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導傘

 简化字:导伞
  注音: ㄉㄠˇ ㄙㄢˇ
  拼音: dǎo sǎn

降落傘的一部分。附於主傘頂的小型輔助傘,拉動開傘索後,該傘即彈出,展開後,並將主傘拖出傘包。也稱為「輔助傘」。


  倒嗓

  注音: ㄉㄠˇ ㄙㄤˇ
  拼音: dǎo sǎng

戲劇演員或歌手喉嚨沙啞,唱不出好的聲音。也稱為「倒倉」。


  燈傘

 简化字:灯伞
  注音: ㄉㄥ ㄙㄢˇ
  拼音: dēng sǎn

電燈上傘狀的罩子。


  弔撒

 简化字:吊撒
  注音: ㄉㄧㄠˋ ㄙㄚ
  拼音: diào sā

牽掛。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早聽得畫角兒弄咿啞,宿鳥兒叫啾喳。未合眼天早明,可教我怎生撇下。俺心裡早弔撒。」


  調賽

 简化字:调赛
  注音: ㄉㄧㄠˋ ㄙㄞˋ
  拼音: diào sài

大陸地區指體育隊伍的聯賽。即調集多處的體育隊伍進行比賽。


  彫喪

 简化字:雕丧
  注音: ㄉㄧㄠ ㄙㄤˋ
  拼音: diāo sàng

傷亡。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親友多零落,舊齒皆彫喪。」


  弔喪

 简化字:吊丧
  注音: ㄉㄧㄠˋ ㄙㄤ
  拼音: diào sāng
 相似词:弔祭、弔唁
 相反词:祝賀、道喜

慰問喪家,祭奠死者。《禮記.禮運》:「諸侯非問疾弔喪而入諸臣之家,是謂君臣為謔。」《金瓶梅》第六三回:「喬大戶道:『這個卻不當,他來弔喪,如何叫他遞起酒來?』」


  吊嗓

  注音: ㄉㄧㄠˋ ㄙㄤˇ
  拼音: diào sǎng

吊嗓子。演唱者在樂器伴奏下練習發聲、唱腔的基本訓練。也作「調嗓」。


  調嗓

 简化字:调嗓
  注音: ㄉㄧㄠˋ ㄙㄤˇ
  拼音: diào sǎng

戲曲演員唱功鍛鍊的步驟之一。即配合胡琴等主奏樂器,大聲練唱戲中的唱段,使聲音符合舞臺上的標準,並能熟悉伴奏。使演唱與伴奏達到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也作「吊嗓」。


  刁搔

  注音: ㄉㄧㄠ ㄙㄠ
  拼音: diāo sāo

頭髮短而亂。元.關漢卿《陳母教子.楔子》:「白髮刁搔兩鬢侵,老來灰盡少年心。」也作「刁騷」。


  刁騷

 简化字:刁骚
  注音: ㄉㄧㄠ ㄙㄠ
  拼音: diāo sāo

頭髮短而亂。元.狄君厚〈夜行船.憶昔揚州套.新水令〉曲:「別來雙鬢已刁騷,綺羅叢夢中頻到。」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二折:「我如今鬢刁騷強整烏雲,年紀大倦點朱脣。」也作「刁蕭」、「刁搔」、「凋疏」、「彫騷」、「彫颼」。


  彫騷

 简化字:雕骚
  注音: ㄉㄧㄠ ㄙㄠ
  拼音: diāo sāo

頭髮短而亂。元.白樸〈慶東原.黃金鏤〉曲:「青春過了,朱顏漸老,白髮彫騷。」也作「刁騷」。


  頂顙

 简化字:顶颡
  注音: ㄉㄧㄥˇ ㄙㄤˇ
  拼音: dǐng sǎng

吃得太多,以致胃中的食物滿到食道裡。《金瓶梅》第四六回:「先是伯爵與希大二人整吃了一日,頂顙吃不下去。」


  賭賽

 简化字:赌赛
  注音: ㄉㄨˇ ㄙㄞˋ
  拼音: dǔ sài

比賽優劣以定勝負。《北史.卷一八.魏景穆十二王傳下.任城王雲傳》:「特命澄為七言連韻,與孝文往復賭賽,遂至極歡,際夜乃罷。」《三國演義》第一〇〇回:「司馬都督致意將軍,教休將賭賽為念,務要用心隄防。」


  堵喪

 简化字:堵丧
  注音: ㄉㄨˇ ˙ㄙㄤ
  拼音: dǔ sang

以言語頂撞人。也作「堵噎」。


  頓顙

 简化字:顿颡
  注音: ㄉㄨㄣˋ ㄙㄤˇ
  拼音: dùn sǎng

1.屈膝下拜,以額觸地。多行於請罪、投降之時。《國語.吳語》:「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漢起,驅輕黠烏合之眾,不當天下萬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書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頓顙,爭受職命。」

2.點點頭。是登臺時向觀眾打招呼的表示。唐.白行簡《李娃傳》:「於是奮髯揚眉,扼腕頓顙而登,乃歌白馬之詞;恃其夙勝,顧眄左右,旁若無人。」


  阨塞

  注音: ㄜˋ ㄙㄞˋ
  拼音: è sài

險要的地方。《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彊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耳塞

  注音: ㄦˇ ㄙㄞ
  拼音: ěr sāi

1.用軟橡膠製成的塞子。可塞在耳內,防止進水或噪音。

2.可塞在耳中的小型受話器。多用在收音機與助聽器上。


  發散

 简化字:发散
  注音: ㄈㄚ ㄙㄢˋ
  拼音: fā sàn

1.散開。如:「波紋由中心向外發散。」

2.散發。如:「夜來香一到晚上,就發散出濃郁的香味。」

3.中醫指將體內的熱發露於外。


  伐喪

 简化字:伐丧
  注音: ㄈㄚ ㄙㄤ
  拼音: fā sāng

利用對方辦喪事時,派兵攻打。《太平御覽.卷一三〇.皇王部二八.髙祖孝文皇帝》:「當以蕭鸞死,禮不伐喪,乃詔反旆。」《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且說周世宗纔登大位之後,便遭那北漢主劉崇舉兵伐喪。」


  發喪

 简化字:发丧
  注音: ㄈㄚ ㄙㄤ
  拼音: fā sāng

1.死者的家屬把人死的消息訃告親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祕之,不發喪。」《三國演義》第二回:「帝已崩……祕不發喪。」

2.辦理喪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漢王聞之,袒而大哭。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三國演義》第一四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


  發騷

 简化字:发骚
  注音: ㄈㄚ ㄙㄠ
  拼音: fā sāo

罵人態度放蕩、輕佻,多用於辱罵女性。如:「為了劇情需要,無論嘻笑怒罵、嚎啕痛哭,甚至發騷、痴呆的種種神情,她都細加揣摩。」


  飯糝

 简化字:饭糁
  注音: ㄈㄢˋ ㄙㄢˇ
  拼音: fàn sǎn

飯粒。《西湖二集》卷三〇:「口中吃著飯,把那飯糝噴將出來,顆顆都變成蜜蜂兒亂飛,薨薨有聲。」


  放散

  注音: ㄈㄤˋ ㄙㄢˋ
  拼音: fàng sàn

向外散開。如:「把窗打開讓那些濃煙放散一下。」


  飛散

 简化字:飞散
  注音: ㄈㄟ ㄙㄢˋ
  拼音: fēi sàn

揚起、散開。如:「一陣風將地上的落葉吹得四處飛散。」


  分散

  注音: ㄈㄣ ㄙㄢˋ
  拼音: fēn sàn
 相似词:分離、散開
 相反词:連合、收集、聯合、聚集、統一、攢聚、密集、集合、團結、集中、齊集

分離、散開。《漢書.卷八一.匡張孔馬傳.孔光》:「陰陽錯謬,歲比不登,天下空虛,百姓饑饉,父子分散,流離道路,以十萬數。」唐.韓愈〈黃陵廟碑〉:「庭有古碑,斷裂分散在地,其文剝缺。」


  風騷

 简化字:风骚
  注音: ㄈㄥ ㄙㄠ
  拼音: fēng sāo

1.風,指《詩經》中的〈國風〉;騷,指《楚辭》中的〈離騷〉。後用「風騷」泛指詩文之事。唐.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留連日日奉杯宴,殊無閒隙吟風騷。」

2.本指女子俏麗,今多指輕佻的樣子。如:「那小妞舉手投足,風騷迷人。」《紅樓夢》第三回:「越顯得面如敷粉,脣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風騷,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


  佛桑

  注音: ㄈㄛˊ ㄙㄤ
  拼音: fó sāng

錦葵科「朱槿」、「扶桑」的別名。參見「朱槿」條。


  複賽

 简化字:复赛
  注音: ㄈㄨˋ ㄙㄞˋ
  拼音: fù sài
 相反词:初賽、決賽

競賽中參加者太多,在預賽後,決賽前,所進行的比賽,稱為「複賽」。


  復三

 简化字:复三
  注音: ㄈㄨˋ ㄙㄢ
  拼音: fù sān

舊時死人埋葬後三天,要請出家人念經超度,稱為「復三」。《醒世姻緣傳》第一八回:「到了初八日復過三,叫陰陽官洒掃了中堂,打點到雍山莊上。」


  扶桑

  注音: ㄈㄨˊ ㄙㄤ
  拼音: fú sāng

1.朱槿的別名。參見「朱槿」條。

2.古代相傳東海外有神木叫扶桑,是日出的地方。《楚辭.屈原.離騷》:「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後為太陽的代稱。晉.陶淵明〈閒情賦〉:「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

3.日本的別名。參見「日本」條。


  服喪

 简化字:服丧
  注音: ㄈㄨˊ ㄙㄤ
  拼音: fú sāng

自己的長輩或平輩親屬等死後,遵照禮俗,在一定的期限內帶孝,表示哀悼。《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典獨棄官收斂歸葬,服喪三年,負土成墳,為立祠堂,盡禮而去。」


  父喪

 简化字:父丧
  注音: ㄈㄨˋ ㄙㄤ
  拼音: fù sāng
 相似词:丁憂

父親過世。如:「他遭父喪,悲痛逾恆。」


  趕散

 简化字:赶散
  注音: ㄍㄢˇ ㄙㄢˋ
  拼音: gǎn sàn

1.驅趕而散開。如:「快把那塊西瓜招來的果蠅趕散。」《三國演義》第二七回:「王植拍馬挺鎗,逕奔關公;被關公攔腰一刀,砍為兩段。人馬都趕散。」

2.趕熱鬧。元.杜仁傑〈耍孩兒.風調雨順民安樂套.六煞〉:「高聲叫:趕散易得,難得的妝哈。」


  乾顙

 简化字:干颡
  注音: ㄍㄢ ㄙㄤˇ
  拼音: gān sǎng

纏擾、吵鬧。《警世通言.卷一四.一窟鬼癩道人除怪》:「我新娶一個老婆在家裡,乾顙我一夜不歸去,我老婆須在家等,如何是好?」


  告喪

 简化字:告丧
  注音: ㄍㄠˋ ㄙㄤ
  拼音: gào sāng

奔赴報喪。《禮記.曲禮下》:「崩曰天王崩,復曰天子復矣,告喪曰天王登假。」


  躬桑

  注音: ㄍㄨㄥ ㄙㄤ
  拼音: gōng sāng

古代后妃親自採桑,藉以鼓勵並重視蠶事。《禮記.月令》:「后妃齊戒,親東鄉躬桑。」


  姑嫂

  注音: ㄍㄨ ㄙㄠˇ
  拼音: gū sǎo

婦女本人與丈夫姊妹的合稱。如:「她們姑嫂二人相處愉快,情同姊妹。」《醒世姻緣傳》第三〇回:「那等悍妻潑妾,逆婦悍姑,或與婆婆合氣,或與丈夫反目,或是妯娌們言差語錯,或是姑嫂們競短爭長,或因偏護孩子,或因講說舌頭,打街罵巷,惡舍鬧鄰。」


  關塞

 简化字:关塞
  注音: ㄍㄨㄢ ㄙㄞˋ
  拼音: guān sài

關口要塞,往來必經的要道。《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晉知躒、趙鞅帥師納王,使汝寬守關塞。」


  觀賽

 简化字:观赛
  注音: ㄍㄨㄢ ㄙㄞˋ
  拼音: guān sài

觀看比賽。如:「他今晚將去球場觀賽。」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201 页数: 4/5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