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dāo
  打稻

  注音: ㄉㄚˇ ㄉㄠˋ
  拼音: dǎ dào

打取稻粒。如:「秋收時,農人忙著在田裡打稻。」


  大刀

  注音: ㄉㄚˋ ㄉㄠ
  拼音: dà dāo

武器名。為單刃厚背的兵器。


  大盜

 简化字:大盗
  注音: ㄉㄚˋ ㄉㄠˋ
  拼音: dà dào
 相似词:悍賊

強行掠奪別人財物的人。如:「近來到處橫行的蜘蛛大盜,令大廈住戶恐懼不已。」


  大道

  注音: ㄉㄚˋ ㄉㄠˋ
  拼音: dà dào
 相反词:歧途、小徑、小路

1.大路。如:「國家必須在穩定中求成長,在成長中求進步,才能邁向康莊大道。」

2.天地間的理法。《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文選.曹植.贈丁翼詩》:「君子通大道,無願為世儒。」


  大纛

  注音: ㄉㄚˋ ㄉㄠˋ
  拼音: dà dào

古代節度使儀從後的大旗。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然則高牙大纛,不足為公榮。」


  待到

  注音: ㄉㄞˋ ㄉㄠˋ
  拼音: dài dào

等到。如:「平時多作準備,待到時機成熟,自然水到渠成。」


  單刀

 简化字:单刀
  注音: ㄉㄢ ㄉㄠ
  拼音: dān dāo

1.一種兵器。短柄長刃,闊面單鋒,為武術用具。

2.足球運動用語。足球比賽中,進攻球員突破防守,單獨與守門員進行對抗的攻勢。


  彈道

 简化字:弹道
  注音: ㄉㄢˋ ㄉㄠˋ
  拼音: dàn dào

槍炮彈射出槍炮口以後的行進路線。因受空氣阻力和地心吸力的影響,形成不對稱的弧線形。也稱為「飛路」。


  當道

 简化字:当道
  注音: ㄉㄤ ㄉㄠˋ
  拼音: dāng dào

1.攔阻道路。《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晉.干寶《搜神記》卷四:「文王夢一婦人,甚麗,當道而哭。」

2.路的中間。《三國演義》第二九回:「見一道人,身披鶴氅,手攜藜杖,立於當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醒世恆言.卷四〇.馬當神風送滕王閣》:「正行之間,只見當道路邊,青松影裡,綠檜陰中,見一古廟。」

3.居要位。指掌握政權的人。《魏書.卷七七.列傳.高崇》:「古人有言,罰一人當取千萬人懼,豺狼當道,不問狐狸。」《儒林外史》第一〇回:「晚生只是個直言,並不肯阿諛趨奉,所以這些當道大人,俱蒙相愛。」


  道安

  注音: ㄉㄠˋ ㄢ
  拼音: dào ān

東晉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魏。常山扶柳縣(今河北省冀縣境內)人。早年出家,因形貌黑醜,不為剃度師所重視,後受知於佛圖澄,曾代佛圖澄說法,贏得「漆道人,驚四鄰」的美譽。佛圖澄死後才離開鄴都,而下襄陽,創檀溪寺,齋講不倦,成為當時佛教界的典範。孝武帝太元四年苻堅攻下襄陽,延請道安住長安,這時他已六十七歲。在長安七、八年間,領導翻譯講經說法。他在佛法中,以《般若學》用功最力,在當時是最接近般若義的一家。著有《光讚析中解》、《放光般若析疑準》、《空性論》等。其中尤以綜理眾經目錄、對了解譯經史的貢獻最大。主張僧侶應以釋為姓,也獲得後世僧眾的遵循。


  到案

  注音: ㄉㄠˋ ㄢˋ
  拼音: dào àn

因訴訟案件而至警政機關報到。如:「調查人員請相關人員到案說明。」


  盜案

 简化字:盗案
  注音: ㄉㄠˋ ㄢˋ
  拼音: dào àn

強盜竊匪奪取他人財物的案件。如:「社會風氣敗壞,盜案頻傳。」


  刀疤

  注音: ㄉㄠ ㄅㄚ
  拼音: dāo bā

因刀傷而留下的疤痕。如:「他身上的刀疤是遭敵軍砍殺而留下來的。」


  倒把

  注音: ㄉㄠˇ ㄅㄚˇ
  拼音: dǎo bǎ

1.利用物品的差價,買空賣空,轉手牟取暴利。如:「股票市場上,總是不缺想靠倒把發財的人。」

2.倒持、倒著拿。唐.張祜〈戲顏郎中獵〉詩:「倒把角弓呈一箭,滿川狐兔當頭行。」五代十國.歐陽炯〈春光好.花滴露〉詞:「飲處交飛玉斝,遊時倒把金鞭。」


  道白

  注音: ㄉㄠˋ ㄅㄞˊ
  拼音: dào bái

1.一種流行於宋、元的文字遊戲。參見「拆白道字」條。《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誰耐煩與你猜謎道白,我只認得自己的兜肚,還我便休。」

2.戲曲中的說白。


  盜版

 简化字:盗版
  注音: ㄉㄠˋ ㄅㄢˇ
  拼音: dào bǎn

透過不正當的途徑翻印或翻拷具有版權的書本或錄音帶等所得的版本。


  道班

  注音: ㄉㄠˋ ㄅㄢ
  拼音: dào bān

鐵路或公路保養路段的工人組織。每個班負責維修若干公里。


  刀板

  注音: ㄉㄠ ㄅㄢˇ
  拼音: dāo bǎn

一種桌球選手握球拍的方式。選手將球拍橫握,像握菜刀似的。


  倒班

  注音: ㄉㄠˇ ㄅㄢ
  拼音: dǎo bān

輪流、換班。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您子父每輪替著當朝貴,倒班兒居要津。」


  倒板

  注音: ㄉㄠˇ ㄅㄢˇ
  拼音: dǎo bǎn

一種戲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參見「導板」條。


  導板

 简化字:导板
  注音: ㄉㄠˇ ㄅㄢˇ
  拼音: dǎo bǎn

一種戲曲唱腔中的特定板式。由散板或原板的上句演變而來,曲調高揚,節奏伸展。常在慢板前面,具有引子或叫板的性質,成為戲曲的先導部分,如平劇中的西皮導板和二黃導板。此外,尚用在不同板式的轉換,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功用,如晉劇的倒板、秦腔的二倒板。也作「倒板」。


  擣包

 简化字:捣包
  注音: ㄉㄠˇ ㄅㄠ
  拼音: dǎo bāo

營私舞弊。《醒世姻緣傳》第三二回:「千擣包,萬擣包,罵個不住。」


  倒包

  注音: ㄉㄠˇ ㄅㄠ
  拼音: dǎo bāo

1.頂替、抵充。

2.把禮品轉送給別人。

3.代替人服差役。《醒世姻緣傳》第五四回:「再要改行,沒了資本,往衙門裡與人替差使做倒包。」


  刀背

  注音: ㄉㄠ ㄅㄟˋ
  拼音: dāo bèi

刀上無刃的一邊。《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諸子列傳.邵陵攜王綸》:「賊以刀背毆其髀,俊色不變,賊義而捨之。」《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只見他一言不發,回手拔出那把刀來,刀背向地,刀刃朝天,從那婦人的下巴底下,往上一撩,唰一聲,早變了個血臉的人。」


  刀筆

 简化字:刀笔
  注音: ㄉㄠ ㄅㄧˇ
  拼音: dāo bǐ

1.古代書寫工具,用竹木代紙,用筆記事,用刀削誤。《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郅都傳》:「臨江王徵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吏不予。」

2.刀筆吏的簡稱。參見「刀筆吏」條。《戰國策.秦策五》:「司空馬曰:臣少為秦刀筆,以官長而守。」


  刀幣

 简化字:刀币
  注音: ㄉㄠ ㄅㄧˋ
  拼音: dāo bì

一種中國古代的錢幣,形狀似刀。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也作「刀布」。


  倒閉

 简化字:倒闭
  注音: ㄉㄠˇ ㄅㄧˋ
  拼音: dǎo bì
 相似词:停業
 相反词:開張

企業或商家因經營不善或財務虧空而停業。如:「每碰到經濟不景氣,就有許多公司倒閉。」


  倒斃

 简化字:倒毙
  注音: ㄉㄠˇ ㄅㄧˋ
  拼音: dǎo bì

倒地而死。宋.葉適〈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銘〉:「公令軍別為籍,兵逸亡,馬倒斃,皆即報。」


  導標

 简化字:导标
  注音: ㄉㄠˇ ㄅㄧㄠ
  拼音: dǎo biāo

一種航行指標。常見於港口附近的岸邊,及航道狹窄的地方。由前低後高的兩個標識構成,當兩者成一直線,即為安全的航行區域。如:「設置了導標,船隻出入港口安全多了。」


  道別

 简化字:道别
  注音: ㄉㄠˋ ㄅㄧㄝˊ
  拼音: dào bié

以動作或言語表達將與某人分別。如:「同學會結束之後,大家依依不捨的互相道別。」


  倒兵

  注音: ㄉㄠˋ ㄅㄧㄥ
  拼音: dào bīng

1.掉轉武器攻擊己方。《史記.卷四.周本紀》:「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

2.掉轉武器攻擊對方。《紅樓夢》第七八回:「然後大家見是不過幾個女人,料不能濟事,遂回戈倒兵,奮力一陣,把林四娘等一個不曾留下。」


  刀兵

  注音: ㄉㄠ ㄅㄧㄥ
  拼音: dāo bīng
 相似词:兵器

1.兵器。《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內持刀兵,曰:『欲為智伯報仇。』」

2.兵事。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毛延壽將美人圖獻與他,索要昭君娘娘和番,以息刀兵。」


  刀柄

  注音: ㄉㄠ ㄅㄧㄥˇ
  拼音: dāo bǐng

刀的把手。


  導播

 简化字:导播
  注音: ㄉㄠˇ ㄅㄛˋ
  拼音: dǎo bò

電視節目在攝製過程當中,負責鏡頭安排、場景調度的督導者,其督導內容包括:一、監視電視機畫面是否錯誤或欠佳。二、預先撰播畫面。三、注意演出是否符合劇本。四、注意聲音與控制時間。五、隨時與有關部門聯繫指揮,並協調工作。


  刀布

  注音: ㄉㄠ ㄅㄨˋ
  拼音: dāo bù

一種中國古代的錢幣,形狀似刀。也作「刀幣」。


  倒彩

  注音: ㄉㄠˋ ㄘㄞˇ
  拼音: dào cǎi

演員表演出錯時,觀眾報以不滿的怪叫聲。也作「倒好」。


  盜採

 简化字:盗采
  注音: ㄉㄠˋ ㄘㄞˇ
  拼音: dào cǎi

非法開採。如:「盜採礦石」、「盜採林木」。


  倒倉

 简化字:倒仓
  注音: ㄉㄠˇ ㄘㄤ
  拼音: dǎo cāng

1.把倉庫裡的糧食移到另一個倉庫。如:「這幾天天氣很好,適合將倉裡的稻穀晾晒後,倒倉到另一處。」

2.戲劇演員喉嚨沙啞,唱不出好的聲音。清.徐珂《清稗類鈔.優伶類.汪桂芬以醇酒婦人死》:「十五後,倒倉閉音,不復能唱。」也稱為「倒嗓」。


  倒曹

  注音: ㄉㄠˇ ㄘㄠˊ
  拼音: dǎo cáo

1.丟臉。

2.轉賣。《醒世姻緣傳》第八一回:「就是丫頭有甚麼不中使,也只是轉賣倒曹,也沒個打殺的理。」


  搗槽

 简化字:捣槽
  注音: ㄉㄠˇ ㄘㄠˊ
  拼音: dǎo cáo

倒楣、時運不濟。參見「倒灶」條。《金瓶梅》第三三回:「罵了句煎徹了的三傾兒,搗槽斜賊!」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433 页数: 4/6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