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勒兵

  注音: ㄌㄜˋ ㄅㄧㄥ
  拼音: lè bīng

1.使行進中的軍隊停止。

2.整治、指揮軍隊。《漢書.卷四.文帝紀》:「上親勞軍,勒,申教令,賜吏卒。」《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次日,天明,李克用要勒攻殺朱全忠。」


  羸兵

  注音: ㄌㄟˊ ㄅㄧㄥ
  拼音: léi bīng

衰弱疲憊的士。《三國志.卷六〇.吳書.周魴傳》:「攻城之日,云欲以羸填塹,使即時破,雖未能然,是事大趣也。」


  厲兵

 简化字:厉兵
  注音: ㄌㄧˋ ㄅㄧㄥ
  拼音: lì bīng

1.磨利器。《戰國策.秦策一》:「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效勝於戰場。」

2.鋒利的器。《韓非子.五蠹》:「堅甲厲以備難,而美薦紳之飾。」


  練兵

 简化字:练兵
  注音: ㄌㄧㄢˋ ㄅㄧㄥ
  拼音: liàn bīng

訓練軍隊。如:「練的重點在練膽、練力、練技。」


  斂兵

 简化字:敛兵
  注音: ㄌㄧㄢˋ ㄅㄧㄥ
  拼音: liàn bīng

1.,收起器。《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倘朝廷柄用賢臣,寬繇薄賦,則仙芝斂不戰,免使生靈塗炭。」《西遊記》第四回:「那增長天王與眾天丁俱纔斂退避,猴王始信其言。」

2.收斂力。《東周列國志》第七九回:「吳恥喪其君,誓矢圖報者,三年於茲矣。其志憤,其力齊,不可當也。宜斂為堅守之計。」


  良兵

  注音: ㄌㄧㄤˊ ㄅㄧㄥ
  拼音: liáng bīng

1.精良的器。《周禮.天官.內府》:「良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唐.賈公彥.疏:「良,謂弓、矢、殳、矛、戈、戟五之良者。」

2.優良的軍人。如:「在鄉是良民,在營是良,這是每個國民應有的信念。」


  領兵

 简化字:领兵
  注音: ㄌㄧㄥˇ ㄅㄧㄥ
  拼音: lǐng bīng

帶領馬。《三國演義》第二回:「封劉虞為幽州牧,領往漁陽征張舉、張純。」《英烈傳》第二八回:「聞知陳友諒領來攻,便縱步提戈,當先出馬,與那先鋒趙普勝戰到八十餘合,不分勝敗。」


  亂兵

 简化字:乱兵
  注音: ㄌㄨㄢˋ ㄅㄧㄥ
  拼音: luàn bīng

1.失控的軍隊或潰散的士。《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紀》:「舞陽君亦為亂所殺。」

2.亂、戰事。《國語.晉語八》:「自穆侯以至于今,亂不輟。」


  馬兵

 简化字:马兵
  注音: ㄇㄚˇ ㄅㄧㄥ
  拼音: mǎ bīng

騎馬的士。參見「騎」條。六部成語註解.部:「馬:綠營馬隊之皆曰馬。」


  弭兵

  注音: ㄇㄧˇ ㄅㄧㄥ
  拼音: mǐ bīng

平息戰爭。《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而我弗許。」明.錢嶫〈憫黎詠〉詩六首之六:「息火當息薪,弭當弭饑。」


  民兵

  注音: ㄇㄧㄣˊ ㄅㄧㄥ
  拼音: mín bīng

由人民組織而成的武裝部隊。平時將軍事教育實施於民間,使國民具有一定的軍事知識及技能,遇戰時組織起來編成部隊,擔任戰鬥任務,稱為「民」。《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臨敵則驅民在前,名曰『敢死隊』,賊勢浩大。」


  募兵

  注音: ㄇㄨˋ ㄅㄧㄥ
  拼音: mù bīng
 相反词:徵兵

募集志願當的人,給以傭值,使常任役。


  女兵

  注音: ㄋㄩˇ ㄅㄧㄥ
  拼音: nǚ bīng

女性軍人。如:「海軍打破只收男性的傳統,開始招收女。」


  派兵

  注音: ㄆㄞˋ ㄅㄧㄥ
  拼音: pài bīng

派遣士或軍隊。如:「派護送」、「派支援」。《孽海花》第二五回:「條約祇有三款,第二款兩國派交互知會這一條,如今想來,真是大錯特錯!」


  砲兵

 简化字:炮兵
  注音: ㄆㄠˋ ㄅㄧㄥ
  拼音: pào bīng

一種火力支援種,為陸軍地面火力之骨幹。具有核子、非核子、生物及化學戰狀況下作戰的能力,可分為野戰砲與防空砲


  鋪兵

 简化字:铺兵
  注音: ㄆㄨˋ ㄅㄧㄥ
  拼音: pù bīng

1.驛站中負責遞送緊急公文的士。《西遊記》第三五回:「我老孫再不曾住腳,比急遞鋪的鋪還甚,反復裡外,奔波無已。」

2.巡邏的士。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防火》:「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屋一所,鋪五人,夜間巡警及領公事。」《醒世恆言.卷二〇.張廷秀逃生救父》:「只聽得鋪鑼響,太守已到。」


  奇兵

  注音: ㄑㄧˊ ㄅㄧㄥ
  拼音: qí bīng

趁敵人毫無防備,出其不意加以襲擊的軍隊。《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三國演義》第一七回:「術雖眾,皆烏合之師,素不親信;我以正守之,出奇勝之,無不成功。」


  騎兵

 简化字:骑兵
  注音: ㄑㄧˊ ㄅㄧㄥ
  拼音: qí bīng
 相似词:馬隊

乘馬作戰的士。其任務為衝鋒、掩護、搜索、警戒、通信等,特點為輕捷。《史記.卷九五.灌嬰傳》:「將郎中騎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充國度其必壞,欲罷騎屯田,以待其敝。」也稱為「馬」。


  起兵

  注音: ㄑㄧˇ ㄅㄧㄥ
  拼音: qǐ bīng

、出。《戰國策.魏策三》:「乃為之起八萬,車二百乘,以從田文。」《三國演義》第七五回:「操大喜,遂撥精五萬,令徐晃為將,呂建副之,剋日起。」


  遣兵

  注音: ㄑㄧㄢˇ ㄅㄧㄥ
  拼音: qiǎn bīng

。《三國演義》第三回:「曹操一面救滅宮中之火,請何太后權攝大事,遣追襲張讓等,尋覓少帝。」


  親兵

 简化字:亲兵
  注音: ㄑㄧㄣ ㄅㄧㄥ
  拼音: qīn bīng

隨身保護長官的衛隊。《晉書.卷四三.山濤傳》:「以本官行軍司馬,給親五百人,鎮鄴。」也稱為「親軍」。


  寢兵

 简化字:寝兵
  注音: ㄑㄧㄣˇ ㄅㄧㄥ
  拼音: qǐn bīng
 相似词:停戰

不戰。《管子.立政》:「寢之說勝,則險阻不守。」


  輕兵

 简化字:轻兵
  注音: ㄑㄧㄥ ㄅㄧㄥ
  拼音: qīng bīng

1.人數不多,裝備輕便的軍隊。《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輕銳卒必竭於外,老弱罷於內。」《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未須大擊,且以輕擾之。」

2.便於攜帶的輕型武器。


  驅兵

 简化字:驱兵
  注音: ㄑㄩ ㄅㄧㄥ
  拼音: qū bīng

派遣軍隊。《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撥馬便走,張寶驅趕來。」


  戎兵

  注音: ㄖㄨㄥˊ ㄅㄧㄥ
  拼音: róng bīng

1.軍服和器。《書經.立政》:「其克詰爾戎,以陟禹之跡。」

2.、軍隊。《管子.內業》:「惡氣迎人,害於戎。」《戰國策.韓策一》:「秦馬之良,戎之眾。」


  冗兵

  注音: ㄖㄨㄥˇ ㄅㄧㄥ
  拼音: rǒng bīng

閒散無用的士。《新唐書.卷一〇七.陳子昂傳》:「以庸將御冗,傜役日廣,甲日敝。」


  弱兵

  注音: ㄖㄨㄛˋ ㄅㄧㄥ
  拼音: ruò bīng

不善戰的士。如:「強將手下無弱。」


  散兵

  注音: ㄙㄢˇ ㄅㄧㄥ
  拼音: sǎn bīng

1.遣散或逃散的。《史記.卷九五.夏侯嬰傳》:「漢王既至滎陽,收散,復振。」

2.舊時軍中供役而未經正式編制的士。《隋書.卷八.禮儀志三》:「事畢,大將、亞將等,各就牙帳。其馬步隊與軍中散,交為兩蕃,五日而代。」

3.戰鬥時各個散開,以分散目標而進攻的士。


  傘兵

 简化字:伞兵
  注音: ㄙㄢˇ ㄅㄧㄥ
  拼音: sǎn bīng

一種空降作戰的種,以跳傘方式來襲擊敵陣。也稱為「空降」。


  擅兵

  注音: ㄕㄢˋ ㄅㄧㄥ
  拼音: shàn bīng

專據權。《戰國策.燕策三》:「彼大將擅於外,而內有大亂,則君臣相疑。」


  傷兵

 简化字:伤兵
  注音: ㄕㄤ ㄅㄧㄥ
  拼音: shāng bīng

作戰受傷的士。如:「歷經激烈的會戰,敵我雙方均傷纍纍。」


  哨兵

  注音: ㄕㄠˋ ㄅㄧㄥ
  拼音: shào bīng
 相似词:尖兵、斥候

負責軍隊駐紮地守衛或警戒的士。


  神兵

  注音: ㄕㄣˊ ㄅㄧㄥ
  拼音: shén bīng

1.。《三國演義》第一〇一回:「回顧諸將曰:『此必神也!』眾軍心下大亂,不敢交戰,各自奔走。」

2.神奇的器。比喻寶劍。唐.白居易〈李都尉古劍〉詩:「勸君慎所用,無作神羞。」


  士兵

  注音: ㄕˋ ㄅㄧㄥ
  拼音: shì bīng
 相反词:將軍

軍隊中的基層戰士。目前我國軍中士分為上等、一等、二等等。


  收兵

  注音: ㄕㄡ ㄅㄧㄥ
  拼音: shōu bīng
 相反词:續戰

1.招收士。《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行收,比至陳。」《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夜自與驃騎大將軍宗佻、五威將軍李軼等十三騎,出城南門,於外收。」

2.撤退軍隊。《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信復收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閒。」《三國演義》第一〇回:「忽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皆亂,各自收。」


  授兵

  注音: ㄕㄡˋ ㄅㄧㄥ
  拼音: shòu bīng

古代藏器於宗廟中,遇戰爭,則祭告於宗廟,然後以器授與出征的軍士。《周禮.夏官.司》:「及授,從司馬之法以頒之。」《左傳.隱公十一年》:「五月甲辰,授於大宮。」


  水兵

  注音: ㄕㄨㄟˇ ㄅㄧㄥ
  拼音: shuǐ bīng
 相似词:海軍、水師

舊稱熟習水戰的士。《宋史.卷一八七.志一》:「李綱請於沿江、淮、河帥府置水二軍,要郡別置水一軍。」《元史.卷一五.世祖本紀十二》:「命烏馬兒將水,迎張文虎等糧船,又發攻其諸寨,破之。」


  叟兵

  注音: ㄙㄡ ㄅㄧㄥ
  拼音: sōu bīng

漢代稱蜀為叟,故稱蜀為「叟」。《後漢書.卷七五.劉焉傳》:「興平元年,征西將軍馬騰與範謀誅李傕,焉遣叟五千助之。」《三國志.卷三一.蜀書.劉二牧傳.劉璋傳》:「璋復遣別駕從事蜀郡張肅送叟三百人并雜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肅為廣漢太守。」


  逃兵

  注音: ㄊㄠˊ ㄅㄧㄥ
  拼音: táo bīng

1.私自脫離軍伍部隊的士。如:「他在服役期間逃跑,成了逃,被捉回之後,受到軍法審判。」

2.比喻離開工作崗位的人。如:「他自從開餐廳作生意之後,就成了新聞界的逃。」


  提兵

  注音: ㄊㄧˊ ㄅㄧㄥ
  拼音: tí bīng

率領軍隊。《三國演義》第三一回:「父親病體未痊,不可遠征,兒願提前去迎敵。」《儒林外史》第一回:「只有太祖皇帝起滁陽,得了金陵,立為吳王,乃是王者之師;提破了方國珍,號令全浙鄉村鎮市,並無騷擾。」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37 页数: 4/11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