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àn
  賞讚

 简化字:赏赞
  注音: ㄕㄤˇ ㄗㄢˋ
  拼音: shǎng zàn

欣賞而讚美。《西遊記》第七回:「王母又著仙姬、仙子唱的唱、舞的舞,滿會群仙,又皆賞讚。」也作「贊賞」、「讚賞」。


  燒葬

 简化字:烧葬
  注音: ㄕㄠ ㄗㄤˋ
  拼音: shāo zàng

1.火葬。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舉國事佛,有一道人命過燒葬,燒之數千束樵,故坐火中。」

2.焚燒送葬之物。《北史.卷三一.高允傳》:「及葬送之日,歌謠鼓舞,殺牲燒葬,一切禁絕。」


  腎臟

 简化字:肾脏
  注音: ㄕㄣˋ ㄗㄤˋ
  拼音: shèn zàng

五臟之一。位在後腹腔,腰椎的兩側,呈蠶豆狀,左右共二枚,左高右低,紅褐色。為過濾血液中廢料成尿液的器官,及分泌腎素、紅血球生成素兩種激素的內分泌器官。也稱為「內腎」、「腰子」。


  盛讚

 简化字:盛赞
  注音: ㄕㄥˋ ㄗㄢˋ
  拼音: shèng zàn

非常稱讚。如:「長官盛讚他賣力工作的精神。」


  詩讚

 简化字:诗赞
  注音: ㄕ ㄗㄢˋ
  拼音: shī zàn

一種見於評書、評話、鼓書等作品的韻文。多用五言或七言詩寫人、描景、狀物、歸納主旨等。


  釋藏

 简化字:释藏
  注音: ㄕˋ ㄗㄤˋ
  拼音: shì zàng

佛教的經典。指經、律、論三藏。


  壽藏

 简化字:寿藏
  注音: ㄕㄡˋ ㄗㄤˋ
  拼音: shòu zàng

墳墓。《後漢書.卷六四.趙岐傳》:「年九十餘,建安六年卒,先自為壽藏。」《舊唐書.卷一九〇.文苑傳下.司空圖傳》:「圖既脫柳璨之禍還山,乃預為壽藏終制。」


  水葬

  注音: ㄕㄨㄟˇ ㄗㄤˋ
  拼音: shuǐ zàng
 相反词:土葬、火葬

把死者的屍體投進水中,任其沉流漂散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海南諸國傳》:「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唐.皮日休〈館娃宮懷古五絕〉五首之五:「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頌讚

 简化字:颂赞
  注音: ㄙㄨㄥˋ ㄗㄢˋ
  拼音: sòng zàn
 相似词:讚美

頌美稱讚。如:「大家對他的孝行頌讚不已。」


  送葬

  注音: ㄙㄨㄥˋ ㄗㄤˋ
  拼音: sòng zàng
 相似词:執紼、送喪

跟著喪家的行列,把靈柩送到葬地。也作「送殯」、「送喪」。


  隨葬

 简化字:随葬
  注音: ㄙㄨㄟˊ ㄗㄤˋ
  拼音: suí zàng

陪同死者下葬的物品。如金飾、財物、器具、車馬等。


  貪贓

 简化字:贪赃
  注音: ㄊㄢ ㄗㄤ
  拼音: tān zāng

貪取不應得的財物。《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天子與群臣議處,若是裴安卿是個貪贓刻剝,阿諛諂佞的,朝中也還有人喜他。」《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荀大人因貪贓拿問了,就是這三四日的事。」


  帑藏

  注音: ㄊㄤˇ ㄗㄤˋ
  拼音: tǎng zàng

1.儲藏財幣的府庫,通常指國庫。《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諸寶物名、帑藏、錢穀官,皆宦者領之。」《明史.卷一五七.列傳.陳俊》:「時州縣殘破,帑藏殫虛。」

2.財產、財貨。明.劉元卿《賢奕編.卷三.警諭》:「又有富人子自童亡外,既長,行乞過家而不識也。其父識引之,子復家,授以帑藏,退不敢當。」《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須不惜一年糧運,不惜數萬帑藏,開挑正河,寬限責成,乃為一勞永逸。」


  天葬

  注音: ㄊㄧㄢ ㄗㄤˋ
  拼音: tiān zàng

西藏、塞北地區的葬俗。將屍體塗上酥油,抬至天葬場或曠野,任群鳥啄食。


  痛贊

 简化字:痛赞
  注音: ㄊㄨㄥˋ ㄗㄢˋ
  拼音: tòng zàn

極力的讚美、稱許。《文明小史》第三一回:「等到條陳上了上去,立時請見,敘了一番舊,又痛贊他籌畫周詳,到底是個公事老手,竭力留他在署中辦事。」


  投簪

  注音: ㄊㄡˊ ㄗㄢ
  拼音: tóu zān

投,拋棄;簪,用於固定冠帽,借指官職。「投簪」指辭去官職,不再從政。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五齣:「二子之名既就,一生之願已酬,當投簪海岸,駕橇山林。」


  土葬

  注音: ㄊㄨˇ ㄗㄤˋ
  拼音: tǔ zàng

一種將屍體放入棺材,埋在土中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列傳上.海南諸國》:「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胃臟

 简化字:胃脏
  注音: ㄨㄟˋ ㄗㄤˋ
  拼音: wèi zàng

動物體內消化食物的器官之一。形如囊,左大右小,橫臥橫膈膜之下,上連食道,下連小腸。


  五臟

 简化字:五脏
  注音: ㄨˇ ㄗㄤˋ
  拼音: wǔ zàng

心、肝、脾、肺、腎五種器官。亦泛指各種內臟。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三折:「則你那五臟神也不到今日開屠。」《紅樓夢》第八回:「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


  下葬

  注音: ㄒㄧㄚˋ ㄗㄤˋ
  拼音: xià zàng

把棺木埋到土裡。《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哥帶來的銀子,料理下葬為是。」


  像贊

 简化字:像赞
  注音: ㄒㄧㄤˋ ㄗㄢˋ
  拼音: xiàng zàn

畫像上的題贊。也作「像讚」。


  心臟

 简化字:心脏
  注音: ㄒㄧㄣ ㄗㄤˋ
  拼音: xīn zàng

1.心肌構成的中空、紅色器官,其大如拳,居胸腔中央偏左,正常時內有四個腔室,行規律性的自發收縮,以保持血液的循環作用。與上下腔靜脈、肺動脈、肺靜脈、主動脈相通。

2.形容最重要的部分。如:「此區是本市的心臟地帶。」


  形藏

  注音: ㄒㄧㄥˊ ㄗㄤˋ
  拼音: xíng zàng

中醫上指有形的內臟。如胃、腸、膀胱等。


  宣贊

 简化字:宣赞
  注音: ㄒㄩㄢ ㄗㄢˋ
  拼音: xuān zàn

1.宣揚贊助。《後漢書.卷一六.鄧禹傳》:「不能宣贊風美,補助清化,誠慚誠懼。」《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王有安日下之大勛,加以表光明之盛德,宣贊洪猷,以左右朕言。」

2.職官名。宋代所設閤門宣贊舍人的省稱,掌宣傳贊謁。後泛指官家子弟。


  玄奘

  注音: ㄒㄩㄢˊ ㄗㄤˋ
  拼音: xuán zàng

唐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64)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幼年因家境貧困,隨兄長捷法師住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十三歲入選為僧。其後遊歷各地,參訪名師,研究《涅槃經》、《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因感諸家各擅一宗,說法不一,故欲取得總賅三乘的瑜伽師地論來解決疑難而決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歷盡艱險,才到那爛陀寺,投入戒賢之門。貞觀十九年返長安,帶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其後將近二十年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本無論在質或量上都超過各譯家的成就,為中國最偉大的經譯家之一。弟子數千人,著名的有窺基、普光等。在中國民間更從玄奘取經的經歷敷演創作不少文學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代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明吳承恩的《西遊記》等。


  殉葬

  注音: ㄒㄩㄣˋ ㄗㄤˋ
  拼音: xùn zàng

用人、俑或器物等陪同死者下葬。《禮記.檀弓下》:「陳子車死於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宋史.卷四七四.姦臣傳四.賈似道傳》:「聞余玠有玉帶,求之,已殉葬矣!發其塚取之。」也作「陪葬」。


  野葬

  注音: ㄧㄝˇ ㄗㄤˋ
  拼音: yě zàng

一種印度葬法。將死者棄於野林中,任禽獸分食而盡。


  衣簪

  注音: ㄧ ㄗㄢ
  拼音: yī zān

衣冠與簪纓。為仕宦者的服飾,故用以指官宦。《宋書.卷九一.孝義傳.龔穎等傳》史臣曰:「若夫孝立閨庭,忠被史策,多發溝畎之中,非出衣簪之下。」


  依贊

 简化字:依赞
  注音: ㄧ ㄗㄢˋ
  拼音: yī zàn

依靠幫忙。《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實欲依贊三數年,借博封誥,以光泉壤。」


  翊贊

 简化字:翊赞
  注音: ㄧˋ ㄗㄢˋ
  拼音: yì zàn

輔助。《三國志.卷四三.蜀書.呂凱傳》:「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託孤,翊贊季興。」唐.王勃〈上絳州上官司馬書〉:「方當翊贊宸極,羽儀臺屏。」


  胰臟

 简化字:胰脏
  注音: ㄧˊ ㄗㄤˋ
  拼音: yí zàng

動物消化器官之一。位於胃及十二指腸之間。淡黃色,外觀表面呈顆粒狀,可分泌消化液,經胰管注入十二指腸,以消化食物。亦分泌胰島素及昇糖素等荷爾蒙,主管醣類、蛋白質、脂肪的代謝活動。也稱為「脺臟」。


  營葬

 简化字:营葬
  注音: ㄧㄥˊ ㄗㄤˋ
  拼音: yíng zàng

辦理喪葬的事。《宋書.卷五八.謝弘微傳》:「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後九年,母果卒。營葬既畢,浣濯入室而沒。」


  詠贊

 简化字:咏赞
  注音: ㄩㄥˇ ㄗㄢˋ
  拼音: yǒng zàn

歌詠讚美。


  玉簪

  注音: ㄩˋ ㄗㄢ
  拼音: yù zān

1.首飾,玉製的髮簪。南朝梁.劉孝威〈妾薄命〉詩:「玉簪久落鬢,羅衣長挂屏。」也稱為「玉搔頭」。

2.植物名。百合科紫萼屬,多年生草本。具毒性,高約一公尺。葉大,呈綠色,卵形。六、七月開白或淡紫色花,含蕊如簪頭,有香味。其葉可治蛇傷,花可治喉痛。


  栽贓

 简化字:栽赃
  注音: ㄗㄞ ㄗㄤ
  拼音: zāi zāng

將贓物放在別人的地方,以誣陷其犯法、作賊。如:「栽贓誣陷」。清.林則徐〈會諭尖沙嘴英國各船貨具結進埔告示稿〉:「至搜查之時,俱係官員親身督驗,斷不至栽贓陷害,累及無辜。」


  糌粑

  注音: ㄗㄢˊ ㄅㄚ
  拼音: zán bā

西藏居民的主要食物。把青稞炒熟,再磨成粗粉狀,以茶與酥油合拌而食。


  贊拜

 简化字:赞拜
  注音: ㄗㄢˋ ㄅㄞˋ
  拼音: zàn bài

臣下朝拜君主,贊禮者在旁唱禮。《後漢書.卷四七.梁慬傳》:「身長八尺五寸,善為威容,贊拜殿中,音動左右。」


  讚唄

 简化字:赞呗
  注音: ㄗㄢˋ ㄅㄞˋ
  拼音: zàn bài

歌詠讚頌佛教三寶的偈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三:「又差二尼,能讚唄者,於日日中常持土屑及以淨水。」《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齡傳》:「每災異,輒聚緇黃,讚唄于其間。」也作「唄唱」、「唄讚」。


  簪筆

 简化字:簪笔
  注音: ㄗㄢ ㄅㄧˇ
  拼音: zān bǐ

一種將毛裝在簪頭的冠飾。後指將筆插在頭上,以備隨時記事。《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卬家將軍以為安世本持橐簪筆,事孝武帝數十年。」唐.李嶠〈皇帝上禮撫事述懷〉詩:「小臣濫簪筆,無以頌唐風。」


  趲步

 简化字:趱步
  注音: ㄗㄢˇ ㄅㄨˋ
  拼音: zǎn bù

急走。《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便趁著月色,趲步歸家。」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57 页数: 4/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