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回流

  注音: ㄏㄨㄟˊ ㄌㄧㄡˊ
  拼音: huí liú

1.倒流。唐.李紳〈欲到西陵寄王行周〉詩:「西陵沙岸回流急,船底黏沙去岸遙。」

2.將冷凝管以垂直方式裝置在圓底燒瓶上,瓶內熱蒸氣上升,遇冷又滴回,此種作用稱為「回流」。


  匯流

 简化字:汇流
  注音: ㄏㄨㄟˋ ㄌㄧㄡˊ
  拼音: huì liú

水流或人潮的會合。唐.柳宗元〈晉問〉:「抵曲鱗蹙,匯流雷解,前者汩越,後者迫隘,乃下夫龍門之懸水。」


  婚禮

 简化字:婚礼
  注音: ㄏㄨㄣ ㄌㄧˇ
  拼音: hūn lǐ

結婚的儀式。古代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今指結婚雙方公開舉行的儀式。如:「他們的婚禮既簡單又隆重。」也作「昏禮」。


  婚齡

 简化字:婚龄
  注音: ㄏㄨㄣ ㄌㄧㄥˊ
  拼音: hūn líng

結婚的年齡。如:「現代人的婚齡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魂靈

 简化字:魂灵
  注音: ㄏㄨㄣˊ ㄌㄧㄥˊ
  拼音: hún líng
 相似词:靈魂、魂魄

靈魂、魂。《西遊記》第三九回:「只除過陰司,查勘那個閻王家有他魂靈,請將來救他。」《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老和尚此時尚未等他劈下來,那魂靈已在頂門裡冒去了。」


  活力

  注音: ㄏㄨㄛˊ ㄌㄧˋ
  拼音: huó lì

活動力、生命力。如:「這群年輕人充滿旺盛活力,三天活動下來,竟然不見一點倦容。」


  火犁

  注音: ㄏㄨㄛˇ ㄌㄧˊ
  拼音: huǒ lí

一種耕地用的機器。大陸地區稱拖拉機。


  火力

  注音: ㄏㄨㄛˇ ㄌㄧˋ
  拼音: huǒ lì

1.燃燒煤炭等所產生的能量。如:「火力發電」。

2.指槍炮射擊的威力。如:「我方火力強大,足以制敵。」


  貨利

 简化字:货利
  注音: ㄏㄨㄛˋ ㄌㄧˋ
  拼音: huò lì

貨物財利。《書經.康誥》「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殺越人于貨」句下漢.孔安國.傳:「殺人顛越人,於是以取貨利。」《三國演義》第三八回:「今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邁,務於貨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


  霍里

  注音: ㄏㄨㄛˋ ㄌㄧˇ
  拼音: huò lǐ

複姓。如漢代朝鮮人霍里子高。


  獲利

 简化字:获利
  注音: ㄏㄨㄛˋ ㄌㄧˋ
  拼音: huò lì
 相似词:賺錢
 相反词:損失、賠本

取得利益。《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看見別人經商圖利的,時常獲利幾倍,便也思量做些生意。」《紅樓夢》第五三回:「他不仗此技獲利,所以天下雖知,得者甚少。」


  獲戾

 简化字:获戾
  注音: ㄏㄨㄛˋ ㄌㄧˋ
  拼音: huò lì

得罪。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臣若獲戾,放在他國,沒世然後已。」


  火鐮

 简化字:火镰
  注音: ㄏㄨㄛˇ ㄌㄧㄢˊ
  拼音: huǒ lián

一種取火器物,形狀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能產生火星,故稱為「火鐮」。


  火亮

  注音: ㄏㄨㄛˇ ㄌㄧㄤˋ
  拼音: huǒ liàng

1.火的亮光。如:「火爐裡一點火亮也沒有。」也稱為「火光」。

2.明亮。如:「熊熊的營火把操場照得一片火亮。」


  肌理

  注音: ㄐㄧ ㄌㄧˇ
  拼音: jī lǐ

1.皮膚的紋理。唐.杜甫〈麗人行〉:「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2.詩歌創作思想內容的道理。如清代翁方綱主張詩歌創作當重肌理。


  笄禮

 简化字:笄礼
  注音: ㄐㄧ ㄌㄧˇ
  拼音: jī lǐ

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行束髮插簪的儀式稱為「笄禮」。從此以後視為成年,可以婚嫁。


  機利

 简化字:机利
  注音: ㄐㄧ ㄌㄧˋ
  拼音: jī lì

投機取巧以牟利。《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維幣之行,以通農商,其極則玩巧並兼茲殖,爭於機利,去本趨末。」


  激厲

 简化字:激厉
  注音: ㄐㄧ ㄌㄧˋ
  拼音: jī lì

1.激發勉勵,使奮發振作。《後漢書.卷三二.陰識傳》:「帝敬重之,常指識以敕戒貴戚,激厲左右焉。」《三國志.卷九.魏書.曹仁傳》:「仁激厲將士,示以必死,將士感之皆無二。」也作「激勵」。

2.言行激烈率直。《南史.卷五七.范雲傳》:「性頗激厲,少威重,有所是非,形於造次。」


  激勵

 简化字:激励
  注音: ㄐㄧ ㄌㄧˋ
  拼音: jī lì
 相似词:勉勵、鼓勵、鼓舞、激發

激發、鼓勵。如:「激勵人心」。《英烈傳》第一四回:「此舉非崇獎遇春,正以激勵諸將。」也作「激厲」。


  吉禮

 简化字:吉礼
  注音: ㄐㄧˊ ㄌㄧˇ
  拼音: jí lǐ

1.祭祀之禮,為古五禮之一。《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

2.婚禮。宋.秦醇《譚意哥傳》:「君若不棄焉,君當通媒妁,為行吉禮,然後妾敢聞命。」


  吉利

  注音: ㄐㄧˊ ㄌㄧˋ
  拼音: jí lì
 相似词:吉祥
 相反词:不祥

吉祥順利。《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序》:「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突,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儒林外史》第一〇回:「魯編修自覺得此事不甚吉利,懊惱了一回,又不好說。」


  極力

 简化字:极力
  注音: ㄐㄧˊ ㄌㄧˋ
  拼音: jí lì
 相似词:努力、竭力、盡力、死力

竭盡一切能力。唐.杜甫〈劍門〉詩:「并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三個人恐怕守著先生,諸多不便,極力相辭,情願在船上守候。」


  蒺藜

  注音: ㄐㄧˊ ㄌㄧˊ
  拼音: jí lí

植物名。蒺藜科蒺藜屬,一年生草本。莖匍匐於地,羽狀複葉,小葉六至十四枚。夏日開花,花單生葉腋,花瓣五枚,黃色。果為五枚分果片組成,每分果片具長、短刺各一對。種子入藥,具滋補作用。生長於海濱沙地。也稱為「升推」。


  寂歷

 简化字:寂历
  注音: ㄐㄧˊ ㄌㄧˋ
  拼音: jí lì

寂靜空曠。唐.張說〈滬湖山寺〉詩:「空山寂歷道心生,虛谷迢遙野鳥聲。」


  悸慄

 简化字:悸栗
  注音: ㄐㄧˋ ㄌㄧˋ
  拼音: jì lì

因心中驚懼而致身體顫抖。宋.梅堯臣〈送天台李令庭芝〉詩:「至險可悸慄,至怪可駭喪。」


  計吏

 简化字:计吏
  注音: ㄐㄧˋ ㄌㄧˋ
  拼音: jì lì

職官名。古代掌管會計簿籍的官員。《漢書.卷八九.循吏傳.文翁傳》:「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齎計吏以遺博士。」唐.皇甫枚《王知古》:「主父近承天書赴闕,郎君復隨計吏西征,此惟閨闈中人耳,豈可淹久乎?」


  祭禮

 简化字:祭礼
  注音: ㄐㄧˋ ㄌㄧˇ
  拼音: jì lǐ

1.祭祀或祭奠的儀式。《禮記.檀弓上》:「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2.祭弔用的物品。《儒林外史》第四〇回:「蕭雲仙建一壇場,立起先農的牌位來,擺設了牛羊祭禮。」


  畸戀

 简化字:畸恋
  注音: ㄐㄧ ㄌㄧㄢˋ
  拼音: jī liàn

不正常的愛戀關係。如叔嫂相戀、兄妹相戀等違反倫常的戀情。


  極量

 简化字:极量
  注音: ㄐㄧˊ ㄌㄧㄤˋ
  拼音: jí liàng
 相反词:適量

最大的分量。如:「藥品服用超過極量,易引起中毒。」


  脊梁

  注音: ㄐㄧˇ ㄌㄧㄤˊ
  拼音: jǐ liáng

脊柱。因居於全身骨骼的主幹,彷如房屋的梁柱一般,故稱為「脊梁」。《水滸傳》第一回:「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脊梁上。」也稱為「脊柱」、「脊椎」。


  伎倆

 简化字:伎俩
  注音: ㄐㄧˋ ㄌㄧㄤˇ
  拼音: jì liǎng
 相似词:本領、技能、手法、手段

1.技能、本領。《舊唐書.卷一九〇.文苑傳下.司空圖傳》:「伎倆雖多性靈惡,賴是長教閑處著。」唐.貫休〈戰城南〉詩二首之一:「邯鄲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2.欺騙人的手段或花招。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磨障套.倘秀才〉曲:「吞象心腸歹伎倆,穀中添秕屑,米內插粗糠,怎指望他兒孫久長?」《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弄假成真,以非為是,都是你弄出這個伎倆!」


  技倆

 简化字:技俩
  注音: ㄐㄧˋ ㄌㄧㄤˇ
  拼音: jì liǎng

1.技能、手段。如:「憑他的技倆,足以打倒三個人。」

2.指不正當的手段、花招。如:「我們靜觀其變吧!看他還能使什麼技倆!」


  計量

 简化字:计量
  注音: ㄐㄧˋ ㄌㄧㄤˊ
  拼音: jì liáng

1.計算度量。《管子.宙合》:「天淯陽,無計量;地化生,無法崖。」《淮南子.兵略》:「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而無計量。」

2.計策、謀略。《元朝秘史》卷一:「孛端察兒見有個雛黃鷹拿住個野雞,他生計量拔了幾根馬尾做個套兒,將黃鷹拿著養了。」也作「智量」。


  劑量

 简化字:剂量
  注音: ㄐㄧˋ ㄌㄧㄤˋ
  拼音: jì liàng

醫學上指藥物的使用量。分量多寡因患者之性別、年齡、體重、體質、病情、使用目的、使用次數、習慣性等而定。亦指放射線及化學試劑的使用分量。


  寂寥

  注音: ㄐㄧˊ ㄌㄧㄠˊ
  拼音: jí liáo
 相似词:寂寞

1.寂靜冷清。宋.周邦彥〈南鄉子.戶外井桐飄〉詞:「戶外井桐飄,淡月疏星共寂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即到了洞裡,塵埃滿地,門戶寂寥,似若無人之境。」

2.空曠高遠。漢.王襃〈四子講德論〉:「紛紜天地,寂寥宇宙。」


  激烈

  注音: ㄐㄧ ㄌㄧㄝˋ
  拼音: jī liè
 相似词:猛烈、劇烈、強烈
 相反词:和緩、平穩、溫和

1.形容聲調激越高亢。《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二》:「長歌正激烈,心中愴以摧。」唐.李白〈擬古詩〉一二首之二:「弦聲何激烈,風捲遶飛梁。」

2.激動憤慨的樣子。《封神演義》第一七回:「膠鬲聞言,心中甚是激烈。」《文明小史》第三五回:「陳公是尤其激烈,喝了幾杯酒,先說道:『我們從今脫了羈束,都是彭兄所賜,只不知能長遠有這幸福不能?』」

3.強烈、猛烈。唐.何敬〈題吉州龍溪〉詩:「狂風激烈翻春濤,薄霧冥濛溢清泚。」


  吉林

  注音: ㄐㄧˊ ㄌㄧㄣˊ
  拼音: jí lín

城市名。參見「吉林市」條。


  戢鱗

 简化字:戢鳞
  注音: ㄐㄧˊ ㄌㄧㄣˊ
  拼音: jí lín

靜止不游動的魚。南朝梁.張率〈詠躍魚應詔〉詩:「戢鱗隱繁藻,頒首承淥漪。」


  棘林

  注音: ㄐㄧˊ ㄌㄧㄣˊ
  拼音: jí lín

1.荊棘之林。《文選.左思.吳都賦》:「亦猶棘林螢耀,而與夫樳木龍燭也。」

2.神話傳說中東方荒遠之地。《淮南子.墬形》:「東方曰棘林,曰桑野。」

3.古時聽訟斷獄於棘槐之下,後用於指稱法庭。《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三》:「胏石少不冤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


  脊檁

 简化字:脊檩
  注音: ㄐㄧˇ ㄌㄧㄣˇ
  拼音: jǐ lǐn

架在屋子山牆上面最高的一根橫木。《聊齋志異.卷四.保住》:「住沿樓角而登,頃刻至顛;立脊檁上,疾趨而行,凡三四返。」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2508 页数: 33/313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