帝建安元年》:「黃巾來寇,融戰敗,走保都昌。時袁、曹、公孫首相連,融兵弱糧寡,孤立一隅,不與相通。」《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若布與備首相連,不易圖也。」也作「首相繼」。


  首尾相衛

 简化字:首尾相卫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ㄒㄧㄤ ㄨㄟˋ
  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wèi

前後相互援救。《晉書.卷六七.溫嶠傳》:「至於啟戎行,不敢有辭,僕與仁公當如常山之蛇,首相衛,又脣齒之喻也。」也作「首相救」、「首相援」。


  首尾相應

 简化字:首尾相应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ㄒㄧㄤ ㄧㄥˋ
  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yìng

原指作戰部隊緊密配合,互相接應。後亦指詩文頭相互呼應、配合。宋.洪邁《容齋五筆.卷一〇.絕句詩不貫穿》:「永嘉士人薛韶喜論詩,嘗立一說云:『老杜近體詩精深妥帖,雖多至百韻,亦首相應,如常山之蛇,無間斷齟齬處。』」《明史.卷二二〇.劉應節傳》:「如其不然,集兵三十萬,分屯列戍,使首相應,此百年之利也。」也作「首相赴」。


  首尾相援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ㄒㄧㄤ ㄩㄢˊ
  拼音: shǒu wěi xiāng yuán

前後相互援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惟首相援,則附會之體,固亦無以加於此矣。」也作「首相救」、「首相衛」。


  首尾一貫

 简化字:首尾一贯
  注音: ㄕㄡˇ ㄨㄟˇ ㄧ ㄍㄨㄢˋ
  拼音: shǒu wěi yī guàn
 相反词:虎頭蛇尾

前後貫通,相互呼應。如:「這篇文章構局嚴密,首一貫,相當流暢。」


  松尾芭蕉

  注音: ㄙㄨㄥ ㄨㄟˇ ㄅㄚ ㄐㄧㄠ
  拼音: sōng wěi bā jiāo

人名。(西元1644~1694)名宗房,號桃青,日本江戶初期最著名的俳句詩人,有「俳聖」之稱。曾遊歷各地,留下許多名句與紀行文。著有《俳諧七部集》、《野晒紀行》、《笈小文》、《更科紀行》、《奧之細道》等。


  瑣尾流離

 简化字:琐尾流离
  注音: ㄙㄨㄛˇ ㄨㄟˇ ㄌㄧㄡˊ ㄌㄧˊ
  拼音: suǒ wěi liú lí

比喻處境轉為艱困,前途崎嶇難行。參見「流離瑣」條。如:「他前半生過得順泰富裕,可惜晚景淒涼,瑣流離。」


  提頭知尾

 简化字:提头知尾
  注音: ㄊㄧˊ ㄊㄡˊ ㄓ ㄨㄟˇ
  拼音: tí tóu zhī wěi

剛敘及事情的開頭,就知道後面所要描述的結果。比喻領悟力很強。如:「他頭腦聰明,提頭知,指導起來毫不費力。」


  尾大不掉

  注音: ㄨㄟˇ ㄉㄚˋ ㄅㄨˋ ㄉㄧㄠˋ
  拼音: wěi dà bù diào

巴過大就不易擺動。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語出《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大不掉,君所知也。」後亦比喻事物因本末關係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八.國事類.陳友諒始末略》:「今乘大不掉之舟,損兵弊甲,遲遲與吾相持。」也作「末大不掉」、「大難掉」。


  尾大難掉

 简化字:尾大难掉
  注音: ㄨㄟˇ ㄉㄚˋ ㄋㄢˊ ㄉㄧㄠˋ
  拼音: wěi dà nán diào

比喻部屬勢力強大,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參見「大不掉」條。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所謂末大必折,大難掉。同于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之,其可掉哉。」


  尾生抱柱

  注音: ㄨㄟˇ ㄕㄥ ㄅㄠˋ ㄓㄨˋ
  拼音: wěi shēng bào zhù

相傳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典出《莊子.盜跖》。後用以比喻堅守信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二齣:「生般抱柱正題橋,做倒地文星佳兆。」


  尾生之信

  注音: ㄨㄟˇ ㄕㄥ ㄓ ㄒㄧㄣˋ
  拼音: wěi shēng zhī xìn

比喻堅守信約,至死不渝或固執而不知變通的守信。參見「生抱柱」條。《淮南子.說林》:「生之信,不如隨牛之誕。」


  畏首畏尾

  注音: ㄨㄟˋ ㄕㄡˇ ㄨㄟˋ ㄨㄟˇ
  拼音: wèi shǒu wèi wěi
 相似词:諸多忌憚
 相反词:敢作敢為

顧前顧後,十分戒慎恐懼的樣子。《左傳.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身其餘幾。』」《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恐懼過甚,曰畏首畏。」也作「畏頭畏」。


  尾索動物

 简化字:尾索动物
  注音: ㄨㄟˇ ㄙㄨㄛˇ ㄉㄨㄥˋ ㄨˋ
  拼音: wěi suǒ dòng wù

一種產於海中的動物。呈囊狀,單體或群體,雌雄同體。幼蟲有脊索,蝌蚪狀,故稱為「索動物」。


  畏頭畏尾

 简化字:畏头畏尾
  注音: ㄨㄟˋ ㄊㄡˊ ㄨㄟˋ ㄨㄟˇ
  拼音: wèi tóu wèi wěi

顧前顧後,十分戒慎恐懼的樣子。《紅樓夢》第七五回:「你別裝老實了,除了朝廷治罪,沒有砍頭的。你不必畏頭畏的。」也作「畏首畏」。


  吳頭楚尾

 简化字:吴头楚尾
  注音: ㄨˊ ㄊㄡˊ ㄔㄨˇ ㄨㄟˇ
  拼音: wú tóu chǔ wěi

泛指江西地區。其地位於古代吳地上游,楚地下游,如吳楚之首,故稱為「吳頭楚」。宋.黃庭堅〈謁金門.山又水〉詞:「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元.魏初〈人月圓.冷雲凍雪襃斜路〉曲:「吳頭楚,風雨江船。」也作「楚吳頭」。


  無頭無尾

 简化字:无头无尾
  注音: ㄨˊ ㄊㄡˊ ㄨˊ ㄨㄟˇ
  拼音: wú tóu wú wěi

1.事情沒有線索,原委不明。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這官司無頭無,那賊人難捉難拿。」

2.比喻事物紊亂無條理。如:「這篇文章無頭無,不知所云。」、「他辦事一向無頭無,成不了大事的。」也作「無頭無腦」。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37 页数: 5/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