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I
  

  部首: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ㄟˇ
  拼音: lěi




1.眾多石塊累積在一起。《楚辭.屈原.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栢》:「青青陵上栢,磊磊澗中石。」

2.高大。唐.韓愈〈記夢〉詩:「隆樓傑閣磊嵬高,天風飄飄吹我過。」


  

  部首:艸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ㄟˇ
  拼音: lěi




含苞未開的花。如:「花蕾」、「蓓蕾」。


  

  部首:人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ㄟˇ
  拼音: lěi




1.敗壞、損毀。唐.劉禹錫〈猶子蔚適越誡〉:「若知彞器乎!……苟措非其所,一有毫髮之傷,儡然與破甑為伍矣。」

2.清瘦、憔悴。《文選.潘岳.寡婦賦》:「容貌儡以頓悴兮,左右悽其相慜。」




參見「傀儡」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ㄟˇ
  拼音: lěi




1.藤葛類蔓生的草。《詩經.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纍之。」

2.含苞未開的花。同「蕾」。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一〇首之七:「蕉心翠展一冬在,梅藟粉融連夜開。」宋.陸游〈小園〉詩:「晨露每看花藟坼,夕陽頻見樹陰移。」




纏繞。唐.王績〈古意〉詩六首之三:「漁人遞往還,網罟相縈藟。」


  

  部首:石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0
  注音: ㄌㄟˇ
  拼音: lěi




礨空:小洞穴。《莊子.秋水》:「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


  

  部首:木
部外笔画:21
 总笔画:25
  注音: ㄌㄟˇ
  拼音: lěi




古代走山路所乘坐的交通工具。《說文解字.木部》:「欙,山行所乘者。……陸行乘車,山行乘欙。」


  

 简化字:泪
  部首:水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ㄟˋ
  拼音: lèi




從眼睛流出來的液體。如:「流淚」、「落淚」。俗稱為「眼淚」、「淚水」。


  

  部首:酉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ㄌㄟˋ
  拼音: lèi




以酒灑地而祭。唐.李白〈山人勸酒〉詩:「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部首:石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8
  注音: ㄌㄟˋ
  拼音: lèi

參見「礌石」條。


  

 简化字:类
  部首:頁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ㄟˋ
  拼音: lèi




1.由許多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綜合而歸屬成的種別。如:「人類」、「菌類」、「敗類」、「非我族類」。

2.事理。《孟子.告子上》:「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

3.法則、榜樣。《楚辭.屈原.九章.懷沙》:「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禮記.緇衣》:「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

4.量詞。計算事物類別的單位。如:「兩類情況」、「三類貨物」。

5.姓。如宋代有類演。




相似。如:「相類」、「畫虎類犬」。



大概、大抵。如:「類皆如此」。《漢書.卷七六.尹翁歸傳》:「類常如翁歸言,無有遺脫緩於小弱,急於豪彊。」


  

 简化字:颣
  部首:糸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1
  注音: ㄌㄟˋ
  拼音: lèi




1.絲的纏結。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柳眼黃絲纇,花房絳蠟珠。」

2.瑕疵、缺點。《淮南子.氾論》:「明月之珠,不能無纇。」

3.花苞、蓓蕾。宋.梅堯臣〈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園宴〉詩:「寒食二月三月交,紅桃破纇柳染梢。」宋.晏殊〈鳳銜盃.柳條花纇惱青春〉詞:「柳條花纇惱青春,更那堪、飛絮紛紛。」




乖戾。《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貪惏無饜,忿纇無期。」


  

  部首:示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4
  注音: ㄌㄟˋ
  拼音: lèi




因特別事故祭祀天神。《新唐書.卷一六.禮樂志六》:「乃禷于昊天上帝。」


  

  部首:牛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耕翻土地所用的農具。《廣韻.平聲.齊韻》:「犁,墾田器。」

2.姓。如春秋時齊國有犁彌。




1.耕土、翻土。《文選.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宋.蘇舜欽〈城南感懷呈永叔〉詩:「去年水後旱,田畝不及犁。」

2.摧毀。《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明史.卷一三五.葉兌傳》:「然後進攻平江,犁其心腹。」




黑色的。《戰國策.秦策一》:「形容枯槁,面目犁黑。」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朝策犁眉騧,舉鞭力不堪。」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參見「蛤蜊」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同「黎」。


  

  部首:黍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眾多的。如:「黎庶」。《詩經.大雅.雲漢》:「周餘黎民,靡有孑遺。」

2.黑色的。通「梨」、「黧」。《荀子.堯問》:「舍佚而為勞,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




及、將。參見「黎明」條。



1.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廣東、廣西兩省,而以海南島黎母嶺下人數最多。

2.國名。殷商時的諸侯國,故城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長治縣西南。

3.姓。如北周時有黎景熙。


  

  部首:艸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植物名。藜科藜屬,「蔏藋」、「白藜」之古稱。參見「蔏藋」條。


  

  部首: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20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植物名。即虎豆。豆科黧豆屬,「虎爪豆」之古稱,參見「虎爪豆」條。


  

  部首:刀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3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割、劃。唐.杜甫〈哀王孫〉詩:「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新唐書.卷二〇七.宦者傳上.楊思勗傳》:「所得俘,必剝面、剺腦、褫髮皮以示人。」


  

  部首:女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寡婦。《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晉.杜預.注:「嫠,寡婦也。」《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劉翊傳》:「鄉族貧者,死亡則為具殯葬,嫠獨則助營妻娶。」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順流。《說文解字.水部》:「漦,順流也。」



龍或魚的唾液。《國語.鄭語》:「卜請其漦而藏之,吉。」三國吳.韋昭.注:「漦,龍所吐沫,龍之精氣也。」《文選.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部首:攴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硬而捲曲的毛。《說文解字.犛部》:「斄,彊曲毛也,可以箸起衣。」


  

  部首:网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6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遭遇、遭受。如:「罹禍」、「罹難」。《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君不幸罹霜露之疾,何恙不已。」《三國演義》第四四回:「若罹兵革之禍,必有歸怨於我,故決計請降耳。」



憂愁、憂患。《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唐.柳宗元〈佩韋賦〉:「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


  

 简化字:骊
  部首:馬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9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純黑色的馬。《說文解字.馬部》:「驪,馬深黑色。」《詩經.魯頌.駉》:「有驪有黃,以車彭彭。」



並列。《文選.張衡.西京賦》:「驪駕四鹿,芝蓋九葩。」三國吳.薛綜.注:「驪,猶羅列駢駕之也。」


  

 简化字:鹂
  部首:鳥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30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參見「黃鸝」條。


  

 简化字:鲡
  部首:魚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30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一種外形似蛇的魚。《玉篇.魚部》:「鱺,魚似蛇,無鱗甲,其氣辟蠹蟲也。」


  

  部首:刀
部外笔画:21
 总笔画:23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割、劃。《荀子.彊國》:「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聊齊志異.卷四.念秧》:「或有劙囊刺橐,攫貨於市,行人回首,財貨已空,此非鬼蜮之尤者耶?」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ㄌㄧˇ
  拼音: lǐ




1.植物名。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或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楔形,葉緣鈍鋸齒狀。春天開白花,花常三朵簇生。核果圓卵形,光滑無毛,熟時為紅紫色或黃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餞用。

2.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部首:里
 总笔画:7
  注音: ㄌㄧˇ
  拼音: lǐ




1.居所、居處。《詩經.鄭風.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孟子.離婁下》:「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里。」

2.街坊、巷弄。《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技。」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

3.故鄉。如:「故里」。南朝梁.江淹〈別賦〉:「割慈忍愛,離邦去里。」

4.今地方政府行政區域之一。在鎮之下,鄰之上,與村平行。

5.量詞。古代用於表示長度的單位。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定義方式,例如在漢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

6.內部。通「裡」。元.馬致遠〈四塊玉.佐國心〉曲:「命里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

7.二一四部首之一。


  

  部首:犬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同「貍」。《廣韻.平聲.之韻》:「貍,野貓。狸,俗。」


  

  部首:木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鍬、臿之類的挖土器具。《孟子.滕文公上》:「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漢.趙岐.注:「虆、梩,籠臿之屬,可以取土者也。」


  

 简化字:狸
  部首: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形體似狐而較小,色灰褐,體毛雜黃色且有斑點。尖嘴,四肢甚短,尾粗長而蓬鬆。穴居近村野地,晝伏夜出,捕食雞、鴨等小動物。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溼透的樣子。如:「汗水淋漓」。



淺薄、刻薄。《北史.卷八六.循吏傳.序》:「後之為吏,與世沉浮,叔季澆漓,姦巧多緒。」


  

  部首:玉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參見「玻璃」、「琉璃」等條。


  

 简化字:缡
  部首: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古代女子出嫁時配帶的彩巾。《詩經.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漢.毛亨.傳:「縭,婦人之褘也。母戒女,施衿結帨。」


  

  部首:酉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薄酒。《說文解字.酉部》:「醨,薄酒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灤陽續錄五》:「肆中村釀薄醨,殊不足辱杯斝。」



淺薄、不敦厚。《舊唐書.卷一三.德宗本紀下》:「然而王霸跡殊,淳醨代變。」唐.皮日休〈請韓文公配饗太學書〉:「文中子之末,降及貞觀、開元,其傳者醨,其繼者淺。」


  

 简化字:离
  部首: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分別、分開。如:「離群索居」。《呂氏春秋.仲夏紀.大客》:「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常。」唐.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2.距、相隔。如:「我家離火車站很近。」《三國演義》第一六回:「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

3.背叛。如:「背離」、「乖離」、「離經叛道」。《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4.遭受、觸犯。《韓非子.五蠹》:「夫離法者罪,而諸先生以文學取。」《史記.卷三五.管蔡世家》:「必去曹,無離曹禍。」

5.缺少。如:「做蛋糕,離不了麵粉與蛋。」




1.《易經》卦名:(1)八卦之一。卦形為☲。其象為火、日、電。(2)六十四卦之一。離(☲)下離(☲)上。象以陰柔之質而得中正之義。

2.姓。如五胡十六國時後燕有離班。


  

 简化字:漓
  部首:水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2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滲流。《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雲䬠䬠而來迎兮,澤滲灕而下降。」



參見「灕江」條。


  

 简化字:蓠
  部首:艸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3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1.參見「江蘺」條。

2.用竹或樹枝編成的柵欄。通「籬」。《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贊曰》:「乃使蒙恬北築藩城而守藩蘺,卻匈奴七百餘里。」


  

  部首:网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4
  注音: ㄌㄧˊ
  拼音: lí




古時的一種頭巾。參見「羃䍦」條。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17151 页数: 32/2929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