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
  

  部首:田
部外笔画:3
 总笔画:8
  注音:(2) ㄗㄞ
  拼音:(2) zāi




災禍。《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闡并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


  

  部首: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ㄗㄞ
  拼音:(2) zāi




災禍、禍害。通「災」。《詩經.大雅.生民》:「大拆不副,無菑無害。」《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天菑流行,國家代有,救菑恤鄰,國之道也。」


  

  部首:人
部外笔画:3
 总笔画:5
  注音:(2) ㄗㄞˇ
  拼音:(2) zǎi




廣東方言。指幼小的東西。如:「豬仔」、「雞仔」。



幼小的。如:「仔豬」、「仔雞」。


  

 简化字:载
  部首:車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3
  注音:(2) ㄗㄞˇ
  拼音:(2) zǎi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相當於「年」。如:「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千載難逢」。


  

  部首: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2) ㄗㄢ
  拼音:(2) zān




1.縫衣針。《廣韻.平聲.覃韻》:「篸,所以綴衣。」

2.用以綰住頭髮的竹針。通「簪」。南朝梁.沈約〈江南曲〉:「羅衣織成帶,墮馬碧玉篸。」唐.韓愈〈送桂州嚴大人〉詩:「江作青羅帶,山如白玉篸。」


  

  部首:手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2) ㄗㄢˇ
  拼音:(2) zǎn




古代的一種刑罰。以木條用力夾指。明.姚茂良《精忠記》第一八齣:「叫你打,著實打;叫你拶,著實拶。若有容情,一概問罪。」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齣:「楊老爺新做了禮部,連你們官兒都管的著,明日拿去拶掉你指頭。」


  

  部首:髟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9
  注音:(2) ㄗㄢˇ
  拼音:(2) zǎn




頭髮有光澤。《字彙.髟部》:「䰖,髮光澤。」


  

 简化字:暂
  部首:日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2) ㄗㄢˋ
  拼音:(2) zàn

(一)之讀音。


  

 简化字:暂
  部首:足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8
  注音:(2) ㄗㄢˋ
  拼音:(2) zàn

(一)之讀音。


  

 简化字:脏
  部首:骨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23
  注音:(2) ㄗㄤˇ
  拼音:(2) zǎng

參見「骯髒」(一)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8
  注音:(2) ㄗㄤˋ
  拼音:(2) zàng




1.儲存東西的地方。如:「寶藏」。《禮記.月令》:「命百官,謹蓋藏。」《史記.卷三〇.平準書》:「山海,天地之藏也。」

2.內臟。通「臟」。《淮南子.原道》:「夫心者,五藏之主也。」唐.李白〈東海有勇婦〉詩:「斬首掉國門,蹴踏五藏行。」

3.西藏的簡稱。如:「蒙藏一帶」。

4.邊疆民族。舊稱為「吐蕃」。

5.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如:「道藏」、「藏經」。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寶臺大寺,為立禪師所建,三年前立師東遊請藏,久離此山。」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ㄗㄠˋ
  拼音:(2) zào

(一)之又音。


  

 简化字:凿
  部首:金
部外笔画:20
 总笔画:28
  注音:(2) ㄗㄠˊ
  拼音:(2) záo

(一)之語音。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3) ㄚˋ
  拼音:(3) à

(二)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3) ˙ㄚ
  拼音:(3) a




語尾助詞,無義。如:「不錯啊!」、「好棒啊!」


  

  部首:竹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3) ㄗㄢˋ
  拼音:(3) zàn




綴、插。北周.庾信〈入道士館〉詩:「野衣縫蕙葉,山巾篸筍皮。」宋.黃庭堅〈南鄉子.諸將說封侯〉詞:「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篸花不解愁。」


  哀哉

  注音: ㄞ ㄗㄞ
  拼音: āi zāi

1.表示悲傷或痛惜的感嘆詞。《禮記.檀弓下》:「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孟子.告子上》:「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三國魏.曹植〈三良詩〉:「黃鳥為悲鳴,哀哉傷肺肝。」

2.稱人死。含有戲謔的意味。如:「沒想到他竟哀哉了。」


  匼匝

  注音: ㄢˇ ㄗㄚ
  拼音: ǎn zā

周匝。南朝宋.鮑照〈代白紵舞歌詞〉四首之二:「象床瑤席鎮犀渠,雕屏匼匝組帷舒。」唐.羅虬〈比紅兒〉詩:「匼匝千山與萬山,碧桃花下景常閒。」


  俺咱

  注音: ㄢˇ ㄗㄚˊ
  拼音: ǎn zá

我。宋.趙長卿〈浪淘沙.簾捲露花容〉詞:「時聞語笑恣歡濃,惟有俺咱真分淺,往事成空。」《董西廂》卷五:「恁時節,是俺咱可憐見你那裡!」


  安在

  注音: ㄢ ㄗㄞˋ
  拼音: ān zài

1.健在,平安無事。

2.何在。《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曰:『沛公安在?』良曰:『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周公吐哺待賢,今又安在?」


  腤䐶

  注音: ㄢ ㄗㄢ
  拼音: ān zān

1.烹飪。

2.汙穢、卑劣。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你問我官在那裡?教我說個甚的,可兀的乾受了你這一肚皮腤䐶氣。」


  唵噆

  注音: ㄢˇ ㄗㄢˇ
  拼音: ǎn zǎn

1.不乾淨。元.高安道〈哨遍.暖日和風套.二煞〉:「外旦臊腥臭,都是些唵噆砌末,猥瑣行頭。」也作「骯髒」。

2.比喻惡劣。元.王伯成《貶夜郎》第三折:「這唵噆輩,鬧中取靜,醉後添愁。」也作「骯髒」。


  安葬

  注音: ㄢ ㄗㄤˋ
  拼音: ān zàng
 相似词:埋葬

埋葬,棺木埋入墓中。《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且令自今百姓葬埋,仰出所標七里之外營地安葬。」《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因房屋褊窄,停放過了頭七,將靈柩送在祖塋安葬。」


  腌䐶

  注音: ㄤ ㄗㄤ
  拼音: āng zāng

1.不乾淨。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三折:「休笑我面色腌䐶,形容兒猥縮。」也作「骯髒」。

2.比喻惡劣、壞。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帶云)你養著姦夫,倒著我有這屈事也。(唱)倒屈陷我腌䐶勾當。」也作「骯髒」。


  腌臢

 简化字:腌臜
  注音: ㄤ ㄗㄤ 
  拼音: āng zāng
 相反词:乾淨、清潔

1.不乾淨。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齣:「這是奴的舊扇,血跡腌臢,看他怎的。」《老殘遊記》第一五回:「腌臢點,請大老爺不要嫌棄。」也作「骯髒」。

2.比喻窩囊或惡劣。《水滸傳》第七回:「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臢的氣。」《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況我當不得這擦刮,受不得這腌臢,不如死了,與他結個來生緣罷。」也作「骯髒」。


  卬燥

  注音: ㄤˊ ㄗㄠˋ
  拼音: áng zào

地勢高而乾燥。《新唐書.卷一九一.忠義傳上.安金藏傳》:「地本卬燥,泉忽湧流廬之側。」


  傲囋

  注音: ㄠˋ ㄗㄢˋ
  拼音: ào zàn

多話。語本《荀子.勸學》:「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


  鏖糟

  注音: ㄠˊ ㄗㄠ
  拼音: áo zāo

1.拼死殺人。《漢書.卷五五.霍去病傳》顏師古注引晉灼曰:「世俗謂盡死殺人為鏖糟。」

2.不清潔、骯髒。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燕大云)兄弟也,我怎生頂著尿頭巾走?(搽旦云)你哥哥更是鏖糟頭。」《醒世恆言.卷一七.張孝基陳留認舅》:「今日這浴,就如脫皮退殼,身上鏖糟,足足洗了半缸。」

3.心中煩悶。如:「感物傷懷,心中鏖糟。」


  唄讚

 简化字:呗赞
  注音: ㄅㄞˋ ㄗㄢˋ
  拼音: bài zàn

歌詠讚頌佛教三寶的偈頌。唐.段成式〈寺塔記〉:「移塔之時,僧守行建道場出舍利,俾士庶觀之。唄讚未畢,滿地現舍利。」也作「唄唱」、「讚唄」。


  白皁

  注音: ㄅㄞˊ ㄗㄠˋ
  拼音: bái zào

皁,黑色。白皁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今日親家初走到,就把話兒來訴告,不問青紅與白皁,一迷將奴胡廝鬧。」也作「皁白」。


  拜灶

  注音: ㄅㄞˋ ㄗㄠˋ
  拼音: bài zào

祭拜灶神。除了歲末送灶、接灶時祭拜外,平時新養貓狗寵物,一進門也要祭灶,以示將分享家中菜食。如:「又不是新進門的小狗,還要人抱了去拜灶。」


  半早

  注音: ㄅㄢˋ ㄗㄠˇ
  拼音: bàn zǎo

半個早上,未到中午時分。《水滸傳》第二四回:「一個婦人出到簾子下應道:『大哥,怎地半早便歸?』」


  包紮

 简化字:包扎
  注音: ㄅㄠ ㄗㄚ
  拼音: bāo zā

纏裹捆綁。如:「包紮傷口」。《文明小史》第五七回:「揀選定了,掌櫃的叫夥計一樣一樣的包紮起來。」


  報載

 简化字:报载
  注音: ㄅㄠˋ ㄗㄞˋ
  拼音: bào zài

報紙登載。如:「根據報載,昨天地震的強度為六級。」清.徐珂《清稗類鈔.貞烈類.鄭紫綸爲尼以全貞》:「明日,見報載校長子被人搤殺於荒野,其人蓋我國留學生某也,旋自首。」


  褒贊

 简化字:褒赞
  注音: ㄅㄠ ㄗㄢˋ
  拼音: bāo zàn

稱揚讚美。《三國志.卷一八.魏書.許褚傳》:「帝思褚忠孝,下詔褒贊。」也作「褒讚」。


  褒讚

 简化字:褒赞
  注音: ㄅㄠ ㄗㄢˋ
  拼音: bāo zàn

稱揚讚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銘兼褒讚,故體貴弘潤。」也作「褒贊」。


  寶藏

 简化字:宝藏
  注音: ㄅㄠˇ ㄗㄤˋ
  拼音: bǎo zàng

1.蘊藏於地下或山間的天然資源。《禮記.中庸》:「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聊齋志異.卷一〇.胭脂》:「寶藏在山間,誤認卻在水邊。」

2.儲藏的珍貴物品。如:「這些書畫,是他的寶藏。」《宋史.卷二四八.公主列傳.太宗七女》:「太宗嘗發寶藏,令諸女擇取之,欲以觀其志,主獨無所取。」


  暴燥

  注音: ㄅㄠˋ ㄗㄠˋ
  拼音: bào zào

遇事急躁、魯莽,沉不住氣。《西遊記》第一五回:「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裡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麼!』」也作「躁暴」。


  暴躁

  注音: ㄅㄠˋ ㄗㄠˋ
  拼音: bào zào
 相似词:火爆、急躁、躁急
 相反词:溫順、溫和、穩重、溫柔

遇事急躁、魯莽,不能控制感情。《儒林外史》第一回:「又想恐怕危老師說他暴躁,且忍口氣回去,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也作「躁暴」。


  爆燥

  注音: ㄅㄠˋ ㄗㄠˋ
  拼音: bào zào

遇事急躁、魯莽,不能控制感情。《西遊記》第一八回:「行者愈加不放,急得爆燥如雷。」也作「躁暴」。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1989 页数: 3/5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