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義徒

 简化字:义徒
  注音: ㄧˋ ㄊㄨˊ
  拼音: yì tú

1.起義的徒眾。《後漢書.卷五八.傅燮傳》:「率厲義徒,見有道而輔之,以濟天下。」

2.自願跟隨的人員。《晉書.卷六二.祖逖傳》:「賓客義徒皆暴桀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義務

 简化字:义务
  注音: ㄧˋ ㄨˋ
  拼音: yì wù
 相反词:權利

1.泛稱人在社會中所應盡的職事。《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盤查奸宄,本是他警察局的義務。」

2.出勞力而不接受報酬的行為。如:「義工多是無報酬的為人義務服務。」

3.依法律規定或契約約定,強制權利主體為特定行為或不行為。如服兵役、納稅。相對於權利而言。


  義俠

 简化字:义侠
  注音: ㄧˋ ㄒㄧㄚˊ
  拼音: yì xiá

能行俠仗義、扶弱抑強的人。《紅樓夢》第二四回:「素日倪二雖是潑皮無賴,卻因人而施,頗頗的有義俠之名,若今日不領他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


  義項

 简化字:义项
  注音: ㄧˋ ㄒㄧㄤˋ
  拼音: yì xiàng

字典詞典中,同一個詞目內按意義的差別,列舉出的各個項目。如:「這個詞同時存在有本意和引申義,其義項必須分成兩個。」


  義消

 简化字:义消
  注音: ㄧˋ ㄒㄧㄠ
  拼音: yì xiāo

義勇消防隊的縮稱。參見「義勇消防隊」條。


  義行

 简化字:义行
  注音: ㄧˋ ㄒㄧㄥˋ
  拼音: yì xìng

見義勇為的行為。如:「義行感人」、「義行足式」。


  義兄

 简化字:义兄
  注音: ㄧˋ ㄒㄩㄥ
  拼音: yì xiōng

無血源關係,相結拜為兄弟,則年幼者稱年長者為「義兄」。


  義玄

 简化字:义玄
  注音: ㄧˋ ㄒㄩㄢˊ
  拼音: yì xuán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867)俗姓邢。曹州南華(今山東省東明縣東南)人。出家受戒後,至江西參謁希運,後參大愚、靈祐禪師,並得到希運的印可。開悟後北歸河北鎮州,並在城東南的滹陀河畔建臨濟院弘揚禪法。遂成臨濟宗。著有《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一卷。得法弟子有存獎等二十二人。


  義學

 简化字:义学
  注音: ㄧˋ ㄒㄩㄝˊ
  拼音: yì xué

1.私人募集款項,為公眾所設免收學費的學校。《新唐書.卷一九〇.列傳.王潮》:「乃作四門義學,還流亡,定賦斂,遣吏勸農,人皆安之。」

2.研究經書中旨義深邃的學問。《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列傳下.楊仁》:「其有通明經術者,顯之右署,或貢之朝,由是義學大興。」


  義訓

 简化字:义训
  注音: ㄧˋ ㄒㄩㄣˋ
  拼音: yì xùn

以字義為主的訓解方式,即用當代通行的語詞解釋古語詞或方言詞的意義。有別於音訓及形訓。


  義演

 简化字:义演
  注音: ㄧˋ ㄧㄢˇ
  拼音: yì yǎn

為公益而舉行的遊藝表演。


  疑義

 简化字:疑义
  注音: ㄧˊ ㄧˋ
  拼音: yí yì
 相似词:疑問

可懷疑、不能立刻就明白的道理。晉.陶淵明〈移居〉詩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老殘遊記》第一七回:「我們兩個人都不承認,外人一定說是我弄的,斷無疑義。」


  義役

 简化字:义役
  注音: ㄧˋ ㄧˋ
  拼音: yì yì

宋孝宗時,謝諤所建議的助役法。人民依照貧富,出田穀助役,不願者乃行差役,詔行諸路,民以為便。《宋史.卷三八九.謝諤傳》:「諤里居時,創義役法,編為一書,至是上之。詔行其法於諸路,民以為便。」


  意義

 简化字:意义
  注音: ㄧˋ ㄧˋ
  拼音: yì yì
 相似词:旨趣

意旨、理趣。《三國志.卷二八.魏書.王凌傳》:「旌先賢之後,求未賢之士,各有教條,意義甚美。」


  義勇

 简化字:义勇
  注音: ㄧˋ ㄩㄥˇ
  拼音: yì yǒng

1.見義勇為。《漢書.卷七〇.陳湯傳》:「策慮愊億,義勇奮發,卒興師奔逝,橫厲烏孫。」

2.宋代兵制,選民為兵稱為「義勇」。《宋史.卷一九〇.兵志四》:「慶曆二年,籍河北強壯,得二十九萬五千,揀十之七為義勇,且籍民丁以補其不足。」


  義戰

 简化字:义战
  注音: ㄧˋ ㄓㄢˋ
  拼音: yì zhàn

為正義而發動的戰爭。《孟子.盡心下》:「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義貞

 简化字:义贞
  注音: ㄧˋ ㄓㄣ
  拼音: yì zhēn

涵義正當,合於道理。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凡說之樞要,必使時利而義貞,進有契於成務,退無阻於榮身。」


  義診

 简化字:义诊
  注音: ㄧˋ ㄓㄣˇ
  拼音: yì zhěn

義務為人診療疾病。


  義肢

 简化字:义肢
  注音: ㄧˋ ㄓ
  拼音: yì zhī

一種人工肢體。裝置於截肢病人的殘肢上,以改善功能,或增加美觀。如義手、義足。


  義塚

 简化字:义冢
  注音: ㄧˋ ㄓㄨㄥˇ
  拼音: yì zhǒng
 相似词:公墓

掩埋無主屍體的墳墓。《談徵.事部.義塚》:「起自宋代,韓琦鎮并州,以官錢市田數頃給民安葬,蔡京設漏澤園,皆所謂義塚也。」也稱為「義地」、「義園」。


  義莊

 简化字:义庄
  注音: ㄧˋ ㄓㄨㄤ
  拼音: yì zhuāng
 相似词:義田

置田立莊,收租以贍養貧困的族人。宋代范仲淹曾買良田數千畝,收租儲存,義莊產業即作族中公產。


  義子

 简化字:义子
  注音: ㄧˋ ㄗˇ
  拼音: yì zǐ

認領而非親生的兒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父母染病雙亡,張員外認我為義子,抬舉得成人長大。」《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因日食無措,父妻商議,情願出繼與鮑文卿名下為義子,改名鮑廷璽。」也稱為「義男」、「義兒」。


  義從

 简化字:义从
  注音: ㄧˋ ㄗㄨㄥˋ
  拼音: yì zòng

自願隨行的人、志願從軍的人。《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遂以幹為假司馬,將弛刑及義從千人就超。」


  義足

 简化字:义足
  注音: ㄧˋ ㄗㄨˊ
  拼音: yì zú

用橡皮或木頭等製作的假腳,用來代替殘缺的腳。


  音義

 简化字:音义
  注音: ㄧㄣ ㄧˋ
  拼音: yīn yì

1.文字的讀音及意義。《康熙字典.凡例》:「今於音義相同之字,止云:『註見某字』,不載音義。」

2.注釋典籍上字音和字義的一種著作之體。如屈宋古音義、一切經音義等。


  仗義

 简化字:仗义
  注音: ㄓㄤˋ ㄧˋ
  拼音: zhàng yì

秉持公理正義。《漢書.卷四八.賈誼傳》:「顧行而忘利,守節而仗義。」明.屠隆《彩毫記》第四齣:「此間有一個李相公仗義,專一憐貧恤苦。」《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自己不肯施仁仗義,及見他人做了好事,反又攧脣簸嘴。」


  真義

 简化字:真义
  注音: ㄓㄣ ㄧˋ
  拼音: zhēn yì

真正的意義。如:「學術論文必須熟讀,才能了解其中的真義。」


  正義

 简化字:正义
  注音: ㄓㄥˋ ㄧˋ
  拼音: zhèng yì
 相似词:公理
 相反词:罪惡、邪惡

1.公理。《荀子.正名》:「正義而為,謂之行。」

2.舊時指對經史典籍的注釋。如《五經正義》、《史記正義》。


  制義

 简化字:制义
  注音: ㄓˋ ㄧˋ
  拼音: zhì yì

八股文的別名。參見「八股文」條。


  忠義

 简化字:忠义
  注音: ㄓㄨㄥ ㄧˋ
  拼音: zhōng yì

1.做人做事能盡心力、合義理。唐.崔融〈西征軍行遇風〉詩:「夙齡慕忠義,雅尚存孤直。」《三國演義》第四回:「今感公忠義,願棄一官,從公而逃。」

2.忠臣義士。《後漢書.卷五八.臧洪傳》:「將軍舉大事,欲為天下除暴,而專先誅忠義,豈合天意?」《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雖有忠義之佐,脅於暴虐之臣,焉能展其節。」


  主義

 简化字:主义
  注音: ㄓㄨˇ ㄧˋ
  拼音: zhǔ yì

對事物或原理的基本主張,是一種觀念和信仰的形態,可形成一股思潮或學說。如資本主義、寫實主義。


  字義

 简化字:字义
  注音: ㄗˋ ㄧˋ
  拼音: zì yì

字的意義。如:「古文字義艱深難懂。」


  仁義

 简化字:仁义
  注音: ㄖㄣˊ ㄧˋ
  拼音: rén yì

仁愛正義,寬厚正直。《禮記.曲禮上》:「道德仁義,非禮不成。」唐.孔穎達.正義:「仁是施恩及物,義是裁斷合宜。」《文選.張衡.四愁詩.序》:「屈原以美人為君子,以珍寶為仁義,以水深雪雰為小人。」


  演義

 简化字:演义
  注音: ㄧㄢˇ ㄧˋ
  拼音: yǎn yì

1.採取史實為筐架,再加入傳聞而編成的小說,如《三國演義》。《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這本話文,出在空緘記,如今依傳編成演義一回。」

2.詳細敘述道理事實。《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周黨傳》:「黨等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釣采華名,庶幾三公之位。」《文選.潘岳.西征賦》:「靈壅川以止鬥,晉演義以獻說。」


  仁義

 简化字:仁义
  注音:(2) ㄖㄣˊ ˙ㄧ
  拼音:(2) rén yi

性情溫馴,善良和藹。如:「這個小孩兒很仁義,不淘氣。」


  演義

 简化字:演义
  注音:(2) ㄧㄢˇ ˙ㄧ
  拼音:(2) yǎn yi

誇張超過實際。如:「你說他的本領這麼大,未免有點演義了。」


  褒義詞

 简化字:褒义词
  注音: ㄅㄠ ㄧˋ ㄘˊ
  拼音: bāo yì cí
 相反词:貶義詞

含有褒獎、讚揚意義的詞。如:「這篇議論文褒義詞不少,可見作者對此事仍持較肯定之態度。」


  貝義淵

 简化字:贝义渊
  注音: ㄅㄟˋ ㄧˋ ㄩㄢ
  拼音: bèi yì yuān

人名。生卒年不詳,南朝梁書法家。浙江吳興人。有〈梁始興忠武王蕭憺碑〉,筆勢精嚴遒勁,流動順暢,略帶行書筆意。


  比喻義

 简化字:比喻义
  注音: ㄅㄧˇ ㄩˋ ㄧˋ
  拼音: bǐ yù yì

一個詞因比喻用法所形成的意義。如「油條」有狡猾的意義,「飛機場」有平坦的意義。


  貶義詞

 简化字:贬义词
  注音: ㄅㄧㄢˇ ㄧˋ ㄘˊ
  拼音: biǎn yì cí

表示貶損意義的語詞。也稱為「貶詞」。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70 页数: 4/15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