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sāo
  掃描

 简化字:扫描
  注音: ㄙㄠˇ ㄇㄧㄠˊ
  拼音: sǎo miáo

1.將景觀或事物的內容快速的瀏覽一番。

2.天線周而復始的用射頻波束去覆蓋特定區域的過程。

3.利用電子裝置去檢測資料或讀入圖像文字等。

4.陰極射線管利用陰極發射電子,在陽極高壓的作用下,射向螢光幕,使螢光粉發光,在偏轉磁場的作用下,電子束可以左右上下移動,連續打在螢幕上,藉以顯像,此一過程稱為掃描。


  掃墓

 简化字:扫墓
  注音: ㄙㄠˇ ㄇㄨˋ
  拼音: sǎo mù
 相似词:省墓

祭掃墳墓。《宋史.卷三五二.唐恪傳》:「以延康殿學士知潭州,請往錢塘掃墓,然後之官。」也作「掃墳」。


  騷鬧

 简化字:骚闹
  注音: ㄙㄠ ㄋㄠˋ
  拼音: sāo nào
 相反词:寂靜

擾亂喧鬧。如:「巷口的菜市場,一片騷鬧。」


  臊皮

  注音: ㄙㄠˋ ㄆㄧˊ
  拼音: sào pí

1.丟臉、失面子。

2.輕薄、占便宜。《紅樓夢》第二五回:「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三俠五義》第一〇四回:「欺負他是個孤行的婦女,也不過是臊皮打哈哈兒,並無誠心要把他怎麼樣。」


  掃平

 简化字:扫平
  注音: ㄙㄠˇ ㄆㄧㄥˊ
  拼音: sǎo píng

討伐平定。如:「劉邦因有了韓信,才得以打敗項羽,掃平諸侯。」《三國演義》第四〇回:「今當乘此時掃平江南。」


  臊氣

 简化字:臊气
  注音: ㄙㄠ ㄑㄧˋ
  拼音: sāo qì

腥臭的氣味。如:「剛走近牛舍,一股臊氣衝鼻而來。」


  騷然

 简化字:骚然
  注音: ㄙㄠ ㄖㄢˊ
  拼音: sāo rán

動亂不安的樣子。《漢書.卷六四上.嚴助傳》:「南夷相攘,使邊騷然不安。」


  搔擾

 简化字:搔扰
  注音: ㄙㄠ ㄖㄠˇ
  拼音: sāo rǎo

1.擾亂使人不安。《西遊記》第一回:「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麼人在此搔擾?』」《紅樓夢》第二三回:「賈政必定敬謹封鎖,不敢使人進去搔擾,豈不寥落。」

2.紛亂不安寧。漢.王符《潛夫論.邊議》:「今邊陲搔擾,日放族禍,百姓日夜望朝廷救己。」


  騷擾

 简化字:骚扰
  注音: ㄙㄠ ㄖㄠˇ
  拼音: sāo rǎo
 相似词:擾亂、騷動
 相反词:安寧

1.動亂不安。《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

2.擾亂使人不安。《文選.曹植.王仲宣誄》:「騷擾邊境,勞我師徒。」《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那些兵丁果然聽了兵官的話,也不出來騷擾了。」


  騷人

 简化字:骚人
  注音: ㄙㄠ ㄖㄣˊ
  拼音: sāo rén
 相似词:墨客

屈原曾作離騷,故後稱詩人為「騷人」。唐.柳宗元〈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詩:「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也作「騷客」。


  掃灑

 简化字:扫洒
  注音: ㄙㄠˇ ㄙㄚˇ
  拼音: sǎo sǎ

1.打掃沖洗。《後漢書.卷三九.趙孝傳》:「亭長先時聞孝當過,以有長者客,掃灑待之。」

2.以武力平定。唐.杜牧〈郡齋獨酌〉詩:「腥膻一掃灑,凶狠皆披攘。」《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打聽得齊州掃灑法場,要出重囚。」


  溞溞

  注音: ㄙㄠ ㄙㄠ
  拼音: sāo sāo

淘米聲。《爾雅.釋訓》:「溞溞,淅也。」元.麻革〈上雲內帥賈君〉詩:「太行雲冪冪,代北雨溞溞。」


  慅慅

  注音: ㄙㄠ ㄙㄠ
  拼音: sāo sāo

擾動不安的樣子。《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傳》:「軍中慅慅,人情大異。」


  騷騷

 简化字:骚骚
  注音: ㄙㄠ ㄙㄠ
  拼音: sāo sāo

1.行動急速的樣子。《禮記.檀弓上》:「故騷騷爾則野,鼎鼎爾則小人。」宋.黃庭堅〈勞坑入前城〉詩:「山農驚長吏,出拜家騷騷。」

2.風力強勁的樣子。《文選.張衡.思玄賦》:「寒風淒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騷騷。」

3.擬聲詞。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唐.徐凝〈莫愁曲〉:「玳瑁床頭刺戰袍,碧紗窗外葉騷騷。」


  嫂嫂

  注音: ㄙㄠˇ ˙ㄙㄠ
  拼音: sǎo sao

稱謂。對兄之妻或年紀不大的已婚女子的敬稱。《三國演義》第一四回:「關公曰:『嫂嫂安在?』飛曰:『皆陷於城中矣。』」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一折:「(店小二云)嫂嫂,咱且回店中去來。」


  掃射

 简化字:扫射
  注音: ㄙㄠˇ ㄕㄜˋ
  拼音: sǎo shè

1.用槍迅速的左右往返射擊。如:「在敵人的機關槍掃射之下,我們死傷了不少的弟兄。」

2.眼珠很快的轉向各處看看。如:「他凌厲的眼光一掃射過來,我就心虛的低下了頭。」


  臊聲

 简化字:臊声
  注音: ㄙㄠ ㄕㄥ
  拼音: sāo shēng

醜惡的名聲。《北史.卷九二.恩幸傳.抱嶷傳》:「臊聲布於朝野,醜音被於行路。」也作「臊聞」。


  掃視

 简化字:扫视
  注音: ㄙㄠˇ ㄕˋ
  拼音: sǎo shì

目光迅速的向四周移動掠過。如:「她說完後,兩眼像探照燈一樣掃視臺下一遍。」


  搔首

  注音: ㄙㄠ ㄕㄡˇ
  拼音: sāo shǒu

用手搔髮。形容心有所思或煩急的樣子。宋.葉夢得〈虞美人.綠陰初過黃梅雨〉詞:「天涯走遍終何有?白髮空搔首。」《紅樓夢》第一回:「因又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歎。」


  掃數

 简化字:扫数
  注音: ㄙㄠˇ ㄕㄨˋ
  拼音: sǎo shù
 相似词:全部、全數、悉數

全部的數目。如:「掃數還清」。


  繅絲

 简化字:缫丝
  注音: ㄙㄠ ㄙ
  拼音: sāo sī

抽繭取絲。


  掃榻

 简化字:扫榻
  注音: ㄙㄠˇ ㄊㄚˋ
  拼音: sǎo tà

1.清掃床上的灰塵。宋.葛長庚〈懶翁齋賦〉:「雨送添硯之水,竹供掃榻之風。」

2.漢代太守陳蕃在郡不接賓客,唯徐稺到來時特設一榻。見《後漢書.卷五三.徐稺傳》。後以掃榻表示歡迎嘉賓。宋.陸游〈寄題徐載叔秀才東莊〉詩:「南臺中丞掃榻見,北門學士倒屣迎。」《西湖佳話.西冷韻跡》:「妾既邀鮑先生到此,本當掃榻,親薦枕衾,又恐怕流入狎邪之私,而非慷慨相贈之初心。」


  騷體

 简化字:骚体
  注音: ㄙㄠ ㄊㄧˇ
  拼音: sāo tǐ

屈原作〈離騷〉,抒寫其憂鬱,後人紛然效仿而作,因稱此類辭賦為「騷體」。大抵文句鋪張綿衍,好用兮字以襯音節,為辭賦之濫觴。


  掃聽

 简化字:扫听
  注音: ㄙㄠˇ ˙ㄊㄧㄥ
  拼音: sǎo ting

北平方言。指打聽。


  搔頭

 简化字:搔头
  注音: ㄙㄠ ㄊㄡˊ
  拼音: sāo tóu

1.搔抓頭部。唐.杜甫〈秋日夔州詠懷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詩:「喚起搔頭急,扶行幾屐穿。」

2.髮簪。三國魏.繁欽〈定情〉詩:「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唐.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臊味

  注音: ㄙㄠ ㄨㄟˋ
  拼音: sāo wèi

腥臭的氣味。如:「羊肉沒吃到,卻惹得一身臊味。」


  掃尾

 简化字:扫尾
  注音: ㄙㄠˇ ㄨㄟˇ
  拼音: sǎo wěi

完成最後部分的工作。如:「你們先走,我留下來掃尾。」


  騷屑

 简化字:骚屑
  注音: ㄙㄠ ㄒㄧㄝˋ
  拼音: sāo xiè

1.擾亂不安。唐.杜甫〈喜雨〉詩:「農事都已休,兵戊況騷屑。」唐.劉禹錫〈秋聲賦〉:「念塞外之征行,顧閨中之騷屑。」

2.擬聲詞。形容風聲。《楚辭.劉向.九歎.思古》:「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


  掃興

 简化字:扫兴
  注音: ㄙㄠˇ ㄒㄧㄥˋ 
  拼音: sǎo xìng
 相似词:敗興
 相反词:高興

打消原有的興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小弟見識已定,兄長不必掃興。」《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據我說,鎮日同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嫂子看花飲酒,也覺得掃興。」也作「敗興」。


  掃星

 简化字:扫星
  注音: ㄙㄠˋ ㄒㄧㄥ
  拼音: sào xīng

彗星的別名。參見「彗星」條。


  搔癢

 简化字:搔痒
  注音: ㄙㄠ ㄧㄤˇ
  拼音: sāo yǎng

用指甲抓癢處。如:「隔靴搔癢」。


  瘙疹

  注音: ㄙㄠ ㄓㄣˇ
  拼音: sāo zhěn

病名。似出疹而較輕微,皮膚亦出現小顆粒。患者多為兒童。


  掃帚

 简化字:扫帚
  注音: ㄙㄠˋ ˙ㄓㄡ
  拼音: sào zhou

1.掃地用具。以竹枝、芒草等紮成。有長柄。《南史.卷四七.列傳.劉休》:「令休於宅後開小店,使王氏親賣皂莢掃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猛抬頭看見他簷下,掛著一把破掃帚。」

2.植物名。藜科地膚屬,一年生草本。高一公尺餘。分枝多,葉互生,扁平,線狀披針形,長二至五公分。夏秋開花,花兩性,偶兼具雄花,一至三朵簇生葉腋。胞果扁球形。莖枝晒乾後可做掃帚。也稱為「地膚」。


  嫂子

  注音: ㄙㄠˇ ˙ㄗ
  拼音: sǎo zi

稱謂。對哥哥或朋友之妻的敬稱。《儒林外史》第一七回:「把這剩下來的十幾吊錢把與他哥,又租了兩間屋開個小雜貨店,嫂子也接了回來,也不分在兩處喫了。」《紅樓夢》第四六回:「正說著,只見他嫂子從那邊走來。」


  燥子

  注音: ㄙㄠˋ ˙ㄗ
  拼音: sào zi

細切的肉,或指用來調味的肉末。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〇.肉鋪》:「且如豬肉名件,或細抹落索兒精、鈍刀丁頭肉、條攛精、竄燥子肉。」也稱為「紹子」、「臊子」。


  臊子

  注音: ㄙㄠˋ ˙ㄗ
  拼音: sào zi

碎肉、肉末。《水滸傳》第三回:「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也作「燥子」。


  腥臊

  注音: ㄒㄧㄥ ㄙㄠ
  拼音: xīng sāo

1.魚肉的腥臭味。《周禮.天官.內饔》:「共后及世子之膳羞,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唐.李商隱〈楚宮〉詩:「空歸腐敗猶難復,更困腥臊豈易招。」

2.比喻汙穢醜惡的人或事。《國語.周語上》:「國之將亡,……其政腥臊,馨香不登。」 唐.杜甫〈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誰云遺毒螫,已是沃腥臊。」


  兄嫂

  注音: ㄒㄩㄥ ㄙㄠˇ
  拼音: xiōng sǎo

1.哥哥和嫂嫂。

2.稱謂。對他人介紹自己嫂子的用語。如:「走在前面的那位,就是我的兄嫂。」


  汛掃

 简化字:汛扫
  注音: ㄒㄩㄣˋ ㄙㄠˇ
  拼音: xùn sǎo

1.灑掃。宋.陸游〈小市〉詩:「蹔憇軒窗仍汛掃,遠游書劍亦提攜。」《聊齋志異.卷十.珊瑚》:「惟身代母操作,滌器汛掃之事皆與焉。」

2.引申為掃蕩。《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況盡汛掃前聖數千載功業,專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


  一掃

 简化字:一扫
  注音: ㄧ ㄙㄠˇ
  拼音: yī sǎo

全部掃除、清除。如:「由於他近日勤奮的表現,一掃我對他懶散的印象」唐.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223 页数: 3/6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