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典网 Chinese.my
國語辭典 网典 康熙字典 关于

國語辭典 | 网典 | 康熙字典

國語辭典
字词:piào
  紅票

 简化字:红票
  注音: ㄏㄨㄥˊ ㄆㄧㄠˋ
  拼音: hóng piào

1.在遊藝表演期之前,向人勸購的預約券或免費入場券,憑此券以換當日的門票。

2.火葬許可證。《金瓶梅》第二六回:「自買了一具棺材,討了一張紅票,賁四、來興兒同送到門外地藏寺,與了火家五錢銀子,多架些柴薪纔待發火燒毀。」


  換票

 简化字:换票
  注音: ㄏㄨㄢˋ ㄆㄧㄠˋ
  拼音: huàn piào

凡依法登記之公民營企業間相互交換金額相同、到期日相近的票據,以此向銀行辦理客票融資。


  匯票

 简化字:汇票
  注音: ㄏㄨㄟˋ ㄆㄧㄠˋ
  拼音: huì piào

發票人簽發一定的金額,委託付款人於指定的到期日,無條件支付與受款人或執票人的票據。


  火票

  注音: ㄏㄨㄛˇ ㄆㄧㄠˋ
  拼音: huǒ piào

1.清代遞送緊急公文的憑證。清.徐珂《清稗類鈔.物品類.火票》:「凡馬遞公文,皆用兵部憑證,令沿途各驛接遞,謂之火票。」

2.舊時官府逮捕犯人的文書。《活地獄》第一三回:「立刻提筆將稟詞批准,另出一張火票,簽差一名王升,協同本圖地保,前往該鄉拿人。」


  貨票

 简化字:货票
  注音: ㄏㄨㄛˋ ㄆㄧㄠˋ
  拼音: huò piào

運輸公司為托運人或收貨人所開的憑證單據。


  機票

 简化字:机票
  注音: ㄐㄧ ㄆㄧㄠˋ
  拼音: jī piào

搭乘飛機的票證。如:「他買了一張直飛荷蘭的機票。」


  計票

 简化字:计票
  注音: ㄐㄧˋ ㄆㄧㄠˋ
  拼音: jì piào

計算票數。如:「現代化的選舉都已全面採用電腦計票。」


  監票

 简化字:监票
  注音: ㄐㄧㄢ ㄆㄧㄠˋ
  拼音: jiān piào

投票時在一旁看守監督。如:「這次的選舉他將擔任監票的工作。」


  剪票

  注音: ㄐㄧㄢˇ ㄆㄧㄠˋ
  拼音: jiǎn piào

凡購買的票券在使用時,需要保留或暫時保留的,就由驗票員用剪子剪出缺口。如進入火車站月臺時,就需要剪票,到站出月臺時再交回剪過的車票。


  舊票

 简化字:旧票
  注音: ㄐㄧㄡˋ ㄆㄧㄠˋ
  拼音: jiù piào

指已由郵政機關蓋銷的郵票。


  拘票

  注音: ㄐㄩ ㄆㄧㄠˋ
  拼音: jū piào

法律上指拘提訴訟關係人到法院的憑票。也作「提票」。


  局票

  注音: ㄐㄩˊ ㄆㄧㄠˋ
  拼音: jú piào

舊時嫖客召妓女陪酒的紙條。《海上花列傳》第三回:「洪善卿叫起手巾,楊家娒應著,隨把局票帶下去。」


  開票

 简化字:开票
  注音: ㄎㄞ ㄆㄧㄠˋ
  拼音: kāi piào

1.會議或選舉時,開啟投票箱數其票數,來決定某人是否當選或通過議事。

2.開陳單據。


  客票

  注音: ㄎㄜˋ ㄆㄧㄠˋ
  拼音: kè piào

1.舊時戲園中不收費的座票,多贈送給伶人的親友或與戲園有關係的人使用。就像現在的「招待券」。

2.企業出售商品或勞務所得的票據。因從往來客戶取得,所以稱為「客票」。

3.大陸地區指旅客乘坐火車、飛機、船隻等的票。


  拉票

  注音: ㄌㄚ ㄆㄧㄠˋ
  拼音: lā piào

競選時,四處拉攏關係、爭取票源的一種行為。如:「候選人的拉票方式,真是花樣百出。」


  聯票

 简化字:联票
  注音: ㄌㄧㄢˊ ㄆㄧㄠˋ
  拼音: lián piào

二聯以上的票據,稱為「聯票」。


  亮票

  注音: ㄌㄧㄤˋ ㄆㄧㄠˋ
  拼音: liàng piào

1.將選票公開出示他人或公眾。如:「選舉結束開票時,選監人員必須一一唱票、亮票,以示選舉的公正。」

2.一種違法的投票舉止。如:「民意代表選舉,刻意亮票是違法的。」


  馬票

 简化字:马票
  注音: ㄇㄚˇ ㄆㄧㄠˋ
  拼音: mǎ piào

1.拘捕人犯的文件。《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其父……又寄封書與京中同年相好的,叫他們遣個馬票,兼話逼勒他出京,不許耽延!」

2.賽馬所發售的賭博性票券。如:「他昨天買了一張馬票,想試試手氣。」


  買票

 简化字:买票
  注音: ㄇㄞˇ ㄆㄧㄠˋ
  拼音: mǎi piào
 相似词:賄選

1.購買票證。如:「連續假日前,火車站擠滿買票的人潮。」

2.選舉中,候選人為求當選,以財物賄賂選舉人的行為。如:「政府決心辦好選舉,正全力查察賄選,以杜絕買票歪風。」


  賣票

 简化字:卖票
  注音: ㄇㄞˋ ㄆㄧㄠˋ
  拼音: mài piào

出售票券。如:「車就要開了,為什麼還沒人來賣票?」


  門票

 简化字:门票
  注音: ㄇㄣˊ ㄆㄧㄠˋ
  拼音: mén piào

入場券。


  免票

  注音: ㄇㄧㄢˇ ㄆㄧㄠˋ
  拼音: miǎn piào

不必購票。如:「免票乘車」、「免票入場」。


  牌票

  注音: ㄆㄞˊ ㄆㄧㄠˋ
  拼音: pái piào

一種舊時下達的文書。《儒林外史》第四回:「現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來牌票甚緊,衙門裡都也莫得喫。」《老殘遊記》第一八回:「你要我去也不難,請王大老爺先補了我的快班頭兒,再標一張牌票,我就去。」


  跑票

  注音: ㄆㄠˇ ㄆㄧㄠˋ
  拼音: pǎo piào

投票時,沒有依允諾投給特定的人。如:「他因為支持者大量跑票而落選。」


  配票

  注音: ㄆㄟˋ ㄆㄧㄠˋ
  拼音: pèi piào

政黨在參與選舉時,將黨籍各候選人的主要票源區加以區隔,平均分配候選人的支持票源。


  漂白

  注音: ㄆㄧㄠˇ ㄅㄞˊ
  拼音: piǎo bái
 相反词:染黑

1.以藥劑浸洗布、紙等纖維品,使顏色褪去,變為潔白的化學作用。

2.利用漂白劑,使織物變白或去漬。


  票臂

  注音: ㄆㄧㄠˋ ㄅㄧˋ
  拼音: piào bì

揚手,為戲劇的一種動作。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趙令史云:『這個也說是的。左右,快去拘喚那老娘街坊來者。』(孤做票臂科)祗從出喚云:『老娘街坊人等,衙門中喚你哩。』」


  漂泊

  注音: ㄆㄧㄠ ㄅㄛˊ
  拼音: piāo bó
 相似词:漂流、流浪
 相反词:安定

比喻生活不固定,居無定所,猶如在水上漂流。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一:「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也作「飄泊」、「飄薄」。


  飄泊

 简化字:飘泊
  注音: ㄆㄧㄠ ㄅㄛˊ
  拼音: piāo bó
 相似词:流離
 相反词:安定

生活不安定,流離失所,有如物之隨水飄流,而無定所。《北史.卷二七.袁式傳》:「性長者,雖羇旅飄泊,而清貧守度,不失士節。」也作「漂泊」、「飄薄」。


  飄薄

 简化字:飘薄
  注音: ㄆㄧㄠ ㄅㄛˊ
  拼音: piāo bó

生活飄蕩,流離失所。也作「飄泊」。


  剽剝

 简化字:剽剥
  注音: ㄆㄧㄠˋ ㄅㄛ
  拼音: piào bō

剽,攻擊。剽剝指用語言、文字互相攻擊。《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漂布

  注音: ㄆㄧㄠˇ ㄅㄨˋ
  拼音: piǎo bù

指漂白的棉布。如:「一匹漂布」。


  嘌唱

  注音: ㄆㄧㄠ ㄔㄤˋ
  拼音: piāo chàng

宋代演唱時曲中加字拉腔的唱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嘌唱弟子:張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團等。」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嘌唱,謂上鼓面唱令曲小詞,驅駕虛聲,縱弄宮調,與叫果子、唱耍曲兒為一體。」


  嫖娼

  注音: ㄆㄧㄠˊ ㄔㄤ
  拼音: piáo chāng

狎玩娼妓。《紅樓夢》第四回:「今日會酒,明日觀花,甚至聚賭嫖娼,漸漸無所不至。」


  飄塵

 简化字:飘尘
  注音: ㄆㄧㄠ ㄔㄣˊ
  拼音: piāo chén

大陸地區指浮塵。如:「飄塵汙染」。


  瓢蟲

 简化字:瓢虫
  注音: ㄆㄧㄠˊ ㄔㄨㄥˊ
  拼音: piáo chóng

動物名。昆蟲綱瓢蟲科。是一種體作半球形,背上有赤或黑色斑紋的甲蟲,因體形像倒蓋著的水瓢,故稱為「瓢蟲」。體長約六公釐,翅鞘為黃褐或黑褐等色,其中肉食性的瓢蟲是專門捕食蚜蟲和介殼蟲的益蟲,素食瓢蟲則專門啃食植物的葉子。


  飄帶

 简化字:飘带
  注音: ㄆㄧㄠ ㄉㄞˋ
  拼音: piāo dài

裝飾衣帽、旌旗的長帶子,常隨風飄動。如:「風起時,飄帶飛揚,煞是好看。」


  瓢簞

 简化字:瓢箪
  注音: ㄆㄧㄠˊ ㄉㄢ
  拼音: piáo dān

簞,盛飯的圓形竹器。語本《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後以瓢簞形容生活貧窮困苦。三國魏.曹植〈大司馬曹休誄〉:「好彼蓬樞,甘此瓢簞,味道忘憂,踰憲超顏。」晉.陶淵明〈祭從弟敬遠文〉:「冬無縕褐,夏渴瓢簞,相將以道,相開以顏。」


  漂蕩

 简化字:漂荡
  注音: ㄆㄧㄠ ㄉㄤˋ
  拼音: piāo dàng

1.漂泊不定。唐.白居易〈感情〉詩:「自吾謫江郎,漂蕩三千里。」

2.漂搖流蕩。唐.杜甫〈贈比部蕭郎中十兄〉詩:「漂蕩雲天闊,沉埋日月奔。」


  飄蕩

 简化字:飘荡
  注音: ㄆㄧㄠ ㄉㄤˋ
  拼音: piāo dàng
 相似词:漂蕩、飄零、飄揚、飄舞

1.在空中隨風飄動或在水面隨波浮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同眾下海,遭風飄蕩,不知所止。」

2.流浪、飄泊。《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念備一生飄蕩異鄉,生不能侍奉二親,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

3.飄搖動蕩。《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刑鮑司馬傳.鮑勛》:「往年龍舟飄蕩,隔在南岸,聖躬蹈危,臣下破膽。」


完整 | 简易   资料数 : 453 页数: 3/12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后页

欢迎光临!
检索方法
1、支持简繁字词检索。

2、一般字词检索,如输入:
   
   字典
   科技大学……等

3、多字词检索以逗号分开,如输入:
   勤劳,懒惰
   努力,挺进,团结
   整齐,纷乱,健康,虚弱……等

4、检索后点按任何字词,即可查看释义。