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觀光局

 简化字:观光局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ㄤ ㄐㄩˊ
  拼音: guān guāng jú

我國執掌觀光事務的機關,隸屬於交通部。主要功能在對外宣傳我國的觀光旅遊勝地,以促進外人對我國的認識。並積極參加國際組織,以交流、吸取國外旅遊、觀光經驗的機構。


  觀光客

 简化字:观光客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ㄤ ㄎㄜˋ
  拼音: guān guāng kè

到他處旅行、參觀的人。如:「此處風光優美,一年四季都有觀光客前來遊賞。」


  觀光團

 简化字:观光团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ㄤ ㄊㄨㄢˊ
  拼音: guān guāng tuán

遊覽參觀他國風景習俗、文物制度的團體。


  觀光週

 简化字:观光周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ㄤ ㄓㄡ
  拼音: guān guāng zhōu

為吸引外國遊客來臺觀光,民國七十八年起實施配合觀光節的系列民俗藝文活動,為期一週。


  觀護人

 简化字:观护人
  注音: ㄍㄨㄢ ㄏㄨˋ ㄖㄣˊ
  拼音: guān hù rén

配置於少年法庭辦理審訊前的調查、分析及審判後的保護、管束等業務的專任人員。


  觀劇鏡

 简化字:观剧镜
  注音: ㄍㄨㄢ ㄐㄩˋ ㄐㄧㄥˋ
  拼音: guān jù jìng

觀看戲劇時所用的小型雙眼望遠鏡。


  觀摩會

 简化字:观摩会
  注音: ㄍㄨㄢ ㄇㄛˊ ㄏㄨㄟˋ
  拼音: guān mó huì

供人觀賞、相互學習的集會。如:「學校最近將舉辦一場教學觀摩會。」


  觀賞魚

 简化字:观赏鱼
  注音: ㄍㄨㄢ ㄕㄤˇ ㄩˊ
  拼音: guān shǎng yú

專門培育供作觀賞的魚類,外形奇特,顏色美麗。


  觀神色

 简化字:观神色
  注音: ㄍㄨㄢ ㄕㄣˊ ㄙㄜˋ
  拼音: guān shén sè

1.觀察人的神情、態度。如:「觀神色以測人心是命相家慣用的手法。」

2.中醫望診方法之一。可了解氣血盛衰的情形。


  觀世音

 简化字:观世音
  注音: ㄍㄨㄢ ㄕˋ ㄧㄣ
  拼音: guān shì yīn

西方三聖之一。觀察苦惱眾生的音聲,而循聲解救,故稱為「觀世音」。參見「觀世音菩薩」條。


  觀象臺

 简化字:观象台
  注音: ㄍㄨㄢ ㄒㄧㄤˋ ㄊㄞˊ
  拼音: guān xiàng tái

古代觀察天象的建築物。也稱為「天文臺」。


  觀音庵

 简化字:观音庵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ㄢ
  拼音: guān yīn ān

供奉觀音菩薩的寺院。《儒林外史》第七回:「苟家管待眾人,就借這觀音庵裡擺酒。」


  觀音草

 简化字:观音草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ㄘㄠˇ
  拼音: guān yīn cǎo

龍膽科「龍膽」、「陵游」的別名。參見「龍膽」條。


  觀音誕

 简化字:观音诞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ㄉㄢˋ
  拼音: guān yīn dàn

中國民間信仰節日。指觀音菩薩的誕辰,也可以解釋為觀音菩薩得道日、觀音菩薩成道日。相傳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的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觀音出家之日;九月十九日是觀音成佛之日,都被稱為「觀音誕」。民間都有盛大的祭祀儀式及慶祝活動。


  觀音兜

 简化字:观音兜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ㄉㄡ
  拼音: guān yīn dōu

舊日女子所用的暖帽,質軟,形似佛像中觀音所戴頭巾的風帽,披至頸後肩際。《紅樓夢》第四九回:「見探春正從秋爽齋出來,圍著大紅猩猩毡斗篷,戴著觀音兜。」


  觀音粉

 简化字:观音粉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ㄈㄣˇ
  拼音: guān yīn fěn

一種白土。荒年時災民常用以充飢,能濟一時之困,唯多服則凝結腸內,能致人於死。也稱為「觀音土」。


  觀音經

 简化字:观音经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ㄐㄧㄥ
  拼音: guān yīn jīng

普門品的別名。參見「普門品」條。


  觀音蓮

 简化字:观音莲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ㄌㄧㄢˊ
  拼音: guān yīn lián

1.植物名。天南星科海芋屬,多年生草本。葉似芋,有短葉柄,葉面深綠色,葉脈銀白色。春日開綠白色的花,肉穗花序。

2.海芋的別名。參見「海芋」條。


  觀音柳

 简化字:观音柳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ㄌㄧㄡˇ
  拼音: guān yīn liǔ

檉柳的別名。參見「檉柳」條。


  觀音媽

 简化字:观音妈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ㄇㄚ
  拼音: guān yīn mā

民間暱稱觀世音菩薩為「觀音媽」。參見「觀世音菩薩」條。


  觀音山

 简化字:观音山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ㄕㄢ
  拼音: guān yīn shān

1.地名。在大陸地區黑龍江省佛思亨山之北,內興安嶺之東。

2.山名:(1)粵秀山的別名。參見「粵秀山」條。(2)位於大陸地區江蘇省江寧縣北觀音門外,北濱大江,上有燕子磯。(3)位於大陸地區江蘇省丹陽縣東北,漕河的東岸,有玉乳泉。也稱為「惠山」。(4)位於大陸地區廣東省英德縣東南,跨從化縣界。(5)位於大陸地區雲南省鶴慶縣縣西南。也稱為「方丈山」。(6)位於大陸地區貴州省水城縣,有褐鐵礦。(7)位於臺灣北部、淡水河河口南側,隔河與大屯山對峙。因形狀像觀音平躺,故稱為「觀音山」。


  觀音素

 简化字:观音素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ㄙㄨˋ
  拼音: guān yīn sù

民間相傳觀世音菩薩誕生、得道、升天的日子,分別是農曆的二、六、九月的十九日,這三天都有熱烈的慶祝活動。一般禮拜觀音的人,從二月一日至十九日、六月一日至十九日、九月一日至十九日,都以齋戒沐浴來表示對觀音的尊敬,這三次長素就稱為「觀音素」。如:「我吃的是觀音素,明天就開齋。」


  觀音土

 简化字:观音土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ㄊㄨˇ
  拼音: guān yīn tǔ

一種白色黏土,荒年時災民常用以充飢,能濟一時之困,唯多服則凝結腸內,能致人於死。也稱為「觀音粉」。


  觀音竹

 简化字:观音竹
  注音: ㄍㄨㄢ ㄧㄣ ㄓㄨˊ
  拼音: guān yīn zhú

1.蓼科「竹節蓼」之別名。多年生植之草本,莖上部扁平,深綠色,節處具細線,略收縮。葉多僅見於新枝。花小,兩性。瘦果細小。

2.禾本科「蓬萊竹」、「鳳凰竹」的別名。參見「鳳凰竹」條。


  觀自在

 简化字:观自在
  注音: ㄍㄨㄢ ㄗˋ ㄗㄞˋ
  拼音: guān zì zài

觀世音菩薩。參見「觀世音菩薩」條。


  活觀音

 简化字:活观音
  注音: ㄏㄨㄛˊ ㄍㄨㄢ ㄧㄣ
  拼音: huó guān yīn

比喻美貌的女子。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誰識張珪墳院裡,倒有風流可喜活觀音。」


  價值觀

 简化字:价值观
  注音: ㄐㄧㄚˋ ㄓˊ ㄍㄨㄢ
  拼音: jià zhí guān

對人生、事物的看法或評價。如:「僅以個人價值觀來評論人事的是非,是不夠理性客觀的。」


  歷史觀

 简化字:历史观
  注音: ㄌㄧˋ ㄕˇ ㄍㄨㄢ
  拼音: lì shǐ guān

詮釋歷史的理論或對歷史的觀念和看法。


  旁觀者

 简化字:旁观者
  注音: ㄆㄤˊ ㄍㄨㄢ ㄓㄜˇ
  拼音: páng guān zhě

在一旁觀看,而不介入其中的人。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陪觀員

 简化字:陪观员
  注音: ㄆㄟˊ ㄍㄨㄢ ㄩㄢˊ
  拼音: péi guān yuán

陪同長官觀看軍隊操演的人。如:「每次軍隊演習時,總有許多陪觀員。」


  青羊觀

 简化字:青羊观
  注音: ㄑㄧㄥ ㄧㄤˊ ㄍㄨㄢˋ
  拼音: qīng yáng guàn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南的道觀,舊名為青羊宮。明末張獻忠詭設開科取士,集士子於青羊宮,然後全部殺死。當地有青羊橋。


  人生觀

 简化字:人生观
  注音: ㄖㄣˊ ㄕㄥ ㄍㄨㄢ
  拼音: rén shēng guān

人對於自己生活所抱持的想法及處世的態度。如消極的人生觀、積極的人生觀。


  日觀峰

 简化字:日观峰
  注音: ㄖˋ ㄍㄨㄢ ㄈㄥ
  拼音: rì guān fēng

山峰名。位於山東省泰安縣的泰山頂東側。因為這裡可以觀看日出時的美景,故稱為「日觀峰」。也稱為「東山」。


  世界觀

 简化字:世界观
  注音: ㄕˋ ㄐㄧㄝˋ ㄍㄨㄢ
  拼音: shì jiè guān

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


  鐵觀音

 简化字:铁观音
  注音: ㄊㄧㄝˇ ㄍㄨㄢ ㄧㄣ
  拼音: tiě guān yīn

產於福建安溪茶區的茶。相傳為清咸豐年間安溪松林頭一個叫魏蔭的農民所發現,因其生長於觀音寺旁,經採製成茶,身骨重實似鐵,故稱為「鐵觀音」。


  厭世觀

 简化字:厌世观
  注音: ㄧㄢˋ ㄕˋ ㄍㄨㄢ
  拼音: yàn shì guān

視世界為盲目,人生為至苦。認為一切皆無意義,無價值,美、善、幸福皆自欺之幻影。相對於樂天觀而言。也稱為「厭世主義」。


  有靈觀

 简化字:有灵观
  注音: ㄧㄡˇ ㄌㄧㄥˊ ㄍㄨㄢ
  拼音: yǒu líng guān

斯賓塞學派哲學家認為凡自然界事物,皆有靈魂的觀念。並以此解釋一切宗教的起源。也稱為「精靈論」、「生氣主義」。


  宇宙觀

 简化字:宇宙观
  注音: ㄩˇ ㄓㄡˋ ㄍㄨㄢ
  拼音: yǔ zhòu guān

對世界人生的本質、起源、價值和意義的看法。


  中觀論

 简化字:中观论
  注音: ㄓㄨㄥ ㄍㄨㄢ ㄌㄨㄣˋ
  拼音: zhōng guān lùn

佛教典籍。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四卷,二十七品,四百四十六頌。內容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沒有真實存在的體性。為大乘佛教中觀派最重要的著作。除漢譯本外尚存有梵本及藏譯本。也稱為「中論」。


  中觀派

 简化字:中观派
  注音: ㄓㄨㄥ ㄍㄨㄢ ㄆㄞˋ
  拼音: zhōng guān pài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宗依據龍樹思想,主張一切存在現象都沒有真實的體性,現象僅是概念所假立的。中觀派又分中觀自續派和中觀應成派二支。代表人物除龍樹外,有提婆、佛護、清辨、寂護、月稱等。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94 页数: 4/8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