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J
  處決

 简化字:处决
  注音: ㄔㄨˇ ㄐㄩㄝˊ
  拼音: chǔ jué

1.處置裁決。《魏書.卷三五.崔浩傳》:「浩綜覈天人之際,舉其綱紀,諸所處決,多有應驗。」

2.依法執行死刑。《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于大郊自有真贓,不必別證。秋後處決。」


  楚絕

 简化字:楚绝
  注音: ㄔㄨˇ ㄐㄩㄝˊ
  拼音: chǔ jué

淒楚至極。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清溪廟神》:「女為酌兩三彈,泠泠更增楚絕。」


  觸覺

 简化字:触觉
  注音: ㄔㄨˋ ㄐㄩㄝˊ
  拼音: chù jué
 相反词:味覺、視覺、嗅覺、聽覺

皮膚輕觸外物所產生的感覺。


  儲君

 简化字:储君
  注音: ㄔㄨˊ ㄐㄩㄣ
  拼音: chú jūn

太子或王位繼承人。漢.班固《白虎通.卷三.京師》:「儲君,嗣主也。」《三國演義》第七九回:「家有長子,國有儲君。」也稱為「儲副」、「儲兩」、「儲宮」、「儲嗣」、「儲貳」。


  揣己

  注音: ㄔㄨㄞˇ ㄐㄧˇ
  拼音: chuǎi jǐ

衡量自己。唐.韓愈〈上考功崔虞部書〉:「是以勞思長懷,中夜起坐,度時揣己,廢然而返。」《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他是受憎嫌慣的,也自揣己,只得憑人主張。」


  船籍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ˊ
  拼音: chuán jí

船舶所屬的國籍。以曾在該國登記註冊為準。


  船驥

 简化字:船骥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ˋ
  拼音: chuán jì

船和千里馬。比喻輔佐帝王創業治國的賢能之士。《呂氏春秋.審分覽.勿躬》:「絕江者托於船,致遠者托於驥,霸王者托於賢。伊尹、呂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驥也。」


  遄疾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ˊ
  拼音: chuán jí

急速。《書經.禹貢》:「江漢朝宗于海」句下唐.孔穎達.正義:「江水漢水,其流遄疾,又合為一,共赴海也。」


  船家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ㄚ
  拼音: chuán jiā

以行船為業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總數一數,共有一千個差不多。把兩個賞了船家,其餘收拾在包裡了。」《儒林外史》第二回:「將到岸邊,那人連呼船家泊船,帶領從人走上岸來。」也稱為「船戶」。


  傳家

 简化字:传家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ㄚ
  拼音: chuán jiā

1.將家事傳給子孫,即不再主持家務,讓下一代當家做主。《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入此歲來,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誤,按之禮典,便合傳家。」

2.家中世代相傳。《三國演義》第二八回:「老夫耕讀傳家,止生此子,不務本業,惟以游獵為事。」


  船艦

 简化字:船舰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ㄢˋ
  拼音: chuán jiàn

軍艦、戰船。《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南史.卷九.陳武帝本紀》:「帝督兵疾戰,縱火燒柵,煙塵漲天,齊人大潰,盡收其船艦。」


  傳見

 简化字:传见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ㄢˋ
  拼音: chuán jiàn

召喚入見。《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堂規式》:「凡上司差承,候堂事畢,把門人先行稟明,以便傳見。」


  傳箭

 简化字:传箭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ㄢˋ
  拼音: chuán jiàn

1.起兵攻伐。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以傳送令箭,作為號令士卒起兵的信物。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青海無傳箭,天山早掛弓。」《新五代史.卷四六.雜傳.霍彥威傳》:「夷狄之法,走兵令眾,以傳箭為號令,然非下得施於上也。」

2.報告時間。古代以銅壺滴漏計時,壺中立著一枝刻有度數的箭,因此只要看箭露出水平面的度數是多少,即可知道時刻。《西遊記》第二回:「山中又沒打更傳箭,不知時分,只自家將鼻孔中出入之氣調定。」


  串講

 简化字:串讲
  注音: ㄔㄨㄢˋ ㄐㄧㄤˇ
  拼音: chuàn jiǎng

語文教學中,逐字逐句解釋文意後,再將整篇文章連貫起來,重新做概括的講述。


  川椒

  注音: ㄔㄨㄢ ㄐㄧㄠ
  拼音: chuān jiāo

芸香科「蜀椒」、「花椒」的別名。參見「花椒」條。


  船腳

 简化字:船脚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ㄠˇ
  拼音: chuán jiǎo

1.船底入水的部分。唐.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坐併船腳攲,行多馬蹄阻。」

2.水路運物的費用。《宋史.卷一八二.食貨志下四》:「其浮鹽止以二十斤為則,有二十萬斤,為二千籌,籌為錢一貫八百三十文,內除船腳錢二百文,有一貫六百三十文。」

3.駕船的人。唐.杜寶.〈大業雜記〉:「其架船人名為船腳,為兩番一艘,一番六十人。」


  傳教

 简化字:传教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ㄠˋ
  拼音: chuán jiào
 相似词:布道、宣道

1.專門負責傳達政教命令的官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寵禮》:「桓武嘗請參佐入宿,袁宏伏滔相次而至,蒞名府中,復有袁參軍,彥伯疑焉,令傳教更質。傳教曰:『參軍是袁、伏之袁,復何所疑?』」

2.宗教家宣揚教義。唐.皇甫冉〈贈普門上人〉詩:「慧力堪傳教,禪功久伏魔。」《文明小史》第八回:「他們因見這地方峰巒聳秀,水木清華,所以買了這地方,蓋了一座教堂,攜帶家小在此居家傳教。」


  穿結

 简化字:穿结
  注音: ㄔㄨㄢ ㄐㄧㄝˊ
  拼音: chuān jié

形容衣服破爛。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傳戒

 简化字:传戒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ㄝˋ
  拼音: chuán jiè

寺院傳授出家戒律。《傳戒正範》卷四:「傳戒之書,律中名為授戒羯磨。」


  串街

  注音: ㄔㄨㄢˋ ㄐㄧㄝ
  拼音: chuàn jiē

在街上隨意往來、走動。如:「每到週末晚上,夜市總擠滿了串街的人群。」《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這婆子能言快語,況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認得?須是與她商議,定有道理。」


  傳經

 简化字:传经
  注音: ㄔㄨㄢˊ ㄐㄧㄥ
  拼音: chuán jīng

1.傳授經學。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2.中醫上指傷寒病症沒能及時發散出來,循六經的次序而感傳。《紅樓夢》第六四回:「連忙請了醫生來診脈下藥,足足的忙亂了半夜一日。幸而發散的快,未曾傳經。」


  川劇

 简化字:川剧
  注音: ㄔㄨㄢ ㄐㄩˋ
  拼音: chuān jù

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劇種。川戲包含有漢調、陝調和川省特有的高腔。多以四川方言念唱,表演細膩、技術要求嚴格,戲曲語言生活氣息較濃厚,具有幽默、風趣等特色。


  串疽

  注音: ㄔㄨㄢˋ ㄐㄩ
  拼音: chuàn jū

中醫上指生於背脅之間,數個相互串連的慢性潰瘍。


  川軍

 简化字:川军
  注音: ㄔㄨㄢ ㄐㄩㄣ
  拼音: chuān jūn

中藥材中的大黃。舊稱將軍,是一種猛烈的瀉藥,以四川出產的品質最好,故又稱為「川軍」。


  瘡痂

 简化字:疮痂
  注音: ㄔㄨㄤ ㄐㄧㄚ
  拼音: chuāng jiā

瘡口癒合時表面所結的硬塊。


  窗檻

 简化字:窗槛
  注音: ㄔㄨㄤ ㄐㄧㄢˋ
  拼音: chuāng jiàn

窗戶的橫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遂將十二字,念了又念,把頭點了又點,靠在窗檻上。」


  創見

 简化字:创见
  注音: ㄔㄨㄤˋ ㄐㄧㄢˋ
  拼音: chuàng jiàn

1.前所未有的事。《品花寶鑑》第五回:「這些房屋與那些鋪設古玩等物,都是生平創見,倒細細的遊玩了一會。」

2.獨創的見解。如:「論文最怕沒有創見。」


  創建

 简化字:创建
  注音: ㄔㄨㄤˋ ㄐㄧㄢˋ
  拼音: chuàng jiàn
 相似词:締造、創造
 相反词:推翻、摧毀

創造建立。如:「國父歷經了十次革命失敗,終能推翻滿清,創建中華民國。」


  闖將

 简化字:闯将
  注音: ㄔㄨㄤˇ ㄐㄧㄤˋ
  拼音: chuǎng jiàng

無賴漢。《通俗編.品目》:「都人或十五結黨,橫行街市間,號為闖將。」


  床腳

 简化字:床脚
  注音: ㄔㄨㄤˊ ㄐㄧㄠˇ
  拼音: chuáng jiǎo

床的基座,用以支撐床鋪的部分。


  幢節

 简化字:幢节
  注音: ㄔㄨㄤˊ ㄐㄧㄝˊ
  拼音: chuáng jié

1.傳達命令的符信等物。《新唐書.卷一六五.鄭餘慶傳》:「自至德後,方鎮除拜,必遣內使持幢節就第。」

2.旗幟儀仗。《新唐書.卷一八五.韋昭度傳》:「敬瑄不內,詔東川顧彥朗與建合兵以討,拜昭度兼行營招撫使。乃建幢節行城下,諭其眾曰:『毋久閉壘。』」


  闖進

 简化字:闯进
  注音: ㄔㄨㄤˇ ㄐㄧㄣˋ
  拼音: chuǎng jìn

沒受到允許,而擅自衝進他人屋內。《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所以此番不能不見,倘若不見,他竟可以一直闖進簽押房裡來的。」


  創舉

 简化字:创举
  注音: ㄔㄨㄤˋ ㄐㄩˇ
  拼音: chuàng jǔ

前所未有的舉動或事業。如:「蒸汽機的發明,是工業史上的一大創舉。」


  垂棘

  注音: ㄔㄨㄟˊ ㄐㄧˊ
  拼音: chuí jí

春秋晉國產美玉的地方。後用以代指美玉。北周.庾信〈謹贈司寇淮南公〉詩:「虢亡垂棘返,齊平寶鼎歸。」唐.元稹〈出門行〉:「白珩無顏色,垂棘有瑕累。」


  吹葭

  注音: ㄔㄨㄟ ㄐㄧㄚ
  拼音: chuī jiā

古代將葭莩灰放置在律管內,以占知季候。若某節氣至,和它相應的律管裡的葭灰便飛動起來,故稱節氣變換為「吹葭」。見《續漢書志.第一.律曆志上》。唐.杜甫〈小至〉詩:「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也作「吹灰」。


  吹箭

  注音: ㄔㄨㄟ ㄐㄧㄢˋ
  拼音: chuī jiàn

由吹管吹出的小毒箭。如:「吹箭是南美洲土人常用的武器。」


  垂鑒

 简化字:垂鉴
  注音: ㄔㄨㄟˊ ㄐㄧㄢˋ
  拼音: chuí jiàn

賜鑒、俯察。書牘中常用為冒頭敬辭。清.顏光敏《顏氏家藏尺牘.卷一.葉尚書方藹》:「伏惟垂鑒不宣。藹再頓首。」


  垂教

  注音: ㄔㄨㄟˊ ㄐㄧㄠˋ
  拼音: chuí jiào

垂示教訓。唐.牛僧孺〈辨私論〉:「宣文之作春秋刪詩書,是公其身於垂教也。」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許文懿先生》:「著書立言,足以垂教後世。」


  槌鯨

 简化字:槌鲸
  注音: ㄔㄨㄟˊ ㄐㄧㄥ
  拼音: chuí jīng

動物名。哺乳綱鯨目。體形似海豚,色黑,腹白,頭部突出,體長二丈餘,其脂肪可製油,價頗貴重。


  炊臼

  注音: ㄔㄨㄟ ㄐㄧㄡˋ
  拼音: chuī jiù

相傳江淮有一位名叫王生的人,善於替人解夢,一位商人張瞻要回家夢見在臼中炊物,問王生,王生告訴他:「君歸,不見妻矣。臼中炊,固無釜也。」因無釜諧音無婦。商人回到家中,妻子果然已過逝數月。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八.夢》。後比喻喪妻。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193 页数: 43/73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