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áo
  

 简化字:鲷
  部首:魚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9
  注音: ㄉㄧㄠ
  拼音: diāo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鱸目。體側扁,呈紅色或淡紅色,背部微凸,頭大口小,生活在熱帶至溫帶沿海。俗稱為「銅盆魚」、「嘉鱲魚」。


  

  部首:虫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ㄧㄠ
  拼音: diāo




蟬。漢.揚雄《太玄經.卷五.飾卦》:「次八,蛁鳴喁喁,血出其口。」


  

  部首: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2
  注音: ㄉㄧㄠ
  拼音: diāo




1.動物名。哺乳綱齧齒目鼠類。嘴尖,體細長,四肢短小。耳朵呈三角形,聽覺敏銳。尾粗,毛長寸許,色黃或紫黑,毛皮輕暖珍貴。

2.姓。如漢代有貂蟬。


  

  部首:尸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ㄉㄧㄠˇ
  拼音: diǎo




1.男性外生殖器的俗稱。《字彙.尸部》:「屌,男子陰名。」

2.罵人的髒話。《董西廂》卷三:「怎背誦華嚴經呵?禿屌!」


  

 简化字:吊
  部首:弓
部外笔画:1
 总笔画:4
  注音: ㄉㄧㄠˋ
  拼音: diào




1.祭奠死者。如:「弔唁」、「弔喪」。《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弔之。」《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及渡湘水,為賦以弔屈原。」

2.慰問遭遇不幸的人或團體。《左傳.莊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弔焉。」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弔。」

3.哀傷、憐憫。《詩經.檜風.匪風》:「顧瞻周道,中心弔兮。」漢.毛亨.傳:「弔,傷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有君不弔,有臣不敏。」晉.杜預.注:「弔,恤也。」

4.求取、提取。同「吊」。漢.王充《論衡.自紀》:「不鬻智以干祿,不辭爵以弔名。」《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監中弔出盧柟主僕,徑去檢驗鈕成尸首。」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千個制錢或值一千個制錢的銅幣數量為一弔;北平人稱一百文為「一弔」。《紅樓夢》第五七回:「前兒我悄悄的把綿衣服叫人當了幾弔錢盤纏。」


  

  部首:口
部外笔画:3
 总笔画:6
  注音: ㄉㄧㄠˋ
  拼音: diào




1.懸掛。如:「懸吊」、「吊頸」、「上吊」。

2.收回、扣留。如:「他因違規駕駛而被吊銷執照。」

3.提取。如:「吊卷」。

4.到喪家慰問祭奠。同「弔」。如:「吊祭」、「哀吊」。




懸掛的。如:「吊鐘」、「吊燈」、「吊橋」。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同「弔」。


  

 简化字:铞
  部首:金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4
  注音: ㄉㄧㄠˋ
  拼音: diào

參見「銱子」、「釕銱兒」等條。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ㄧㄠˋ
  拼音: diào




1.落下。如:「飛機失事,聽說掉在這附近海域。」《紅樓夢》第八二回:「嘆了一回氣,掉了幾點淚。」

2.遺失、遺漏。如:「掉了錢包」、「這裡掉了幾個字,記得補上去。」

3.減退、剝落。如:「掉色」、「掉漆」。

4.擺動、搖動。如:「尾大不掉」。宋.真山民〈春行〉:「東風若欲招人醉,頻掉橋西賣酒旗。」

5.回轉、轉動。如:「將車頭掉過來。」宋.陸游〈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詩:「王子掉頭去,長沙萬里餘。」

6.對換、替換。如:「掉換」、「掉包」。




置動詞之後,表示動作完成。如:「燒掉」、「丟掉」、「除掉」、「忘掉」。


  

 简化字:钓
  部首:金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1
  注音: ㄉㄧㄠˋ
  拼音: diào




1.用餌引誘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上鉤。如:「釣魚」、「釣蝦」。

2.騙取、誘取。如:「沽名釣譽」。《淮南子.主術》:「虞君好寶,而晉獻以璧馬釣之。」




1.釣鉤的簡稱。如:「等魚兒上釣。」

2.姓。如宋代有釣宏。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ㄉㄧㄠˋ
  拼音: diào




古時用來除草的農具。以竹或草本的枝條編成。《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简化字:窎
  部首: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6
  注音: ㄉㄧㄠˋ
  拼音: diào

參見「窵遠」條。


  

  部首: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撐船的竹竿或木棍。如:「撐篙」。明.孫承宗〈漁家〉詩:「呵凍提篙手未蘇,滿船涼月雪模糊。」


  

  部首:白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1.水邊的低地。《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牧隰皋。」《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江皋河瀕,雖有惡種,無不猥大。」

2.水田。《文選.潘岳.秋興賦》:「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唐.李善.注:「水田曰皋。」

3.高地。《楚辭.屈原.九章.涉江》:「步余馬兮山皋,邸余車兮方林。」

4.姓。如漢代有皋誨。




高大。通「高」。《禮記.明堂位》:「大廟天子明堂,庫門天子皋門。」



置於句首,表示拉長而緩慢的語氣。《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參見「桔槔」條。


  

  部首: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9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裝弓的套子。《管子.兵法》:「九曰舉韟章,則載食而駕。」


  

  部首:目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同「睪」。


  

  部首:木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ㄍㄠˇ
  拼音: gǎo




明亮的樣子。《說文解字.木部》:「杲,明也。」《詩經.衛風.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姓。如元代有杲元啟。


  

  部首:手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ㄍㄠˇ
  拼音: gǎo




做、從事。如:「搞砸」、「搞好」、「搞社團」。


  

  部首:木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ㄠˇ
  拼音: gǎo




乾癟枯瘦的。如:「枯槁」、「槁木死灰」。《墨子.耕柱》:「舍今之人而譽先王,是譽槁骨也」。



枯木。《商君書.弱民》:「秦師至鄢郢,舉若振槁。」


  

  部首:日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ㄠˇ
  拼音: gǎo




明亮潔白。《廣韻.上聲.皓韻》:「暠,明白也。」《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


  稿

  部首:禾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ㄍㄠˇ
  拼音: gǎo




1.稻草等植物的莖稈。《廣韻.上聲.皓韻》:「稿,禾稈。」《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

2.未完成或已完成的文字、圖畫等。如:「草稿」、「畫稿」、「定稿」、「投稿」。

3.模樣。《紅樓夢》第二九回:「我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


  

 简化字:缟
  部首: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ㄍㄠˇ
  拼音: gǎo




白色的絲織品。漢.鼂錯〈論貴粟疏〉:「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白色的。如:「縞素」。《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部首:邑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ㄍㄠˋ
  拼音: gào




1.國名。周的姬姓諸侯之一,春秋時為宋所滅。故址位於今山東省城武縣東南。

2.地名。春秋時晉邑。約位於今大陸地區山西省祁縣西方。

3.姓。如清代有郜璉。


  

 简化字:诰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ㄍㄠˋ
  拼音: gào




上位者告諭下位者。《易經.姤卦.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文體名。古代用來告誡他人的文字,後成為君王諭令臣下的專用文體。如:「康誥」、「洛誥」、「酒誥」。


  

 简化字:锆
  部首:金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5
  注音: ㄍㄠˋ
  拼音: gào




(zirconium,Zr)化學元素。原子序40。過渡金屬元素之一。銀灰色有光澤,質地堅硬,具延展性。抗酸、鹼性強,耐腐蝕。可作為抗腐蝕性結構材料或製造外科器材。


  

  部首:木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收藏盔甲、弓箭的囊袋。《左傳.昭公元年》:「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晉.杜預.注:「垂櫜示無弓。」



收藏、儲存。《詩經.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櫜之。」


  

  部首: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21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樂器名,打擊樂器。即大鼓。為古代徵召役事或役事完畢時所打擊的樂器。《周禮.地官司徒.鼓人》:「以鼛鼓鼓役事。」


  

  部首:羊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1.小羊。《說文解字.羊部》:「羔,羊子也。」如:「羔子」。

2.幼小的生物。如:「鹿羔」。金.元好問〈種松〉詩:「百錢買松羔,植之我東牆。」




1.幼小的。如:「迷途羔羊」。

2.黑羊皮製的。《論語.鄉黨》:「緇衣羔裘。」


  

  部首: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6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用米、麥或豆類磨成的粉,加水、蛋或牛奶等調為糊狀物,蒸烤成的塊狀食品。如:「年糕」、「蛋糕」、「綠豆糕」。


  

  部首:高
 总笔画:10
  注音: ㄍㄠ
  拼音: gāo




1.上下距離遠的。與「低」相對。如:「山高水深」、「高樓大廈」。

2.超越一般水準的、等級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級」、「高手」。

3.優良。如:「高材生」。

4.價格貴的。如:「高價」。

5.年紀老的。如:「高齡」。

6.聲音尖銳激昂的。如:「高歌」。




1.物體直立時上下的長度。如:「身高」。

2.高的地方。如:「居高臨下」、「登高望遠」。

3.姓。如唐代有高適。

4.二一四部首之一。




尊崇、敬重。《韓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輕世也。」


  

  部首:白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1.潔白光亮。《說文解字.日部》:「皞,皓旰也。」清.段玉裁.注:「皓旰,謂絜白光明之貌。」宋.楊澤民〈四園竹.殘霞殿雨〉詞:「殘霞殿雨,皞氣入窗扉。」

2.心胸舒暢。《孟子.盡心上》:「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二:「使民安田里,足衣食,熙熙皞皞而不自知。」


  

 简化字:颢
  部首:頁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1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1.白而發亮。《說文解字.頁部》:「顥,白貌。」唐.柳宗元〈夢歸賦〉:「圓方混而不形兮,顥醇白之霏霏。」

2.廣大、博大。通「皓」。《廣韻.上聲.皓韻》:「顥,大也。」唐.權德輿〈嚴陵釣臺下作〉詩:「心靈棲顥氣,纓冕猶緇塵。」


  

 简化字:灏
  部首:水
部外笔画:21
 总笔画:24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豆漿。《說文解字.水部》:「灝,豆汁也。」



1.水勢盛大。泛指盛大。通「浩」。漢.揚雄《法言.問神》:「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滌之,灝灝乎其莫之禦也。」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

2.明淨、潔淨。唐.王建〈從元太守夏讌西樓〉詩:「高風涼氣來,灝景沉清源。」


  

  部首: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1.廣大無邊際的天。《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上達蒼昊,下及川泉。」宋.蘇軾〈再和潛師〉詩:「且撼長條餐落英,忍飢未擬窮呼昊。」

2.姓。如明代有昊十九。




廣大。如:「昊天罔極」。


  

  部首:禾
部外笔画:4
 总笔画:9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一種稻類植物。《說文解字.禾部》:「秏,稻屬。伊尹曰:『飯之美者,元山之禾,南海之秏。』」



減少。同「耗」。《廣韻.去聲.號韻》:「秏,減也。俗作耗。」《周禮.冬官考工記.𣓨氏》:「𣓨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秏。」唐.賈公彥.疏:「秏,減也。」


  

  部首:耒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1.減損。如:「損耗」、「虧耗」。《莊子.達生》:「臣將為鐻,未嘗敢以耗氣也,必齊以靜心。」《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今百姓遭難,戶口耗少,而縣官吏職所置尚繁。」

2.消費、花費。如:「耗資」、「消耗」。《文選.曹植.七啟》:「耗精神乎虛廓,廢人事之紀經。」李善注引〈蒼頡篇〉曰:「耗,消也。」

3.拖延。如:「耗時間」、「我沒空跟你在這裡窮耗。」




消息、音信。如:「噩耗」、「死耗」、「音耗」、「聞耗震驚」。《董西廂》卷七:「自是至秋,杳無一耗。」


  

  部首:水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1.水勢盛大。明.張自烈《正字通.水部》:「浩,大水盛貌。」如:「浩瀚江河」、「水勢浩淼」。《書經.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2.大、廣大。如:「浩劫」、「浩氣長存」。唐.韋應物〈夕次盱眙縣〉詩:「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明.宋濂〈謝翱傳〉:「然其志汗漫超越,浩不可禦。」

3.繁多、眾多。如:「費用浩繁」、「浩如煙海」。

4.參見「浩浩」條。




姓。如漢代有浩賞。


  

  部首:白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1.白、潔白。如:「皓髮」、「明眸皓齒」。《漢書.卷四〇.張良傳》:「年皆八十有餘,須眉皓白,衣冠甚偉。」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詞:「爐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

2.光明、明亮。如:「皓月當空」。唐.杜牧〈長安夜月〉詩:「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宋.姜夔〈踏莎行.燕燕輕盈〉詞:「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姓。如春秋時越國有皓進。


  

  部首:水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參見「澔汗」條。


  

  部首:水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ㄏㄠˋ
  拼音: hào




波光閃耀。參見「滈滈」條。



河川名。即滈水。在大陸地區陝西省長安縣南。上接滈池,北流入渭河。河道今已湮滅,不可辨視。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5569 页数: 4/64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