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起行

  注音: ㄑㄧˇ ㄒㄧㄥˊ
  拼音: qǐ xíng

動身出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行裝打疊已備,齊齊整整行,好不風騷!」《老殘遊記》第四回:「因想沿路打聽那玉賢的政績,故緩緩行,以便察訪。」也作「程」。


  起興

 简化字:起兴
  注音: ㄑㄧˇ ㄒㄧㄥˋ
  拼音: qǐ xìng
 相反词:敗興

1.因外在物境而引賦詩為文的興頭。如:「與詩友一到陽明山賞花,一時興,遂各賦詩一首。」

2.先言他物,以引所欲言之事。《詩經.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宋.朱熹.集傳:「文王之化,自家而國,男女以正,婚姻以時,故詩人因所見以興,而歎其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起眼

  注音: ㄑㄧˇ ㄧㄢˇ
  拼音: qǐ yǎn

醒目,引人注意。《崇禎本金瓶梅》第八八回:「假如靈柩家小箱籠,同行身,未免眼。」


  起夜

  注音: ㄑㄧˇ ㄧㄝˋ
  拼音: qǐ yè

夜間因大小便而床。如:「你昨晚睡覺幹麼老夜?」


  起疑

  注音: ㄑㄧˇ ㄧˊ
  拼音: qǐ yí

產生懷疑。如:「不要做得太明顯,以免他疑。」《參禪決疑集》:「雖參話頭多眾不同,而於疑處無二用心。」


  起義

 简化字:起义
  注音: ㄑㄧˇ ㄧˋ
  拼音: qǐ yì
 相反词:鎮壓

1.為正義而兵。《三國演義》第一回:「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義,一統天下。」

2.作文時,樹立一義以發其凡。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一曰微而顯,文見於此,而義在彼。」


  起意

  注音: ㄑㄧˇ ㄧˋ
  拼音: qǐ yì

生出意念。漢.李尤〈讀書枕銘〉:「寤心意,猶愈宴娛。」《老殘遊記》第二〇回:「小人昨夜在土娼張家住宿,因多帶了幾百銀子,被這許大吳二兩人看見,意謀財。」


  起因

  注音: ㄑㄧˇ ㄧㄣ
  拼音: qǐ yīn
 相似词:原由、原因

事情發生的原因。如:「電線走火可能是這次火災的因。」也作「由」。


  起用

  注音: ㄑㄧˇ ㄩㄥˋ
  拼音: qǐ yòng

1.重新任用已經退休或革職的人員。《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又因他近來上條陳,說什麼借外兵以平內亂,頗有用的意思。」

2.提拔、任用。如:「總經理一上臺,就銳意革新,不斷用年輕人。」


  起原

  注音: ㄑㄧˇ ㄩㄢˊ
  拼音: qǐ yuán
 相似词:來源、開頭

事物發生的緣由。如:「文字的原。」也作「源」。


  起源

  注音: ㄑㄧˇ ㄩㄢˊ
  拼音: qǐ yuán
 相似词:發源

事物發生的根源。如:「宇宙的源,至今仍然困惑著科學家們。」


  起運

 简化字:起运
  注音: ㄑㄧˇ ㄩㄣˋ
  拼音: qǐ yùn

開始將貨物運往目的地。《福惠全書.卷七.錢穀部.解給》:「運存留,雖有二項,大約以運為急,而存留俱係支給,尚為可緩。」


  起贓

 简化字:起赃
  注音: ㄑㄧˇ ㄗㄤ
  拼音: qǐ zāng

執法的人搜取賊盜的贓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太守即命公人押了小娥與地方,同到申蘭家贓。」


  起早

  注音: ㄑㄧˇ ㄗㄠˇ
  拼音: qǐ zǎo

1.很早床。如:「我一向早去晨泳。」《金瓶梅》第一八回:「人家的孩兒在你家,每日早睡晚,辛辛苦苦,替你家打勤勞兒。」

2.一大早。如:「他早就趕到學校去自修。」《豆棚閑話》第七則:「滿山留得些不消耕種,不要納稅的薇蕨資糧,又被那會早,佔頭籌的,採取淨盡。」


  起住

  注音: ㄑㄧˇ ㄓㄨˋ
  拼音: qǐ zhù

1.止。如:「寫文章得知道住,不能信筆揮灑,漫無際岸。」

2.書法上稱落筆與住筆。


  起子

  注音: ㄑㄧˇ ˙ㄗ
  拼音: qǐ zi

1.用於擰轉裝卸螺絲釘的手工具。分為十字子、一字子等。也稱為「螺絲刀」、「螺絲子」。

2.從已發酵的麵團中留下一團,作為下次發麵的引子,稱為「子」。


  起租

  注音: ㄑㄧˇ ㄗㄨ
  拼音: qǐ zū

租屋子給人,開始收取租金。如:「從七月一日租。」


  起坐

  注音: ㄑㄧˇ ㄗㄨㄛˋ
  拼音: qǐ zuò

1.立示敬。如:「當主席進入會場時,大家紛紛坐鼓掌。」

2.私房錢。《董西廂》卷六:「貧僧積下幾文坐,盡數分付足下。」

3.平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只是那王孫公子們來,他卻不敢和他坐,只許垂手相見。」

4.生活作息。《紅樓夢》第七四回:「雖說是姊妹們,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處坐不方便。」

5.休息。《紅樓夢》第五五回:「這三間廳原係預備省親之時,眾執事太監坐之處。」


  錢起

 简化字:钱起
  注音: ㄑㄧㄢˊ ㄑㄧˇ
  拼音: qián qǐ

人名。字仲文,唐吳興人,生卒年不詳。工詩,為大曆十才子之一,官終考工郎中,有《錢仲文集》。


  鵲起

 简化字:鹊起
  注音: ㄑㄩㄝˋ ㄑㄧˇ
  拼音: què qǐ
 相反词:鶻落

迅速的振翅高飛。比喻把握先機,乘時而發,竄升迅速。如:「聲名鵲」。《晉書.卷七一.列傳.孫惠》:「今時至運集,天與神助,復不能鵲於慶命之會,拔劍於時哉之機,恐流濫之禍不在一人。」


  群起

  注音: ㄑㄩㄣˊ ㄑㄧˇ
  拼音: qún qǐ

,一致來。如:「王莽施政無當,劉秀等人舉兵義,有志之士群響應。」


  身起

  注音: ㄕㄣ ㄑㄧˇ
  拼音: shēn qǐ

身體。《劉知遠諸宮調.第二》:「為終朝每日多辛苦,撲翻身權時歇。」也稱為「身己」。


  說起

 简化字:说起
  注音: ㄕㄨㄛ ㄑㄧˇ
  拼音: shuō qǐ
 相似词:提及

、提及。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我請將劉員外來,成了這樁親事。休道十個銀子,便是一百個銀子,也不說了!」


  四起

  注音: ㄙˋ ㄑㄧˇ
  拼音: sì qǐ

由四方興。如:「群雄四」、「風雲四」。


  特起

  注音: ㄊㄜˋ ㄑㄧˇ
  拼音: tè qǐ

、突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


  提起

  注音: ㄊㄧˊ ㄑㄧˇ
  拼音: tí qǐ

1.、舉。《水滸傳》第五三回:「李逵搶將入去,提斧頭,便望羅真人腦門上劈將下來。」

2.談及、論到。《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主人出來,敘禮坐下,道了幾句彼此仰慕的話。湯鎮臺提要往後湖拜莊徵君。」《紅樓夢》第五二回:「千萬別告訴寶玉,只當沒有這事,別和一個人提。」

3.振作。如:「考試快到了,大家要提精神,好好準備。」

4.提出。如:「這件詐欺案,由檢察官提公訴,現已進入司法程序。」


  凸起

  注音: ㄊㄨˊ ㄑㄧˇ
  拼音: tú qǐ
 相似词:突出
 相反词:凹下、凹陷

來。如:「凸的地面」。


  突起

  注音: ㄊㄨˊ ㄑㄧˇ
  拼音: tú qǐ

1.突出高。如:「他身上突了一塊腫瘤。」

2.忽然興。如:「狂風突,應該是要變天了!」


  晚起

  注音: ㄨㄢˇ ㄑㄧˇ
  拼音: wǎn qǐ
 相似词:晏起
 相反词:早起

。如:「他因為晚,以致上班遲到了。」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臥喜晚,而當關呼之不置。」


  蝟起

 简化字:猬起
  注音: ㄨㄟˋ ㄑㄧˇ
  拼音: wèi qǐ

如蝟毛豎。比喻事端紛。唐.劉禹錫〈唐故邠寧慶等州節度觀察處置使朝散大夫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賜紫金魚袋贈右僕射史公神道碑〉:「有鄰陰交,蝟雞連,詔下薄伐,艮隅騷然。」


  蔚起

  注音: ㄨㄟˋ ㄑㄧˇ
  拼音: wèi qǐ

紛紛來。清.江藩《國朝經師經義目錄.樂》:「國朝諸儒蔚,搜討舊聞。」


  臥起

 简化字:卧起
  注音: ㄨㄛˋ ㄑㄧˇ
  拼音: wò qǐ

寢臥或床。指不論醒睡,無時無刻。《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杖漢節牧羊,臥操持,節旄盡落。」


  吳起

 简化字:吴起
  注音: ㄨˊ ㄑㄧˇ
  拼音: wú qǐ

人名。(西元前440~前381)戰國時衛人。仕魏文侯,領兵擊秦,拔五城,拜西河守。後被譖奔楚,為楚悼王相,楚日益強盛。因主張廢公族之疏遠者以養戰士,遂招怨貴戚大臣,後被射死。李克亦稱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著有《吳子》六篇。


  掀起

  注音: ㄒㄧㄢ ㄑㄧˇ
  拼音: xiān qǐ

1.。《紅樓夢》第六四回:「連忙上前來打簾子,將掀時,只見芳官自內帶笑跑出。」

2.、挑動。如:「低迷多時的房地產買賣,最近竟然掀一片搶購熱潮。」


  性起

  注音: ㄒㄧㄥˋ ㄑㄧˇ
  拼音: xìng qǐ

1.情緒激動而失去控制。《水滸傳》第一二回:「強奪小人的刀,又用拳打小人,因此一時性,將那人殺死。」《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呂布陣上張遼截住廝殺,惱得呂布性,挺戟驟馬,衝出陣來。」

2.中國佛教華嚴宗的基本思想之一。謂一切現象都是從真如法性生。華嚴宗認為真如本質上是清淨無染的,並能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但眾生由於無明,熏染真如,而生煩惱輪迴的世界。不論是清淨的功德或煩惱都是由真如所生。


  晏起

  注音: ㄧㄢˋ ㄑㄧˇ
  拼音: yàn qǐ
 相反词:早起

床。《禮記.內則》:「孺子蚤寢晏,唯所欲,食無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自從那日早不見媳婦煮朝飯,潘婆只道,又是晏。」


  揚起

 简化字:扬起
  注音: ㄧㄤˊ ㄑㄧˇ
  拼音: yáng qǐ

、上升。如:「一輛車子在泥土路上疾馳而過,揚了漫天灰塵。」


  一起

  注音: ㄧ ㄑㄧˇ
  拼音: yī qǐ

1.一塊兒。如:「她們整天在一。」《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受辱是我們六人在一的,你千萬不可自尋短見,留得身子在,總有個雪恨的日子!」也作「一兒」。

2.一批、一伙。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我已曾差人將張秉彛取到了也,張千!將安住一,都與我拿上廳來者!」《紅樓夢》第八回:「只和你寶叔在一處,別跟著那一不長進的東西們學。」也作「一子」。

3.案件一宗。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再看幾宗文卷,一犯人竇娥藥死公公。」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府尹看科云〕這是那一?〔令史云〕這是劉玉娘藥死親夫,招狀是實,則要大人判個斬字。」


  引起

  注音: ㄧㄣˇ ㄑㄧˇ
  拼音: yǐn qǐ

引發、由此發生。如:「引爭論」、「引戰爭」。


  原起

  注音: ㄩㄢˊ ㄑㄧˇ
  拼音: yuán qǐ

1.原本、初。《醒世姻緣傳》第六回:「你曾見俺家裡那個白貓來?原不是個紅貓的!」《老殘遊記》第三回:「這病本不甚重,原只是一點火氣,被醫家用苦寒藥一逼,火不得發,兼之平常肝氣易動,抑鬱而成。」

2.明清八股文中,破題、承題之後,有總論一段,概說全文,作為議論的開始,稱為「原」。也稱為「講」。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83 页数: 4/1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