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tiāo
  烹調

 简化字:烹调
  注音: ㄆㄥ ㄊㄧㄠˊ
  拼音: pēng tiáo
 相似词:烹飪

1.烹煮調理。宋.陸游〈種菜〉詩:「菜把青青閒藥苗,豉香鹽白自烹調。」《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縣宰驚問緣故,王教授道:『此味頗似亡妻所烹調,故此傷感。』」

2.烹製食物的事。如:「烹調是一門大學問。」


  批條

 简化字:批条
  注音: ㄆㄧ ㄊㄧㄠˊ
  拼音: pī tiáo

大陸地區指上級官員所下的條諭。


  皮條

 简化字:皮条
  注音: ㄆㄧˊ ㄊㄧㄠˊ
  拼音: pí tiáo

1.用皮革所製成的長條形帶子。清.楊賓《柳邊記略》卷三:「存貯年久者曰檔案、曰檔子,以積累多,貫皮條挂壁若檔故也。」

2.為男女雙方媒介色情,拉攏不正當關係的牽合的人。《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弟錯立身.第二出》:「若論我做皮條,真個是無比,若是說不肯,一頓打出屎。」也稱為「皮條客」。


  平糶

 简化字:平粜
  注音: ㄆㄧㄥˊ ㄊㄧㄠˋ
  拼音: píng tiào

平價賣出米糧。舊時官府於豐收時先平糴買入米糧,遇荒年糧缺價高時,平價賣出官倉米糧,以平衡物價。《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也搜括了幾百石穀,一邊平糶,一邊煮粥。」


  屏條

 简化字:屏条
  注音: ㄆㄧㄥˊ ㄊㄧㄠˊ
  拼音: píng tiáo

成組的書畫條幅,以四幅或八幅一組為最常見。如:「這次拍賣會場上名家所書的屏條,引發買家注目。」


  憑眺

 简化字:凭眺
  注音: ㄆㄧㄥˊ ㄊㄧㄠˋ
  拼音: píng tiào

在高處遠望。唐.張九齡〈登樂遊原春望書懷〉詩:「憑眺茲為美,離居方獨愁。」


  起跳

  注音: ㄑㄧˇ ㄊㄧㄠˋ
  拼音: qǐ tiào

1.跳高、跳遠及跳水等運動,開始跳躍的動作。如:「那位選手已站上彈板,做好起跳的準備。」

2.參加跳高、撐竿跳等比賽,選擇某一高度,開始跳躍。如:「這位跳高選手從一百六十公分起跳。」

3.開始跳表計程。如:「全臺各縣市計程車起跳的里程和費用並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鉛條

 简化字:铅条
  注音: ㄑㄧㄢ ㄊㄧㄠˊ
  拼音: qiān tiáo

1.鉛筆的筆心。

2.鉛版所用的條狀材料。

3.較粗的鉛鐵條。


  輕佻

 简化字:轻佻
  注音: ㄑㄧㄥ ㄊㄧㄠ
  拼音: qīng tiāo
 相似词:浮薄、挑㒓、佻薄、佻達、輕薄、輕浮
 相反词:莊嚴、老成、嚴肅、莊重

舉止不莊重。《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宋齊丘不欲唐主割地,謂李德明輕佻,言多失實。」《三國演義》第四回:「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也作「輕窕」、「輕脫」。


  柔條

 简化字:柔条
  注音: ㄖㄡˊ ㄊㄧㄠˊ
  拼音: róu tiáo

柔軟的枝條。《文選.陸機.文賦》:「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文選.左思.雜詩》:「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收條

 简化字:收条
  注音: ㄕㄡ ㄊㄧㄠˊ
  拼音: shōu tiáo

收據。《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是三百兩頭一張票子,悔生連忙收下,代寫收條,付與來人去了。」


  薯條

 简化字:薯条
  注音: ㄕㄨˇ ㄊㄧㄠˊ
  拼音: shǔ tiáo

一種將番薯或馬鈴薯切成條狀後,再油炸而成的食品。如:「薯條是一種高熱量的食品。」


  說調

 简化字:说调
  注音: ㄕㄨㄛ ㄊㄧㄠˊ
  拼音: shuō tiáo

挑撥。《董西廂》卷七:「鄭恆的言語無憑準,一向把夫人說調。」


  蒜條

 简化字:蒜条
  注音: ㄙㄨㄢˋ ㄊㄧㄠˊ
  拼音: suàn tiáo

俗於細長而圓、形狀像蒜薹的,稱為「蒜條」。如:「蒜條金」、「蒜條鐲子」。


  筍條

 简化字:笋条
  注音: ㄙㄨㄣˇ ㄊㄧㄠˊ
  拼音: sǔn tiáo

竹根所生的嫩芽。可用以比喻人年少、年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須不是筍條筍條年幼,剗的便巧畫蛾眉成配偶。」


  唆調

 简化字:唆调
  注音: ㄙㄨㄛ ㄊㄧㄠˊ
  拼音: suō tiáo

教唆、搬弄是非。《劉知遠諸宮調.第一》:「喚作進兒,超兒,聽人唆調,與俺怒叫暄。」《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小姑你好不賢良,便去房中唆調娘,若是婆婆打殺我,活捉你去見閻王。」也作「挑唆」。


  彈跳

 简化字:弹跳
  注音: ㄊㄢˊ ㄊㄧㄠˋ
  拼音: tán tiào

利用彈力跳起。如:「球從越高的地方落下,也就彈跳得越高。」


  螗蜩

  注音: ㄊㄤˊ ㄊㄧㄠˊ
  拼音: táng tiáo

動物名。一種蟬。昆蟲綱,節肢動物。體型瘦小,背青綠色,頭有斑紋,喜鳴,發聲輕脆圓潤。《爾雅.釋蟲》宋.邢昺.疏:「螗蜩俗呼胡蟬,似蟬而小,鳴聲清亮者也。」


  討笤

 简化字:讨笤
  注音: ㄊㄠˇ ㄊㄧㄠˊ
  拼音: tǎo tiáo

一種占卜。把兩塊半月形的筊杯,丟在地上,視其俯仰的情形來決定吉凶。《醒世恆言.卷三九.汪大尹火焚寶蓮寺》:「齋戒七日,親到寺中拜禱,向佛討笤。」


  藤條

 简化字:藤条
  注音: ㄊㄥˊ ㄊㄧㄠˊ
  拼音: téng tiáo

藤的莖條。有彈性,常被用來作為處罰鞭打的工具。如:「闖禍的孩子,看見父親手上的藤條,個個噤若寒蟬,不敢作聲。」


  天條

 简化字:天条
  注音: ㄊㄧㄢ ㄊㄧㄠˊ
  拼音: tiān tiáo

1.民間信仰所謂天界的法律。元.無名氏《鎖魔鏡》第二折:「因俺二神誤犯天條,鎮在鎖魔鏡裡受罪。」

2.太平天國所訂的禁令。


  條案

 简化字:条案
  注音: ㄊㄧㄠˊ ㄢˋ
  拼音: tiáo àn

1.長條形的高桌子。如:「這一張楠木條案,因年代稍久而略顯老舊。」也稱為「條桌」。

2.分條考查。《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即位倉卒,典章多缺,請條案禮儀,分別具奏。」


  調白

 简化字:调白
  注音: ㄊㄧㄠˊ ㄅㄞˊ
  拼音: tiáo bái

挑撥。《金瓶梅》第四四回:「自今日為不見了這定金子,早是你看著,就有人氣不憤,在後邊調白你大娘,說拿金子進我這屋裡來了,怎的不見了?」


  跳班

  注音: ㄊㄧㄠˋ ㄅㄢ
  拼音: tiào bān

跳級。如:「他是資優兒童,所以學校准他跳班念。」


  跳板

  注音: ㄊㄧㄠˋ ㄅㄢˇ
  拼音: tiào bǎn

1.搭在船與岸之間便利上下的板子。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腳踏著跳板,手執定竿,不住的把船攀。」

2.游泳池邊架起用來跳水的長板。


  調詖

 简化字:调诐
  注音: ㄊㄧㄠˊ ㄅㄧˋ
  拼音: tiáo bì

耍詐狡滑的行為。《金瓶梅》第二〇回:「這三行人不見錢眼不開,嫌貧取富,不說謊調詖也成不了的。」


  調變

 简化字:调变
  注音: ㄊㄧㄠˊ ㄅㄧㄢˋ
  拼音: tiáo biàn

1.調變是將一個或多個週期性的載波混入想傳送的訊號的一種技術,常用於無線電波的傳播與通訊。調變有類比調變、數位調變兩種方式,如類比調變有調幅、調頻與調相三種。

2.在資訊網路中常將數位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的過程稱為調變。


  髫辮

 简化字:髫辫
  注音: ㄊㄧㄠˊ ㄅㄧㄢˋ
  拼音: tiáo biàn

編結幼兒的頭髮成辮。後用以比喻童年。南朝宋.謝靈運〈曇隆法師誄〉:「慧心朗識,發於髫辮。」


  跳表

  注音: ㄊㄧㄠˋ ㄅㄧㄠˇ
  拼音: tiào biǎo

記錄度數或里程的裝置。如水電或計程車的跳表。如:「許多鄉間的計程車不按跳表里程計費。」


  挑撥

 简化字:挑拨
  注音: ㄊㄧㄠˇ ㄅㄛ
  拼音: tiǎo bō
 相似词:搬弄、挑釁、離間
 相反词:勸解、調停、調解、制止

1.搬弄是非。《水滸傳》第二一回:「是誰挑撥你?我娘兒兩個下半世過活,都靠著押司。」也作「挑唆」。

2.挑動、撥動。南唐.李昇〈詠燈〉詩:「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


  佻薄

  注音: ㄊㄧㄠ ㄅㄛˊ
  拼音: tiāo bó
 相似词:佻達、輕薄、輕佻

輕薄。《新唐書.卷一六五.鄭珣瑜傳》:「『南北朝所以不治,文采勝質厚也,士惟用才,何必文辭。』又言:『文人多佻薄。』」


  條播

 简化字:条播
  注音: ㄊㄧㄠˊ ㄅㄛˋ
  拼音: tiáo bò

一種農作播種方法。在田間隔固定距離,均勻播撒種子成條帶狀分布,再覆土掩蓋。


  挑槽

  注音: ㄊㄧㄠ ㄘㄠˊ
  拼音: tiāo cáo

喜新厭舊,另結新歡。《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佔花魁》:「或是子弟們任情使性,吃醋挑槽,或自己病中醉後,半夜三更,沒人疼熱,就想起秦小官人的好處來。」也作「跳槽」。


  跳槽

  注音: ㄊㄧㄠˋ ㄘㄠˊ
  拼音: tiào cáo

1.喜新厭舊,另結新歡。《雅俗稽言.卷八.人倫.跳槽》:「魏明帝初為王時,納虞氏為妃,及即位,毛氏有寵而黜虞氏,元人傳奇以明帝為跳槽,俗語本此。」《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七郎揮金如土,並無吝惜,才是行徑如此,便有幫閒鑽懶一班兒人出來,誘他去跳槽。」也作「挑槽」。

2.主動辭職,去別處工作。如:「哪兒有高薪,她就跳槽。」


  條暢

 简化字:条畅
  注音: ㄊㄧㄠˊ ㄔㄤˋ
  拼音: tiáo chàng

1.通暢、舒暢。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詳總書體,本在盡言,言以散鬱陶,託風采,故宜條暢以任氣,優柔以懌懷;文明從容,亦心聲之獻酬也。」《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及總角,神識沉敏,風宇條暢,善行書。」

2.繁衍茂盛。《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與為朋;苗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文選.潘岳.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


  齠齔

 简化字:龆龀
  注音: ㄊㄧㄠˊ ㄔㄣˋ
  拼音: tiáo chèn

1.兒童乳齒脫落,更換新齒的年紀。即童年。北周.庾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未逾齠齔,已議論天下事。」也作「齠年」。

2.稚齡孩童。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將俺一家兒不留一個齠齔,待從軍又怕辱沒了家門。」


  條陳

 简化字:条陈
  注音: ㄊㄧㄠˊ ㄔㄣˊ
  拼音: tiáo chén

1.分條陳述。《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夫變異之,各應象而至,臣謹條陳所聞。」《清史稿.卷一二六.河渠志一》:「鐵保等條陳修防各事,惟於原議高堰石坦坡,未曾籌及蓄清刷黃,專在固守高堰,實得全河關鍵,以柔制剛,其法最善。」

2.原指條奏天子之呈文,後泛稱分條陳述意見之呈文。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齣:「准了禮部尚書錢謙益的條陳,要亟正文體,以光新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那苟觀察前兩年上了一條陳給制臺,是講理財的政法。」


  挑飭

 简化字:挑饬
  注音: ㄊㄧㄠ ˙ㄔ
  拼音: tiāo chi

挑剔,飭責過苛。《紅樓夢》第九七回:「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今日過來回姨太太,就是明日過禮罷,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飭就是了。」


  調處

 简化字:调处
  注音: ㄊㄧㄠˊ ㄔㄨˇ
  拼音: tiáo chǔ
 相似词:調解

調停處理。如:「這件事關係重大,必須立刻加以調處。」


  跳出

  注音: ㄊㄧㄠˋ ㄔㄨ
  拼音: tiào chū

1.跳躍而出。《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河欲居之,當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後順天心而圖之,必有成功,而用財力寡。」

2.離開。如:「跳出火坑」。

3.電腦操作上指離開某程式或系統。如:「跳出中文系統。」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751 页数: 4/1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