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香麝

  注音: ㄒㄧㄤ ㄕㄜˋ
  拼音: xiāng shè

動物名。鹿科麝屬。體形小,耳長尾短,無鹿角。以青草、樹葉、苔類為食。雄麝腹部有卵狀腺,會分泌麝,稱為「麝囊」。世人多將其囊乾燥、加工處理後,做為水的原料。


  香市

  注音: ㄒㄧㄤ ㄕˋ
  拼音: xiāng shì

1.佛寺進時節商人出售燭、什物的市集。明.張岱《陶庵夢憶.卷七.西湖市》:「西湖市起於花朝,盡於端午。山東進普陀者日至,嘉湖進天竺者日至,至則與湖之人市焉,故曰市。」

2.買賣料的市集。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日南有市,商人交易諸處。」


  香水

  注音: ㄒㄧㄤ ㄕㄨㄟˇ
  拼音: xiāng shuǐ

一種把料溶在酒精裡做成的化妝品。


  香頌

 简化字:香颂
  注音: ㄒㄧㄤ ㄙㄨㄥˋ
  拼音: xiāng sòng

法國的大眾歌謠。為法語chanson的音譯。其義為「歌」,指十二、十三世紀以後的樂曲。


  香酥

  注音: ㄒㄧㄤ ㄙㄨ
  拼音: xiāng sū

脆且酥鬆。如:「酥蛋卷」。


  香湯

 简化字:香汤
  注音: ㄒㄧㄤ ㄊㄤ
  拼音: xiāng tāng

加了料的熱水。《水滸傳》第一回:「請太尉起來,湯沐浴,換了一身新鮮布衣。」《蕩寇志》第四四回:「又吩咐備下湯,沐浴更衣。」


  香甜

  注音: ㄒㄧㄤ ㄊㄧㄢˊ
  拼音: xiāng tián

1.味美可口。《紅樓夢》第六二回:「又命小燕也撥了半碗飯,泡湯一吃,十分甜可口。」

2.形容睡得安穩、舒服。如:「得知通過檢定考試,她睡得格外甜。」


  香亭

  注音: ㄒㄧㄤ ㄊㄧㄥˊ
  拼音: xiāng tíng

設有爐的綵亭,用於賽會或出殯時。宋.陸游〈放翁家訓〉:「近世出葬,或作亭、魂亭、寓人、寓馬之類,一切當屏去。」


  香筒

  注音: ㄒㄧㄤ ㄊㄨㄥˇ
  拼音: xiāng tǒng

寺廟或家庭中用來貯的筒子。


  香味

  注音: ㄒㄧㄤ ㄨㄟˋ
  拼音: xiāng wèi

的氣味。唐.杜甫〈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詩:「飯糲添味,朋友有醉泥。」也稱為「氣」。


  香蕈

  注音: ㄒㄧㄤ ㄒㄩㄣˋ
  拼音: xiāng xùn

真菌類口蘑科「菇」的別名。參見「菇」條。


  香煙

 简化字:香烟
  注音: ㄒㄧㄤ ㄧㄢ
  拼音: xiāng yān

1.時所生的煙。唐.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詩:「朝罷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西遊記.第三四》:「博山爐裡,靄靄煙。」

2.比喻後嗣。因祭祖要燃生煙,故稱子孫祭祖為接續煙,引申為傳宗接代。《老殘遊記》第一七回:「他若餓死,不但父母無人祭供,並祖上的煙從此便絕。」

3.用薄紙捲細菸草做成的紙菸。也作「菸」。


  香菸

 简化字:香烟
  注音: ㄒㄧㄤ ㄧㄢ
  拼音: xiāng yān
 相似词:捲菸、紙菸

用薄紙捲細菸草做成的紙菸。也作「煙」。


  香筵

  注音: ㄒㄧㄤ ㄧㄢˊ
  拼音: xiāng yán

擺放爐、燭臺的長桌。唐.馮翊《桂苑叢談.史遺》:「七夕夜陳筵,祈於織女。」


  香豔

 简化字:香艳
  注音: ㄒㄧㄤ ㄧㄢˋ
  拼音: xiāng yàn

形容色並茂。亦指文詞豔麗而內容涉及男女愛情的詩文。唐.張諤〈岐王席上詠美人〉詩:「豔王分帖,裙嬌敕賜羅。」


  香印

  注音: ㄒㄧㄤ ㄧㄣˋ
  拼音: xiāng yìn

印有文字的末。用火燒後,灰燼中仍留存著字跡。南唐.李煜〈采桑子.庭前春逐紅英盡〉詞:「綠窗冷靜芳英斷,印成灰。」也稱為「印」。


  香纓

 简化字:香缨
  注音: ㄒㄧㄤ ㄧㄥ
  拼音: xiāng yīng

1.古時女子所繫,用來裝飾的五彩繩。

2.用無患子的果核所串成的念珠。


  香油

  注音: ㄒㄧㄤ ㄧㄡˊ
  拼音: xiāng yóu

1.泛稱一切有味的油。

2.芝麻種子榨取的油。可食用。也稱為「麻油」、「芝麻油」。


  香魚

 简化字:香鱼
  注音: ㄒㄧㄤ ㄩˊ
  拼音: xiāng yú

動物名。脊椎動物硬骨魚綱鯡目魚科。體為紡錘狀,略側扁,長一尺許,鱗細。背部蒼黑,腹部黃白,吻帶淡紅色。產於淡水中。


  香櫞

 简化字:香橼
  注音: ㄒㄧㄤ ㄩㄢˊ
  拼音: xiāng yuán

科「圓佛手柑」、「枸櫞」的別名。參見「枸櫞」條。


  香願

 简化字:香愿
  注音: ㄒㄧㄤ ㄩㄢˋ
  拼音: xiāng yuàn

到廟裡燒還願。《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〇出》:「我從你爺爺在日,已曾許下東岳三年願。」也作「愿」。


  香皂

  注音: ㄒㄧㄤ ㄗㄠˋ
  拼音: xiāng zào

原料加料做成的肥皂。也稱為「肥皂」。


  香澤

 简化字:香泽
  注音: ㄒㄧㄤ ㄗㄜˊ
  拼音: xiāng zé
 相似词:芳澤

1.塗髮的油。漢.桓寬《鹽鐵論.殊路》:「故良師不能飾戚施,澤不能化嫫母也。」

2.氣。宋.周邦彥〈六醜.正單衣試酒〉詞:「釵鈿墮處遺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


  香樟

  注音: ㄒㄧㄤ ㄓㄤ
  拼音: xiāng zhāng

植物名。樟科樟屬,為「樟樹」之俗稱。常綠喬木。葉橢圓形,圓錐花序腋生,花被六枚,黃綠色。木材有氣,葉和枝條能提製樟腦,木材可供建築、製箱櫃等。產於臺灣及中國大陸江南各省、日本、琉球、印度等地。也稱為「栳樟」。參見「栳樟」條。


  香麞

  注音: ㄒㄧㄤ ㄓㄤ
  拼音: xiāng zhāng

麝。因麝形狀似麞,氣遠射,故稱為「麞」。


  香紙

 简化字:香纸
  注音: ㄒㄧㄤ ㄓˇ
  拼音: xiāng zhǐ

祭祀用的燭、紙錢。《清平山堂話本.夔關姚卞弔諸葛》:「令承局於鎮市買紙、酒果、盤饌,先去廟中羅列。」《儒林外史》第四八回:「王玉輝喫了茶,又將自己盤費買了一副紙牲醴,把自己的書一同擺在靈柩前祭奠。」


  香冢

  注音: ㄒㄧㄤ ㄓㄨㄥˇ
  拼音: xiāng zhǒng

在北平陶然亭西,為清御史張盛藻於咸豐間所築,以葬其寵姬的墓冢。一說為曲妓蒨雲葬此,又或誤為妃墓。


  香燭

 简化字:香烛
  注音: ㄒㄧㄤ ㄓㄨˊ
  拼音: xiāng zhú

祀神供佛所用的與蠟燭。《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你新年新歲也該把菩薩面前燭點勤些!」


  香篆

  注音: ㄒㄧㄤ ㄓㄨㄢˋ
  拼音: xiāng zhuàn

1.篆文狀的盤。點燃可用來計測時間。宋.洪芻《譜.卷下.百刻》:「近世尚奇者作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已。」也稱為「篆」。

2.煙裊裊,有如篆字的形狀。宋.趙令畤〈思遠人.素玉朝來有好懷〉詞:「深院落,小樓臺,玉盤篆看徘徊。」


  心香

  注音: ㄒㄧㄣ ㄒㄧㄤ
  拼音: xīn xiāng

虔誠的心。佛教徒以燃供養三寶,對於未燃而其心相同者,稱為「心」。南朝梁.簡文帝〈相宮寺碑銘〉:「窗舒意蕊,室度心。」


  馨香

  注音: ㄒㄧㄣ ㄒㄧㄤ
  拼音: xīn xiāng

。《書經.君陳》:「至治馨,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三國演義》第八九回:「籬落之中,有數間茅屋,聞得馨噴鼻。」


  信香

  注音: ㄒㄧㄣˋ ㄒㄧㄤ
  拼音: xìn xiāng

舊時以為信使,可以把願望傳達給神明,故稱為「信」。《三國演義》第八九回:「次日,孔明備信禮物,引王平及眾啞軍,連夜望山神所言去處,迤邐而進。」


  行香

  注音: ㄒㄧㄥˊ ㄒㄧㄤ
  拼音: xíng xiāng

禮佛的儀式。始於南北朝,燃燻手,或以末散行;唐以後則為持爐繞行道場或街市。至明清時則指官吏上任或遇朔望時,入廟焚叩拜的儀式。《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本縣雖與宣尉司表裡,衙門常規,長官行後,先去看望他,他纔答禮,彼此酒禮往來。」


  尋香

 简化字:寻香
  注音: ㄒㄩㄣˊ ㄒㄧㄤ
  拼音: xún xiāng

1.尋覓氣。唐.李義府〈堂堂詞〉:「春風別有意,密處也尋。」

2.追逐氣。宋.歐陽修〈憎蒼蠅賦〉:「逐氣尋,無處不到。」

3.佛教用語。天神中的一類。為天龍八部之一。


  熏香

  注音: ㄒㄩㄣˋ ㄒㄧㄤ
  拼音: xùn xiāng

1.料熏染。宋.歐陽修〈荷花賦〉:「覆翠被以熏,然遲燈而照浦。」

2.一種焚燒之後會使人聞到而暈厥的。如:「盜賊常利用熏來使人失去知覺,以便下手。」


  刈香

  注音: ㄧˋ ㄒㄧㄤ
  拼音: yì xiāng

一種廟會活動。廟宇中分靈出去的神明,在祖廟主神誕辰日,坐著神輿回廟謁主,並繞境巡行,稱為「刈」。


  異香

 简化字:异香
  注音: ㄧˋ ㄒㄧㄤ
  拼音: yì xiāng

濃烈異常的氣。唐.李山甫〈牡丹〉詩:「數苞仙豔火中出,一片異天上來。」《聊齋志異.卷七.甄后》:「一日,方讀,忽聞異滿室。」


  印香

  注音: ㄧㄣˋ ㄒㄧㄤ
  拼音: yìn xiāng

用金屬印格將料末印成前後相屬的文字,焚燒之後,字跡仍分明可識。唐.王建〈印〉詩:「閑坐燒印,滿戶松柏氣。火畫轉分明,青苔碑上字。」也稱為「印」。


  幽香

  注音: ㄧㄡ ㄒㄧㄤ
  拼音: yōu xiāng

清淡的氣。唐.溫庭筠〈東郊行〉:「綠渚幽生白蘋,差差小浪吹魚鱗。」《紅樓夢》第五回:「但聞一縷幽,竟不知其所焚何物。」


  油香

  注音: ㄧㄡˊ ˙ㄒㄧㄤ
  拼音: yóu xiang

一種回教徒的食物。用滾水和麵加鹽,製成餅狀,再用油炸。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68 页数: 4/1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