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hàn
  

 简化字:涨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ㄓㄤˇ
  拼音:(2) zhǎng




上升、提高。如:「漲價」、「水位暴漲」、「行情看漲」。


  

 简化字:张
  部首:弓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ㄓㄤˋ
  拼音:(2) zhàng




(一)

4.之又音。




肚子鼓脹。通「脹」。《左傳.成公十年》:「將食,張,如廁。」


  

 简化字:长
  部首:長
 总笔画:8
  注音:(3) ㄓㄤˋ
  拼音:(3) zhàng




多餘的。如:「身無長物」。唐.白居易〈無長物〉詩:「只緣無長物,始得作閒人。」



強盛。《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而堯舜之所以章也。」


  哀杖

  注音: ㄞ ㄓㄤˋ
  拼音: āi zhàng

喪禮中,孝子因哀痛過深不能自持,須靠手杖扶持,這根手杖稱為「哀杖」。


  案長

 简化字:案长
  注音: ㄢˋ ㄓㄤˇ
  拼音: àn zhǎng

掌管案卷的人。《西遊記》第九七回:「我因他齋僧,是個善士,收他做個掌善緣簿子的案長。」


  鏖戰

 简化字:鏖战
  注音: ㄠˊ ㄓㄢˋ
  拼音: áo zhàn
 相似词:苦戰、激戰

激烈戰鬥。《新唐書.卷一四三.王翃傳》:「翃乃移書義、藤二州刺史,約皆進討,引兵三千與賊鏖戰,日數遇。」《西遊記》第七回:「調三十六員雷將齊來,把大聖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鏖戰。」


  把盞

 简化字:把盏
  注音: ㄅㄚˇ ㄓㄢˇ
  拼音: bǎ zhǎn
 相似词:把杯、把酒

手持酒杯。表示敬酒或喝酒。《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又復歌舞起來,輪番把盞,灌得賽兒爛醉,賽兒就倒在位上。」《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下轎進去,寒暄了幾句,山長定要把盞。」也作「把杯」、「把酒」。


  罷戰

 简化字:罢战
  注音: ㄅㄚˋ ㄓㄢˋ
  拼音: bà zhàn

停戰。《三國演義》第八回:「孫策迎接靈柩,罷戰回江東。」


  霸占

  注音: ㄅㄚˋ ㄓㄢˋ
  拼音: bà zhàn
 相似词:霸據

強行占有。《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蕭山縣正堂吳,為地棍奸拐事。案據蘭若庵僧慧遠,具控伊徒尼僧心遠,被地棍權勿用奸拐霸占在家一案。」也作「霸據」、「霸佔」。


  巴掌

  注音: ㄅㄚ ˙ㄓㄤ
  拼音: bā zhang

1.手掌。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這廝睡著也。我著這廝喫一個巴掌道。」《紅樓夢》第四〇回:「劉姥姥忙打了他一巴掌,罵道:『下作黃子,沒乾沒淨的亂鬧……。』」

2.形容範圍很小。如:「這巴掌大的地方,轉不過身來。」


  白戰

 简化字:白战
  注音: ㄅㄞˊ ㄓㄢˋ
  拼音: bái zhàn

空手相搏。宋.蘇軾〈聚星堂雪〉詩:「當時號令君聽取,白戰不許持寸鐵。」清.徐珂《清稗類鈔.盜賊類.王二李善以盜除盜》:「王閃過,迎之以刀。僧一躍,立數丈外,笑曰:『君豈不能白戰乎?』王亦笑而擲刀直立。」


  擺站

 简化字:摆站
  注音: ㄅㄞˇ ㄓㄢˋ
  拼音: bǎi zhàn

在驛站中充當驛卒或苦差。是古代處置徒刑犯人的一種刑罰。《六部成語註解.刑部》:「擺站:徒犯罪在驛站充當苦差曰擺站。」《西遊記》第二七回:「師父,你便償命,該個死罪;把老豬為從,問個充軍;沙僧喝令,問個擺站。」


  百丈

  注音: ㄅㄞˇ ㄓㄤˋ
  拼音: bǎi zhàng

1.形容極為深長廣遠。《文選.枚乘.七發》:「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谿。」《文選.沈約.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遊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遊鱗。」

2.拖船的縴子。用一寸多寬的毛竹片,以生漆絞著麻絲接成,約一百多丈,故稱為「百丈」。《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麼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3.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福州長樂人。從西山慧照法師出家,後到江西向馬祖道一禪師參學,並在道一處得到證悟。道一圓寂後,初住石門,後住大雄山。大雄山岩巒高峻,有百丈山之稱,所以世人稱他為「百丈懷海」。懷海除繼承道一的禪法外,並將禪法運用於勞動中,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規制,折衷大小乘戒律,首創禪院的清規。


  敗仗

 简化字:败仗
  注音: ㄅㄞˋ ㄓㄤˋ
  拼音: bài zhàng
 相似词:敗陣
 相反词:勝仗

失利的戰局。如:「即使暫居下風,只要能努力扭轉局面,就絕不會吃敗仗。」


  扳障

  注音: ㄅㄢ ㄓㄤˋ
  拼音: bān zhàng

阻隔妨礙。《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及至該是姻緣的,雖是被人扳障,受人離間,卻又散的弄出合來,死的弄轉魂來,成了夫妻。」


  班長

 简化字:班长
  注音: ㄅㄢ ㄓㄤˇ
  拼音: bān zhǎng

1.學校每一班級中,由學生互相推選或老師指派的學生代表,負責管理或執行班級事務。也稱為「班代」、「班代表」、「班頭」。

2.部隊編制中,率領一個班的領導士官。


  板障

  注音: ㄅㄢˇ ㄓㄤˋ
  拼音: bǎn zhàng

1.用木板做成的屏障。《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方媽媽隨把房門拽上了,鏗的一聲下了鎖,隔著板障大聲罵道:『孫家小猢猻聽著,你害我女兒弔死了,今挺屍在床上,交付你看守著。』」

2.從中作梗、阻礙。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不但我要娶他,喜得他也有心嫁我,爭奈這虔婆百般板障。」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那周舍親事,不是我百般板障,只怕你久後自家受苦。」

3.練習越過障礙物用的設備。以木板做成,如同板壁,軍隊超越障礙練習時,有此設備。


  昄章

  注音: ㄅㄢˇ ㄓㄤ
  拼音: bǎn zhāng

禮法制度得以彰明,或指國土的領域。《詩經.大雅.卷阿》:「爾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漢.鄭玄.箋:「女得賢者與之為治,使居宅民大得其法。」唐.孔穎達.正義:「則汝之土地,居宅之民,大得其禮法文章矣。」宋.朱熹.集傳:「昄章,大明也。或曰昄當作版,版章,猶版圖也。」也作「版章」。


  榜張

 简化字:榜张
  注音: ㄅㄤˇ ㄓㄤ
  拼音: bǎng zhāng

過分渲染。《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老弟,我說句外話,你莫要榜張了罷!」


  包占

  注音: ㄅㄠ ㄓㄢˋ
  拼音: bāo zhàn

用錢財包租占有。《紅樓夢》第六八回:「若是外頭包占人家姐妹,瞞著家裡也罷了。」


  褒章

  注音: ㄅㄠ ㄓㄤ
  拼音: bāo zhāng

讚揚功勛的獎章。如:「長官親自為他佩戴褒章,以表揚其功勞。」


  保障

  注音: ㄅㄠˇ ㄓㄤˋ
  拼音: bǎo zhàng
 相似词:保護、保證
 相反词:危害、侵犯

1.保護、屏障。《三國志.卷二六.魏書.郭淮傳》:「淮奏請使居安定之高平,為民保障,其後因置西州都尉。」《三國演義》第五三回:「黃漢升乃長沙之保障,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

2.法律上不受侵犯及破壞的具體保證。


  寶章

 简化字:宝章
  注音: ㄅㄠˇ ㄓㄤ
  拼音: bǎo zhāng

1.珍貴的書法真跡。如米芾記載晉、唐人墨跡的書即稱為「寶章待訪錄」。

2.皇帝的印璽。《宋史.卷一八三.樂志十三》:「寶章煌煌,導以笙磬。還燕慈寧,邦家徯慶。」


  報章

 简化字:报章
  注音: ㄅㄠˋ ㄓㄤ
  拼音: bào zhāng

1.酬答的書信或詩文。南朝齊.謝朓〈酬德賦〉:「方含毫而報章,迫紛埃之東鶩。」

2.報紙的通稱。如:「報章雜誌」。《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二》:「戊子,詔大索康有為、梁啟超,毀所著書,閱其報章者並罪之。」


  報帳

 简化字:报帐
  注音: ㄅㄠˋ ㄓㄤˋ
  拼音: bào zhàng

把領用或經手的款項,詳列其使用經過和清單,報告主管單位。也作「報賬」。


  暴漲

 简化字:暴涨
  注音: ㄅㄠˋ ㄓㄤˇ
  拼音: bào zhǎng
 相反词:暴跌

1.水位突然升高。唐.李翱〈江州南湖堤銘〉:「漭漭南陂,冬乾夏滮,九江暴漲,潛潮逆流。」《新唐書.卷一六二.列傳.李遜》:「時久雨,洛暴漲。」

2.價格突然上揚。如:「每逢颱風期間,蔬果價格就一夕暴漲。」


  爆仗

  注音: ㄅㄠˋ ㄓㄤˋ
  拼音: bào zhàng
 相似词:爆竹、炮竹

用紙捲裹火藥做成的鞭炮。參見「爆竹」條。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忽作一聲如霹靂,謂之『爆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歲除》:「至於爆仗,有為果子人物等類不一。」


  備戰

 简化字:备战
  注音: ㄅㄟˋ ㄓㄢˋ
  拼音: bèi zhàn

準備作戰。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準備。如:「全民備戰」。


  賁張

 简化字:贲张
  注音: ㄅㄣ ㄓㄤ
  拼音: bēn zhāng

急速擴張如欲爆裂。如:「血脈賁張」。


  筆戰

 简化字:笔战
  注音: ㄅㄧˇ ㄓㄢˋ
  拼音: bǐ zhàn
 相反词:舌戰

1.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進行辯論。

2.以筆代槍,進行攻心戰略。如:「我們要對敵人發動筆戰。」

3.執筆手顫抖。宋.張舜民〈自題畫扇〉詩:「眼昏筆戰誰能畫,無奈霜紈似月圓。」


  筆仗

 简化字:笔仗
  注音: ㄅㄧˇ ㄓㄤˋ
  拼音: bǐ zhàng

1.筆跡、筆墨。明.高明《琵琶記.伯喈五娘相會》:「細端詳,這是誰筆仗?覷著他教我心兒好感傷。」《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只要記得那『八股』的範圍格局,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氣機之暢塞,詞藻之枯腴,筆仗之靈鈍,古文時文,總是一樣的。」

2.筆戰。如:「他倆常因意見不同而在報章雜誌上打筆仗,私下卻是極要好旳朋友。」


  臂章

  注音: ㄅㄧˋ ㄓㄤ
  拼音: bì zhāng

佩帶在袖子上臂部分,以表示身分、職務的標誌,常見於軍、警、機關、學校等單位的人員。


  抃掌

  注音: ㄅㄧㄢˋ ㄓㄤˇ
  拼音: biàn zhǎng

鼓掌。《宋書.卷四.少帝本紀》:「親與左右執紼歌呼,推排梓宮,抃掌笑謔,殿省備聞。」也作「抃手」。


  便章

  注音: ㄅㄧㄢˋ ㄓㄤ
  拼音: biàn zhāng

辨別明白。《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也作「平章」。


  辨章

  注音: ㄅㄧㄢˋ ㄓㄤ
  拼音: biàn zhāng

辨別明白。也作「平章」。


  辯章

 简化字:辩章
  注音: ㄅㄧㄢˋ ㄓㄤ
  拼音: biàn zhāng

辨別明白。也作「平章」。


  標占

 简化字:标占
  注音: ㄅㄧㄠ ㄓㄢˋ
  拼音: biāo zhàn

作上記號,據為己有。宋.司馬光《涑水紀聞》卷一一:「背後有空閒地土,強人為之標占。」


  飆漲

 简化字:飙涨
  注音: ㄅㄧㄠ ㄓㄤˇ
  拼音: biāo zhǎng

飛漲。如:「物價飆漲」。


  表章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ㄤ
  拼音: biǎo zhāng

1.顯揚、表揚。《漢書.卷六.武帝紀.贊曰》:「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也作「表顯」、「表彰」。

2.古代臣子上君主的奏章。《三國演義》第二回:「表章雪片告急,十常侍皆藏匿不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〇:「那真宗也是個仁君,見裴習已死,便自不欲苛求,即批准了表章。」


  表彰

  注音: ㄅㄧㄠˇ ㄓㄤ
  拼音: biǎo zhāng
 相似词:表揚、讚揚
 相反词:懲罰、貶責

表揚、獎勵。《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孝宣帝每有嘉瑞,輒以改元,神爵、五鳳、甘露、黃龍,列為年紀,蓋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晉書.卷六五.王導傳》:「導德重勛高,孤所深倚,誠宜表彰殊禮。」也作「表顯」、「表章」。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483 页数: 3/63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