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hào
  

  部首:禾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2) ㄕㄠˋ
  拼音:(2) shào

(一)之又音。


  

  部首:手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注音:(2) ㄓㄠ
  拼音:(2) zhāo

(一)之讀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2) ㄓㄠ
  拼音:(2) zhāo




1.(一)之讀音。

2.鳥鳴。如:「林鳥嘲嘲」。


  

  部首:口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3) ㄛ
  拼音:(3) ō




表了解的語氣。如:「喔!原來是這麼回事。」


  

 简化字:着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3) ㄓㄠˊ
  拼音:(3) zháo




1.表示狀態的持續或已有了結果。如:「燈點著了」、「找著了」、「睡著了」。

2.接觸。如:「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前不搭村,後不著店」。

3.陷入、中計。如:「他著了我的道了。」




恰好、得當。如:「這筆錢真花著了。」


  

 简化字:着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4) ㄓㄠ
  拼音:(4) zhāo




計策、方法。《水滸傳》第二回:「三十六著,走為上著。」



1.放置。晉.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

2.受。如:「著風」、「著涼」。

3.發生。如:「著急」、「著慌」。




北方方言。指意見相合、同意。如:「著哇!這正合我意。」


  哀號

 简化字:哀号
  注音: ㄞ ㄏㄠˊ
  拼音: āi háo
 相似词:悲啼、悲泣
 相反词:歡呼

悲痛號哭。《三國演義》第八回:「哀號之聲震天,百官戰慄失箸,卓飲食談笑自若。」《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擗踊哀號,哭得那鄰舍之人,無不落淚。」


  愛好

 简化字:爱好
  注音: ㄞˋ ㄏㄠˋ
  拼音: ài hào
 相似词:喜愛、嗜好
 相反词:厭惡、厭棄、憎惡、討厭

1.喜好。如:「愛好運動」、「愛好自然」。《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序》:「及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採求闕文,補綴漏逸。」

2.自愛。南朝梁.蕭統〈答晉安王書〉:「汝本有天才,加以愛好。」


  哀詔

 简化字:哀诏
  注音: ㄞ ㄓㄠˋ
  拼音: āi zhào

君主時代,天子駕崩後,嗣君布告國內此一消息的詔書,稱為「哀詔」。


  暗潮

  注音: ㄢˋ ㄔㄠˊ
  拼音: àn cháo
 相似词:暗流

1.潛伏在底部的潮水。宋.楊萬里〈過沙頭〉詩:「暗潮已到無人會,只有篙師識水痕。」也作「暗流」。

2.比喻慢慢興起的一股勢力。


  安好

  注音: ㄢ ㄏㄠˇ
  拼音: ān hǎo
 相反词:欠安

平安無恙。《三俠五義》第四七回:「包公攙扶起來,請了父母的安好,候了兄嫂的起居。」


  暗號

 简化字:暗号
  注音: ㄢˋ ㄏㄠˋ
  拼音: àn hào
 相似词:燈號
 相反词:明碼

祕密的口令或記號。《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呂布一聲暗號,眾軍齊入,喊聲大舉。」《紅樓夢》第九回:「秦鐘趁此和香憐擠眉弄眼,遞暗號兒,二人假裝出小恭,走到後院說私己話。」


  按照

  注音: ㄢˋ ㄓㄠˋ
  拼音: àn zhào
 相似词:根據、遵循、遵照、依照
 相反词:違背

依照、遵照。如:「工程師按照說明書的指示操作機器。」《紅樓夢》第九五回:「次日早起,凡有品級的,按貴妃喪禮進內請安哭臨。賈政又是工部,雖按照儀注辦理,未免堂上又要周旋他些,同事又要請教他,所以兩頭更忙。」清.朱克敬《瞑庵雜識》卷二:「至抽釐之法,並著各督撫按照部定章程,簡明條款,分晰開載,榜示通衢。」


  巴著

 简化字:巴着
  注音: ㄅㄚ ㄓㄠˊ
  拼音: bā zháo

1.張眼直望、眼巴巴的。如:「在船艙中他就巴著往外看,想早點回家。」《紅樓夢》第三九回:「我巴著窗戶眼兒一瞧,不是我們村莊上的人。」

2.鄰近。如:「前不巴著林,後不巴著店。」


  白蒿

  注音: ㄅㄞˊ ㄏㄠ
  拼音: bái hāo

植物名。菊科艾屬,多年生草本。葉羽狀深裂,裂片二至三對,略似青蒿而粗,葉背密生白毛。秋日枝梢葉腋上開淡黃色花,頭狀花序排成複總狀。也稱為「艾蒿」。


  白毫

  注音: ㄅㄞˊ ㄏㄠˊ
  拼音: bái háo

大丈夫三十二相之一。相傳佛陀的兩眉間有白色的毫毛,右旋宛轉。《經律異相》卷四:「太子有三十二相:一、體軀金色。二、頂有肉髻。三、其髮紺青。四、眉間白毫。」


  白燒

 简化字:白烧
  注音: ㄅㄞˊ ㄕㄠ
  拼音: bái shāo

酒精含量高的蒸餾酒。性烈味香,以高粱、米、麥等釀製而成。通常指高粱酒。也稱為「白酒」。


  白芍

  注音: ㄅㄞˊ ㄕㄠˊ
  拼音: bái sháo

芍藥的根晒乾製成藥材後,色帶淡褐者稱為「赤芍」,色白者稱為「白芍」。中醫上用以生血止痛。見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卷一一.芳草.芍藥》。也稱為「白芍藥」。


  敗兆

 简化字:败兆
  注音: ㄅㄞˋ ㄓㄠˋ
  拼音: bài zhào
 相反词:勝兆

失敗的預兆。如:「看他進場時的輕浮樣子,已現敗兆。」


  班超

  注音: ㄅㄢ ㄔㄠ
  拼音: bān chāo

人名。(西元32~102)字仲升,扶風平陵人,東漢班彪之子,班固之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餘國,詔以超為西域都護,又以功封為定遠侯。


  辦好

 简化字:办好
  注音: ㄅㄢˋ ㄏㄠˇ
  拼音: bàn hǎo

1.已經做好、處理完成。如:「老師吩咐的事,你們辦好了嗎?」

2.將事情料理妥當。同「辦妥」。如:「要能把這事辦好,重重有賞!」


  班昭

  注音: ㄅㄢ ㄓㄠ
  拼音: bān zhāo

人名。(西元?~116)字惠班,一名姬,東漢班固妹。嫁曹世叔,早寡。博學高才,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未竟而卒,和帝詔昭續成之。屢受召入宮,為皇后諸貴人師,號曰「大家」。故世稱為「曹大家」。著有《女誡》等。


  頒詔

 简化字:颁诏
  注音: ㄅㄢ ㄓㄠˋ
  拼音: bān zhào

發布皇帝的詔書、命令。《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高宗聽得甚是慘然,頒詔特加號福國長公主,下降高世綮,做了駙馬都尉。」


  包抄

  注音: ㄅㄠ ㄔㄠ
  拼音: bāo chāo
 相似词:包圍

從敵人側面或背面進行包圍攻擊。如:「警方分三路人馬包抄過去,讓那些歹徒措手不及。」


  寶鈔

 简化字:宝钞
  注音: ㄅㄠˇ ㄔㄠ
  拼音: bǎo chāo

一種元、明、清發行的紙幣。元世祖時製造中統寶鈔,後又發行至元通行寶鈔。明洪武時設寶鈔提舉司,製造大明寶鈔。清咸豐三年發行「大清寶鈔」。《元史.卷九三.食貨志一》:「世祖中統元,始造交鈔,……是年十月,又造中統元寶鈔。」《明史.卷八一.食貨志五》:「七年,帝乃設寶鈔提舉司。明年始詔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民間通行。」《清史稿.卷一二四.食貨志五》:「文宗即位,四川學政何紹基力請行大錢以復古救時。上意初不謂然,卒與官票、寶鈔行焉。」


  鮑超

 简化字:鲍超
  注音: ㄅㄠˋ ㄔㄠ
  拼音: bào chāo

人名。(西元1828~1888)字春霆,清朝名將,四川奉節人。曾助曾國藩滅太平天國,官至湖南提督,封子爵,諡忠壯。


  暴潮

  注音: ㄅㄠˋ ㄔㄠˊ
  拼音: bào cháo

一種氣象潮。由於颱風或氣壓突降,引起海面水位劇變,稱為「暴潮」。


  寶號

 简化字:宝号
  注音: ㄅㄠˇ ㄏㄠˋ
  拼音: bǎo hào
 相反词:小店、小號、敝號

1.對他人商店店號的敬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九回:「當日曾經勸過東家,說寶號的招牌是冒不得的,他一定不信,今日果然寶號出來告了。」清.徐珂《清稗類鈔.棍騙類.騙人參》:「未幾,某盛服乘輿,至某行,謂行主曰:『寶號貨真價實,太夫人已至,必餌佳品,今且擇至佳者與我。』」

2.對神明名號的敬稱。《水滸傳》第一回:「太尉別了眾人,口誦天尊寶號,縱步上山來。」《紅樓夢》第二回:「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淨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這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的呢。」


  報梢

 简化字:报梢
  注音: ㄅㄠˋ ㄕㄠ
  拼音: bào shāo

報紙版面的下端,不明顯的地方。如:「把廣告登在報梢,怎麼能引人注意?」


  鮑照

 简化字:鲍照
  注音: ㄅㄠˋ ㄓㄠˋ
  拼音: bào zhào

人名。(西元421~465?)字明遠,南朝宋東海人。文詞贍逸,詞采華麗,常表現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在劉宋一代的詩人中最為特出。曾為前軍參軍,世稱為「鮑參軍」。有鮑參軍集行世。


  北朝

  注音: ㄅㄟˇ ㄔㄠˊ
  拼音: běi cháo

1.泛指北方的王朝。如晉人對契丹、宋人對遼金之稱。《新五代史.卷一七.晉家人傳.高祖皇后李氏》:「昔先帝起太原時,欲擇一子留守,謀之北朝皇帝。」

2.(西元386~577)從北魏統一北方開始,到隋文帝滅北周為止,歷經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史稱為「北朝」。


  悲號

 简化字:悲号
  注音: ㄅㄟ ㄏㄠˊ
  拼音: bēi háo

悲傷的痛哭。《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民皆引領而望,傾耳而聽,悲號仰天。」《漢書.卷四五.伍被傳》:「悲號仰天,叩心怨上。」也作「悲嚎」。


  悲嚎

  注音: ㄅㄟ ㄏㄠˊ
  拼音: bēi háo

悲傷的痛哭。《紅樓夢》第一三回:「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莫不悲嚎痛哭者」。也作「悲號」。


  杯杓

  注音: ㄅㄟ ㄕㄠˊ
  拼音: bēi sháo

酒杯與杓子。借指飲酒。《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霍顯之謀將行於杯杓,荊軻之變必起於帷幄。」也作「桮杓」。


  桮杓

  注音: ㄅㄟ ㄕㄠˊ
  拼音: bēi sháo

酒杯與杓子。借指飲酒。《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也作「杯杓」。


  本朝

  注音: ㄅㄣˇ ㄔㄠˊ
  拼音: běn cháo

君主時代稱自己所處的朝代為「本朝」。《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昔者董卓初興國難,群后失位,以謀王室。君則攝進,首啟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


  敝號

 简化字:敝号
  注音: ㄅㄧˋ ㄏㄠˋ
  拼音: bì hào
 相反词:寶號

稱自己商店名或公司名的謙詞。


  比照

  注音: ㄅㄧˇ ㄓㄠˋ
  拼音: bǐ zhào

1.按照已有的格式或事例辦理。如:「比照辦理」。清.崑岡《大清會典事例.卷五六七.兵部.保舉》:「應比照捐班註銷之例,准其將保案註銷。」

2.比較對照。《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命州郡守倅結罪保明,比照字跡無偽,方許簾引注籍。」


  辟召

  注音: ㄅㄧˋ ㄓㄠˋ
  拼音: bì zhào

因才高名重受人薦舉,而被徵召授以職位。《後漢書.卷二七.鄭均傳》:「常稱病家廷,不應州郡辟召。」《文獻通考.卷三九.選舉考一二》:「以鄉舉里選循序而進者,選舉也;以高才重名躐等而升者,辟召也。」


  璧趙

 简化字:璧赵
  注音: ㄅㄧˋ ㄓㄠˋ
  拼音: bì zhào

物歸原主的意思。參見「完璧歸趙」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501 页数: 4/88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