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聚落保存

  注音: ㄐㄩˋ ㄌㄨㄛˋ ㄅㄠˇ ㄘㄨㄣˊ
  拼音: jù luò bǎo cún

將具有獨特文化風貌的社區,經過規劃,使傳統風貌能在劃定的範圍內保下來。聚落保的目的不僅是一個建築空間的保,更重要的是連同在聚落中延續的社會文化、生活模式都加以保下來。


  巋然獨存

 简化字:岿然独存
  注音: ㄎㄨㄟ ㄖㄢˊ ㄉㄨˊ ㄘㄨㄣˊ
  拼音: kuī rán dú cún

高峻屹立,孤自在。形容變亂之後唯一留的人或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


  立此存照

  注音: ㄌㄧˋ ㄘˇ ㄘㄨㄣˊ ㄓㄠˋ
  拼音: lì cǐ cún zhào

立下文字,以查考。為契約、照會、布告等文書字據的習慣用語。清.徐珂《清稗類鈔.譏諷類.立此照》:「趙撝叔大令需次江右,有候補道以〈禮服寫眞圖〉乞題。則題曰:『孔雀其翎,紅頂其帽恐後無憑,立此照。』」


  禮存寧儉

 简化字:礼存宁俭
  注音: ㄌㄧˇ ㄘㄨㄣˊ ㄋㄧㄥˊ ㄐㄧㄢˇ
  拼音: lǐ cún níng jiǎn

禮節與其繁瑣,不如儉約些。參見「禮奢寧儉」條。《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喪貴致哀,禮寧儉。」


  零存整付

  注音: ㄌㄧㄥˊ ㄘㄨㄣˊ ㄓㄥˇ ㄈㄨˋ
  拼音: líng cún zhěng fù

一種定期儲蓄款。由款人設定期限及金額,然後於每月同一日入同一數額的金錢,到期時一併提取全部的本息。


  名存實亡

 简化字:名存实亡
  注音: ㄇㄧㄥˊ ㄘㄨㄣˊ ㄕˊ ㄨㄤˊ
  拼音: míng cún shí wáng
 相似词:有名無實

名義上還有,實際上已不在。如:「他們倆感情淡薄,夫妻關係可說是名實亡。」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雖設博士弟子,或役於有司,名實亡,失其所業。」《宋史.卷三〇四.列傳.梁鼎》:「五代兵革相繼,禮法陵夷,顧惟考課之文,祇拘州縣之輩,黜陟既異,名實亡。」


  目擊道存

 简化字:目击道存
  注音: ㄇㄨˋ ㄐㄧˊ ㄉㄠˋ ㄘㄨㄣˊ
  拼音: mù jí dào cún

眼睛一看,便知道理之所在,形容悟性特好。《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矣,亦不可以容聲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南朝梁.劉孝標.注.引《竹林七賢論》:「籍歸,遂著大人先生論,所言皆胸懷閒本趣,大意謂先生與己不異也。觀其長嘯相合,亦近乎目擊道矣。」


  片甲不存

  注音: ㄆㄧㄢˋ ㄐㄧㄚˇ ㄅㄨˋ ㄘㄨㄣˊ
  拼音: piàn jiǎ bù cún

一片甲冑都沒留下。形容軍隊打敗仗,全部被消滅。《西湖佳話.岳墳忠蹟》:「只這一陣,殺得金兵片甲不。」明.屠隆《綵毫記》第三二齣:「分付眾軍,一齊努力追殺,須教他片甲不,全軍盡沒。」也作「片甲不回」。


  片甲無存

 简化字:片甲无存
  注音: ㄆㄧㄢˋ ㄐㄧㄚˇ ㄨˊ ㄘㄨㄣˊ
  拼音: piàn jiǎ wú cún

軍隊打敗仗,全軍覆沒。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五齣:「殺得他隻輪不返,片甲無,望風而逃。」也作「片甲不回」。


  片瓦無存

 简化字:片瓦无存
  注音: ㄆㄧㄢˋ ㄨㄚˇ ㄨˊ ㄘㄨㄣˊ
  拼音: piàn wǎ wú cún

連一片完整的瓦片也沒留下,形容毀壞或清除得很澈底。如:「一場大火,把這一整排木造房子燒得片瓦無。」


  票據存款

 简化字:票据存款
  注音: ㄆㄧㄠˋ ㄐㄩˋ ㄘㄨㄣˊ ㄎㄨㄢˇ
  拼音: piào jù cún kuǎn

顧客將現款暫銀行,而由銀行發給本票,用以代替現金流通,在此本票尚未支付前之款,稱為「票據款」。


  求同存異

 简化字:求同存异
  注音: ㄑㄧㄡˊ ㄊㄨㄥˊ ㄘㄨㄣˊ ㄧˋ
  拼音: qiú tóng cún yì

求取共同點、保留相異處。如:「經過幾次熱烈的討論,求同異,終於有了初步的共識。」


  去偽存真

 简化字:去伪存真
  注音: ㄑㄩˋ ㄨㄟˋ ㄘㄨㄣˊ ㄓㄣ
  拼音: qù wèi cún zhēn

去除虛偽的,保留真實的。《續傳燈錄.卷一二.和州褒禪溥禪師》:「權衡在手,明鏡當臺,可以摧邪輔正,可以去偽真。」


  去蕪存菁

 简化字:去芜存菁
  注音: ㄑㄩˋ ㄨˊ ㄘㄨㄣˊ ㄐㄧㄥ
  拼音: qù wú cún jīng

去除雜亂,保留菁華。如:「這篇文章經過去蕪菁之後,顯得簡潔有力。」


  人存政舉

 简化字:人存政举
  注音: ㄖㄣˊ ㄘㄨㄣˊ ㄓㄥˋ ㄐㄩˇ
  拼音: rén cún zhèng jǔ

語本《禮記.中庸》:「其人,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指施政者在位,則其主導之政教措施便得以推行。《花月痕》第四六回:「只這議論,都是認真擔當天下事的文字;人政舉,便自易易。」


  軟語溫存

 简化字:软语温存
  注音: ㄖㄨㄢˇ ㄩˇ ㄨㄣ ㄘㄨㄣˊ
  拼音: ruǎn yǔ wēn cún

以溫婉輕柔的話語安撫慰藉。《紅樓夢》第五回:「至次日便柔情繾綣,軟語溫,與可卿難解難分。」


  若存若亡

  注音: ㄖㄨㄛˋ ㄘㄨㄣˊ ㄖㄨㄛˋ ㄨㄤˊ
  拼音: ruò cún ruò wáng

似有若無。《文選.馬融.長笛賦》:「微風纖妙,若若亡。」《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況視聽之外,若若亡。」


  舍生存義

 简化字:舍生存义
  注音: ㄕㄜˇ ㄕㄥ ㄘㄨㄣˊ ㄧˋ
  拼音: shě shēng cún yì

捨棄性命以維護正義。《北齊書.卷二四.孫搴等傳.贊曰》:「元康忠勇,舍生義。」


  生存競爭

 简化字:生存竞争
  注音: ㄕㄥ ㄘㄨㄣˊ ㄐㄧㄥˋ ㄓㄥ
  拼音: shēng cún jìng zhēng

同種或異種間的生物,為了維持本身的生命而互相競爭,適者生,不適者淘汰,稱為「生競爭」。


  生存空間

 简化字:生存空间
  注音: ㄕㄥ ㄘㄨㄣˊ ㄎㄨㄥ ㄐㄧㄢ
  拼音: shēng cún kōng jiān

生物生活的環境領域。如:「由於人類的開墾和濫伐,野生動物的生空間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生死存亡

  注音: ㄕㄥ ㄙˇ ㄘㄨㄣˊ ㄨㄤˊ
  拼音: shēng sǐ cún wáng

或亡歿。比喻情勢到了關鍵時刻。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親承懿旨到西宮,生死亡掌握中。」《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至於何玉鳳姑娘一個世家千金小姐弄得一身伶佇孤苦,有如斷梗飄蓬,生死亡,竟難預定。」也作「死生亡」。


  勢不兩存

 简化字:势不两存
  注音: ㄕˋ ㄅㄨˋ ㄌㄧㄤˇ ㄘㄨㄣˊ
  拼音: shì bù liǎng cún

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得報懇惻,知與休久結嫌隙,勢不兩。」也作「勢不並立」、「勢不兩立」。


  屍骨無存

 简化字:尸骨无存
  注音: ㄕ ㄍㄨˇ ㄨˊ ㄘㄨㄣˊ
  拼音: shī gǔ wú cún

人或動物死後,連骨骸都找不到。常用以形容死狀極慘。如:「這次空難,所有人員屍骨無,家屬莫不悲痛萬分。」


  適者生存

 简化字:适者生存
  注音: ㄕˋ ㄓㄜˇ ㄕㄥ ㄘㄨㄣˊ
  拼音: shì zhě shēng cún

指物種具有競爭爭取生或優勢的概念之總結。此概念是英國學者史賓賽(Herbert Spencer,西元1820~1903)引申達爾文(Charles Darwinian,西元1809~1882)演化論中的物競天擇機制學說,但現代生物學認為此一概念有簡化與誤導之虞,因為生競爭是相當複雜的情況,非單一因素能簡化決定。參見「演化論」條。


  碩果僅存

 简化字:硕果仅存
  注音: ㄕㄨㄛˋ ㄍㄨㄛˇ ㄐㄧㄣˇ ㄘㄨㄣˊ
  拼音: shuò guǒ jǐn cún

僅殘下來的大果實。比喻唯一仍然在的人或物。清.葉廷琯《吹網錄.卷六.胡心耘輯宇文紹奕事實》:「惟宇文氏考異,實為碩果僅。」


  死生存亡

  注音: ㄙˇ ㄕㄥ ㄘㄨㄣˊ ㄨㄤˊ
  拼音: sǐ shēng cún wáng

或死亡。比喻情勢到了關鍵時刻。《左傳.定公十五年》:「夫禮,死生亡之體也。」也作「生死亡」。


  推亡固存

  注音: ㄊㄨㄟ ㄨㄤˊ ㄍㄨˋ ㄘㄨㄣˊ
  拼音: tuī wáng gù cún

推翻亂亡之國,鞏固已之邦。《書經.仲虺之誥》:「推亡固,邦乃其昌。」《左傳.襄公三十年》:「亂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國之利也。」


  外幣存款

 简化字:外币存款
  注音: ㄨㄞˋ ㄅㄧˋ ㄘㄨㄣˊ ㄎㄨㄢˇ
  拼音: wài bì cún kuǎn

以外幣表示的活期或定期款。包括款人入的外幣現鈔、旅行支票、外國票據、外幣匯款等外幣形式之款。


  外匯存底

 简化字:外汇存底
  注音: ㄨㄞˋ ㄏㄨㄟˋ ㄘㄨㄣˊ ㄉㄧˇ
  拼音: wài huì cún dǐ

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所持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國內通貨總數,包括在外國銀行的各式款、有價證券、黃金等,亦即為放在外國的金融資產。


  亡人自存

  注音: ㄨㄤˊ ㄖㄣˊ ㄗˋ ㄘㄨㄣˊ
  拼音: wáng rén zì cún

犧牲別人以求自保。《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秦宓傳》:「今戰國反覆儀、秦之術,殺人自生,亡人自,經之所疾。」


  閑邪存誠

 简化字:闲邪存诚
  注音: ㄒㄧㄢˊ ㄒㄧㄝˊ ㄘㄨㄣˊ ㄔㄥˊ
  拼音: xián xié cún chéng

防止邪念滋生,以保誠實之心。語本《易經.乾卦.九二》:「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其誠。」


  心存不軌

 简化字:心存不轨
  注音: ㄒㄧㄣ ㄘㄨㄣˊ ㄅㄨˋ ㄍㄨㄟˇ
  拼音: xīn cún bù guǐ
 相似词:包藏禍心、心懷叵測

心裡有不良的企圖。如:「大家知他心不軌,所以都敬而遠之。」


  心存魏闕

 简化字:心存魏阙
  注音: ㄒㄧㄣ ㄘㄨㄣˊ ㄨㄟˋ ㄑㄩㄝˋ
  拼音: xīn cún wèi què

不論處身何地,仍關心國家。參見「心在魏闕」條。如:「他雖已移民多年,仍心魏闕,令人尊敬。」


  興廢存亡

 简化字:兴废存亡
  注音: ㄒㄧㄥ ㄈㄟˋ ㄘㄨㄣˊ ㄨㄤˊ
  拼音: xīng fèi cún wáng

振興保廢絕敗亡的人事。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一八齣:「問親鄰興廢亡,敘風煙悲楚哀傷。」


  養性存身

 简化字:养性存身
  注音: ㄧㄤˇ ㄒㄧㄥˋ ㄘㄨㄣˊ ㄕㄣ
  拼音: yǎng xìng cún shēn

涵養性情以保全其身。《西遊記》第四三回:「你舅爺原著你在此居住,教你養性身,待你名成之日,別有遷用。」


  意存筆先

 简化字:意存笔先
  注音: ㄧˋ ㄘㄨㄣˊ ㄅㄧˇ ㄒㄧㄢ
  拼音: yì cún bǐ xiān

泛指在寫字、詩文、繪畫前先構思成熟後才下筆。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論顧陸張吳用筆》:「顧愷之之跡,緊勁聯綿,循環超忽,調格逸易,風趨電疾,意筆先,畫盡意在,所以全神氣也。」也作「意在筆前」、「意在筆先」。


  一滴無存

 简化字:一滴无存
  注音: ㄧ ㄉㄧ ㄨˊ ㄘㄨㄣˊ
  拼音: yī dī wú cún

一點都沒剩。《紅樓夢》第六九回:「及開了箱櫃,一滴無,只有些折簪爛花,並幾件半新不舊的紬絹衣服。」


  一息尚存

  注音: ㄧ ㄒㄧˊ ㄕㄤˋ ㄘㄨㄣˊ
  拼音: yī xí shàng cún

還有一點氣息在,表示已到生命的最後階段或還活在世上。《論語.泰伯》:「死而後已」句下宋.朱熹.集注:「一息尚,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一息尚,且得重返故鄉。」


  永存不朽

  注音: ㄩㄥˇ ㄘㄨㄣˊ ㄅㄨˋ ㄒㄧㄡˇ
  拼音: yǒng cún bù xiǔ

永遠流傳而不磨滅。《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書》:「遺風餘愛,永不朽。」也作「永垂不朽」、「永傳不朽」。


  餘悸猶存

 简化字:余悸犹存
  注音: ㄩˊ ㄐㄧˋ ㄧㄡˊ ㄘㄨㄣˊ
  拼音: yú jì yóu cún

形容驚懼的心情尚未平息。如:「他自火場逃生後餘悸猶,經常自惡夢中驚醒過來。」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85 页数: 4/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