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hù
  

  部首:艸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蘚苔植物的成熟之孢子體,產生或貯藏孢子之器官,稱為「蒴」,也稱為「苔蒴」。


  

  部首:竹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用竿子打人。《說文解字.竹部》:「箾,以竿擊人也。」



古代舞者所拿的竿子。《廣韻.入聲.覺韻》:「箾,舞者所執。」


  

  部首:犬
部外笔画:12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驚怕的樣子。《說文解字.犬部》:「獡,犬獡獡不附人也。……。南楚謂相驚曰獡。」


  

 简化字:烁
  部首:火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光亮閃動的樣子。如:「燈光閃爍」、「目光爍爍」。《文明小史》第一四回:「就這洋燈而論,晶光爍亮,已是外國人文明的證據。」

2.炎熱。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寺東邱記〉:「溫風不爍,清氣自至。」




1.銷鎔、鎔化。同「鑠」。《周禮.冬官考工記》:「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漢.王充《論衡.奇怪》:「爍一鼎之銅,以灌一錢之形,不能成一鼎,明矣。」

2.燒、灼。唐.李白〈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延陵〉詩:「驕陽何太赫,海水爍龍龜。」


  

 简化字:铄
  部首:金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3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鎔化。如:「燒鑠」、「眾口鑠金」。

2.消損、削弱。《戰國策.秦策五》:「秦先得齊宋,則韓氏鑠,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宋.陸游〈晨起對鏡〉詩:「朱顏豈是一朝去,暗鑠潛銷五十年。」

3.鍛鍊。《孟子.告子上》:「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




1.美好光明的。《詩經.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漢.毛亨.傳:「鑠,美也。」

2.光亮閃耀的樣子。通「爍」。如:「震古鑠今」。


  

  部首:竹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21
  注音: ㄕㄨˋ
  拼音: shù




量詞。古代計算容積的單位。十六斗稱為「籔」。《玉篇.竹部》:「籔,十六斗曰籔。」


  

  部首: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ˋ
  拼音: shù




1.含水洗滌口腔。如:「盥漱」、「飯前洗手,飯後漱口。」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詩:「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2.洗滌。《禮記.曲禮上》:「諸母不漱裳。」

3.沖刷、沖蝕。漢.馬融〈長笛賦〉:「秋潦漱其下趾兮,冬雪揣封乎其枝。」唐.孟郊〈遊韋七洞庭別業〉詩:「波濤漱古岸,鏗鏘辨奇石。」


  

 简化字:术
  部首:行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ㄨˋ
  拼音: shù




1.邑中通行的道路。《墨子.旗幟》:「巷術周道者必為之門。門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文選.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四》:「冠蓋陰四術,朱輪竟長衢。」

2.技藝。如:「武術」、「美術」、「技術」。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3.方法、策略。如:「戰術」、「權術」、「算術」。《韓非子.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


  

  部首:肉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ㄨˋ
  拼音: shù




人體中的穴道。如:「胃腧」、「肩外腧」。《黃帝素問靈樞經.卷一.九鍼十二原》:「五臟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简化字:数
  部首: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ㄨˋ
  拼音: shù




1.數目、數量。如:「人數」、「次數」。

2.古代計算的方法。為六藝之一。《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3.占卜之術。《左傳.僖公十五年》:「龜,象也。筮,數也。」

4.技藝。《孟子.告子上》:「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

5.氣運、命運。如:「天數」、「劫數」、「氣數」。《文選.李康.運命論》:「吉凶成敗,各以數至。」北魏.高允〈酒訓〉:「歷觀往代成敗之效,吉凶由人,不在數也。」

6.規律、法則。《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夫窮高則危,大滿則溢,月盈則缺,日中則移,凡此四者,自然之數也。」

7.法制。《管子.任法》:「聖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數而不任說。」




幾,為約舉之詞。《孟子.梁惠王上》:「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部首:火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ㄨˊ
  拼音: shú




1.烹煮使可食。如:「煮熟」。《論語.鄉黨》:「君賜腥,必熟而薦之。」

2.農作物長成。《孟子.告子上》:「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唐.皮日休〈橡媼歎〉:「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崗。」




1.技藝精巧的。如:「熟手」、「技藝純熟」。

2.常見的、認識的。如:「熟人」、「熟客」。

3.留有深刻印象的。如:「耳熟能詳」。

4.經常使用的。如:「熟字」、「熟語」。

5.豐收的。如:「熟年」。

6.經過加工煉製的。如:「熟鐵」、「熟藥」。北周.庾信〈仙山詩〉二首之二:「石軟如香飯,鉛銷似熟銀。」




1.深沉安穩。如:「熟睡」。

2.仔細、精詳。如:「熟察」、「熟讀」、「熟視」、「深思熟慮」。


  

  部首: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 ㄕㄨˇ
  拼音: shǔ




1.官吏辦公的地方。如:「官署」、「公署」。

2.政府機關的組織單位。

3.姓。如漢代有署奎。


  

 简化字:属
  部首:尸
部外笔画:18
 总笔画:21
  注音: ㄕㄨˇ
  拼音: shǔ




1.類別。如:「金屬」。《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小蟲之屬,以為雕琢。」

2.生物分類的名稱之一。如:「界、門、綱、目、科、屬、種。」

3.親眷。如:「眷屬」、「親屬」。《孟子.離婁下》:「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

4.部下。如:「下屬」、「部屬」。《書經.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阜成兆民。」




1.附著、歸於。如:「附屬」。《荀子.王制》:「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儀,則歸之卿相士大夫。」

2.用十二生肖配十二地支來記生年。如:「丑年出生的人屬牛。」




歸某方所有或管轄的。如:「屬地」、「屬國」。


  

  部首:疋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ㄨ
  拼音: shū




1.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2.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3.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4.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1.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2.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3.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4.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5.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1.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2.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3.蔬果。通「蔬」。《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


  

  部首:艸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 ㄕㄨ
  拼音: shū




食用草本植物的通稱。《爾雅.釋天》:「蔬不熟為饉。」晉.郭璞.注:「凡草菜可食者通名為蔬。」



粗劣的。如:「蔬飧」、「蔬膳」。


  

  部首: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 ㄕㄨㄚ
  拼音: shuā




1.清除、去垢。《爾雅.釋詁下》:「刷,清也。」如:「刷牙」、「刷鞋」。《晏子春秋.內篇.諫上》:「公刷涕而顧晏子。」

2.洗雪。如:「洗刷冤情」。《史記.卷四〇.楚世家》:「昭雎曰:『王雖東取地於越,不足以刷恥;必且取地於秦,而後足以刷恥於諸侯。』」

3.塗抹。如:「刷牆」、「刷油漆」。

4.淘汰。如:「他在決賽中被刷掉了。」




用來清除汙垢或塗抹的器具。如:「牙刷」、「鞋刷」、「油漆刷」。



形容迅速擦過的聲音。如:「刷刷作響」。


  

  部首:衣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注音: ㄕㄨㄞ
  拼音: shuāi




1.減退、由強盛而微弱。《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余幼好比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禮記.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

2.閩南方言。義同祟。指倒楣,運氣差。如:「今天真衰,無緣無故碰了個大釘子。」


  

 简化字:帅
  部首:巾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 ㄕㄨㄞˋ
  拼音: shuài




1.軍隊中級職最高的指揮官。如:「統帥」、「元帥」。

2.姓。如宋代有帥範。




1.引導、率領。如:「帥師」。《左傳.隱公元年》:「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2.遵循。《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帥長幼之序。」《國語.周語下》:「帥象禹之功,度之于軌儀。」三國吳.韋昭.注:「帥,循也。」




1.面容俊俏或舉止瀟灑、有風度。如:「帥氣」、「這個男孩長得很帥。」

2.事情美好,令人滿意。如:「帥啊!好一支再見全壘打。」、「他寫的這幾個字真帥!」


  

  部首:玄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ㄨㄞˋ
  拼音: shuài




1.榜樣。如:「表率」。《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傳》:「夫三公者,百寮之率,萬民之表也。」

2.姓。如宋代有率子廉。




1.帶領。如:「率領」、「率團訪問」。

2.遵循。《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漢.鄭玄.箋:「率,循也。……循用舊典之文章,謂周公之禮法。」




1.輕浮、不細心。如:「輕率」、「草率」。

2.坦白、豪爽。如:「坦率」、「直率」。




大約、通常。如:「大率」、「率皆如此」。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乃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


  

  部首:虫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7
  注音: ㄕㄨㄞˋ
  拼音: shuài

參見「蟋蟀」條。


  

  部首:足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6
  注音: ㄕㄨㄢˋ
  拼音: shuàn




腳後跟。《玉篇.足部》:「踹,足跟也。」



躍。《淮南子.人間》:「追者至,踹足而怒。」漢.高誘.注:「踹足,躍足也。」


  

 简化字:双
  部首: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注音: ㄕㄨㄤ
  拼音: shuāng




1.量詞。計算成對物品的單位。如:「一雙鞋子」、「兩雙筷子」。

2.姓。如宋代有雙漸。




1.偶數的。如:「雙數」、「雙月」、「雙號」。

2.加倍的。如:「雙薪」、「雙份」。




匹敵。唐.韓愈〈病中贈張十八〉詩:「談舌久不掉,非君諒誰雙。」


  

 简化字:说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
  拼音: shuō




1.訴說、告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有人向張華說此事。」唐.韋莊〈應天長.別來年歲音書絕〉詞:「暗相思,無處說。」

2.解釋。如:「說明」、「說理」。漢.王充《論衡.正說》:「儒者說五經,多失其實。」

3.談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世論溫太真是過江第二流之高者,時名輩共說人物。第一將盡之間,溫常失色。」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

4.責備。如:「說了他一頓。」

5.介紹(親事)。如:「說媒」、「說婆家」。




言論、道理。如:「學說」。《易經.繫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部首:欠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飲。唐.韓愈、孟郊〈納涼聯句〉:「車馬獲同驅,酒醪欣共欶。」


  

 简化字:硕
  部首:石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4
  注音: ㄕㄨㄛˋ
  拼音: shuò




1.大的、高大的。如:「碩大」、「碩德」。《詩經.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2.學識淵博的。如:「碩士」、「碩彥」、「碩儒」。

3.美好的。《詩經.衛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4.堅固的。漢.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忍絕王命,明棄碩交,實為佞人所構會也。」


  

  部首:木
部外笔画:2
 总笔画:6
  注音:(2) ㄕㄨˊ
  拼音:(2) shú

參見「朱提」條。


  

 简化字:薯
  部首:艸
部外笔画:15
 总笔画:19
  注音:(2) ㄕㄨˇ
  拼音:(2) shǔ

通「薯」。


  

 简化字:数
  部首:攴
部外笔画:11
 总笔画:15
  注音:(2) ㄕㄨˇ
  拼音:(2) shǔ




1.計算。《左傳.宣公十二年》:「右廣初駕,數及日中;左則受之,以至于昏。」民國.楊伯峻.注:「數者,數漏刻也。」《莊子.秋水》:「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

2.責備。如:「數落」、「面數其罪」。《左傳.莊公二十八年》:「齊侯伐衞,戰,敗衞師,數之以王命,取賂而還。」《列子.周穆王》:「於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諧於樂,後世其追數吾過乎?」

3.比較起來算最突出。如:「全班就數他功課最好。」「這群狗當中最兇猛的當數小黑,最黏人的就數小白。」


  

  部首:羽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2) ㄕㄨˋ
  拼音:(2) shù

通「倏」。


  

  部首:网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3
  注音:(2) ㄕㄨˋ
  拼音:(2) shù




1.布置、安排。如:「部署就緒」。

2.簽寫、題寫。如:「簽署」、「署名」。《漢書.卷五四.蘇建傳》:「署其官爵姓名。」

3.暫代或試充某種職務。《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清史稿.卷三九三.周天爵傳》:「星沅既疏請特簡總統督師,尋病歿,命天爵暫署欽差大臣。」


  

  部首:艸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1
  注音:(2) ㄕㄨ
  拼音:(2) shū




1.古時諸侯朝見天子所執的玉板。《荀子.大略》:「天子御珽,諸侯御荼,大夫服笏,禮也。」唐.楊倞.注:「荼,古舒字,玉之上圓下方者也。」

2.門神。參見「神荼鬱壘」條。




舒緩、從容不迫。《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析幹必倫,析角無邪,斲目必荼。」


  

  部首:水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注音:(2) ㄕㄨ
  拼音:(2) shū

(一)之又音。


  

  部首:毛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3
  注音:(2) ㄕㄨ
  拼音:(2) shū

(一)之又音。


  

  部首:刀
部外笔画:6
 总笔画:8
  注音:(2) ㄕㄨㄚˋ
  拼音:(2) shuà

參見「刷選」條。


  

 简化字:谖
  部首:言
部外笔画:9
 总笔画:16
  注音:(2) ㄕㄨㄢˋ
  拼音:(2) shuàn




戲弄、說謊開玩笑。如:「他出帖請客,主人卻爽約不到,把人給諼了。」


  

 简化字:泷
  部首:水
部外笔画:16
 总笔画:19
  注音:(2) ㄕㄨㄤ
  拼音:(2) shuāng




1.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湖南省臨武縣西,流入廣東省,合於東江。

2.參見「瀧岡」條。


  

 简化字:双
  部首:隹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8
  注音:(2) ㄕㄨㄤˋ
  拼音:(2) shuàng

雙棒兒的雙的語音。


  

 简化字:蜕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注音:(2) ㄕㄨㄟˋ
  拼音:(2) shuì

參見「蛻變」條。


  

 简化字:说
  部首:言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4
  注音:(2) ㄕㄨㄟˋ
  拼音:(2) shuì




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如:「遊說」。《孟子.萬章上》:「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


  

 简化字:谁
  部首:言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5
  注音:(2) ㄕㄨㄟˊ
  拼音:(2) shuí

(一)之讀音。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5985 页数: 3/150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