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zāng
  心臟

 简化字:心脏
  注音: ㄒㄧㄣ ㄗㄤˋ
  拼音: xīn zàng

1.心肌構成的中空、紅色器官,其大如拳,居胸腔中央偏左,正常時內有四個腔室,行規律性的自發收縮,以保持血液的循環作用。與上下腔靜脈、肺動脈、肺靜脈、主動脈相通。

2.形容最重要的部分。如:「此區是本市的心臟地帶。」


  形藏

  注音: ㄒㄧㄥˊ ㄗㄤˋ
  拼音: xíng zàng

中醫上指有形的內臟。如胃、腸、膀胱等。


  玄奘

  注音: ㄒㄩㄢˊ ㄗㄤˋ
  拼音: xuán zàng

唐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64)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幼年因家境貧困,隨兄長捷法師住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十三歲入選為僧。其後遊歷各地,參訪名師,研究《涅槃經》、《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因感諸家各擅一宗,說法不一,故欲取得總賅三乘的瑜伽師地論來解決疑難而決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貞觀三年從長安出發,歷盡艱險,才到那爛陀寺,投入戒賢之門。貞觀十九年返長安,帶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其後將近二十年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本無論在質或量上都超過各譯家的成就,為中國最偉大的經譯家之一。弟子數千人,著名的有窺基、普光等。在中國民間更從玄奘取經的經歷敷演創作不少文學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代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明吳承恩的《西遊記》等。


  殉葬

  注音: ㄒㄩㄣˋ ㄗㄤˋ
  拼音: xùn zàng

用人、俑或器物等陪同死者下葬。《禮記.檀弓下》:「陳子車死於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宋史.卷四七四.姦臣傳四.賈似道傳》:「聞余玠有玉帶,求之,已殉葬矣!發其塚取之。」也作「陪葬」。


  野葬

  注音: ㄧㄝˇ ㄗㄤˋ
  拼音: yě zàng

一種印度葬法。將死者棄於野林中,任禽獸分食而盡。


  胰臟

 简化字:胰脏
  注音: ㄧˊ ㄗㄤˋ
  拼音: yí zàng

動物消化器官之一。位於胃及十二指腸之間。淡黃色,外觀表面呈顆粒狀,可分泌消化液,經胰管注入十二指腸,以消化食物。亦分泌胰島素及昇糖素等荷爾蒙,主管醣類、蛋白質、脂肪的代謝活動。也稱為「脺臟」。


  營葬

 简化字:营葬
  注音: ㄧㄥˊ ㄗㄤˋ
  拼音: yíng zàng

辦理喪葬的事。《宋書.卷五八.謝弘微傳》:「弘微一無所取,自以私祿營葬。」《聊齋志異.卷一.考城隍》:「後九年,母果卒。營葬既畢,浣濯入室而沒。」


  栽贓

 简化字:栽赃
  注音: ㄗㄞ ㄗㄤ
  拼音: zāi zāng

將贓物放在別人的地方,以誣陷其犯法、作賊。如:「栽贓誣陷」。清.林則徐〈會諭尖沙嘴英國各船貨具結進埔告示稿〉:「至搜查之時,俱係官員親身督驗,斷不至栽贓陷害,累及無辜。」


  贓車

 简化字:赃车
  注音: ㄗㄤ ㄔㄜ
  拼音: zāng chē

非法獲得或來路不明的車。如:「近日警方在火車站附近查獲了一批贓車。」


  臟腑

 简化字:脏腑
  注音: ㄗㄤˋ ㄈㄨˇ
  拼音: zàng fǔ

五臟六腑。五臟,指心、肝、脾、肺、腎。六腑,指胃、膽、大腸、小腸、膀胱。臟腑亦泛指人的內臟。《三國演義》第七八回:「若患五臟六腑之疾,藥不能效者,以麻肺湯飲之,令病者如醉死,卻用尖刀剖開其腹,以藥湯洗其臟腑,病人略無疼痛。」


  牂牁

  注音: ㄗㄤ ㄍㄜ
  拼音: zāng gē

1.船隻停泊時用以繫繩的木樁。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城南錄》:「水有牂牁繫舟,陸有木寨繫馬。」也作「牂柯」。

2.郡名。漢時設置。位於今貴州省舊遵義府以南,至司南、石阡等府,皆其地。

3.河川名。源出貴州惠水縣西北亂山中,流經廣西入廣東為西江。也稱為「濛江」。


  贓官

 简化字:赃官
  注音: ㄗㄤ ㄍㄨㄢ
  拼音: zāng guān

違法貪汙的官吏。《水滸傳》第三〇回:「那知府是個贓官,接受了賄賂。」


  髒話

 简化字:脏话
  注音: ㄗㄤ ㄏㄨㄚˋ
  拼音: zāng huà

不堪入耳的話。如:「滿口髒話的人是不被歡迎的。」


  臧獲

 简化字:臧获
  注音: ㄗㄤ ㄏㄨㄛˋ
  拼音: zāng huò

1.奴婢。《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且夫臧獲婢妾,由能引決,況僕之不得已乎!」唐.皇甫枚《王知古》:「臧獲有不如意者,立殺之。」

2.人名。相傳為春秋時代魯國人,不善於駕馬。《韓非子.顯學》:「授車就駕,而觀其末塗,則臧獲不疑駑良。」《淮南子.主術》:「雖有騏驥騄駬之良,臧獲御之,則馬反自恣,而人弗能制矣。」


  藏經

 简化字:藏经
  注音: ㄗㄤˋ ㄐㄧㄥ
  拼音: zàng jīng

大藏經的簡稱。參見「大藏經」條。


  牂柯

  注音: ㄗㄤ ㄎㄜ
  拼音: zāng kē

船隻停泊時用以繫繩的木樁。《史記.卷一一六.西南夷傳》:「道西北牂柯。」唐.張守節.正義:「崔浩牂柯船杙也。」也作「牂牁」。


  駔儈

 简化字:驵侩
  注音: ㄗㄤˇ ㄎㄨㄞˋ
  拼音: zǎng kuài

馬匹販賣的中介人。後泛指居中介紹買賣的商人。《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知辭官未久,被了這一場橫禍,受小人駔儈之欺!」


  贓款

 简化字:赃款
  注音: ㄗㄤ ㄎㄨㄢˇ
  拼音: zāng kuǎn

因貪汙或偷盜而得的錢財。《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是你被他買囑了做的,現有贓款,你還不知麼?」


  藏藍

 简化字:藏蓝
  注音: ㄗㄤˋ ㄌㄢˊ
  拼音: zàng lán

藍中帶微紅的顏色。如:「她穿著一件藏藍的旗袍。」


  葬禮

 简化字:葬礼
  注音: ㄗㄤˋ ㄌㄧˇ
  拼音: zàng lǐ

埋葬死者的禮儀。《紅樓夢》第九八回:「如今已經死了,無可盡心,只是葬禮上要上等的發送。」


  藏曆

 简化字:藏历
  注音: ㄗㄤˋ ㄌㄧˋ
  拼音: zàng lì

藏族傳統的曆法。為陰陽合曆,受唐代中原曆法影響。用五行和十二生肖紀年,以月球圓缺周期為一個月,大小月分和夏曆相同。但是為了宗教上的理由,望日必須在每月十五日。所以常將某一天重覆一次,或把某一天減掉。


  髒亂

 简化字:脏乱
  注音: ㄗㄤ ㄌㄨㄢˋ
  拼音: zāng luàn

汙穢雜亂。如:「園遊會後,地面一片髒亂。」


  贓埋

 简化字:赃埋
  注音: ㄗㄤ ㄇㄞˊ
  拼音: zāng mái

誣蔑、陷害。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倒屈陷我腌䐶勾當,也怪不得他贓埋我來,也只是我不合自小為娼。」《西遊記》第二〇回:「師父,你莫聽師兄之言,他有些贓埋人。」也作「妝誣」、「贓誣」。


  臧否

  注音: ㄗㄤ ㄆㄧˇ
  拼音: zāng pǐ

1.善惡得失。《詩經.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評論、褒貶。《文選.張衡.西京賦》:「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髒錢

 简化字:脏钱
  注音: ㄗㄤ ㄑㄧㄢˊ
  拼音: zāng qián

由貪汙、舞弊、揩油等方法而得來的錢財。如:「他倔強清廉,絕不會接受你的髒錢!」


  藏青

  注音: ㄗㄤˋ ㄑㄧㄥ
  拼音: zàng qīng

藍中呈黑的顏色。如:「他穿著一件藏青色西裝。」


  葬身

  注音: ㄗㄤˋ ㄕㄣ
  拼音: zàng shēn

1.埋葬屍體。如:「死無葬身之地。」

2.比喻遇難、死亡。如:「這位消防隊員為了搶救受難者,自己反而葬身火海。」


  葬師

 简化字:葬师
  注音: ㄗㄤˋ ㄕ
  拼音: zàng shī

看風水的人。也稱為「地理先生」。


  葬送

  注音: ㄗㄤˋ ㄙㄨㄥˋ
  拼音: zàng sòng
 相似词:斷送

1.下葬、出殯。《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大父母死未滿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宋書.卷五三.列傳.謝方明》:「而營舉凶事,盡其力用,數月之間,葬送並畢。」

2.陷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索將他攔縱,只恐怕夫人行把我來廝葬送。」《野叟曝言》第五九回:「那陳海鰲的妹子是個賤人,小的怎願與他結婚?都是秋香姐姐葬送小的了!」

3.斷送、毀滅。如:「好賭的人將葬送一生的幸福。」《官場現形記》第一一回:「畢竟戴大理胸有邱壑,聽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我好好的一個缺,就葬送在他這幾句話上了!』」


  藏文

  注音: ㄗㄤˋ ㄨㄣˊ
  拼音: zàng wén

藏族習用的文字。西元七世紀仿效印度的拼音字母而創,有三十個輔音字母及四個元音符號。字體主要有楷書、行書、草書三種,自左至右橫寫。


  贓汙

 简化字:赃污
  注音: ㄗㄤ ㄨ
  拼音: zāng wū

1.貪汙受賄。《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長吏多阿附貴戚,贓汙狼藉。」

2.誣蔑、毀謗他人的名譽。《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我好耽耽坐在這裡,卻與誰有約束?把這等話贓汙我!」


  贓誣

 简化字:赃诬
  注音: ㄗㄤ ㄨˊ
  拼音: zāng wú

誣蔑、陷害。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你剗地倒把人贓誣!」也作「妝誣」、「贓埋」。


  贓物

 简化字:赃物
  注音: ㄗㄤ ㄨˋ
  拼音: zāng wù

用不正當的方法所獲得的財物。《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司馬芝傳》:「今贓物先得而後訊其辭,若不勝掠,或至誣服。」《水滸傳》第三〇回:「連夜便把贓物封了,且叫送去機密房裡監收。」


  藏香

  注音: ㄗㄤˋ ㄒㄧㄤ
  拼音: zàng xiāng

西藏所產的線香。以檀香、芸香、艾等香料製成。有黑、黃二色。藏族用來供佛。


  髒心

 简化字:脏心
  注音: ㄗㄤ ㄒㄧㄣ
  拼音: zāng xīn

邪惡的心思。如:「他髒心自持,毫無誠意。」


  贓銀

 简化字:赃银
  注音: ㄗㄤ ㄧㄣˊ
  拼音: zāng yín

非法獲得或來路不明的錢財。《紅樓夢》第六八回:「那察院深知原委,收了贓銀。」


  藏語

 简化字:藏语
  注音: ㄗㄤˋ ㄩˇ
  拼音: zàng yǔ

藏族的共通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主要分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其中只有安多方言沒有區別意義的聲調。其複輔音聲母亦最多,顯然較能保留古藏語的型態。藏語句法跟緬甸語一樣,將受詞放在動詞前,並把形容詞安在所修飾的名詞之後。


  牂牂

  注音: ㄗㄤ ㄗㄤ
  拼音: zāng zāng

枝葉茂盛的樣子。《詩經.陳風.東門之楊》:「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漢.毛亨.傳:「牂牂然,盛貌。」


  贓仗

 简化字:赃仗
  注音: ㄗㄤ ㄓㄤˋ
  拼音: zāng zhàng

用以證明貪汙受賄的贓物。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既有贓仗,可怎生前官手裡不結絕?」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三折:「現今俺船上,他撇下一把刀,便是贓仗了也。」也作「贓證」。


  贓證

 简化字:赃证
  注音: ㄗㄤ ㄓㄥˋ
  拼音: zāng zhèng

用以證明貪汙受賄的贓物。《紅樓夢》第六一回:「現有了贓證,我只呈報了,憑你主子前辯去。」《老殘遊記》第一八回:「訊出此人的贓證,又多添一層憑據了。」也作「贓仗」。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14 页数: 3/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