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wēi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參見「洧河」條。


  

  部首:疒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瘡。《呂氏春秋.仲冬季.至忠》:「齊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摯,文摯至,視王之疾。」明.方孝孺〈指喻〉:「而可以為天下患者,豈特瘡痏之於指乎?」


  

 简化字:鲔
  部首:魚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7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鱸形目。身體呈紡綞形,背藍黑色,腹灰白色,吻尖長,尾鰭呈深叉形,游泳速度極快,多分布於溫帶或熱帶海洋中。


  

 简化字:伟
  部首: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1.奇異的。《說文解字.人部》:「偉,奇也。」《管子.任法》:「無偉服,無奇行。」

2.盛壯、卓越。如:「偉績」、「豐功偉業」。《莊子.大宗師》:「偉哉,天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二》:「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3.高大。《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有偉體,腰帶八圍。」晉.潘尼〈桑樹賦〉:「觀茲樹之特偉,感先皇之攸植。」




姓。如漢代有偉璋。


  

 简化字:炜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1.光亮的樣子。《說文解字.火部》:「煒,盛明貌。」

2.深紅。《詩經.邶風.靜女》:「彤管有煒,說懌女美。」漢.毛亨.傳:「煒,赤貌。」


  

 简化字:玮
  部首: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美玉。《集韻.上聲.尾韻》:「瑋,美玉。」



珍奇的。《文選.宋玉.神女賦》:「瑰姿瑋態,不可勝贊。」《文選.陸機.辯亡論上》:「明珠瑋寶,耀於內府。」



讚美、誇耀。《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梁惠王瑋其照乘之珠,齊威王答以四臣。」《文選.左思.吳都賦》:「而吾子言蜀都之富,禺同之有,瑋其區域,美其林藪。」


  

 简化字:苇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1.參見「蘆葦」條。

2.一種船身窄長如葦草的小舟。宋.蘇軾〈赤壁賦〉:「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部首:日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光輝的樣子。《集韻.上聲.尾韻》:「暐,光盛貌。」南朝梁.江淹〈蕭被尚書敦勸重讓表〉:「不謂過延渥洽,謬攀河漢,榮宗蒕葐,寵華暐映。」唐.白居易〈讀史〉詩五首之三:「春華何暐曄,園中發桃李。」


  

 简化字:纬
  部首: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1.織布時用梭穿織的橫紗或編織物的橫線。《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南朝梁.劉孝威〈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經稀疑杼澀,緯斷恨絲輕。」

2.地理學上指假定跟赤道平行的線。以赤道為基準,南北各分九十度,以北稱為「北緯」,以南稱為「南緯」。

3.緯書的簡稱。《漢書.卷七五.李尋傳》:「五經六緯,尊術顯士。」《三國志.卷四二.蜀書.譙周傳》:「治尚書,兼通諸經及圖緯。」

4.樂器的弦。《楚辭.劉向.九歎.愍命》:「破伯牙之號鍾,挾人箏而彈緯。」




1.編織。《莊子.列禦寇》:「河上有家貧,恃緯蕭而食者。」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八.莊子音義下》:「緯,織也。蕭,荻蒿也。織蕭以為畚而賣之。」

2.治理。如:「緯世經國」。《北史.卷八三.文苑傳.序》:「經邦緯俗,藏用於百代。」


  

 简化字:韪
  部首:韋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8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對、是。《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漢書.卷一〇〇.敘傳下》:「亡德不報,爰存二代,宰相外戚,昭韙見戒。」


  

  部首:韋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21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光明盛大的樣子。《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才略》:「並楨幹之實才,非群華之韡萼也。」


  

  部首:犬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1.眾多。《漢書.卷二九.溝洫志》:「聞禹治河時,本空此地,以為水猥,盛則放溢。」《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所恃者寡,所取者猥。」

2.龐雜、混亂。《梁書.卷四六.杜崱傳》:「以霸先既非貴素,兵又猥雜。」《資治通鑑.卷七四.魏紀六.邵陵厲公正始五年》:「時戰國多事,公務煩猥。」

3.鄙陋、微賤。《抱朴子.外篇.百里》:「庸猥之徒,器小志近。」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今南北風俗,言其祖及二親,無云家者;田里猥人,方有此言耳。」




忽然。《公羊傳.成公十八年》「晉殺其大夫胥童」句下漢.何休.注:「厲公猥殺四大夫。」《文選.馬融.長笛賦》:「於是山水猥至,渟涔障潰。」



累積。《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科別其條,勿猥勿并,取之於術,慎其所出。」晉.桓玄〈沙汰眾僧教〉:「避役鐘于百里,逋逃盈于寺廟,乃至一縣數千,猥成屯落。」


  

 简化字:蔿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1.一種草。《說文解字.艸部》:「蒍,艸也。」

2.地名。春秋時楚國的邑城。

3.姓。如春秋時楚有蒍賈。


  

  部首: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骨頭彎曲的樣子。《玉篇.骨部》:「骫,骨曲也。」



1.枉曲、委曲。《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尊則虧,直則骫,合則離。」《漢書.卷四四.淮南厲王劉長傳》:「皇帝骫天下正法而許大王,甚厚。」

2.聚集。漢.揚雄《太玄經.卷五.積》:「測曰小人積非,禍所骫也。」


  

  部首:阜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高。同「嵬」。《說文解字.𨸏部》:「隗,高也。」



姓。如漢代有隗囂。


  

  部首:頁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5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安靜。《爾雅.釋詁上》:「頠,靜也。」


  

  部首:土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19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有矮牆圍繞的壇。《周禮.地官.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


  

  部首:文
部外笔画:19
 总笔画:23
  注音: ㄨㄟˇ
  拼音: wěi

同「亹」。


  

  部首:木
部外笔画:1
 总笔画:5
  注音: ㄨㄟˋ
  拼音: wèi




1.地支的第八位。

2.時辰名。約當下午一點到三點。

3.姓。如漢代有未央。




1.不。表示否定的意思。如:「火車誤點了,所以未能準時到達。」唐.溫庭筠〈楊柳〉詩八首之八:「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2.沒有。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聊齋志異.卷六.蕭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陳,幸垂援拾。」

3.放於句末,表示疑問的意思。相當於「否」。唐.王維〈雜詩〉三首之二:「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宋.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詩:「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部首:邑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地名。春秋時鄭地。故址約在今河南省魯山縣境內。


  

 简化字:韦
  部首:韋
 总笔画:9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去毛加工製成的柔軟獸皮。《楚辭.屈原.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

2.姓。如唐代有韋應物。

3.二一四部首之一。


  

 简化字:帏
  部首:巾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香囊。《楚辭.屈原.離騷》:「椒專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幃。」

2.帳幕。通「帷」。《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垂露成幃,張霄成幄。」唐.李白〈春思〉詩:「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简化字:围
  部首:囗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從四周攔擋、包攏。如:「團團圍住」。《左傳.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晉侯圍上陽。」《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

2.環繞。如:「圍繞」。《莊子.則陽》:「精至於无倫,大至於不可圍。」《紅樓夢》第五九回:「賈珍騎馬,率領眾家丁圍護。」

3.防守。《公羊傳.莊公十年》:「戰不言伐,圍不言戰。」唐.韓愈〈張中丞傳後敘〉:「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1.四周、周邊的大小長度。如:「周圍」、「外圍」。《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以其鉦之長為之甬長,以其甬長為之圍,參分其圍,去一以為衡圍。」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下.粵西遊日記二》:「道旁有空樹一圓,出地尺五,圍大五尺,中貯水一泓。」

2.遮蔽用的布類。如:「床圍」、「轎圍」。

3.量詞:(1)計算兩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圍的圓周長度的單位。如:「這個茶壺約有二圍大小。」(2)計算兩隻胳膊合抱長度的單位。如:「十圍粗的大樹。」《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4.戰事的包擋陣勢。如:「突圍」。《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高帝用陳平奇計,便單于閼氏,圍以得開。」


  

 简化字:违
  部首:辵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離開、離別。如:「久違」、「睽違」。唐.喬知之〈擬古贈陳子昂〉詩:「節物感離居,同衾違故鄉。」

2.距離、相距。《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乃救鄭,及留舒,違穀七里,穀人不知。」《禮記.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3.反、背。如:「違約」、「違命」、「違法」。《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文選.嵇康.幽憤詩》:「事與願違,遘茲淹留。」

4.避開。《易經.乾卦》:「文言曰:『樂則行之,憂則違之。』」《遼史.卷三二.營衛志中》:「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




過失、邪行。《左傳.桓公二年》:「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简化字:闱
  部首:門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7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宮中的旁門。《左傳.哀公十四年》:「子我歸,屬徒攻闈與大門,皆不勝,乃出。」《文選.張衡.西京賦》:「天梁之宮,寔開高闈。」

2.宮內后妃所住的地方。《後漢書.卷一〇.皇后紀上.序》:「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宋書.卷四一.后妃傳.孝武文穆王皇后傳》:「庶儀發椒,闈化動中。」

3.內室、父母居住的房間。借指父母親。晉.束晳〈補亡詩.南陔〉:「眷戀庭闈,心不遑留。」

4.考試的場所。如:「春闈」、「秋闈」。唐.劉長卿〈送孫瑩京監擢第歸蜀覲省〉詩:「禮闈稱獨步,太學許能文。」

5.考試時辦理命題、印試卷的場所。如:「出闈」、「入闈」、「闈場」。


  

  部首:心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思考、思量。《說文解字.心部》:「惟,凡思也。」《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2.是、為。《書經.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

3.有。《禮記.緇衣》:「自周有終,相亦惟終。」《文選.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1.僅、獨、只有。《孟子.梁惠王上》:「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2.但是、只是。如:「病已治好,惟身體仍然虛弱無力。」

3.希望、祈使。《孟子.梁惠王下》:「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言可從,惟陛下不疑。」




1.發語詞,無義。通「唯」、「維」。《書經.泰誓上》:「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孟子.滕文公下》:「惟士無田,則亦不祭。」

2.用於句中,無義。《書經.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1.雖然、即使。《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惟信亦為大王不如也。然臣嘗事之,請言項王之為人也。」

2.與、和。《書經.多方》:「告爾四國多方,惟爾殷侯尹民。」

3.則。《書經.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以、因為。《書經.盤庚中》:「亦惟汝故,以丕從厥志。」


  

  部首:巾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帳幕。如:「車帷」、「帷幕」。《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西門豹傳》:「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新唐書.卷二〇五.列女傳.房玄齡妻盧傳》:「盧泣入帷中,剔一目示玄齡,明無它。」


  

 简化字:维
  部首:糸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繫物的粗繩子。《說文解字.糸部》:「維,車蓋維也。」《儀禮.大射》:「中離維綱。」唐.賈公彥.疏:「綱與維皆用繩為之。」

2.法度、綱要。《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人君者,攝天地之政,秉四海之維。」《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不以此時引綱維,盡思慮。」

3.細長的東西。如:「纖維」。

4.姓。如漢代有維汜。




1.繫、拴。《儀禮.士相見禮》:「飾之以布,維之以索。」唐.元稹〈大觜鳥〉詩:「白鶴門外養,花鷹架上維。」

2.連結。《周禮.夏官.大司馬》:「建牧立監,以維邦國。」

3.保持、護全。如:「維持」、「維護」。《韓非子.心度》:「故民樸而禁之以名,則治,世知維之以刑,則從。」




僅、只有。《詩經.小雅.谷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史記.卷二.夏本紀》:「毋若丹朱傲,維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絕其世。」



置於句首或句中的語氣詞,無義。通「惟」、「唯」。《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唐.王勃〈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简化字:潍
  部首:水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參見「濰河」條。


  

  部首:山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1.高而不平的樣子。如:「崔嵬」。

2.狂妄的樣子。參見「嵬說」條。


  

  部首:山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 ㄨㄟˊ
  拼音: wéi




高大。《說文解字.嵬部》:「巍,高也。」《文選.張衡.思玄賦》:「瞻崑崙之巍巍兮,臨縈河之洋洋。」《紅樓夢》第一七回:「則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起。」


  

  部首:辵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參見「逶遲」、「逶隨」、「逶迤」等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蜲蜿:龍蛇盤曲的樣子。《文選.宋玉.高唐賦》:「振鱗奮翼,蜲蜲蜿蜿。」


  

  部首:女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1.尊嚴。如:「威儀」、「威信」、「威嚴」。《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遼史.卷七四.韓知古傳》:「捐棄旗鼓,損威辱國。」

2.權勢,能壓服別人的力量。如:「發威」、「示威」。《商君書.去彊》:「刑生力,力生彊,彊生威。」《隋書.卷七〇.李密傳》:「且經城不拔,何以示威?」

3.姓。如清代有威應洪。




1.震懾。如:「聲威天下」。《易經.繫辭下》:「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2.以聲勢或武力逼迫他人。如:「威脅」、「威嚇」。


  

  部首:山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參見「崴嵬」條。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參見「葳蕤」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參見「蛜蝛」條。


  

  部首:人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1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1.傍著、靠著。如:「依偎」。唐.溫庭筠〈南湖〉詩:「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元.關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偎山靠水安營寨,掃蕩賊兵建勛勞。」

2.安慰、勸誘,帶有哄騙的意思。《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只怕女兒不肯,須是緩緩的偎他。」


  

  部首:水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水流彎曲的地方。同「隈」。明.陸采《懷香記》第七齣:「青山洞,碧水渨,人間到處有天臺。」


  

  部首:阜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2
  注音: ㄨㄟ
  拼音: wēi




1.水流彎曲的地方。《淮南子.覽冥》:「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唐.孟浩然〈峴潭作〉詩:「石潭傍隈隩,沙岸曉夤緣。」

2.山彎曲的地方。《管子.形勢》:「大山之隈,奚有於深。」金.王元粹〈經廢宅〉詩:「誰家住宅北山隈,亂後逋人尚未回。」

3.角落。《文選.左思.魏都賦》:「考之四隈,則八埏之中;測之寒暑,則霜露所均。」唐.韓愈〈絰騝贈張籍〉詩:「度前鋪瓦隴,發木積牆隈。」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3047 页数: 3/77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