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修辭學

 简化字:修辞学
  注音: ㄒㄧㄡ ㄘˊ ㄒㄩㄝˊ
  拼音: xiū cí xué

是指如何調整語文表意的方法,設計語文優美的形式,使精確而生動的表現出說者或作者的意象,期能引起讀者共鳴的一種藝術。研究此種藝術的學科即為「修學」。


  百辭莫辯

 简化字:百辞莫辩
  注音: ㄅㄞˇ ㄘˊ ㄇㄛˋ ㄅㄧㄢˋ
  拼音: bǎi cí mò biàn
 相似词:百口莫辯、有口難言

費盡言詞也無法辯解。如:「由於父母既有的成見,使得他百莫辯,無法澄清這場誤會。」


  百科辭典

 简化字:百科辞典
  注音: ㄅㄞˇ ㄎㄜ ㄘˊ ㄉㄧㄢˇ
  拼音: bǎi kē cí diǎn

一種書。體例與百科全書相似,以蒐輯各類專科詞目為主,唯其解說簡短,又類似於一般語詞的典。


  卑辭厚禮

 简化字:卑辞厚礼
  注音: ㄅㄟ ㄘˊ ㄏㄡˋ ㄌㄧˇ
  拼音: bēi cí hòu lǐ
 相反词:出言不遜

謙恭的言和豐厚的禮物。唐.陳章甫〈與吏部孫員外書〉:「且古之招賢,降蒲輪束帛,卑厚禮,猶恐不來。」《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勾踐當年欲豢吳,卑厚禮被姑蘇。」


  辯口利辭

 简化字:辩口利辞
  注音: ㄅㄧㄢˋ ㄎㄡˇ ㄌㄧˋ ㄘˊ
  拼音: biàn kǒu lì cí
 相似词:辯口利舌

長於辯論,言犀利。《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夫云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辯口利也。」


  不辭勞苦

 简化字:不辞劳苦
  注音: ㄅㄨˋ ㄘˊ ㄌㄠˊ ㄎㄨˇ
  拼音: bù cí láo kǔ
 相似词:不辭勞怨
 相反词:好逸惡勞

不推卻辛勞艱苦。如:「為人父母總是不勞苦地為養育子女努力工作。」《紅樓夢》第九一回:「我給他送東西,為大爺的事不勞若,我所以敬他,又怕人說瞎話,所以問你。」


  不辭勞怨

 简化字:不辞劳怨
  注音: ㄅㄨˋ ㄘˊ ㄌㄠˊ ㄩㄢˋ
  拼音: bù cí láo yuàn
 相似词:不辭勞苦、任勞任怨

不推卻辛勞困苦。如:「警察不勞怨的繼續執行任務。」


  不辭辛勞

 简化字:不辞辛劳
  注音: ㄅㄨˋ ㄘˊ ㄒㄧㄣ ㄌㄠˊ
  拼音: bù cí xīn láo

不怕辛苦勞累。如:「董事長不辛勞,克服許多困難,才有如今的成就。」


  不假辭色

 简化字:不假辞色
  注音: ㄅㄨˋ ㄐㄧㄚˇ ㄘˊ ㄙㄜˋ
  拼音: bù jiǎ cí sè

在言語神色上不做修飾、隱瞞。形容態度直接而嚴厲。如:「父親對我訓話時,一向不假色,令我非常畏懼。」


  不贊一辭

 简化字:不赞一辞
  注音: ㄅㄨˋ ㄗㄢˋ ㄧ ㄘˊ
  拼音: bù zàn yī cí

無法增刪一字一句。形容文章寫得好,別人無法再修刪補充。後亦指不表示意見。《文明小史》第四一回:「首府說准就准,說駁就駁,制臺亦從來不贊一。」


  承顏接辭

 简化字:承颜接辞
  注音: ㄔㄥˊ ㄧㄢˊ ㄐㄧㄝ ㄘˊ
  拼音: chéng yán jiē cí

幸得見面會晤。《漢書.卷七一.雋不疑傳》:「竊伏海瀕,聞暴公子威名舊矣,今乃承顏接。」《幼學瓊林.卷三.人事》:「曾經會晤,曰:『向獲承顏接。』」


  傳聞異辭

 简化字:传闻异辞
  注音: ㄔㄨㄢˊ ㄨㄣˊ ㄧˋ ㄘˊ
  拼音: chuán wén yì cí

春秋處理歷史材料,分為所見之世、所聞之世、所傳聞之世,依此三世遠近而有不同的措。對於年代久遠,由傳聞而得知的事,記載得比較簡略,稱為「傳聞異」。《公羊傳.隱公元年》:「何以不曰?遠也。所見異,所聞異,所傳聞異。」漢.何休.解詁:「所見者,謂昭、定、哀已與父時事也。所聞者,謂文、宣、成襄王父時事也。所傳聞者,謂隱、桓、莊、閔、僖、高祖、曾祖時世也。」後泛稱歧異不一的傳述言


  辭不達意

 简化字:辞不达意
  注音: ㄘˊ ㄅㄨˋ ㄉㄚˊ ㄧˋ
  拼音: cí bù dá yì

所用的言詞無法確切表達心意。如:「他太緊張,說起話來不達意。」也作「詞不達意」、「不意逮」。


  辭不獲命

 简化字:辞不获命
  注音: ㄘˊ ㄅㄨˋ ㄏㄨㄛˋ ㄇㄧㄥˋ
  拼音: cí bù huò mìng

謝卻得不到允許。《莊子.天地》:「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宋.魏了翁〈奏乞降便宜詔書〉:「臣誤蒙聖恩驟陞宥府,專征閫外,假以便宜黜陟之典,非臣所克負荷,不獲命,冒昧祗承。」


  辭不意逮

 简化字:辞不意逮
  注音: ㄘˊ ㄅㄨˋ ㄧˋ ㄉㄞˋ
  拼音: cí bù yì dài

所用的言詞無法確切表達心意。宋.劉學箕〈松江哨遍.木葉盡凋詞.序〉:「至欲作數語以狀風景勝概,不意逮,筆隨句閣,良可慨歎。」也作「詞不達意」、「不達意」。


  辭達理舉

 简化字:辞达理举
  注音: ㄘˊ ㄉㄚˊ ㄌㄧˇ ㄐㄩˇ
  拼音: cí dá lǐ jǔ

詞章文字暢達,內容充實。《文選.陸機.文賦》:「要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


  辭多受少

 简化字:辞多受少
  注音: ㄘˊ ㄉㄨㄛ ㄕㄡˋ ㄕㄠˇ
  拼音: cí duō shòu shǎo

的多,接受的少。《周書.卷三七.裴文舉傳》:「憲矜其貧窶,每欲資給之。文舉恆自謙遜,多受少。」


  辭豐意雄

 简化字:辞丰意雄
  注音: ㄘˊ ㄈㄥ ㄧˋ ㄒㄩㄥˊ
  拼音: cí fēng yì xióng

藻豐富,意氣雄健。宋.歐陽修〈答吳充秀才書〉:「非夫豐意雄,霈然有不可禦之勢,何以至此?」


  辭簡意足

 简化字:辞简意足
  注音: ㄘˊ ㄐㄧㄢˇ ㄧˋ ㄗㄨˊ
  拼音: cí jiǎn yì zú

精簡而含意深遠。元.白珽《湛淵靜語》卷二:「如此數卷,簡意足,一坐駭然。」


  辭巧理拙

 简化字:辞巧理拙
  注音: ㄘˊ ㄑㄧㄠˇ ㄌㄧˇ ㄓㄨㄛˊ
  拼音: cí qiǎo lǐ zhuó

巧妙,道理卻不通達。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公孫子白馬孤犢,巧理拙,魏牟比之鴞鳥,非妄貶也。」


  辭色俱厲

 简化字:辞色俱厉
  注音: ㄘˊ ㄙㄜˋ ㄐㄩˋ ㄌㄧˋ
  拼音: cí sè jù lì

和神色都非常嚴厲。《大宋宣和遺事.利集》:「頃之,使者色俱厲,不拜而退。」


  辭微旨遠

 简化字:辞微旨远
  注音: ㄘˊ ㄨㄟˊ ㄓˇ ㄩㄢˇ
  拼音: cí wéi zhǐ yuǎn

隱微而含意深遠。《梁書.卷四〇.劉之遴傳》:「省所撰春秋義,比事論書,微旨遠。」


  辭嚴氣正

 简化字:辞严气正
  注音: ㄘˊ ㄧㄢˊ ㄑㄧˋ ㄓㄥˋ
  拼音: cí yán qì zhèng

嚴厲,道理正大。《宋史.卷三三一.孫長卿等傳.論曰》:「建中雅量卻敵,嚴氣正,尤為奇偉。」也作「義正詞嚴」。


  辭嚴義正

 简化字:辞严义正
  注音: ㄘˊ ㄧㄢˊ ㄧˋ ㄓㄥˋ
  拼音: cí yán yì zhèng
 相反词:巧言令色

嚴厲,道理正大。宋.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也作「義正詞嚴」。


  辭喻橫生

 简化字:辞喻横生
  注音: ㄘˊ ㄩˋ ㄏㄥˊ ㄕㄥ
  拼音: cí yù héng shēng

中的比喻橫逸生動。漢.王充《論衡.物勢篇》:「亦或辯口利舌、喻橫生為勝,或詘弱綴跲、蹥蹇不比者為負。」


  辭尊居卑

 简化字:辞尊居卑
  注音: ㄘˊ ㄗㄨㄣ ㄐㄩ ㄅㄟ
  拼音: cí zūn jū bēi

去高位而甘居卑下的地位。《孟子.萬章下》:「為貧者尊居卑,富居貧。」《明史.卷二〇八.彭汝實傳》:「自知考察不容,乃欲尊居卑,不當聽其倖免。」


  大放厥辭

 简化字:大放厥辞
  注音: ㄉㄚˋ ㄈㄤˋ ㄐㄩㄝˊ ㄘˊ
  拼音: dà fàng jué cí

厥,其也。本指寫作時極力鋪陳。唐.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後轉為大發議論,多含貶義。如:「他歪曲事實,在報章雜誌上大放厥,混淆大眾視聽。」也作「大放厥詞」。


  大肆厥辭

 简化字:大肆厥辞
  注音: ㄉㄚˋ ㄙˋ ㄐㄩㄝˊ ㄘˊ
  拼音: dà sì jué cí

鋪張藻,大展文才。明.劉基〈宋景濂學士文樂.序〉:「先生天分至高,極天下之書無不盡讀,以其所蘊,大肆厥。」


  刀鋸不辭

 简化字:刀锯不辞
  注音: ㄉㄠ ㄐㄩˋ ㄅㄨˋ ㄘˊ
  拼音: dāo jù bù cí
 相似词:死生無懼

刀和鋸皆古代用為刑具。「刀鋸不」指無視危險,表示決心堅定。如:「您老吩咐的事,在下刀鋸不,赴湯蹈火,一定為您辦妥。」


  電腦辭典

 简化字:电脑辞典
  注音: ㄉㄧㄢˋ ㄋㄠˇ ㄘˊ ㄉㄧㄢˇ
  拼音: diàn nǎo cí diǎn

1.運用電腦儲存字詞音義等資料,並快速找尋所需資訊的參考工具。如:「市面上販售的電腦典,對學習外語的人尤其方便。」

2.解釋與電腦相關詞語的典。


  惡言詈辭

 简化字:恶言詈辞
  注音: ㄜˋ ㄧㄢˊ ㄌㄧˋ ㄘˊ
  拼音: è yán lì cí

辱罵、中傷人的話。宋.王觀國《學林.卷一〇.冰》:「愈獨判二年,日與宦者為敵,相伺候罪過,惡言詈,狼藉公牒。」


  發言遣辭

 简化字:发言遣辞
  注音: ㄈㄚ ㄧㄢˊ ㄑㄧㄢˇ ㄘˊ
  拼音: fā yán qiǎn cí

說話用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康伯少自標置,居然是出群器。及其發言遣,往往有情致。」


  煩言碎辭

 简化字:烦言碎辞
  注音: ㄈㄢˊ ㄧㄢˊ ㄙㄨㄟˋ ㄘˊ
  拼音: fán yán suì cí

煩雜囉嗦的言。《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也作「煩言碎語」。


  奉辭伐罪

 简化字:奉辞伐罪
  注音: ㄈㄥˋ ㄘˊ ㄈㄚ ㄗㄨㄟˋ
  拼音: fèng cí fā zuì

奉持譴責的言語,以討伐有罪的國或人。《國語.鄭語》:「君若以成周之眾,奉伐罪,無不克矣。」《南史.卷四.齊高帝本紀》:「公奉伐罪,戒旦晨征。」


  浮語虛辭

 简化字:浮语虚辞
  注音: ㄈㄨˊ ㄩˇ ㄒㄩ ㄘˊ
  拼音: fú yǔ xū cí

誇大虛浮的言。《東觀漢記.卷二三.隗囂傳》:「吾年已三十餘,在兵中十歲,所更非一,厭浮語虛耳。」


  甘言好辭

 简化字:甘言好辞
  注音: ㄍㄢ ㄧㄢˊ ㄏㄠˇ ㄘˊ
  拼音: gān yán hǎo cí

動聽惑人的逢迎之。《史記.卷七〇.張儀傳》:「夫群臣諸侯不料地之寡,而從人之甘言好,比周以相飾也。」也作「甘言美語」、「甘言巧」。


  甘言巧辭

 简化字:甘言巧辞
  注音: ㄍㄢ ㄧㄢˊ ㄑㄧㄠˇ ㄘˊ
  拼音: gān yán qiǎo cí

逢迎諂媚的話。唐.王勃〈平臺祕略論十首.褒客七〉:「便僻脂韋飾其跡,甘言巧運其辯。」也作「甘言美語」、「甘言好」。


  高談虛辭

 简化字:高谈虚辞
  注音: ㄍㄠ ㄊㄢˊ ㄒㄩ ㄘˊ
  拼音: gāo tán xū cí

高深玄妙,不切實際的言論。宋.張方平〈論國計事〉:「故貨食者,人事之確論,非高談虛之可致者也。」也作「高談虛論」。


  詭辭欺世

 简化字:诡辞欺世
  注音: ㄍㄨㄟˇ ㄘˊ ㄑㄧ ㄕˋ
  拼音: guǐ cí qī shì
 相似词:妖言惑眾

說虛妄不實的飾欺騙世人。如:「蓄意詭欺世的人,真令人痛恨!」


  歸去來辭

 简化字:归去来辞
  注音: ㄍㄨㄟ ㄑㄩˋ ㄌㄞˊ ㄘˊ
  拼音: guī qù lái cí

文章名。晉朝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彭澤令後歸田園所作。篇中敘述歸家後的心情和樂趣。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13 页数: 4/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