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qu
  白渠

  注音: ㄅㄞˊ ㄑㄩˊ
  拼音: bái qú

漢武帝太始二年所開鑿的人工灌溉渠道。位於關中平原,自谷口南流至櫟陽,注入渭水,長約二百里,灌溉面積高達四五〇〇頃。唐朝分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自西元一九三〇年後,改築涇惠渠。《漢書.卷二九.溝洫志》:「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


  敗缺

 简化字:败缺
  注音: ㄅㄞˋ ㄑㄩㄝ
  拼音: bài quē

把柄、漏洞。《水滸傳》第二四回:「那廝會討縣裡人便宜,且教他來老娘手裡納些敗缺。」《蕩寇志》第九二回:「我也素知陳希真乃智謀之士,即使他忌梁山受招安,亦決不肯如此用計,留老大敗缺。」


  阪泉

  注音: ㄅㄢˇ ㄑㄩㄢˊ
  拼音: bǎn quán

地名。位於今涿鹿縣,相傳黃帝與炎帝戰於此處。


  版權

 简化字:版权
  注音: ㄅㄢˇ ㄑㄩㄢˊ
  拼音: bǎn quán

著作者或出版家,根據出版法所特別享有的權利,稱為「版權」。


  包取

  注音: ㄅㄠ ㄑㄩˇ
  拼音: bāo qǔ

擔保。元.無名氏《氣英布》第一折:「只要大王借與俺樊噲八十萬軍馬,包取活拿英布來也。」也作「包管」。


  抱屈

  注音: ㄅㄠˋ ㄑㄩ
  拼音: bào qū
 相似词:受冤

遭受或感到委屈。《老殘遊記》第二〇回:「儜兩位多抱屈,讓我們姊兒倆得二百銀子。」


  保全

  注音: ㄅㄠˇ ㄑㄩㄢˊ
  拼音: bǎo quán
 相反词:破壞、犧牲

1.保持完好如初。《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誠恐子孫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慙負黃泉。」

2.保護成全。《儒林外史》第五回:「蒙大老爺保全,真乃天地父母之恩,此後知過必改。」


  抱拳

  注音: ㄅㄠˋ ㄑㄩㄢˊ
  拼音: bào quán

一種敬禮方式。一手握拳,另一手抱著拳頭,合靠在胸前。如:「抱拳行禮」。《三俠五義》第四四回:「只見那軍官抱拳陪笑道:『非是在下多管閒事。因那婆子形色倉皇,哭得可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望乞公子貴手高抬,開一線之恩,饒他們去罷。』說畢,就是一揖。」


  抱裙

  注音: ㄅㄠˋ ㄑㄩㄣˊ
  拼音: bào qún

婦女抱小孩時所穿的裙子。《金瓶梅》第三九回:「李瓶兒走來連忙接過來,替他脫衣裳時,就扯了一抱裙奶屎。」


  北區

 简化字:北区
  注音: ㄅㄟˇ ㄑㄩ
  拼音: běi qū

屬於北方的區域。如:「北區運動會」、「北區五專聯招會」。


  北曲

  注音: ㄅㄟˇ ㄑㄩˇ
  拼音: běi qǔ

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盛行於元代,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採七聲音階,音樂風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於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於南曲有入聲。現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元曲」、「元雜劇」。


  備取

 简化字:备取
  注音: ㄅㄟˋ ㄑㄩˇ
  拼音: bèi qǔ

考試結果,預備在正取缺額時遞補的名額。如:「這次考試,我只上了備取。」也稱為「副取」。


  杯圈

  注音: ㄅㄟ ㄑㄩㄢ
  拼音: bēi quān

形狀彎曲的木製飲酒器。《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爾;母沒而杯圈不能飲焉,口澤之氣存焉爾。」也作「杯棬」、「桮棬」。


  杯棬

  注音: ㄅㄟ ㄑㄩㄢ
  拼音: bēi quān

形狀彎曲的木製飲酒器具。也作「杯圈」、「桮棬」。


  桮棬

 简化字:杯棬
  注音: ㄅㄟ ㄑㄩㄢ
  拼音: bēi quān

形狀彎曲的木製飲酒器。《孟子.告子上》:「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也作「杯圈」、「杯棬」。


  北拳

  注音: ㄅㄟˇ ㄑㄩㄢˊ
  拼音: běi quán

盛行於中國北方的拳術。拳法因應北方環境,發展出重腿法、尚長拳、著重身體伸展等特色,為少林拳的分支。


  卑怯

  注音: ㄅㄟ ㄑㄩㄝˋ
  拼音: bēi què

卑微怯懦。如:「不敢面對事實,一味逃避是卑怯的行為。」


  北闕

 简化字:北阙
  注音: ㄅㄟˇ ㄑㄩㄝˋ
  拼音: běi què

1.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為大臣等候朝見皇帝或上奏章的地方。《漢書.卷一.高帝紀下》:「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太倉。」唐.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嚮,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

2.帝王的宮禁。漢.李陵〈答蘇武書〉:「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唐.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奔泉

  注音: ㄅㄣ ㄑㄩㄢˊ
  拼音: bēn quán

急流的泉水。如:「澗水奔泉,使人精神舒爽。」唐.盧照鄰〈五悲文.悲昔遊〉:「當谽岈之洞壑,臨決咽之奔泉。」


  毖泉

  注音: ㄅㄧˋ ㄑㄩㄢˊ
  拼音: bì quán

《詩經.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因稱〈泉水〉一詩為「毖泉」。據〈詩大序〉,這是衛國女子出嫁別國,思歸的詩。南朝宋.謝莊〈懷園引〉:「念衛風於河廣,懷邶詩於毖泉。」


  編曲

 简化字:编曲
  注音: ㄅㄧㄢ ㄑㄩˇ
  拼音: biān qǔ

將一首音樂作品,基本上不脫離原創作的主要骨幹與內涵,改編為另一種樂器、人聲編制或擴充與變化其形式。為英語arrangement的意譯。


  邊區

 简化字:边区
  注音: ㄅㄧㄢ ㄑㄩ
  拼音: biān qū
 相似词:邊疆、邊境
 相反词:內地

邊遠或靠近邊界的地區。如:「邊區居民」。也作「邊地」、「邊土」。


  扁鵲

 简化字:扁鹊
  注音: ㄅㄧㄢˇ ㄑㄩㄝˋ
  拼音: biǎn què

春秋戰國時名醫。姓秦,名越人。唯《史記》所載扁鵲故事,則非一人,而以扁鵲為良醫的代稱。因居於盧國,故也稱為「盧醫」。《列子.湯問》:「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疾,同請扁鵲求治。」《文選.枚乘.七發》:「雖令扁鵲治內,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別趣

 简化字:别趣
  注音: ㄅㄧㄝˊ ㄑㄩˋ
  拼音: bié qù

特殊的情趣。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詩有別趣,非關理也。」


  鱉裙

 简化字:鳖裙
  注音: ㄅㄧㄝ ㄑㄩㄣˊ
  拼音: biē qún

鱉背甲周邊鮮美的軟肉。也稱為「鱉邊」。


  並驅

 简化字:并驱
  注音: ㄅㄧㄥˋ ㄑㄩ
  拼音: bìng qū

1.二馬並排而行。《詩經.齊風.還》:「並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2.並駕齊驅。比喻雙方勢均力敵,地位或才能不相上下。《晉書.卷一〇五.石勒載記下》:「脫遇光武,當並驅中原,未知鹿死誰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班彪蔡邕,並敏於致語,然影附賈氏,難為並驅耳。」


  病軀

 简化字:病躯
  注音: ㄅㄧㄥˋ ㄑㄩ
  拼音: bìng qū

帶病的身體。《三國演義》第五二回:「病軀不能施禮,子敬勿罪。」《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王氏挨著病軀,整頓了行李,眼中流淚道:『官人前程遠大,早去早回。奴未知有福分能勾與你同享富貴與否?』」


  病去

  注音: ㄅㄧㄥˋ ㄑㄩˋ
  拼音: bìng qù

1.病逝、病故。

2.因病去官。


  兵權

 简化字:兵权
  注音: ㄅㄧㄥ ㄑㄩㄢˊ
  拼音: bīng quán

1.掌管和指揮軍隊的權力。《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您是咱每弟弟,故把宋州兵權付您。」

2.用兵的謀略。《管子.兵法》:「故夫兵雖非備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輔王成霸。今代之用兵者不然,不知兵權者也。」《北齊書.卷一七.列傳.斛律金》:「戰術兵權,暗同韜略。」


  博取

  注音: ㄅㄛˊ ㄑㄩˇ
  拼音: bó qǔ

1.換取、取得。如:「博取好感」、「博取信任」。

2.廣泛吸收聽取。如:「博取眾議」。


  薄曲

  注音: ㄅㄛˊ ㄑㄩ
  拼音: bó qū

養蠶的器具,用蘆葦或竹子編成,略成弧形。《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材官引彊。」


  薄怯

  注音: ㄅㄛˊ ㄑㄩㄝˋ
  拼音: bó què

單薄虛弱。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我常記的舊年時節,你身子兒薄怯,發著潮熱,他將那錦繃兒繡藉,蓋覆的個重疊。」


  波群

  注音: ㄅㄛ ㄑㄩㄣˊ
  拼音: bō qún

由許多波長相近的簡單波動(正弦波),沿著同一方向傳播時,所形成的合成波動。


  不屈

  注音: ㄅㄨˋ ㄑㄩ
  拼音: bù qū
 相似词:不服
 相反词:低頭、屈服

不屈服、不順從。《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直而不倨,曲而不屈,邇而不偪。」《三國演義》第七九回:「畫雲長儼然上坐,龐德憤怒不屈,于禁拜伏於地,哀求乞命之狀。」


  不取

  注音: ㄅㄨˋ ㄑㄩˇ
  拼音: bù qǔ

1.不拿。如:「不是他應得的東西,他是一介不取的。」

2.不恥。《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今先生進無以輔治,退不揚主譽,竊為先生不取也。」


  不去

  注音: ㄅㄨˋ ㄑㄩˋ
  拼音: bù qù

1.不離開、不前往。《文選.宋玉.高唐賦》:「傾岸洋洋,立而熊經;久而不去,足盡汗出。」《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有揚州刺史劉繇,與慈同郡,有書來喚,不敢不去。」

2.不棄、不喪失。《老子》第二章:「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文選.范曄.逸民傳論》:「故蒙恥之賓,屢黜不去其國。」


  不趣

  注音: ㄅㄨˋ ㄑㄩˋ
  拼音: bù qù

不知趣,不曉得興致。《十二樓.三與樓.第一回》:「大家衣服一美就有不趣之人走來借穿;飲食一豐就有托熟之人坐來討喫。」


  步趨

 简化字:步趋
  注音: ㄅㄨˋ ㄑㄩ
  拼音: bù qū

1.步,徐步。趨,疾步。步趨指行走。《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2.引申為追隨。《聊齋志異.卷五.封三娘》:「方隨喜間,一女子步趨相從,屢望顏色,似欲有言。」


  部曲

  注音: ㄅㄨˋ ㄑㄩ
  拼音: bù qū

1.古代軍隊編制的單位。《文選.張衡.西京賦》:「結部曲,整行伍。」李善注引司馬彪《續漢書》曰:「大將軍營五部,部有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

2.泛指軍隊。南朝宋.鮑照〈東武吟〉:「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三國演義》第二回:「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


  不全

  注音: ㄅㄨˋ ㄑㄩㄢˊ
  拼音: bù quán

1.不完備、不周全。如:「由於繪畫用具不全,所以美術研習營遲遲未能舉辦。」《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書之殘缺不全者,必搜集分門,彙訂成帙,統名之曰斷簡殘編。」

2.不完全。如:「組長所提出的理由,不全是對的。」《老殘遊記》第一八回:「老哥沒有送過人的錢,何以上臺也會契重你?可見天下人不全是見錢眼開的喲。」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456 页数: 4/8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