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hā
  

  部首:力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注音: ㄕㄠˋ
  拼音: shào




勸勉。《漢書.卷一〇.成帝紀》:「先帝劭農,薄其租稅,寵其彊力,令與孝弟同科。」



優美、高尚。如:「才劭」、「年高德劭」。


  

  部首:邑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ㄕㄠˋ
  拼音: shào




1.地名。春秋時晉邑,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濟源縣西。

2.姓。如三國時魏國有邵登,清代有邵長蘅。


  

  部首:衣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ㄠˋ
  拼音: shào




褲子上半褲襠的部分。《說文解字.衣部》:「袑,褲上也。」《漢書.卷八三.朱博傳》:「官屬多褒衣大袑,不中節度。」


  

 简化字:绍
  部首:糸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ㄠˋ
  拼音: shào




1.接續、繼承。如:「紹業」、「克紹箕裘」。《書經.盤庚上》:「紹復先王之大業,底綏四方。」

2.從中引薦。如:「介紹」。《戰國策.趙策三》:「勝請為紹介而見之於將軍。」《晏子春秋.內篇.問下》:「諸侯之交,紹而相見,辭之有所隱也。」




姓。如明代有紹陽。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ㄚ
  拼音: ā




1.表驚訝、痛苦、贊嘆的語氣。如:「啊!失火了!」、「啊!這片風景好美!」

2.表疑問或反問的語氣。如:「啊!你說什麼?」


  

 简化字:杀
  部首:殳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1.以刀或武器使人或禽獸等失去生命。如:「殺人放火」、「殺豬宰羊」。

2.戰鬥。如:「殺出重圍」。《三國演義》第五回:「殺至天明,雄方引兵上關。」

3.敗壞。如:「殺風景」。

4.減省。如:「殺價」。


  

 简化字:铩
  部首:金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9
  注音: ㄕㄚ
  拼音: shā




長矛。《文選.陸機.辯亡論》:「長棘勁鎩,望飆而奮。」



摧殘。《文選.左思.蜀都賦》:「鳥鎩翮,獸廢足。」南朝宋.鮑照〈拜侍郎上疏〉:「鎩羽暴鱗,復見翻躍。」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水鳥聚在一起吃東西的聲音。同「唼」。《玉篇.口部》:「啑,啑喋,鴨食也。亦作唼。」


  

  部首:竹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用竹、羽毛等製成的扇子。《淮南子.精神》:「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於己,則萬物之變為塵埃矣。」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聲音嘶啞。《老子》第五五章:「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ㄚˋ
  拼音: shà




1.凶神。如:「凶煞」、「惡煞」、「黑煞」。

2.參見「回煞」條。




1.極、甚。如:「煞費苦心」。宋.柳永〈迎春樂.近來憔悴人驚怪〉詞:「近來憔悴人驚怪。為別後,相思煞!」

2.何、什麼。《紅樓夢》第六回:「這是什麼愛物兒,有煞用呢?」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杉科杉屬,「杉木」之簡稱,參見「杉木」條。


  

 简化字:姗
  部首: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誹謗、詆毀。《漢書.卷九三.佞幸傳.石顯傳》:「顯恐天下學士姍己。」宋.陸游〈容齋燕集詩序〉:「遇怒罵姍侮,如風葉之過吾前。」



參見「姍姍」條。


  

 简化字:掺
  部首: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參見「摻摻」條。


  

  部首:肉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注音: ㄕㄢ
  拼音: shān

同「羶」。羊身上的臊味。《集韻.平聲.仙韻》:「羴,《說文》,羊臭也,或作羶..、膻。」《列子.周穆王》:「王之嬪御,膻惡而不可親。」


  

  部首:手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ㄢˋ
  拼音: shàn




舒展、發舒。《三國志.卷四五.蜀書.鄧張宗楊傳.鄧芝》:「丁厷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集韻.去聲.豔韻》:「掞,舒也。」


  

  部首:戶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ㄢˋ
  拼音: shàn




1.門扉。《老殘遊記》第一四回:「也有桌椅板凳,也有窗戶門扇。」

2.搖動生風的用具。如:「摺扇」、「團扇」、「電風扇」。

3.量詞。計算板狀物或片狀物的單位。如:「一扇門板」、「兩扇窗子」。

4.去勢的、割掉睪丸的。通「騸」。《新五代史.卷二四.郭崇韜傳》:「當盡去宦官,至於扇馬,亦不可騎。」


  

 简化字:钐
  部首:金
部外笔画:3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ㄢˋ
  拼音: shàn




長柄的大鐮刀。唐.韓愈〈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誌銘〉:「鑄鎛、釤、鉏、斸,以給農之不能自具者。」



割、劈。《抱朴子.外篇.博喻》:「猶釤禾以討蝗蟲,伐木以殺蠹蝎。」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遠的破開步將鐵棒颩,近的順著手把戒刀釤。」


  樿

 简化字:椫
  部首:木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6
  注音: ㄕㄢˋ
  拼音: shàn




一種有白紋的樹木,可製成梳子、杓子等器物。《禮記.玉藻》:「櫛用樿櫛,髮晞用象櫛。」


  

  部首:虫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9
  注音: ㄕㄢˋ
  拼音: shàn

參見「蜿蟺」條。


  

  部首:虫
部外笔画:17
 总笔画:23
  注音: ㄕㄤˋ
  拼音: shàng




一種類似天牛的蟲。體上有白點,喜食桑葉。《爾雅.釋蟲》:「蠰,齧桑。」晉.郭璞.注:「似天牛,角長,體有白點,喜齧桑樹,作孔,入其中,江東呼為齧髮。」


  

  部首:一
部外笔画:2
 总笔画:3
  注音: ㄕㄤˋ
  拼音: shàng




1.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登載。如:「上報」、「上帳」。

9.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部首:手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ㄠ
  拼音: shāo




1.順便請人攜帶物品。如:「捎信」、「捎帶」。《水滸傳》第五六回:「先父臨終之日,留下這些東西,教寄與哥哥做遺念。為因無心腹之人,不曾捎來。」

2.拂、掠。唐.白居易〈新樂府.秦吉了〉:「鳶捎乳燕一巢覆,烏啄母雞雙眼枯。」明.沈周〈題畫〉:「西風捎鬢腳,直得不梳頭。」

3.割除。漢.張衡〈東京賦〉:「捎魑魅,斮獝狂。」三國魏.曹植〈野田黃雀行〉:「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部首:禾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注音: ㄕㄠ
  拼音: shāo




1.略微。如:「請稍候」、「稍縱即逝」。

2.頗、甚。《文選.江淹.恨賦》:「紫臺稍遠,關山無極。」唐.柳宗元〈與崔策登西山〉詩:「謫居安所習?稍厭從紛擾。」

3.已經。唐.趙冬曦〈和尹懋秋夜遊灉湖〉詩二首之一:「山暗雲猶辨,潭幽月稍來。」

4.正、方才。宋.陳師道〈寄晁無斁春懷〉詩:「稍聽春鳥語叮嚀,又見官池出斷冰。」




1.俸祿。《儀禮.聘禮》:「赴者至,則衰而出,唯稍受之。」漢.鄭玄.注:「稍,廩食也。」

2.錢財、賭本。《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公子寬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來決賭何如?」

3.姓。如漢代有稍騰。


  

  部首:艸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ㄠ
  拼音: shāo




樹梢。同「梢」。《楚辭.宋玉.九辯》:「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


  

  部首:勹
部外笔画:1
 总笔画:3
  注音: ㄕㄠˊ
  拼音: sháo




1.舀東西的器具。如:「鐵勺」、「湯勺」。

2.量詞:(1)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勺等於百分之一公升。也稱為「公勺」。(2)計算勺子容裝物的單位。如:「一勺水」。


  

  部首:艸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 ㄕㄠˊ
  拼音: sháo

參見「芍藥」條。


  

  部首:小
部外笔画:1
 总笔画:4
  注音: ㄕㄠˇ
  拼音: shǎo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話好像少了一點。」



1.短缺、不夠。如:「米麵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個人,不知有沒有候補的?」

2.二數相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丟失、遺失。如:「我屋裡少了幾件東西,你們知不知道?」

4.輕視、不滿。《史記.卷六九.蘇秦傳》:「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弗信。」




1.不久、短時間。《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

2.不經常的。如:「這是少有的事。」

3.略微、稍微。《莊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遊於六合之外。」《史記.卷一一〇.匈奴傳》:「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


  

  部首:阜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注音:(2) ㄚ
  拼音:(2) ā




置於語尾。通「啊」。如:「做人阿!要腳踏實地才是。」



表示疑問、驚訝等語氣。如:「阿!你怎麼啦?身體不舒服嗎?」



詞頭:(1)加在稱謂上。如:「阿婆」、「阿爹」、「阿姨」、「阿兄」。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2)加在名字上。如漢代曹操的小字稱為「阿瞞」、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人稱「阿斗」。


  

  部首:肉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注音:(2) ㄚ
  拼音:(2) ā

(一)之又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ㄚˊ
  拼音:(2) á




表疑問或反詰的語氣。如:「嗄!有這種怪事?」


  

  部首: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2) ㄕㄚ
  拼音:(2) shā

動物名。指莎雞。一種似蚱蜢的昆蟲,色黑,有數重翅膀。常在夏季的夜晚振翅作聲,鳴聲急促似紡絲。也稱為「絡緯」。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注音:(2) ㄕㄚ
  拼音:(2) shā

(一)之語音。


  

 简化字:刹
  部首: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9
  注音:(2) ㄕㄚ
  拼音:(2) shā




止住。如:「剎車」。


  

  部首:手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2) ㄕㄚ
  拼音:(2) shā




雜揉。《淮南子.俶真》:「獨浮游無方之外,不與物相弊摋。」


  

  部首:火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2) ㄕㄚ
  拼音:(2) shā




1.殺死。同「殺」。明.朱有燉〈清河縣繼母大賢〉:「王謙在莒城打煞人了,叫我寄個信去,報與他母親知。」

2.停止。如:「煞車」。《紅樓夢》第九六回:「黛玉煞住腳聽時,又聽不出是誰的聲音。」


  

  部首:口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1
  注音:(2) ㄕㄚˋ
  拼音:(2) shà




1.蟲咬東西。如:「這棵死樹根螞蟻唼了。」

2.魚、鳥在水中覓食。參見「唼喋」條。

3.除掉沒有用的東西。如:「用篩子唼細土。」、「吃飲時將沙唼出。」

4.小孔洩氣。參見「唼氣」條。


  

 简化字:厦
  部首:广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注音:(2) ㄕㄚˋ
  拼音:(2) shà

(一)之語音。


  

  部首:手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2) ˙ㄕㄚ
  拼音:(2) sha

參見「挓挲」條。


  

  部首:色
 总笔画:6
  注音:(2) ㄕㄞˇ
  拼音:(2) shǎi

(一)

1.之語音。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625 页数: 3/11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