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三農

 简化字:三农
  注音: ㄙㄢ ㄋㄨㄥˊ
  拼音: sān nóng

1.平地農、山農、澤農。《周禮.天官.大宰》:「一曰農生九穀。」唐.白居易〈賀雨〉詩:「宥死降五刑,責己寬農。」

2.春耕、夏耘、秋收稱為「農」。《北史.卷六.薛辯傳》:「謹命立庠序,教以詩書,農之暇,悉令受業。」

3.大陸地區指農業行政管理單位、農業科技研究單位、農業院校的合稱。


  三彭

  注音: ㄙㄢ ㄆㄥˊ
  拼音: sān péng

道家稱人體內的種害蟲為「彭」。上尸稱為「彭倨」,居於腦;中尸稱為「彭質」,居於明堂;下尸稱為「彭矯」,居於腹胃。每於庚申日向天帝稟報人之過惡。宋.陸游〈病中數辱〉詩:「凡藥豈能驅二豎,清心幸足制彭。」也稱為「尸」、「尸神」、「神」。


  三辟

  注音: ㄙㄢ ㄆㄧˋ
  拼音: sān pì

夏商周代的刑法。即夏的禹刑,商的湯刑,周的九刑。《左傳.昭公六年》:「辟之興,皆叔世也。」唐.孔穎達.正義:「辟,謂禹刑、湯刑、九刑也。」


  三品

  注音: ㄙㄢ ㄆㄧㄣˇ
  拼音: sān pǐn

1.類。(1)指金、銀、銅。《書經.禹貢》:「厥貢惟金品。」(2)漢代的種貨幣。即龍幣、馬幣、龜幣。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2.種等級:(1)古代品評書畫藝術的個等級。即神品、妙品、能品(2)人性的個等級。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3)茶的個等級上、中、下。

3.舊時官位第階級。


  三婆

  注音: ㄙㄢ ㄆㄛˊ
  拼音: sān pó

1.奶婆、醫婆、穩婆(接生婆)。

2.以賣花、茶為業的婦女。元.關漢卿《緋衣夢》第折:「茶坊前看有甚麼人來。茶博士,喚茶婆來。」元.張壽卿《紅梨花》第折:「老身是賣花的婆是也。」


  三七

  注音: ㄙㄢ ㄑㄧ
  拼音: sān qī

植物名。菊科七草屬,多年生草本。葉互生,長橢圓形,羽狀深裂。夏秋開花,頭狀花序成繖房狀或圓錐狀排列於枝端,管狀小花兩性,金黃色。根供藥用。葉汁亦可消腫毒。也稱為「田七」、「金不換」。


  三遷

 简化字:三迁
  注音: ㄙㄢ ㄑㄧㄢ
  拼音: sān qiān

1.多次的遷徙。清.黃遵憲〈潮州行〉:「一夕輒遷,蹤跡無定所。」

2.孟母為了孟子的教育,曾次遷居的故事。參見「孟母擇鄰」條。後以此讚頌母親的教養。宋.葉適〈朱文昭母楊氏挽詞〉:「義並遷峻,書成百卷長。」

3.官職的變更。《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太史公曰:「范蠡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南史.卷二五.到彥之傳》:「上又數游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遷。」


  三僑

 简化字:三侨
  注音: ㄙㄢ ㄑㄧㄠˊ
  拼音: sān qiáo

大陸地區指僑民、僑胞、僑眷的合稱。


  三親

 简化字:三亲
  注音: ㄙㄢ ㄑㄧㄣ
  拼音: sān qīn

夫婦、父子、兄弟,亦可指父族、母族、妻族。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夫有人民而後有夫婦,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有兄弟,一家之親,盡此而後矣。自茲以往,至于九族,皆本於親焉。」


  三秦

  注音: ㄙㄢ ㄑㄧㄣˊ
  拼音: sān qín

1.項羽分關中地,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於咸陽以西,司馬欣為塞王於咸陽以東,董翳為翟王於上郡,合稱為「秦」。

2.晉時十六國之前秦、後秦、西秦的合稱。


  三清

  注音: ㄙㄢ ㄑㄧㄥ
  拼音: sān qīng

1.道教指至尊的仙聖所居的天,為玉清、太清、上清清仙境。後道教宮觀崇奉清之殿。唐.劉禹錫〈遊桃源一百韻〉:「如嚴清居,不使恣搜索。」也稱為「天」。

2.道教仙譜至高的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神君。《紅樓夢》第一四回:「那道士們正伏章申表,朝清,叩玉帝。」


  三卿

  注音: ㄙㄢ ㄑㄧㄥ
  拼音: sān qīng

司徒、司馬、司空。《禮記.王制》:「大國卿,皆命於天子。」唐.孔穎達.正義:「崔氏云:『卿者,依周制而言,謂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


  三秋

  注音: ㄙㄢ ㄑㄧㄡ
  拼音: sān qiū

1.年。《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秋兮。」

2.秋天。因秋天分為初秋、仲秋、季秋,故合稱為「秋」。《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一》:「幸四境無虞,秋式稔。」唐.李善.注:「秋有月,故曰秋。」

3.深秋。指秋季的第個月。唐.王勃〈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屬秋。」唐.白行簡〈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詩:「秋異鄉節,一紙故人書。」


  三驅

 简化字:三驱
  注音: ㄙㄢ ㄑㄩ
  拼音: sān qū

古時天子田獵的法度。說法不一,一指一年以次為度,一指面驅禽,前開一路,使之可去。唐.魏徵〈論時政疏〉:「樂盤遊,則思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三泉

  注音: ㄙㄢ ㄑㄩㄢˊ
  拼音: sān quán

深泉,地下深處。比喻人死後的葬處,猶言九泉。《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敢以垂絕之日,陳不諱之言,庶有萬分,無恨泉。」


  三讓

 简化字:三让
  注音: ㄙㄢ ㄖㄤˋ
  拼音: sān ràng

1.謙讓。《史記.卷八.宋微子世家》:「宣公病,讓其弟和,……,和亦讓而受之。」唐.駱賓王〈夕次舊吳〉詩:「盛德弘讓,雄圖枕九圍。」

2.用言語責備多次。《周禮.地官.司救》:「凡民之有衺惡者,罰。」


  三山

  注音: ㄙㄢ ㄕㄢ
  拼音: sān shān

1.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座山。參見「神山」條。宋.蘇軾〈奉和陳賢良〉詩:「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2.山名。位於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上有座山峰,晉太康中王濬伐吳,自牛渚順流鼓棹,造山,即此。

3.福州市的別名。參見「福州市」條。


  三上

  注音: ㄙㄢ ㄕㄤˋ
  拼音: sān shàng

歐陽修自述其作文最適合構思的個場所:馬上、枕上、廁上。語本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


  三舍

  注音: ㄙㄢ ㄕㄜˋ
  拼音: sān shè

1.九十里。《左傳.僖公二十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舍。」

2.座星宿的位置。《呂氏春秋.季夏紀.制樂》:「君有至德之言,天必賞君,今昔熒惑,其徙舍。」《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四》:「愧無魯陽德,迴日向舍。」

3.宋代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合稱「舍」。依一定年限跟條件,由外舍升內舍,再由內舍升上舍。見《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


  三赦

  注音: ㄙㄢ ㄕㄜˋ
  拼音: sān shè

舊時法律規定可以免除刑罰的種人:幼弱、老耄、蠢愚。亦指第類可以免除刑罰的人。《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刺、宥、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赦曰蠢愚。」


  三身

  注音: ㄙㄢ ㄕㄣ
  拼音: sān shēn

佛教用語。大乘佛教謂佛身有法身、報身和化身種。法身指一切現象的真實性,也稱為「自性身」。報身指佛淨土世界中的佛身,也稱為「食身」、「受用身」、「應身」。化身為教化利益凡夫眾生而現出的形象,如釋迦牟尼佛,也稱為「變化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依世俗諦隨機所現說有身,法身空理,報身空智,利物所現名變化身。」


  三神

  注音: ㄙㄢ ㄕㄣˊ
  拼音: sān shén

1.天神、地祇、山嶽。《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陛下謙讓而弗發,挈神之歡。」《文選.揚雄.甘泉賦》:「感動天地,逆釐神者。」

2.道家稱人體內的種害蟲。參見「彭」條。


  三生

  注音: ㄙㄢ ㄕㄥ
  拼音: sān shēng

佛教用語:(1)輩子。《增壹阿含經》卷二:「我時我憶宿命之事,一生、二生、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成敗之劫,皆悉分別。」(2)過去、現在、未來世。清.龔自珍〈人月圓〉:「生慧業,萬古才華。」


  三牲

  注音: ㄙㄢ ㄕㄥ
  拼音: sān shēng

1.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豕種犧牲。《孝經.紀孝行》:「雖日用牲之養,猶為不孝也。」宋.邢昺.疏:「牲,牛、羊、豕也。」《抱朴子.內篇.道意》:「太牢牲,曷為濟焉!」

2.俗稱為雞、魚、豕。唐.韓愈〈太學博士李君墓誌銘〉:「五穀牲,鹽醯果蔬,人所常御。」


  三聲

 简化字:三声
  注音: ㄙㄢ ㄕㄥ
  拼音: sān shēng

1.連續發聲次。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巴東峽巫峽長,猿鳴聲淚沾裳。」宋.華岳〈田家〉詩:「雞鳴聲天欲明,安排飯碗與茶瓶。」

2.大陸地區指店員的迎客聲、接待聲和送客聲。


  三乘

  注音: ㄙㄢ ㄕㄥˋ
  拼音: 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象而悟道的獨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的佛乘。獨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大乘莊嚴經論》卷二:「善趣及乘,大悲有品。」《西遊記》第二回:「妙演乘教,精微萬法全。」


  三聖

 简化字:三圣
  注音: ㄙㄢ ㄕㄥˋ
  拼音: sān shèng

位聖人:(1)伏羲、文王、孔子。《漢書.卷〇.藝文志》:「人更聖。」顏師古注引韋昭曰:「伏羲、文王、孔子。」(2)堯、舜、禹。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是以禹繼舜、舜繼堯,聖相受而守一道。」(3)文王、武王、周公。《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昔周監於二代,聖制法。」唐.顏師古.注:「聖謂文王、武王及周公也。」(4)夏禹、周公、孔子。《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聖者。」漢.趙岐.注:「孟子言我亦欲正人心、距詖行,以奉禹、周公、孔子也。」


  三尸

  注音: ㄙㄢ ㄕ
  拼音: sān shī

道家稱人體內的種害蟲。參見「彭」條。《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本人的尸六相,把這些眾生的罪孽,奏聞了玉帝,致得玉帝大怒。」


  三時

 简化字:三时
  注音: ㄙㄢ ㄕˊ
  拼音: sān shí

1.春、夏、秋季農作之時。《左傳.桓公六年》:「絜粢豐盛,謂其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願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時之務,則播植不愆矣。」

2.印度一年分成寒、熱、雨個季節。《大唐西域記》卷二:「如來聖教,歲為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


  三史

  注音: ㄙㄢ ㄕˇ
  拼音: sān shǐ

六朝以前,《史記》、《漢書》、《東觀漢記》合稱為「史」。唐玄宗開元以後,以范曄《後漢書》代《東觀漢記》,與《史記》、《漢書》合稱為「史」。


  三世

  注音: ㄙㄢ ㄕˋ
  拼音: sān shì

1.公羊學家解釋春秋分世:所見之世,己與父時事;所聞之世,王父時事;所傳聞之世,高曾祖時事。見《公羊傳.隱公元年》漢.何休.解詁。後康有為大同書據此提出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說。

2.祖孫代。《禮記.曲禮下》:「醫不世,不服其藥。」

3.年。《禮記.曲禮下》:「去國世,爵祿有列於朝,出入有詔於國。」

4.佛教謂過去、現在、未來。《大智度論》卷一:「佛念過去、未來、現在世諸佛法皆度眾生為說法,我亦應爾。」


  三事

  注音: ㄙㄢ ㄕˋ
  拼音: sān shì

1.公。指太師、太傅、太保。《詩經.小雅.雨無正》:「事大夫,莫肯夙夜。」唐.孔穎達.正義:「事大夫唯公耳。」

2.件事情:(1)春、夏、秋季農事。《詩經.大雅.常武》:「不留不處,事就緒。」唐.孔穎達.正義:「故知事謂農之事。」(2)正德、利用、厚生。《書經.大禹謨》唐.孔穎達.正義:「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事惟當諧和之。」唐.韓愈〈請上尊號表〉:「由是五穀歲登,百瑞時見,六府事,惟序惟歌。」(3)事父、事師、事君。見《國語.晉語一》。(4)天、地、人之事。《國語.楚語下》:「王曰:『事者何也?』對曰:『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三司

  注音: ㄙㄢ ㄙ
  拼音: sān sī

種官職的合稱:(1)東漢以太尉、司空、司徒為司。《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司。」唐.章懷太子.注:「司,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也稱為「公」。(2)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司。《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凡冤而無告者,司詰之。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後唐迄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司,皆理財之官。《資治通鑑.卷二六五.唐紀八十一.昭宣帝天祐年》:「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司都制置使。」(4)明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司。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


  三思

  注音: ㄙㄢˋ ㄙ 
  拼音: sàn sī

考慮。《文選.張衡.東京賦》:「憲先靈而齊軌,必思以顧愆。」《紅樓夢》第四回:「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還要思為妥。」


  三蘇

 简化字:三苏
  注音: ㄙㄢ ㄙㄨ
  拼音: sān sū

宋蘇洵與二子蘇軾、蘇轍皆有文名,世稱為「蘇」。宋.蘇軾〈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詩四首之:「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鴂舌問蘇。」《醒世恆言.卷一一.蘇小妹難新郎》:「老蘇生下兩個孩兒:大蘇、小蘇。……天下稱他兄弟,謂之二蘇。稱他父子,謂之蘇。」


  三臺

 简化字:三台
  注音: ㄙㄢ ㄊㄞˊ
  拼音: sān tái

1.漢時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總稱為「臺」。《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坐召臺,專制朝政。」

2.古時天子有靈臺、時臺、囿臺,合稱為「臺」。唐.徐堅《初學記.卷二四.臺第六.敘事》:「天子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

3.星座名。分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各兩星相比而斜上,有如天子至臣民的階級一樣。參見「泰階」條。


  三態

 简化字:三态
  注音: ㄙㄢ ㄊㄞˋ
  拼音: sān tài

物質種常見的狀態。即固態、液態、氣態。


  三歎

 简化字:三叹
  注音: ㄙㄢ ㄊㄢˋ
  拼音: sān tàn

1.幾度感嘆。比喻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歎,何也?」

2.一人唱歌,人應和讚嘆。參見「一倡歎」條。


  三停

  注音: ㄙㄢ ㄊㄧㄥˊ
  拼音: sān tíng

1.部分。(1)術數用語。相術家以人體的頭為上停,腰為中停,足為下停;又面部則以天中至印堂為上停,山根至準頭為中停,人中至地閣為下停。《金瓶梅》第二九回:「這位娘子,停平等,一生衣祿無虧。」(2)字的結構可分為上中下段的,稱為「停」。

2.成。《董西廂》卷一:「停來是閨怨相思,折半來是尤雲殢雨。」


  三通

  注音: ㄙㄢ ㄊㄨㄥ
  拼音: sān tōng

1.《通典》、《通志》、《文獻通考》的合稱。又與續通、清通合稱為「九通」。

2.大陸地區用語:(1)指臺灣海峽兩岸的通商、通郵、通航。(2)指通水、通電、通路。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002 页数: 4/2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